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走之底与走字旁
13课生字

我生病的时候是姐姐照顾我。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shū
木字旁 左右结构
梳子 梳洗
她每次出门前都会很仔细地梳 妆打扮一番。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zhuāng
将字旁 左右结构
化妆 嫁妆
她化妆后十分漂亮。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quán
手字底 上下结构
拳头 太极拳
爷爷每天都会打太极拳。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huì
绘制
描绘
画家描绘出一幅水乡晨景。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tǒng
木桶
水桶
他每天要用水桶去挑水。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quán
拳头
太极拳
爷爷打太极拳。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chí
迟到
迟早
上学不能迟到。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chén
日字头 上下结构
早晨 晨光
他每天早晨都坚持锻炼身体。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fú
巾字旁 左右结构
幅度 一幅
这是一幅美丽的画。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yuè
竖心旁 左右结构
喜悦 愉悦
黄鹂的声音悦耳动听。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tǒng
木字旁 左右结构
木桶 水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分层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干涸.(hé)坍.塌(dān)刨.根问底(páo)水渠.(qú)B.琢.磨(zuó)溜.达(liù)山毛榉.(jǔ)流淌.(tǎng)C.白桦.(huá)数.落(shǔ)呼啸.(xiào)鲜嫩.(nèn)D.酬.劳(chóu)薄.荷(bò)薰.香(xūn)废墟.(xū)【答案】D【解析】A.坍tān。
B.溜liū。
C.桦huà。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B.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C.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博的酬劳。
D.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答案】C【解析】“微博”应为“微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只要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就一定要刨根问底....,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B.因为有无数杨善洲式的人物一直在植树造林,中国昔日的不毛之地....才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C.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在沉默寡言....的浩瀚太空里驻留了六个月。
D.中国空间站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学和天文学提供海量的科学数据。
【答案】C【解析】A项,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使用正确。
B项,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使用正确。
C项,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使用对象不当。
D项,源源不断:继续不断的样子。
使用正确。
4.下列语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动作描写)B.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四年级下册十三课生字

四年级下册十三课生字一、忧(yōu)1. 结构。
- 左右结构,左边是竖心旁(忄),右边是“尤”。
2. 部首。
- 忄,与心情有关。
3. 字义。
- 发愁,如“忧虑”;使人忧愁的事,如“忧患”。
4. 组词。
- 忧愁、担忧、忧虑。
5. 书写要点。
- 竖心旁的竖要写直,两点呼应且左低右高。
右边“尤”字的横画要写平,撇和弯钩要舒展。
二、虑(lǜ)1. 结构。
- 半包围结构,外面是“虍”,里面是“心”。
2. 部首。
- 虍(虎字头)。
3. 字义。
- 思考,如“考虑”;担忧,如“顾虑”。
4. 组词。
- 考虑、思虑、顾虑。
5. 书写要点。
- 虎字头的横钩要短小,撇画伸展。
里面的“心”字要写得紧凑,卧钩起笔轻,行笔弯度适中,三点呼应。
三、贪(tān)1. 结构。
- 上下结构,上面是“今”,下面是“贝”。
2. 部首。
- 贝,与钱财有关。
3. 字义。
- 求多,不知足,如“贪婪”;爱财,如“贪财”。
4. 组词。
- 贪玩、贪污、贪婪。
5. 书写要点。
- 上面“今”字的撇捺要舒展,盖住下面部分。
