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同步练习1
长春版六年级(下)《黄河颂》同步练习卷(1)

(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5.(3 分)分析下列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2)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 坚强!
你的看法。(30 字以内)
。
8.(3 分)《黄河颂》这首诗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找出作为思路梳理依据的关键性词语。
。
9.(3 分)找出《黄河颂》描写俯瞰黄河全景的句子。
10.(3 分)《黄河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
11.(3 分)《黄河颂》诗歌尾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6.(3 分)下面诗句都与黄河有关,你能否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诗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1页(共3页)
白日依山尽,
。
君不见,
,奔流到海不复回。
一樽酒,
,无限事,从头说。
7.(3 分)1953 年 5 月以来,人类 22 次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留下足迹,有人认为这是
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壮举。假如你是登临者,你认为你是“征服者”吗?请写一段话谈谈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黄河颂》同步练习卷(1)
一、基础训练. 1.(3 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iān 峰
流 xiè
狂 lán
pínɡ障
发 yuán 2.(3 分)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哺育
wǎn 转 澎湃
浊流
劈成
气魄
臂膀
3.(3 分)结合句子说说词语的意思。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 (2)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发源:
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5.《黄河颂》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她由昆仑雪山奔流而下,zhuó liú①_滚滚,奔向东南,她掀起万丈kuáng lán②_,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她是我们民族的píng zhàng③_。
黄河以她金色的乳浆,bǔ yù④_着这片丰土吉壤。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强劲的中国女排展现了英雄的气魄,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B.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永垂不朽的名字属于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人。
C.山顶上的一段道路是宛转的盘道,绕着夹金山的主峰,蜿蜒而过,十分难走。
D.无数英雄模范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我站在,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
(3)_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谱曲,冼星海作词。
B.《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
C.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D.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河”一般指黄河,“江”一般指长江。
二、阅读能力(一)名著阅读请阅读下面节选语段,回答相关问题。
语段: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
--《骆驼祥子》(1)【读·人物】从语段画线句可以看出此时的祥子是一个_ (用四字词语概括)的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 5.黄河颂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5.黄河颂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D.五千年的/古国文化【答案】B【知识点】停顿与节奏【解析】【分析】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的主语是“你”“是”是谓语,“中华民族的”是定语,“摇篮”是宾语,根据主谓之间、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断句的原则,可以看出这句话的停顿应为“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划分朗读停顿。
在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答案】D【知识点】比喻;对偶【解析】【分析】A拟人,比喻。
B对偶。
C比喻。
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学习《黄河颂》,使我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删去“通过”或“使”) B.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诗词。
(将“有利于”和“更多人”互换位置)C.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删去“没有”)D.经冼星海谱曲后,《黄河大合唱》响彻中华大地,焕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将“焕发”改为“激发”)【答案】B【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不一致【解析】【分析】B这句话语序不当,应将“研究”和“了解”互换位置。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5课 黄河颂》同步练习卷(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卷(1)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气魄.山巅.澎湃..狂澜.浊.流构筑.流泻.哺.育2.词语填空。
不屈不惊涛浪一千里浊流转九曲连万丈澜3.下列诗句朗读时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B.我/站在/高山之巅C.掀起/万丈狂澜D.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4.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3)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4)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5.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
“五四”青年节前夕,①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②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
③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虚情假意,激起阵阵掌声。
最后,经组委会评选,周思宇同学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第①处有语病,修改意见:第②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第③处成语使用不恰当,修改意见:。
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天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人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7.《黄河颂》中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的?二、阅读理解8.阅读《黄河颂》,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谈谈。
(2)怎样理解黄河是“摇篮”“屏障”?(3)“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和“屏障”能否换成“身躯”和“屏风”?为什么?(4)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歌词“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黄河颂》同步练习(答案版)

6《黄河颂》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魄.()澎湃.()滋.长()屏障.()宛.转()哺.育()狂lán()山diān()气gòi()摇lá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掀起万丈狂澜..。
(巨大的波浪)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雄壮、雄伟)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里是比喻支流)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D.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夸张、对偶)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比喻、拟人)5、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6、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
(2),万里写入胸怀间。
(3),一片孤城万仞山。
(4)白日依山尽,。
欲穷千里目,。
(5)大漠孤烟直,。
7、填空。
(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原名。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谱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诗人从自然特征、、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的思想感情。
8、下列语序调整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组是()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B、艳若桃李,冷若冰霜,——冷若冰霜,艳若桃李C、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D、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查无实据,事出有因9、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七年级语文黄河颂 同步练习(一)新人教版

