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课程实施方案-推荐下载

三级课程实施方案-推荐下载
三级课程实施方案-推荐下载

土贤庄小学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开展三级课程实施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是培养学生能力与素养的需要,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发挥教师自主权和创作性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在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课时,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不加大学生作业量的前提下,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优化组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模式。

2.实施三级课程的优化组合,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从而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学会实践。

三、学校现状分析

我校座落于城乡结合部。现有10个教学班,400名学生,教师共计

27名,本科学历3名,专科学历2名,高级教师3名,一级教师2名。我们实施三级课程,做到既符合国家的开设要求,又能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着眼于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完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做到挖掘潜能、夯实基础、张扬个

性、协同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增强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我校近两年来,在三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制定了学年课程实施方案,自编了《礼文化》校本课程教本。已经按规定开足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已经展开。

四、课程实施安排

1.应开设的课程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比例》和《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逐步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按国家有关规定开设,尤其是保证综合实践课的课时及教师。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二者优化组合是必要的。保证心理健康课的课时及教师的配备。

2.课程实施

学校制定课堂教学实施计划,任课教师施教。认真做好备课、上课、作业、教学辅助、测试等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和落实。各门课程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保、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一步优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组合。

3.课程评价

(1)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2)评价主体的互动性。(3)评价内

容的多样性。(4)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我校正在进行以“感受成功,体验快乐”为主题的特色作业及特色评价模式的探索,由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成果展示四部分组成。学期期末,利用班级展示台及学校展牌展出学生的阶段成果。这样才真实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足迹,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健康发展铺就一条宽广的道

路。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我们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校将改革教师评价的模式对教师实行多元、过程、激励性的评价。为了突出课堂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发展性,我们总结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既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居高临下

向平等融洽转变。通过领导评、家长评、教师互评和生评师等方式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过程性记录,存入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并与教师的评优奖励和考核挂钩,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全面发展。

我校根据教师特长、学校资源、学生兴趣、学校的需要开发出切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礼文化》,保证每周一课时的学习时间,有专任教师

及辅导教师共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教师们认真备课,及时评价,进一步探讨完善校本课程的内容及教学模式

。四、具体实施策略

(一)、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双导”教学法,即“导思”和“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从而达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

果的目的。

2.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探讨策略、解决问题,每周不少于2节。

3.加强教学全过程监控工作,提高教师质量意识。为拓宽语文、数学的学习和运用领域,我们要求每个语文老师要做到“四个一”,即每天让

学生背诵一句经典诗句或名言警句;每堂课前,安排学生即兴演讲一分钟;每篇新课前,要求学生提供一篇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者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每个单元与学生讨论一个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大问题。要求数学老师要做到“四个一”,每天进行一次十道题的口算练习;每天出一道有思

考性的数学题;每天让学生有一次上台作一题多解或算法多样化的演算演讲机会;每一个新课都要尽量做到与生活实际联系。

4.教案作业等常规检查,每学期两次,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们沟通交流,改进教师的工作。

5.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的实施电化教学,

每学期对教师进行1-2次信息技术培训,要求中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上1

节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课。提倡中青年教师建立教育博客,参与教育论坛。

6.重视教学质量管理。

学校认真抓好质量抽测工作,我们还要求教师在检测结束以后进

行深刻反思,做好教学质量的分析工作(做到分析到知识点,找出不足点,提出新措施)。

( 二)、抓好校本教研,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1.完善教研机构及教研制度,营造开放、民主、有效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继续做好教研常规活动,本学年把圆桌式研讨与QQ研讨,博客

交流相结合,创设宽松的讨论学习氛围,努力探寻适合教师的研讨模式。

2.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建立以教学反思,交流研讨,协作解决,结对帮扶,听课、评课等为基本形式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3.继续开展教育叙事活动,鼓励教育把自己的教育心得撰写成文与全