下面“贝”字的竖与横折的折角要对正,最后一笔点要有力。
四、职(zhí)1. 结构。
- 左右结构,左边是“耳”,右边是“只”。
2. 部首。
- 耳。
3. 字义。
- 分内应做的事,如“职务”;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如“就职”。
4. 组词。
- 职业、职责、职位。
5. 书写要点。
- 左边“耳”字的横画间距均匀,竖画要直。
右边“只”字的“口”要写得方正,撇画起笔在“口”的左上角。
五、屏(bǐng、píng)1. 结构。
- 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尸”,里面是“并”。
2. 部首。
- 尸。
3. 字义。
- 读bǐng时,表示除去,排除,如“屏除”;抑止(呼吸),如“屏息”。
读píng时,指遮挡,如“屏风”;字画的条幅,如“画屏”。
4. 组词。
- bǐng:屏气、屏弃;píng:屏幕、屏风。
5. 书写要点。
- 尸字头的横画要短,撇画舒展。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三课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三课笔记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虑(lǜ):考虑、忧虑。
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虍”字头。
- 职(zhí):职业、职责。
左右结构,左边是“耳”字旁。
- 屏(bǐng):屏息凝视。
还有一个读音píng,如屏风。
- 蹭(cèng):磨蹭、蹭饭。
左右结构,左边是“足”字旁,表示与脚的动作有关。
- 稿(gǎo):稿件、草稿。
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字旁。
- 腔(qiāng):腔调、满腔。
左右结构,左边是“月”字旁。
- 殃(yāng):遭殃、殃及。
左右结构,左边是“歹”字旁。
- 折(shé):枝折花落。
它还有zhé(折断)、zhē(折腾)两个读音。
- 蛇(shé):毒蛇、蛇蝎。
左右结构。
2. 会写的字。
- 忧(yōu):忧愁、忧虑。
书写时注意“尤”不要写成“龙”。
- 虑(lǜ):结构和会认字中的相同,注意书写顺序。
- 贪(tān):贪玩、贪心。
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今”,不要写成“令”。
- 职(zhí):左右结构要写得紧凑些。
- 屏(bǐng):中间部分是“巾”。
- 蹭(cèng):右边部分笔画较多,要写清晰。
- 稿(gǎo):左窄右宽。
- 腔(qiāng):右边的“空”字不要写太大。
- 解(jiě):这里是多音字,还有jiè(押解)、xiè(解数)的读音。
在文中是“了解”的意思,书写时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
- 闷(mèn):沉闷、烦闷。
还有mēn(闷热)的读音。
- 蛇(shé):注意“虫”字旁的写法。
- 遭(zāo):遭遇、遭受。
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曹”,再写外面的走之底。
- 殃(yāng):左右结构,笔画要写规范。
- 盆(pén):花盆、脸盆。
上下结构。
3. 词语理解。
-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的;稀奇罕见的。
文中形容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生字组词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生字组词一、忧(yōu)1. 组词。
- 忧愁: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
例如“他满脸忧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 忧虑:忧愁担心。
如“母亲总是为我的学习成绩忧虑。
”- 忧伤:忧愁悲伤。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忧伤。
”2. 解析。
- “忧”是形声字,从心,尤声。
本义是担忧、发愁。
心字底表示这个字与心情有关,“尤”表示读音。
二、虑(lǜ)1. 组词。
- 考虑: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
“在做这件事之前,你要好好考虑一下后果。
”- 顾虑:恐怕对自己、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不敢照自己本意说话或行动。
“他有很多顾虑,所以一直没有答应这件事。
”- 思虑:思索考虑;忧愁。
“过度的思虑会让人疲惫不堪。
”2. 解析。
- “虑”也是形声字,从思,虍(hǔ)声。
本义是思考、谋划。
“思”表意,表示思考,“虍”表音。
三、贪(tān)1. 组词。
- 贪玩:贪图玩耍。
“这孩子太贪玩,总是忘记写作业。
”- 贪婪:对财物、钱等充满非同寻常的强烈欲望。
“他贪婪地看着那些金银财宝。
”- 贪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地取得财物。
“贪污腐败的官员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 解析。
- “贪”为形声字,从贝,今声。
本义是爱财。
贝字底与钱财有关,“今”表示读音。
四、职(zhí)1. 组词。
- 职业: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他的职业是医生。
”- 职位:机关或团体中执行一定职务的位置。
“他在公司里担任重要职位。
