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ppt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ppt课件

15
过去 现在 未来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 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 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 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 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 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 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
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既 千差万别,又具有统一性。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决定着人生选择的:多样 性和联系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18
刘伟面对身体残 疾作出的选择, 给我们选择人生 道路有哪些启示?
人生选择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总有 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生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
重要因素。
17
有一天,德国的哲学家布尼兹同国王聊天。莱布尼
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
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 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完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 的东西之后,他又对国王说,世界上还没有两个彼此完 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 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也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 的地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
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 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 把 办客 就客事观是观情实在存际的实在:际根于据作我。为们意我P识们4之想外问的现题实、情
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 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7
反
对
1、把自己的主观
两
愿望作为出发点
种
过去 现在 未来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 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 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 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 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 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 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
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既 千差万别,又具有统一性。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决定着人生选择的:多样 性和联系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18
刘伟面对身体残 疾作出的选择, 给我们选择人生 道路有哪些启示?
人生选择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总有 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生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
重要因素。
17
有一天,德国的哲学家布尼兹同国王聊天。莱布尼
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
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 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完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 的东西之后,他又对国王说,世界上还没有两个彼此完 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 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也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 的地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
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 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 把 办客 就客事观是观情实在存际的实在:际根于据作我。为们意我P识们4之想外问的现题实、情
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 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7
反
对
1、把自己的主观
两
愿望作为出发点
种
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 ppt课件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帮助别 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这绝不仅仅是 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做人的根本。
14
ppt课件
人生的利益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事实上,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利益的 实现都离不开他人,利己与利他是统一 的。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割裂的观点 是不正确的。一个人要想得到发展,就 要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谋福利。
ppt课件
第五单元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1
互利双赢
小于,某中专学校建筑装饰专业毕业, 22岁开始创 办建筑装饰公司,短短几年在业内就已小有名气。他说 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心为客户着想。拿到一个工程项 目,如果选择廉价材料和报酬低的工人,短时间自己可 能获利,但结果是失去更多的机会;反之,多为客户着 想,严抓质量,客户满意了,就会口口相传,带来更多 的客户,自己的利益也就得以实现,达到企业与客户的 “双赢”。
假如你是面试官你会录用小李吗?为什么?
6
ppt课件
2.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人每天都需要喝水、吃饭,需要阳光、空气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7
ppt课件
与其他生命 一样,人类也 有生老病死, 人总要受自然 规律的制约。
总结: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 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
19
二、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20
ppt课件
1.人生发展不能只顾个人利益
孙茂珲是一名消防队员,他爱自拍、会滑 板,他工作努力,参军三年五次立功受奖。 2012年2月1日,苏州工业园区一家电子企业突 发大火,作为搜救组成员之一的孙茂珲,头戴 面罩、身背氧气钢瓶,和战友一起迅速展开了 搜救工作;经过两轮搜救,130多名被困员工被 成功营救。当得知还可能有遗漏的需要救助的 人后,孙茂珲请求再次进入火灾现场:“队长 ,让我和浩君再进去看看吧,我们熟悉里面的 情况!”就这样,孙茂珲和王浩君第三次探入 火海深度搜救,不幸牺牲。
14
ppt课件
人生的利益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事实上,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利益的 实现都离不开他人,利己与利他是统一 的。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割裂的观点 是不正确的。一个人要想得到发展,就 要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谋福利。
ppt课件
第五单元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1
互利双赢
小于,某中专学校建筑装饰专业毕业, 22岁开始创 办建筑装饰公司,短短几年在业内就已小有名气。他说 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心为客户着想。拿到一个工程项 目,如果选择廉价材料和报酬低的工人,短时间自己可 能获利,但结果是失去更多的机会;反之,多为客户着 想,严抓质量,客户满意了,就会口口相传,带来更多 的客户,自己的利益也就得以实现,达到企业与客户的 “双赢”。
假如你是面试官你会录用小李吗?为什么?