体教师交流学习,,每月至少上交两篇教育叙事,两篇教学反思,两篇读

书笔记,每月评选优秀文章装订成册。

4.本学年继续开展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美术、音乐、心理、综合实践等学科的评优课比赛,提高全体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

整体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本学年对年轻教师进行跟进性听、评课,鼓励这些老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大提高,不断向名师迈进。

6.另外结合学校图书室的图书的更新与流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

四、加强教师外出培训力度。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年有计划的选派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培训,观摩活动。参训教师回校后,要认真总结进行反思,上交学习体会,用讲座,或是出课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将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地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如:一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一年级设艺术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

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麟游县西街小学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2019年2月) 为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县教研室《关于组织开展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得通知》要求,现将我校课程实施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课程理念 理念就是行动得先导,对于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得学习,我校常抓不懈,一就是健全了学习制度,制订了学习计划,为教师制定出一套学习培训方案,先计划,在学习,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多方面齐头并进。二就是制定了明晰得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订阅了《中国教师报》、《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等教育刊物,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记录,并通过理论测试、论文撰写及课堂实践等形式作为检查学习效果得主要方式,为确保学校顺利且有效地实现课程实施。 (二)课程开设 在课程开设方面,我校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课程得设置与开发,严格落实课程设置方案,课程安排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安排表》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执行得,开齐课程科目并开足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得作息时间。近年来,学校特别重视开展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地方等课程得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因地制宜,开发了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成立了舞蹈、书画、足球、篮球等22社团组织,各门课程(社团)都有专(兼)职教师,使学生得特长得到充分得发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得积极性。 (三)课程资源 我校现有教师66人,一线实有教师59人,教师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按照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了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科学合理搭配学科教师,做到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结合,并建立了相应得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事一线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充分 激发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积极性与创造性。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得需要,我校加大了教育设施得投入力度,图书、实验器材、体育器械、校园网络、心理咨询、书法劳技等室部,极大得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各种设施使用 制度完善,使用率高,收到了较好得教学效果。 合理开发与利用家庭与校外资源。成立了家长学校,负责协调组织家校活动,充分宣传,深入了解,建立了贫困学生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本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make the plan unified, the action coordinated and the process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编号:FS-DY-20553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透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用心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 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的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潜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实现目标多元资料宽泛,用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潜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潜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料 1、基础性课程: 《‘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 2、丰富性课程: 《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化学与健康》、《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 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用心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潜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取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透过超多的创造性劳动,

体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甘溪中学中学2014--2105年体育组校 本教研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特制定石阡县白沙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推进我校体育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3.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增强体质,掌握篮球基本技能和张掖民间传统游戏方法,并能熟练应用篮球技能和创造性的进行乡土游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养成克服困难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教师发展目标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全体教师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精神,贯彻与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课程实施 (一)成立《快乐体育》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指导,政工处、总务处、少先队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力支持。主要职责: 组长:陈德斌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杨方学 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

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2009----2010学年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最大限度地组织和调动我校教育工作者,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全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课程改革工作,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 二、工作目标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三、工作措施 (1)、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双导”教学法,即“导思”和“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

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自学、交流、测评”,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实施电化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积累经验。 (3)、强化个性教育,给学生宽松的成长环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乱占用学生课余时间,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在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前提下,做到减负担不减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4)、探索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建立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科学评价体系。 (5) .实行课程功能的转变,构建新的课程结构。通过实施课程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探索地方、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构建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不断丰富与完善课程结构。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为明确课程阶段,通过例会、教研等多种形式,明确国家课程就是我们所加的大多数课本,地方课程现阶段就是我们所学的《法制安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就是我校编写的象棋

