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整合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世界热点区域和国家第2讲世界热点国家课件新人教版

2021/4/17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温哥华岛(下图)环岛旅游的游客,发现该岛东侧海岸城镇 较多,其中维多利亚是该区域最古老的城市;岛屿西侧海岸有许多高大的乔木,为 著名的温带雨林(相对于热带雨林,气候更加温和,冬暖夏凉),并有许多峡湾和峭 壁,建有大量的省立或国家公园。
12
【思考探究3】 中央谷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断裂陷落带(位置见下图), 位于海岸山脉与内华达山脉之间,为南北狭长的冲积平原。谷地北部多年平均降 水量为760mm,南部只有200~400mm,部分地区不到100mm;谷地内3/4的 降水量集中于12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两季。南方的耕地占了全谷地的2/3,而北 方的水资源占了全谷地的2/3。原来,中央谷地只能作为畜牧用地,随着加利福尼 亚州水道系统的建设。中央谷地成为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①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 ②生产特征:大量抽水灌溉; ③产生问题:次生盐碱化
①路线方向:自高纬向低纬; ②时间信息:7月中下旬,夏至之后(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 ③变化判定:昼变短,夜变长
2021/4/17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世界
25
答案:(1)不利条件:雨热不同期,夏季降水少。环境问题:该地夏季炎热干燥, 蒸发旺盛,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高,易形成次生盐碱化。 (2)昼长变短。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行程路线中纬 度减小,昼长变短。
2021/4/17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世界
11
人地关系
1.美国自然条件与工农业、人口及城市的关系
2.美国铁路运输特点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由于美国本土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沿海航运发达。本土中部密西西比河纵贯 南北,航运价值大,故美国的铁路运输以东西向为主。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课件新人教版

6~8题 2016·江苏,27题
2015·安徽,23题
命题分析
1.以区域图、地理统计图表、示意 图为背景,考查亚洲主要分区的自 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2.以区域图、地理统计图表、示 意图为背景,考查五个地区地理环 境特征。
研清教材 • 固基础
一、亚洲主要分区的自 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1.亚洲
(1)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_东__西_____距离最长的大
洲 高原
山地
地形 以________、季_风_______为主,中部大高陆,性四周低
气候 复杂多样,________气候显著,放_射__状_______气候分布广
河流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_____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 富
2.东南亚
(1)地理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
②范围
越南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
(2)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复杂 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多山岭,地壳不稳定,多火山、 地震
气候湿热
_热__带__季__风_____气候
__热__带__雨__林____气候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湍急, 河流众多 _水__能_____丰富;下游河谷展宽,
二、世界其他主要地区 1.西亚—北非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①“两洋”:E印度洋、F__大__西__洋____。 ②“三洲”:A亚洲、B__欧__洲____、C非洲。 ③“五海”: ①阿拉伯海、②__红__海____、③__地__中__海____、④__黑__海____、⑤__里__海____(湖泊)。 ④重要海峡:D_霍__尔__木__兹_____海峡。
2015·安徽,23题
命题分析
1.以区域图、地理统计图表、示意 图为背景,考查亚洲主要分区的自 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2.以区域图、地理统计图表、示 意图为背景,考查五个地区地理环 境特征。
研清教材 • 固基础
一、亚洲主要分区的自 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1.亚洲
(1)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_东__西_____距离最长的大
洲 高原
山地
地形 以________、季_风_______为主,中部大高陆,性四周低
气候 复杂多样,________气候显著,放_射__状_______气候分布广
河流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_____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 富
2.东南亚
(1)地理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
②范围
越南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
(2)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复杂 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多山岭,地壳不稳定,多火山、 地震
气候湿热
_热__带__季__风_____气候
__热__带__雨__林____气候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湍急, 河流众多 _水__能_____丰富;下游河谷展宽,
二、世界其他主要地区 1.西亚—北非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①“两洋”:E印度洋、F__大__西__洋____。 ②“三洲”:A亚洲、B__欧__洲____、C非洲。 ③“五海”: ①阿拉伯海、②__红__海____、③__地__中__海____、④__黑__海____、⑤__里__海____(湖泊)。 ④重要海峡:D_霍__尔__木__兹_____海峡。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章末综合提升课件

