小儿手足口病症状及症状图片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常见症状病例图片

手足口病常见症状病例图片

手足口病常见症状病例图片
enexy 发表于: 2007-5-17 11:23 来源: 我的杂货铺—总能给您带来惊喜
疾病简介: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手足口病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本病的预防很重要,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玩。

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

本病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

手部症状
01.jpg
足部症状
02.jpg
口部症状
03.jpg。

手足口病ppt免费课件

手足口病ppt免费课件
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在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可传播病 毒。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经胃肠道排出体外,污染食物、水、日 常用品等,再经口摄入而感染。此外,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也是可能的途 径。
03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诊断需满足发热、手足口出 现疱疹和溃疡、无其他并发症等条件 。
提高诊断准确性,缩短诊 断时间。
无创通气技术
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提 高救治成功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发挥中医特色,提高疗效 。
06
相关文献推荐
经典论文推荐
标题
手足口病病毒的流行病学和分子进化研究
描述
这篇经典论文详细介绍了手足口病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进化 及病毒基因组结构,为深入了解该疾病的传播和演变提供了重要参 考。
防控策略与措施
常规防控措施
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病毒传 播途径。
疫情爆发时的防控措施
一旦出现疫情爆发,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对病例进行分类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对疫 情涉及的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健康教育与社会参与
VS
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降温 、镇静、防止继发感染等,重症患者需要 住院治疗。
04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监测与预警
监测
通过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等多种手段,对手足口病疫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 疫情动态。
预警
根据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前采取防控 措施。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图片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图片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手足口病通常是有潜伏期的,一般为3-4天,抵抗力好的宝宝,一般症状较轻并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多数患者出现地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手口足病症状: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于肠病毒的一种。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夏天和初秋。

一、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玩具餐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小学手足口病ppt课件

小学手足口病ppt课件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关 闭门窗。
饮食护理
鼓励患儿多喝水,多吃新鲜蔬 菜和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
口腔护理
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 抓挠患处。
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
根据医生建议,给患儿服用抗病 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
外用药物
如瘙痒严重,可遵医嘱使用外用药 物涂抹患处。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答: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例如 共用餐具、咳嗽、打喷嚏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答: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手足皮疹、发热、头 痛、咳嗽等,严重时可引起心肺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解答
小学手足口病PPT课件
目录
• 手足口病简介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 手足口病问答环节
01
手足口病简介
手足口病的定义
0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 吸道和接触传播。
02
患者的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 现疱疹和溃疡,并伴有发热、咳 嗽、流涕等症状。
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解答
手足口病会影响上学吗?
答: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如果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建议暂时停课或请假,待症状消失后一周方可复 课。同时,学校应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课桌椅、玩具等物品。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向家长、学生和教师宣传手足 口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图片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图片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图片手足口病通常是有潜伏期的,一般为3-4天,抵抗力好的宝宝,一般症状较轻并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多数患者出现地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手口足病症状: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于肠病毒的一种。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夏天和初秋。

一、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最新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图片手足口病症状图片(精品收藏)

最新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图片手足口病症状图片(精品收藏)

足口病症状图片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临床表现预防及图片手口足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一般3、4月份患病儿童开始增多,夏季可达高峰.手足口病通常是有潜伏期的,一般为3-4天,抵抗力好的宝宝,一般症状较轻并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

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

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

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皮疹在发病当足口病症状图片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手口足病症状: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足口病症状图片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图片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图片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图片手足口病通常是有潜伏期的,一般为3-4天,抵抗力好的宝宝,一般症状较轻并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多数患者出现地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手口足病症状: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夏天和初秋。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于肠病毒的一种。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一、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及症状图片说课讲解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及症状图片说课讲解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及症状图片(含早期症状图)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的发病周期在一周左右,而且大多患儿为突然发病。

手、足、口各部位的疹子不一定都会同时出现在生病宝宝身上。

这种疹子叫做疱疹,就是高出皮肤表面有隆起,内有清亮或浑浊的液体,不会感觉到痒。

通常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普通手足口病基本的症状为:主要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唇内出现疱疹。

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候也会在膝、肘部等都会出现。

同时生手足口病的宝宝还会伴随烦躁、咳嗽、头痛、流鼻涕、哭闹、流口水、厌食等症状。

以上就是手足口病手部的症状图片,最右侧的是早期症状图片★发热:大多数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伴随发热持续1~2天,发烧的体温大约在38℃左右(宝宝的正常体温和大人是一样的,都在36~37℃),并且出现丘疹或疱疹。

(如有体温持续不退,持续高温,建议尽早就医,以防引发并发症。

)★厌食: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如下图)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所以在吃东西格外疼痛,患儿因而出现拒绝进食,流口水等症状。

因此建议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

★口腔: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有疼痛,像绿豆大小散落在口腔内的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同时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

口腔部位的症状图片★手足臀疱疹: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下图)或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

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

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

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斑丘疹图片以上就是手足口病脚部的症状图片,其中最右边的是早期症状图重症患儿手足口病症状: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及症状图片(含早期症状图)
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的发病周期在一周左右,而且大多患儿为突然发病。

手、足、口各部位的疹子不一定都会同时出现在生病宝宝身上。

这种疹子叫做疱疹,就是高出皮肤表面有隆起,内有清亮或浑浊的液体,不会感觉到痒。

通常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
普通手足口病基本的症状为:
主要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唇内出现疱疹。

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候也会在膝、肘部等都会出现。

同时生手足口病的宝宝还会伴随烦躁、咳嗽、头痛、流鼻涕、哭闹、流口水、厌食等症状。

以上就是手足口病手部的症状图片,最右侧的是早期症状图片
★发热:
大多数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伴随发热持续1~2天,发烧的体温大约在38℃左右(宝宝的正常体温和大人是一样的,都在36~37℃),并且出现丘疹或疱疹。

(如有体温持续不退,持续高温,建议尽早就医,以防引发并发症。


★厌食: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如下图)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所以在吃东西格外疼痛,患儿因而出现拒绝进食,流口水等症状。

因此建议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

★口腔:
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有疼痛,像绿豆大小散落在口腔内的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同时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

口腔部位的症状图片
★手足臀疱疹: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下图)或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

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

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

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斑丘疹图片
以上就是手足口病脚部的症状图片,其中最右边的是早期症状图
重症患儿手足口病症状: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这种病症大多数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后3~5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gàn),血压升高或下降。

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

总结:普通患儿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家长应细心观察婴幼儿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就应及时上医院,以排查出健康隐患。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建议采用食疗和中医药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口腔部位治疗:
1、红肿漱口: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疼痛厉害的话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

2、口咽部疱疹: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1日3次;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

3、口干咽痛: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4、口腔溃疡: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手足口病皮肤治疗:
1、疱疹严重: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

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2、红肿: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

3、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手足口病食疗建议:
1、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给宝宝吃。

2、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水给宝宝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