学课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doc

学课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近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现就我校课程实施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8个教学班,169 名学生,教职工56人,专任教师 27 人(其中语文教师8人、数学教师7人、英语教师2人、科学教师 1人、音乐教师 1人、体育教师 3 人、美术教师1人、信息技术教师1人、书法教师1人、校本课程教师1人、品德与社会教师1人),承担着我校所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除此之外,还承担着学生每天锻炼 1 小时的大课间活动课程、兴趣小组活动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全了课程,开足了课时,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二、课程实施情况 1.开齐开足学科课程 在市、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指引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学科课程方案,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学前由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制定学校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准备。在学科课程的实施中,我校严格执行《甘肃省中小学课程设置

及标准表》中的相关规定,本着既要开足课时,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科学地安排各学科课程,对于一些薄弱学科,特别是综合实践课程,虽然没有专职教师任教,但每个教师都能够边学边教,尽职尽责,遇到问题共同研究,每个学期都能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严格控制课时量和教学进度。 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我校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落实工作,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 小时的统一作息时间,确保周课时30节落实到位。坚持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的原则,做到课时标准不增不减,执行规定不打折扣。同时教导处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定时不定时地深入教室抽查上课和课表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占用音体美、书法、科学等课程的现象存在,做好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 3.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它既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健康体魄,又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每学期一、二年级每周实施体育课4 节(包括1节足球课),每学期三至六年级每周实施体育课3 节(包括1节足球课),8:15—8:30间进行两操训练,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30分钟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跳绳、踢毽子、竹竿舞等项目的训练,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乡村少年宫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利用班会课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方案-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龙源学校 “在集体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发展”课题子课题 “学校课程开发建设与研究”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本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给了学校更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充分体现了课程管理的开放性和民主化。毋庸置疑,学校课程将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此,我校将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本着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以及对社会、家长负责的精神,努力开发和建设好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开发依据: 1.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和自主的人格。 2.以《课改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为本轮课程改革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政策依据和指导性文件。 3.以学校的办学理念(面向未来,创办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和育人目标(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实践依据。

4.学校现有课程开发资源的概况: (1 )每年的恐龙公园游园活动、到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等德育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 (2)学校现有校园多媒体网络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程控系统、消费网络系统、电视演播系统和学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六大系统”,有多媒体投影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舞蹈室、钢琴室、二胡室、管乐器室、美术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动植物标本室等设施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 (3)我校荣获“潍坊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成立了臧克家诗社,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顽强品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我校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朝气蓬勃、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这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充分的人力保障。学校聘请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18位全国知名学者、专家任办学顾问,组成了强大的教育教学精英群体。 (5)我校高楼林立,绿树葱茏,繁花似锦,四季景色宜人,有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附近有恐龙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和企业,地理、环境、交通都十分便利,这为学生走进社区、体验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发现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愿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特长。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下打下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3.探索能够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理念,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 大安镇中心小学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所有课程计划只有到学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新学年开学前,要重新编制课表。特别要保障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齐、开足。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同时,从实际出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要严格按规定使用教育局主管科室选定、推荐的教科书、教辅用书及其他教学资料,学校和个人不得借任何名义为学生征订规定以外的学习资料。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不能用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挤占校本课程的课时,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有关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

例,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具体安排实施如下: (一年级)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二年级)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三年级)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四年级)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史家沟中心小学 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2012年4月20日 史家沟中心小学 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史家沟中心小学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117人,教职工9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2%。近年来,在县文教体育局和学区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优化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新课程管理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我校自身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和方法体系,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汇报如下: 自2006年以来,为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均衡发展、快速发展,我们坚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全开足课程,开足课时,充实了一大批年青教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主动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加快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课程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历次会议,广大一线教师明确了: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是由国家制定的,它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与要求。我们身在最基层,必须严格执行、认真组织实施,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是我们每个学校的义务与责任,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保障,是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其次,明确了课程设置对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经过近五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在逐步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展了以地方课程为特色的课程改革,做到了小学一至二年级以校本课程为主(《法制》课程),三至六年级在开设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地方课程(主要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导的〈中华魂〉课程的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显现出可操作性、适用性的特点。 二、强化措施,改善设施,保障实施。 1、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为进一步规范新课改实施工作,学校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了较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建设是教学工作良好运行的保障。我们主要采取了分期分批逐步推进的方法:早在2006年我们想方设法配齐了音、体、美教师,确保这三门课程的正常开设;从2007开始,在原有课程开设门类的基础上,新增了综合实践课和一至三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2008年秋季开始,在本校试行开设地方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以《中华魂》读书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并赋之以《写字》课教学,校本课程的开设以《法制》为主导。 2、抓常规教学管理,促进教学管理常态化。 一是依据制度抓好常规性管理。我们以行政强制手段为突破口,要求全体科任教师,科科有计划、课课有教案,采用量化积分的方法,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对科任教师教案、进度的检查工作,学期末