[应用流程]
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 材料一 → 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
(2)
材料一
→
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 疏密、分布等方面分析
从图中分析 从地形、气候方面 (3) 材料一 → 城市分布 → 分析原因
袍服、头巾、 (4) 材料二 → 白色裙袍 → 光照强、温差大,风沙多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类题目答题术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摩洛哥是非洲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国家。下图是摩 洛哥区域图。
材料二 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一 种袍服,头上包着一条厚厚的头巾。袍服很宽大,既可当作大 衣、外套,又可当毯子和睡衣。头巾天气炎热时可防暴晒,天 气寒凉时可以御寒,起风时又可防止风沙的吹袭。女子一般穿 直垂脚踝的白色裙袍,整个身体,连同脸部被层层包起,只露 两只眼睛。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纬度 位于××带(或××纬度)、××半球
位置 地理
××大陆××岸、××大洋××岸(或 位置 海陆
××大陆××部、××海洋的××部), 位置
隔××海峡与××相望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全年高温,年较差较小;夏季高温,冬
气温
气候
季寒冷(温和),气温年较差大
特征
年降水量丰富(稀少),降水季节分配较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章末综合提升
区域特征分析类题目答题模板 区域特征分析类题目多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某区域的位置 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农业特征等,在解答 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要明确每一种特征的 答题要点,最后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
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及成因,其答题思路为:
高优指导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1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14-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考法分析: 本题以美国西海岸红杉林分布地区为背景,考查区域地 形特征和气候特征的成因,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迁移运 用知识的能力。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5-
2.迁移应用 第(1)题,运用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和地 势变化两个角度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地形以山地、平原为 主;东部是山地,西部是平原,地势东高西低。第(2)题,运用气候的影 响因素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受西风带控制, 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受海岸山脉的抬升,多地形雨;沿岸受加 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区域地理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3-
五年考情
考纲展示
命题趋向
世界 地理 概况
一个 大洲 和五 个地 区
六个 国家
2014 全国Ⅱ卷,3、5
题; 2013 全国Ⅰ卷,4~5 题; 2013 全国Ⅱ卷,6~7 题
2015 全国Ⅱ卷,7 题; 2014 全国Ⅱ卷,36 题; 2013 全国Ⅰ 卷,37(1)(2)题; 2011 全国卷,36(1) 题
家)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 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地理问题。
方面的主要问题。
2013 全国Ⅰ卷,8 题; 2012 全国卷,37(1) 题;
5.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 法。
2011 全国卷,3 题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5-
考点一 世界陆地、海洋地形及影响
目标导向:1.能够判读世界区域图,根据等高线、河流等信息概括 区域地形特征。
海底地形
2022版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七章 第一节 世界热点区域

①老挝的位置,地处热带 ②琅勃拉邦气温1月至2月,气温较低,湿度适宜,降水量少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可以从经济、社 会角度进行说明,重点应体现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也应当重点体现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完 善基础设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社会意义。第(2)题,老挝发展多种优 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需要抓住“多种”“优质”“农产品”“有利条件”这 四个关键词,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作答,重视当地的热带自然条 件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垂直分异规律显著有利于多种农产品生产,农业基础好, 生产经验较为丰富等要点。第(3)题,游客选择该时间段出行的理由,结合琅勃 拉邦的气候资料图,从气温、降水、湿度、出行安全等方面进行作答。
答案:(1)发展边境贸易,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培养人才,改善基础设施,促 进相关产业发展等。 (2)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3)处于旱季,降水相对少,气温相对低,湿度适宜,灾害相对少,出行安全。
对农业 热量充足,水源丰富,全 旱季水量不足,雨季种植,旱季收获;旱涝
的影响 年皆可种植与生长
灾害频繁
2.综合各要素分析中南半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人地协调】 1.人口和城市: (1)分布: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2)原因:水运交通便利;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便于耕种,农业经济发 达。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可以从经济、社 会角度进行说明,重点应体现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也应当重点体现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完 善基础设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社会意义。第(2)题,老挝发展多种优 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需要抓住“多种”“优质”“农产品”“有利条件”这 四个关键词,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作答,重视当地的热带自然条 件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垂直分异规律显著有利于多种农产品生产,农业基础好, 生产经验较为丰富等要点。第(3)题,游客选择该时间段出行的理由,结合琅勃 拉邦的气候资料图,从气温、降水、湿度、出行安全等方面进行作答。
答案:(1)发展边境贸易,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培养人才,改善基础设施,促 进相关产业发展等。 (2)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3)处于旱季,降水相对少,气温相对低,湿度适宜,灾害相对少,出行安全。
对农业 热量充足,水源丰富,全 旱季水量不足,雨季种植,旱季收获;旱涝
的影响 年皆可种植与生长
灾害频繁
2.综合各要素分析中南半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人地协调】 1.人口和城市: (1)分布: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2)原因:水运交通便利;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便于耕种,农业经济发 达。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第二讲 世界主要的区域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稻米 世界最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_____ 农业 产区 工 业 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河口三角洲 ; 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和___________ 城市 岛屿上的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二)中东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苏伊士 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 (1)两洋:________
(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自然地理特征
刚果盆地 。 (1)主要地形区:a东非高原,b____________ 尼罗 河,d尼日尔河,e________ 赞比西 河。 (2)主要河流:c_______ 热带草原 (3)气候类型:f_____________ 气候,g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 H____________ 气候。
石油 分布区 矿产 世界最大的________
3.人文地理特征
畜牧业 和灌溉农业发达。 (1)农业:_________ 阿拉伯 人,为白种人。 (2)居民:主要是_________ (3) 宗 教 : 西 亚 是伊 斯兰教 、基 督 教、 犹太教的发 祥
伊斯兰教 。 地,大部分居民信仰_____________
(4)经济: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
(三)欧洲西部
1.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冰川 ②_________ 地貌广布:海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优良港湾 多_____________ 。
莱茵河 ,f_________ 多瑙河 ; (3)水文:河湖众多,主要河流e_______ 湖泊多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2 . 人文地理特征 :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 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2.北极地区
优质课堂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7章世界地理第35讲世界地理概况课件新人教版