6
ppt课件
2.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人每天都需要喝水、吃饭,需要阳光、空气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7
ppt课件
与其他生命 一样,人类也 有生老病死, 人总要受自然 规律的制约。
总结: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 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
19
二、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20
ppt课件
1.人生发展不能只顾个人利益
孙茂珲是一名消防队员,他爱自拍、会滑 板,他工作努力,参军三年五次立功受奖。 2012年2月1日,苏州工业园区一家电子企业突 发大火,作为搜救组成员之一的孙茂珲,头戴 面罩、身背氧气钢瓶,和战友一起迅速展开了 搜救工作;经过两轮搜救,130多名被困员工被 成功营救。当得知还可能有遗漏的需要救助的 人后,孙茂珲请求再次进入火灾现场:“队长 ,让我和浩君再进去看看吧,我们熟悉里面的 情况!”就这样,孙茂珲和王浩君第三次探入 火海深度搜救,不幸牺牲。
哲学与人生13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ppt课件

到的好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
益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利益是基础,政治利益是保
障,精神利益是导向。
ppt课件
2
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向前路过他面前的每 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 这个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
斯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 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 经认识到了自己与动物, 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ppt课件ຫໍສະໝຸດ 10• 分析赵薇穿日本军旗装事件,说明个人行为与社 会紧密相连。
(1)个人与社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ppt课件
11
人与社会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 发展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组 成的,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社会全体 成员努力的结果。但是,个人与社会相比较, 社会起着根本决定的作用。
16
第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P 169
个人正当利益: 是指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通过诚实 劳动或合法经营的途径和方式,所谋求的用以满足个人 正常生活和有效工作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应得利益。
不能将个人的正当利益等同于自私,自私的本质是损
人利己,如果是争取合理地正当的个人利益,非但不是自
私,还要受法律保护。
P 165
4
自然属性是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
你每天是否喝水、吃菜、吃肉?
•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ppt课件
5
(1)人的自然属性之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 开自然界;
(2)人的自然属性之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 自然规律的制约;
(3)人的自然属性之三: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求生 欲等自然欲求。
哲学与人生完整ppt课件

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艘船载着三个人, 其中一个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另外两个分别是著名 的生物学家和数学家。不料在海上发生了意外,为 了挽救另外两个人的生命,把损失降到最小,必须 把一个人扔下去。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都包含着从生活中 总结出来的哲学道理。如 “盲人摸象”:要全面地,深刻地认识事物。 “塞翁失马”:事物都存在二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刻舟求剑”: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守株待兔”: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做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完整版课件
14
哲学的功能
为人们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
22
完整版课件
处理问题、 解决问题 时,从狭 隘的个人 经验出发, 或因循守 旧的继承 前人的经 验,而不 是采取联 系、发展、 全面的观 点。
23
人生选择,人的活动 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完整版课件
人们在任 何时候、 任何条件 下、从事 任何工作 都要把客 观实际作 为出发点, 把客观实 际作为想 问题、办 事情的根 据。
烛光照亮小屋
(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
有这种不同?
一般思维;创造性思维
知识水平不同,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促进
完整版课件
3
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完整版课件
4
哲学?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马克思
哲学是一种反思。——黑格尔
完整版课件
28
哲学的意义: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导人们正确的认 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 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都包含着从生活中 总结出来的哲学道理。如 “盲人摸象”:要全面地,深刻地认识事物。 “塞翁失马”:事物都存在二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刻舟求剑”: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守株待兔”: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做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完整版课件
14
哲学的功能
为人们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
22
完整版课件
处理问题、 解决问题 时,从狭 隘的个人 经验出发, 或因循守 旧的继承 前人的经 验,而不 是采取联 系、发展、 全面的观 点。
23
人生选择,人的活动 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完整版课件
人们在任 何时候、 任何条件 下、从事 任何工作 都要把客 观实际作 为出发点, 把客观实 际作为想 问题、办 事情的根 据。
烛光照亮小屋
(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
有这种不同?
一般思维;创造性思维
知识水平不同,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促进
完整版课件
3
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完整版课件
4
哲学?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马克思
哲学是一种反思。——黑格尔
完整版课件
28
哲学的意义: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导人们正确的认 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 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说课课件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

教法具体实施手段
本节课主要三个知识点 需要掌握那么是否所有知 识点的讲解,教学手段都 是一样的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每个问题的讲解都 尽量是多变,采取 不同的教学手段。
案例、警句 漫画、视频 讨论、辩论、合作
说学法
1.仔细看
2.认真想
3.主动做
做中学
学得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看案例、漫画、视频
等,然后认真思考,从思考中学习,最后主动参与 到各种讨论和辩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主观见解。 围绕“自主、合作、探究”这六字。
1.利己与利他 是统一的。
重 难
2.正确处理利 己和利他的关系。
2.在服务社会、 关爱他人中实现 人生的发展。
点
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2.案例教学法 3.讨论探究法
做中教
所有的教法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 用为根本”;教师创设情景或引用案例来导入课程 或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组织学生讨论,让学 生和老师都充分参与在做中教。
《哲学与人生》说课课件
课题: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主讲人:卢春兰说课内容来自1说教材2
说教法
3
说学法
4
说教学过程
5
说教学反思
说教材
教材背景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1 教材分析
我们所选用的德育教材是《哲学与人 生》,该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 规划新教材,对于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师当小李,让学生 先准备几分钟扮演面 试官起来和老师对话。
大量损人利己的图片,形成认知
设计思路:通过图片、漫话以及一些生活中 损人利己的事例,让学生产生共鸣;并逐步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并反省自己生活中的行 为,从心灵让学生接受损人利己是不正确的。 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衣、食、住、行 等方面的基本生活资料,不能没有自己的利 益追求,但是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
哲学与人生ppt课件

——周国平
22
二、什么是人生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 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 等大家来到苹果林的另一端,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他笑着问 学生:“你们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果子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没有回答。
2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冯友兰
• 学科学,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 • 学哲学,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
——孙正聿
哲学的首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 引导人们追求智慧。
27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5、因高度概括而精神丰富。作为文 化的灵魂,哲学能够以最凝练的方式 提升人们的人文素质。
• 6、因理性信念而品格坚毅。作为思 想被把握的时代,哲学历史观能够帮 助人们通晓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有了规律性的认识,人们往往具备科 学而坚定的信念。
纪律:(10分)无规矩不成方圆
提问:(10分)每次提问记次数.