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规定,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 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为载体,在学校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二、学校课程实施的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2.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学校课程实施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学校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

长。 3.发展性原则 学校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学校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学校课程实施的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学校课程开发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现状 我校始终坚持开足各门学科,虽然没有一支较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但是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够通过自觉认真地学习,积极参加各学科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开出率高等,都为国家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三、实施目标 1.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2.通过标准课程的实施,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4.保证国家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国家、地方、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机制。 5,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实现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 6.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实施策略 1.建组织。建立小学课程实施活动小组,具体研究标准课的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实施经验,以点带面。 2.抓学习。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任务,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领悟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3.抓培训。对任教学科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课堂教学的示范,努力把新的学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方案一:小学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现状 我校始终坚持开足各门学科,虽然没有一支较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但是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够通过自觉认真地学习,积极参加各学科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开出率高等,都为国家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三、实施目标 1.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2.通过标准课程的实施,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4.保证国家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国家、地方、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机制。

5,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实现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 6.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实施策略 1.建组织。建立小学课程实施活动小组,具体研究标准课的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实施经验,以点带面。 2.抓学习。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任务,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领悟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3.抓培训。对任教学科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课堂教学的示范,努力把新的学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4.抓研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增加活动的频度,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美仪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何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教育大辞典》中定义为“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①有学者认为“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以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生产技术知识、劳动技能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并使他们获得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②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艰苦奋斗作风,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果实,抵制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思想倾向;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③其中劳动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职业指导。 一、劳动教育有什么积极作用呢?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劳动是促进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劳动能促进智力的发展。爱因斯坦 3 岁才会讲话,上小学后成绩很差,可是后来,他不仅跨进了大学之门,而且经过辛勤劳动和刻苦钻研,创立了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正如高尔基说的:“人的天赋就是火花,他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使他成为熊熊烈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劳动教育为智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广

阔的天地。劳动知识面广、实践性强、技术性高,并且要求手脑并用、体脑结合。在劳动中,通过学习、观察、思考、操作和组织,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劳动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2. 劳动教育是发展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世界上的一切创造都是与劳动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木筏,就不会有远渡重洋的海轮;如果没有第一部纺车也就没有近代的纺织机;如果没有第一把锄头,也就不会有拖拉机在田野上奔驰;如果没有古代火药的发明,更没有今天的“神七”升天??可见,劳动生活是一本及其丰富的教科书,应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参加劳动,做劳动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注意从劳动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3.劳动教育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青少年参加劳动,不仅可以锻炼思想、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并且可以促使身心健康发展。劳动时随着肌肉的伸缩,神经系统逐渐健全,肺活量增加,视力锐利,听觉灵敏,精力旺盛,也是学习之余的一种消遣、娱乐,劳逸结合,能得到某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4.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主要内容。劳动教育的实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主人翁的劳动态度,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使学生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做到手脑并用,把理论和实践、