”-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那只狗非常尽职地看守着大门。
”2. 解析。
- “职”是形声字,从耳,只声。
本义是识、记。
耳部与听闻、记忆有关,“只”表音。
五、屏(bǐng、píng)1. 组词(bǐng)- 屏息:暂时抑制呼吸。
“他屏息凝视,生怕惊动了猎物。
”- 屏气:暂时抑止呼吸。
“大家都屏气凝神地等待着结果。
”2. 组词(píng)- 屏幕:显像管壳的一个组成部分。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美丽的画面。
五年级上学期书法第13课 走之底与走字旁

第13课 走之底与走字旁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26日
教学目标:
1. 学会正确书写“通、遂、超、赵”。
2. 了解“走”的字形演变。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近、通、起、超”。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示范并讲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走之底与走字旁。
二、要领图解
走字底点取平势,横折折撇短小呈纵势,平捺上平下斜。
笔顺笔法展示
走字旁先写“土”,再写竖和短横,最后斜撇和捺。撇短呈纵势,捺长取横势。 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迎 造 起 赵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走之底由点、横折折撇、捺组成,重点注意横折折撇的写法,要轻重适宜,捺画平而舒展。走字旁上两横上短下长,左边参差,右边较齐,撇细短,捺平而舒展。
比较不同书法家的书写特点。
完成作业。
通过了解偏旁的笔顺、笔法才能更好地写好字。
注意偏旁在格子中的布局。
通过临习,将偏旁融在字中。
板书:
第十三课 走之底与走字旁
通 遂 超 赵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月 日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走之底与走字旁的特点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通”字的走之底横折折撇粗细分明,“甬”高于走之底。“超”字的走字旁要包围托住“召”,捺要由轻变重在提锋收笔,尽量舒展。
七、知识链接
“走”的字形演变
八、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学生观看图解要领,体会偏旁的笔顺、笔法。
二年级下册例字—ok

小学二年级(下)第一课——字头(冖、宀)1、秃宝盖和宝盖头很相像,宝盖头只比秃宝盖多一个上点。
书写时横钩要稍向上倾斜,中间略有弧度。
秃宝盖:左点稍长,向左下方倾斜;横钩起笔略低于左点,行笔过程中逐渐向右上方倾斜,至起钩处稍顿后快速向左下出钩。
宝盖头:宝盖头与秃宝盖的写法相同,差别只在于多了一个上点。
写字2、我会写棉探店宿巧动脑——用版式4.1你知道下面的笔顺分别是“未”字的第几步吗?请你把对应的颜色涂在花瓣上吧。
未汉字之旅——鹿第二课——字头(人、八)1.书写人字头和八字头时撇捺都要伸展,盖住下面的部分。
人字头左边的撇高于右边的捺,撇长捺短。
八字头左边的撇低于右边的捺,撇短捺长。
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区分。
人字头:起笔向右下落笔,转笔向左下出锋撇出,在斜撇的上五分之一处起笔写捺画。
八字头:左边的撇画短,右边的捺画在撇画起笔处的右上方起笔,捺画较长。
今分2、我会写芽呼拐终巧动脑——用版式2请将下面的部件组成你认识的字,每个字写两遍。
唤抚玫汉字之旅——马第三课——字头(亠爫)1.文字头通常比下面的部分宽,所以文字头的横画要写成长横;爪字头形状较小,书写时不宜写得过宽、过高。
文字头:上点居中,多为斜点;横画向右下方起笔,转笔略向右上行笔,至横端略向右下顿笔。
爪字头:向左下行笔写短撇;再向右下行笔写左点和中点;向右下落笔再转笔向左下写短撇。
注意左中点和右短撇之间的呼应。
京受2、我会写泉杜叔泞巧动脑——用版式3请将下面这句话中含有爪字头的字圈出来,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书法故事——唐太宗写“戬”字第四课——字头(⺮、艹)1、竹字头左右对称,右边的笔画位置比左边的笔画略高,形状也比左边的笔画稍大;字头的右短竖要写成短竖撇,使字形上开下合。
草字头:向右下轻落笔,再转笔向右行笔写横画;向下行笔写左短竖;向右下落笔,再转笔向左下写短竖撇。
竹字头:向右下落笔,转笔向左下写短撇,在短撇中部略靠上的位置起笔写左短横,然后在左短横下写左点。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课件第13课 走之底 走字旁 西泠印社版(共19张)课件

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走之底的字
唐· 褚遂良 · 雁塔聖
教序
元· 赵孟頫 · 三门记
宋· 宋徽宗 · 秾芳诗欣 Nhomakorabea 古典
碑
帖
宋 ·米芾 · 蜀素帖
隋 ·董美人墓志
晋 ·王羲之 · 黄庭经
唐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明 ·董其昌 · 乐毅论
唐 ·欧阳询 · 九成宫醴泉铭
走字旁书写口诀:点如坠石压折角, 横折折撇转折轻,捺划一波三折 美,先平后坡顿慢挑。
西泠印社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走之底 走字旁》
猜字游戏
商 • 殷墟甲骨文
商 殷 墟 甲 骨 文 甲骨文
唐 怀素 自 叙 帖 草书
周 大 盂 鼎 铭 文 金文