作业:(15分)按时上交作业。
课堂笔记:(5分)字迹工整,书写
整齐。
3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2
二、什么是人生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 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 等大家来到苹果林的另一端,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他笑着问 学生:“你们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果子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没有回答。
2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冯友兰
• 学科学,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 • 学哲学,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
——孙正聿
哲学的首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 引导人们追求智慧。
27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5、因高度概括而精神丰富。作为文 化的灵魂,哲学能够以最凝练的方式 提升人们的人文素质。
• 6、因理性信念而品格坚毅。作为思 想被把握的时代,哲学历史观能够帮 助人们通晓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有了规律性的认识,人们往往具备科 学而坚定的信念。
纪律:(10分)无规矩不成方圆
提问:(10分)每次提问记次数.
作业:(15分)按时上交作业。
课堂笔记:(5分)字迹工整,书写
整齐。
3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哲学与人生(全套课件146P)

因辩证思维而头脑灵活。作为提倡辩证思维的唯物辩证法,哲学可以帮助你在变化无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把握基本的方向和立场。 因憧憬理想而满怀希望。作为根本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哲学为人类以及为每个人的存在、生活、发展提供安身立命之根本。 、因高度概括而精神丰富。作为文化的灵魂,哲学能够以最凝练的方式提升人们的人文素质。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坚17页中“对症下药”一例
02
06
分析: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提问: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慧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坛经》记载了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慧能和尚到广州法胜寺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印宗法师在这里讲《涅槃经》,和尚们都在寺门内坐着静心听讲。忽然一阵风,把悬挂在佛像前面的幡吹动了,飘过来,飘过去。有两个和尚看见了,议论起来。 一个和尚说:“你看,风在动。” 另一个说:“不对,那不是风在动,而是幡在动。” 是风动还是幡动,两个人争论不休。慧能听到了,便插嘴说, “那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坚17页中“对症下药”一例
02
06
分析: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提问: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慧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坛经》记载了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慧能和尚到广州法胜寺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印宗法师在这里讲《涅槃经》,和尚们都在寺门内坐着静心听讲。忽然一阵风,把悬挂在佛像前面的幡吹动了,飘过来,飘过去。有两个和尚看见了,议论起来。 一个和尚说:“你看,风在动。” 另一个说:“不对,那不是风在动,而是幡在动。” 是风动还是幡动,两个人争论不休。慧能听到了,便插嘴说, “那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哲学与人生ppt课件

1.准确把握大纲,充分体现大纲要 求。
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中德育课程的育人 功能
进一步加强了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
时代感
完整版ppt课件
7
《哲学与人生》教材编写 特点
1.准确把握大纲,充分体现大纲要求。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德育育人功能。
3.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哲学的首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人们追求智慧。 ——周国平
哲学虽然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方东美
完整版ppt课件
3
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哲学思想是使人类充满生机、乐趣、幸福的必需品
完整版ppt课件
4
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
黑格尔论哲学
导作用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地方都 装饰得很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教师如何有效地使用新教材
• 创新教材:教师可以丰富、拓展课程 资源
• 文字与音像资源——报刊、书籍、图片、 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
• 人力资源pp、t课件纪念馆、文化 30
教师如何有效地使用新教材
(六)实现教材观与学生观的统一
教材观
17
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结 构
单元模块(五) 课(十五)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哲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学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与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人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完整版ppt课件
15
教材的设计思路和编写思 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互利双赢
小于,某中专学校建筑装饰专业毕业, 22岁开始创 办建筑装饰公司,短短几年在业内就已小有名气。他说 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心为客户着想。拿到一个工程项 目,如果选择廉价材料和报酬低的工人,短时间自己可 能获利,但结果是失去更多的机会;反之,多为客户着 想,严抓质量,客户满意了,就会口口相传,带来更多 的客户,自己的利益也就得以实现,达到企业与客户的 “双赢”。
如何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第一,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第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三,反对损人利己。
2020/3/3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池塘垂钓。这两个人充分施展自 己的看家本领,一会功夫,皆大有收获。
这时,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 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到 附近去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没想到, 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收获。
二、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1.人生发展不能只顾个人利益