黄河颂同步练习(一)一、基础训练。
1.《黄河颂》选自组诗《》,词作者是,原名2.《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作品.由作词,谱曲。
作品由《》《》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气魄( ) 澎湃( )( ) 狂澜( )哺育( ) 山(diān)______ 屏(zhàng)______4.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1)澎湃()(2)哺()育(3)屏障()(4)宛转()5.判断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是否一样,一样的打“√”,不一样的打“×”(1)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6.中国的山山水水,哺育了中华民族,你能列出不少于三个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景物吗? 例:惊涛澎湃的黄河。
7.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把“颂黄河”内容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能力提高:课文阅读。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所选的诗歌内容紧扣一个“__________”展开,这可以从“__________”的多次反复中看出。
2.试为所选的诗歌内容分层次(在原文上用||号标出)。
3.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4.如何理解黄河“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5.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站在高山之巅,望,。
惊涛澎湃,;,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A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七年级语文黄河颂同步练习

《黄河颂》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请试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高山之巅.()狂澜.()屏.()障哺.()育2.试着解释下列词语。
巅:狂澜:发源:屏障:3.请根据原文填空。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________;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________!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________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________筑成我们民族的________。
4.请你试着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魄__________浦__________磁__________扮________魂__________哺__________滋__________纷________5.用词的引申意义造句。
例: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澎湃——扮演——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黄河颂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6.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段诗歌的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8.“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七年级下册

5.《黄河颂》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基础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hào hào dàng dàng 的黄河同长江一起,bǔyù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B.《黄河颂》以颂歌的形式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C.袁隆平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D.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急躁不安的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往往具有特定指代意义,如“河”指黄河,“江”指长江。
B.《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
C.《黄河颂》的作者冼星海,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D.组诗是指同一诗题、内容互相联系的若干首诗。
组诗中的每首诗相对独立和完整。
作业分层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4.(考点:内容理解与分析)下列对《黄河颂》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
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并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C.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
以长句为主,兼以短句。
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D.诗中综合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热情歌颂了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好地展现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5.(考点:内容理解)你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又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答:6.(考点:理解情感主旨)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答:作业分层四:拓展阅读材料一①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母亲河文化,是黄河古今流域多民族人民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颂》同步习题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劈开(pī) 澎湃(bài) 山巅(diān)
B.浊流(zhú) 扮演(bàn) 构筑(zhù)
C.哺育(pǔ) 发源(yuán) 屏障(zhànɡ)
D.体魄(pò) 宛转(wǎn) 流泻(xi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掀起万丈狂澜。
(巨大的波浪)
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雄壮、雄伟)
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里是比喻支流)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D.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
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
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夸张、对偶)
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比喻、拟人)
5.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6.综合性学习。
班上开展以“追寻母亲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答:
(2)【诗歌朗诵】请你写出两句吟咏黄河的诗句。
答:
(3)【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
《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
那时黄河水还比较清亮。
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的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山清水秀。
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
”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材料三:近年来,黄河沿岸向黄河里排放的工业废水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2005年黄河来水的一半,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叫“一碗水,半碗污”。
答:
二、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回答7~10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7.结合《长江之歌》《黄河颂》,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答:
(2)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答:
8.歌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9.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两者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
10.请你默写出两句有关长江的诗句。
答:
三、写作练笔
11.【写法借鉴】这首诗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如“颂黄河”部分,诗人先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借以赞颂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着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
最后,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把对黄河的赞颂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片段仿写】请你以长江为描写对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它的赞颂之情。
(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A项中“湃”应读pài;B项中“浊”应读zhuó;C项中“哺”应读b ǔ。
2.【解析】选C。
“气魄”这里意思应为:气势。
3.【解析】选B。
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解析】选B。
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5.【解析】选D。
以短句为主,长短结合。
6.答案:(1)示例: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
保护水资源,不要让母亲河哭泣!
(2)示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示例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黄河水质越来越差,治理黄河的任务越来越重。
(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清澈秀丽,后来变得浑浊,近年污染严重。
)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从词语的引申义的角度思考。
答案:(1)“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2)“摇篮”指中华民族文明的孕育地。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阅读全诗,从歌词“推动新的时代”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中华儿女将发扬长江的伟大精神建设祖国,迈向新时代。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
注意从写法、立意等方面比较。
意合即可。
答案: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
两首歌词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10.答案(示例):(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11.答案(示例):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