宋 米芾 留 简 帖
行书
桐 柏 庙 碑
隶书
唐 颜真 卿 多宝 塔碑
楷书
走 汉字演变
走字旁
对 比 观 察
走字旁
左下包右上
左下包右上
走之底
左下包右上
(走之底)书写要领:书写时候注意第二笔 横折要对齐点的末尾,同时第二笔转折处不 断笔,平捺有力,出锋时候顿笔,向右上方 提笔慢慢出锋。
正 确 的 坐 姿 与 执 笔
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走字旁的字
唐· 欧阳询 · 九成宫
醴泉铭
唐· 柳公权 · 大唐回元
观钟楼铭
唐·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课走之底与走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走之底与走字旁的书写方法,了解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
2.能临写好“近、通、起、超”,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适当。
3.感受中国书法结体变化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走之底与走字旁的书写要领。
难点:掌握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板书设计
走之底与走字旁
走字底轻重适宜,捺画平而舒展
走字旁两短横向左伸展,撇细短,捺平而舒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用幻灯出示“近、造、起、赵”,请学生说说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偏旁。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出示本课课题:《走之底与走字旁》
二、学习新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走”字的字形演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所书写的汉是经过了几干年的演变而来的。
在古代,“走”不是“走路”的意思,而是“跑”的意思。
金文中可以看到上半部分是一个奔跑的“人”,下半部分是一个“止”字,代表一只脚。
隶书中上面的“人”变
成了“土”,下面的“止”也改变了形象。
慢慢演变成我们现在书写的楷体字——走。
3. 学习书写走字旁。
出示“赵、起”。
这两个字认识吗?看看这两个字中的“走”,你有什么发现?带有走字旁的字都是左下半包围。
写走字旁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走字旁先写“土”,再写竖和短横,最后写撇和捺,撇短呈纵势,捺长取横势。
4. 学习书写走之底
教师分析走之底的结构,讲解走之底的书写要领:点的位置、横折折撇的写法(分解练习,书空练习)、捺的写法。
走之底点取平势,横折折撇短小呈纵势,平捺上平下斜。
4.请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近、造、起、赵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5.请学生观察“近、造、起、赵”四个字走之底与走字旁的特征,并说一说,然后自己练一练。
走之底由点、横折折撇、捺组成,重点注意横折折撇的写法,要轻重适宜,捺画平而舒展。
走字旁上两横上短下长,左边参差,右边较齐,撇细短,捺平而舒展。
“近”字为半包围结构,走之底的捺画向右伸展,托起“斤”;“斤”部的首笔短撇起笔略高于走之底的点。
“造”字为半包围结构,走之底的点和横折折撇窄长,撩画右伸展,托起“告”部;“告”部高于右边走之底。
“起”字为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上两横上短下长,向左伸展捺画向右伸展,托起“己”部;“己”部较小,末笔为竖折。
“赵”字为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两短横上短下长,向左伸展捺画向右伸展,托起“肖”部,“肖”部与走字旁紧凑。
学生练习书写这四字,教师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字体结构、用笔进行重点指导。
6.观察比较。
观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道,起”,请学生感受并说一说不同书法家书写走之底与走字旁的特点。
三、自主练习
1.说一说特点:观察“通、遂、超、赵”四个字的结构特点
“通”字走之底横折折撇粗细分明,“甬”的起笔高于走之底,末笔为垂露竖,不碰到走之底的捺画。
“遂”字走之底横折折撇粗细分明;“家”部上两点起笔高于走之底的点,末笔为反捺,不超过走之底捺画的长度。
“超”字走字旁的两短横上短下长,向左伸展,捺画向右伸展托起“召”部;“召”部笔画紧凑。
“赵”字走字旁的两短横上短下长,向左伸展,第四、五笔分别为点、撇,捺画向右伸展,托起“肖”部;“肖”部与走字旁紧凑。
2.写一写范字:学生试写四个范字各两遍,初步感知体验两部分的比例关系。
3.找一找规律:总结出半包围结构两部分所占的位置比例有大小之分。
4.评一评作业:对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
5.学生再次书写四个范字各三遍。
6.学生课堂作业展示。
四、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走之底由点横折折撇、捺组成,重点注意横折折撇的写法,要轻重适宜,捺画平而舒展;走字旁上两横上短下长,左边参差,右边较齐,撇细短,捺平而舒展。
3.清洁、整理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