孙茂珲是一名消防队员,他爱自拍、会滑 板,他工作努力,参军三年五次立功受奖。 2012年2月1日,苏州工业园区一家电子企业突 发大火,作为搜救组成员之一的孙茂珲,头戴 面罩、身背氧气钢瓶,和战友一起迅速展开了 搜救工作;经过两轮搜救,130多名被困员工被 成功营救。当得知还可能有遗漏的需要救助的 人后,孙茂珲请求再次进入火灾现场:“队长 ,让我和浩君再进去看看吧,我们熟悉里面的 情况!”就这样,孙茂珲和王浩君第三次探入 火海深度搜救,不幸牺牲。
启示 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之后,自然在助 人为乐之余而得到回馈。这么美好的事情,有谁不愿 意干呢?
案例二:丛飞的感人事迹
一次义演改变了丛飞的人 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 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 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 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 ,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 过300万元。但丛飞的家俭朴 得令人难以置信。后来,丛飞 罹患胃癌晚期,而他却把大家 捐给他治病的钱拿出2万元捎 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
在他人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 孙茂珲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用生 命诠释了当代青年人的义利观。结 合孙茂珲的感人事迹,谈谈在义与 利发生冲突时,你会做出何种选择?
假如你是面试官你会录用小李吗?为什么?
2.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人每天都需要喝水、吃饭,需要阳光、空气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6
与其他生命 一样,人类也 有生老病死, 人总要受自然 规律的制约。
总结: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 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 的相似或相通之处。
7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印度人辛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狼 孩。小的约两岁,带回不久就死了。大的约八岁, 女孩,取名卡尔玛拉。由于她自幼生长在狼窝里, 在回到人类社会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难改狼 的习性。她怕强光,喜食生肉,夜里嚎叫,四肢爬 行。经辛格悉心照料与教育,她两年学会了站 立,6年学会行走,7年学会45个词,到17岁临死时, 其智力水平才相当于4岁的正常儿童。这说明, 一个人一旦脱离了人类社会,失去了人类社会的 生活条件和环境,其人性也会随之丧失。
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离不开社会。人一旦离 开社会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3.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实现利己与利他 的统一
10
2020/3/3
一年轻人问父亲:我想开商店,先准
备什么呢?父亲说:要做的事很多,如打 扫街道,帮忙送信,对需要帮助的人伸把 手……年轻人半信半疑,但还是照父亲说 的一一做了。半年后,年轻人的商店营业 了,来的顾客非常多,差不多一条街上的 街坊邻居全都成了他的客户,生意越做越 大。
人生发展要实现个人利益,必须要正确处理 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利己与利他是人生经常遇到 的一对矛盾。它们既是对立的,表现为有时候坚 持“利己”就不能“利他”,或者相反;它们又 是统一的,有的情况下,“利己”的同时,也可 以 “利他”。
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
有一个盲人走夜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 个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 眼睛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呢?” 盲 人说:“我提灯笼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 让别人看到我、不会碰到我。”为别人照 路,也照亮自己。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帮助别 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这绝不仅仅是 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的利益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事实上,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利益的 实现都离不开他人,利己与利他是统一 的。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割裂的观点 是不正确的。一个人要想得到发展,就 要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谋福利。
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 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 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 赢”。
1.人生发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小李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刚从一家软件公 司离职,来到另一家公司面试。他非常想得 到这份工作,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对面试 官的提问对答如流。他看出面试官对他的表 现非常满意,但他知道这个职位有很多人在 争取。为了坚定面试官对自己的意向,他提 出可以拿出自己在原公司时开发的应用程序, 相信对新的公司会有价值。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 ,把所有时 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筐鱼,还 认识了—大群新朋友, 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 声“老师”,备受尊崇。而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 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他人的乐趣。当大家圈绕着他的 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 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话说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人个性不同。其中一人性格 孤僻,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 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
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 “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 决窍钓到鱼,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双方一拍即合。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 钓术, 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互利双赢
小于,某中专学校建筑装饰专业毕业, 22岁开始创 办建筑装饰公司,短短几年在业内就已小有名气。他说 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心为客户着想。拿到一个工程项 目,如果选择廉价材料和报酬低的工人,短时间自己可 能获利,但结果是失去更多的机会;反之,多为客户着 想,严抓质量,客户满意了,就会口口相传,带来更多 的客户,自己的利益也就得以实现,达到企业与客户的 “双赢”。
如何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第一,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第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三,反对损人利己。