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树立“无处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时不课程”的大课程观。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一文中曾提到:“一定要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变为教育的机会和手段,让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体现着教育。……”。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课程建设不可或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建设方案》、莘县教育局(2010)29号等文件精神,从学校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出发,贯彻“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着眼于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促进学校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提升,制定《实验小学课程建设方案》,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课程建设。面向全体师生,以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幸福成长为课程建设之宗旨。加强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素养,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校本课程,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打造学校精品课程。追求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丰富而适性的课程,使学校课程结构更合理,学校特色更鲜明;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手段进一步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每一位独具个性的学生在道德、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为在多样化社会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和负责任的公民作好准备。 (二)学生培养目标 以“让每一个孩子插上创造的翅膀”为办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技能、意志品质、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精品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即实施“三级课程”的设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特制定本方案。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2、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提倡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4、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学会健体,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或健身技能;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结构 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的规定与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定了学校高中阶段三年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两大类,以课堂教学、综合指导、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实施。计划从2001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6、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 7、生活技能类:声乐、摄影、书法、美术、绘画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 本课程方案确定后,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方面。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写出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审定,审定后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15人,则该选修课予以取消。 六、校本课程的考核。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校本课程的成绩评为四个等级,即A、B、C、D,D为不合格。凡不合格者不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未达到50分的学生不予毕业。 鞍钢高中研究型课程管理条例 总则 1、为了使校本课程管理规范化,以适应校本课程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适用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年级。 3、本条例的内容与上级有关规定抵触时,以后者为准。 校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考核 1、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设定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一样是鞍钢高中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但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学生的基础上,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 2、校本课程不进行考试,但要考核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活动质量、学生学习情况由指导教师负责记录,活动内容由本人记录在校本课程学习综合记录表上,每个课程结束后需有论文、作品或制作、发明、产品等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材料。 3、指导教师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D为不合格。对每12~16课时内完成并合格的课题记学分(出勤需达3/4以上学时,否则不记学分)。在高中期间,学生需完成学分。 4、学校对学习成果进行评比、奖励。优秀作品汇编,向有关部门介绍、推荐、发表。每学年组织一次优秀作品成果报告会。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第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汇报材料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2017年9月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开发和积累课程资源,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式、内容,经过不断努力,已形成了一定特色,现将我校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实施环节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和教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对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制定计划,明确目标、确定主题,并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由教务教研室、党群办公室、少先队负责具体细则的制定,由其他各部门、全体教师全力配合开展活动,保证活动有序、安全、高质量的开展。 二、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 我校将综合实践课程纳入学校正课,和心理健康课合并,每两周开展1课时活动,由于该课程没有教材,学校重点结合学校班队会,根据《纲要》要求结合总校“五色教育”要求,重点围绕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目标开展活动,基本能够保证每周有1课时的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及具体实施情况见下表:

第七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题参和对象课程时间课程内容 养成教育活动全校学生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班 会课重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守则,金昌市文明公约,培养学生价值体认。 学雷锋活动全校学生每年3月重点开展雷锋精神,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 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全校学生每年4月,国庆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研学旅行五年级 小记者团每年6月围绕家乡周围和社会优势资源联合开展调查 研究,考察活动,了解家乡人文、风俗历史。 学农生产体验五年级每年9月带领学生参加周边万寿菊采摘、辣椒采摘等 生产体验活动。 植物种植活动全校学生每年四月底5月初以盆栽西红柿为主在学校开展植物种植活 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游泳课五、六年级 学生 一学年每周四下午五年级学生到市游泳馆学习游泳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导读:范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落实《课程标准》实施方案.

城北办邵火庙小学2016年度 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现状 我校始终坚持开足各门学科,虽然没有一支较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但是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够通过自觉认真地学习,积极参加各学科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开出率高等,都为国家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三、实施目标

1.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2.通过标准课程的实施,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4.保证国家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国家、地方、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机制。 5.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实现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 6.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实施策略 1.建组织。建立小学课程实施活动小组,具体研究标准课的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实施经验,以点带面。 2.抓学习。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任务,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领悟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3.抓培训。对任教学科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课堂教学的示范,努力把新的学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