2020/3/3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池塘垂钓。这两个人充分施展自 己的看家本领,一会功夫,皆大有收获。
这时,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 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到 附近去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没想到, 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收获。
二、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1.人生发展不能只顾个人利益
孙茂珲是一名消防队员,他爱自拍、会滑 板,他工作努力,参军三年五次立功受奖。 2012年2月1日,苏州工业园区一家电子企业突 发大火,作为搜救组成员之一的孙茂珲,头戴 面罩、身背氧气钢瓶,和战友一起迅速展开了 搜救工作;经过两轮搜救,130多名被困员工被 成功营救。当得知还可能有遗漏的需要救助的 人后,孙茂珲请求再次进入火灾现场:“队长 ,让我和浩君再进去看看吧,我们熟悉里面的 情况!”就这样,孙茂珲和王浩君第三次探入 火海深度搜救,不幸牺牲。
启示 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之后,自然在助 人为乐之余而得到回馈。这么美好的事情,有谁不愿 意干呢?
案例二:丛飞的感人事迹
一次义演改变了丛飞的人 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 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 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 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 ,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 过300万元。但丛飞的家俭朴 得令人难以置信。后来,丛飞 罹患胃癌晚期,而他却把大家 捐给他治病的钱拿出2万元捎 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
在他人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 孙茂珲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用生 命诠释了当代青年人的义利观。结 合孙茂珲的感人事迹,谈谈在义与 利发生冲突时,你会做出何种选择?
假如你是面试官你会录用小李吗?为什么?
2.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人每天都需要喝水、吃饭,需要阳光、空气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6
与其他生命 一样,人类也 有生老病死, 人总要受自然 规律的制约。
总结: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 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 的相似或相通之处。
7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印度人辛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狼 孩。小的约两岁,带回不久就死了。大的约八岁, 女孩,取名卡尔玛拉。由于她自幼生长在狼窝里, 在回到人类社会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难改狼 的习性。她怕强光,喜食生肉,夜里嚎叫,四肢爬 行。经辛格悉心照料与教育,她两年学会了站 立,6年学会行走,7年学会45个词,到17岁临死时, 其智力水平才相当于4岁的正常儿童。这说明, 一个人一旦脱离了人类社会,失去了人类社会的 生活条件和环境,其人性也会随之丧失。
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离不开社会。人一旦离 开社会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3.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实现利己与利他 的统一
10
2020/3/3
一年轻人问父亲:我想开商店,先准
备什么呢?父亲说:要做的事很多,如打 扫街道,帮忙送信,对需要帮助的人伸把 手……年轻人半信半疑,但还是照父亲说 的一一做了。半年后,年轻人的商店营业 了,来的顾客非常多,差不多一条街上的 街坊邻居全都成了他的客户,生意越做越 大。
人生发展要实现个人利益,必须要正确处理 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利己与利他是人生经常遇到 的一对矛盾。它们既是对立的,表现为有时候坚 持“利己”就不能“利他”,或者相反;它们又 是统一的,有的情况下,“利己”的同时,也可 以 “利他”。
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
有一个盲人走夜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 个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 眼睛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呢?” 盲 人说:“我提灯笼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 让别人看到我、不会碰到我。”为别人照 路,也照亮自己。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帮助别 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这绝不仅仅是 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的利益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事实上,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利益的 实现都离不开他人,利己与利他是统一 的。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割裂的观点 是不正确的。一个人要想得到发展,就 要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谋福利。
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 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 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 赢”。
1.人生发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小李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刚从一家软件公 司离职,来到另一家公司面试。他非常想得 到这份工作,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对面试 官的提问对答如流。他看出面试官对他的表 现非常满意,但他知道这个职位有很多人在 争取。为了坚定面试官对自己的意向,他提 出可以拿出自己在原公司时开发的应用程序, 相信对新的公司会有价值。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 ,把所有时 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筐鱼,还 认识了—大群新朋友, 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 声“老师”,备受尊崇。而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 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他人的乐趣。当大家圈绕着他的 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 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话说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人个性不同。其中一人性格 孤僻,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 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
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 “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 决窍钓到鱼,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双方一拍即合。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 钓术, 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