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如根据降水和气温情况
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海岸还
是大陆西海岸。
5.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 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中国的长城等。 6.文字信息辅助定位 有的题目在题干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 人文特征,对缩小定位的范围和提高定位的速度很有帮助;有 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 上述方法不是孤立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 战”。
欧洲与非洲之 间,沟通大西洋
地中海气
西洋的门户,
与地中海
候 亚欧航线上的 要道
南美洲南端海
火地岛与南美 温带海洋 上交通要道,
大陆之间
性气候 沟通大西洋与
太平洋
海峡
德雷 克海
峡
示意图
位置
沿岸气候 重要性
南美洲和南极 半岛之间,沟通
北岸为温 带海洋性
南美洲与南极
南大西洋和南
气候,南 岸为极地
洲的分界线
西部河流 水能资源
区:西部高山区、
西部山地阻挡太 平洋水汽深入,使
丰富,东
中部平原 西岸气候呈狭长 区、东部 分布
部河流水 系发达
山地区
南美 洲
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
西部是 安第斯
深高入原,地西势岸较气低候,狭平长原分向布东;亚孙马河
山脉, 东部高
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的 深入;北部山脉东侧为信
水量
非洲
地形以高 纬度的对称分布 原为主, 及起伏和缓的地 “高原大 形,使非洲气候类 大河向 陆”;东 型呈南北对称分 北、东、 部有世界 布;东非高原地势 西三面分 著名的 较高,虽在赤道附 流 “东非裂 近,却为热带草原 谷带” 气候
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海岸还
是大陆西海岸。
5.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 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中国的长城等。 6.文字信息辅助定位 有的题目在题干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 人文特征,对缩小定位的范围和提高定位的速度很有帮助;有 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 上述方法不是孤立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 战”。
欧洲与非洲之 间,沟通大西洋
地中海气
西洋的门户,
与地中海
候 亚欧航线上的 要道
南美洲南端海
火地岛与南美 温带海洋 上交通要道,
大陆之间
性气候 沟通大西洋与
太平洋
海峡
德雷 克海
峡
示意图
位置
沿岸气候 重要性
南美洲和南极 半岛之间,沟通
北岸为温 带海洋性
南美洲与南极
南大西洋和南
气候,南 岸为极地
洲的分界线
西部河流 水能资源
区:西部高山区、
西部山地阻挡太 平洋水汽深入,使
丰富,东
中部平原 西岸气候呈狭长 区、东部 分布
部河流水 系发达
山地区
南美 洲
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
西部是 安第斯
深高入原,地西势岸较气低候,狭平长原分向布东;亚孙马河
山脉, 东部高
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的 深入;北部山脉东侧为信
水量
非洲
地形以高 纬度的对称分布 原为主, 及起伏和缓的地 “高原大 形,使非洲气候类 大河向 陆”;东 型呈南北对称分 北、东、 部有世界 布;东非高原地势 西三面分 著名的 较高,虽在赤道附 流 “东非裂 近,却为热带草原 谷带” 气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整合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新人教版

③在了解该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该区域的 水文、植被、土壤和自然带等特征。
④通过对各自然要素特征的了解,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的人文 地理要素特征,如工、农业生产特征,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交通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自然条件。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该区域主要地理特征的成因: 由于组成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 环、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只要了解某一要素, 就可以推知与其相联系的其他位: 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 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 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 图表),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5)特殊地理事物或区域景观定位法: 例如:标志性建筑: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艾 菲尔铁塔等;还有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苔原景观等, 这些都可以用来确定区域位置。
(6)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定位法: 图中河流、山脉、等高线、沙漠等图例、注记;比例尺大小 确定区域范围大小;考题中特殊的地名信息等。
2.区域图的分析方法 (1)从区域图提供的信息中提炼出构成该区域地理环境的自然 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和人 文地理要素(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的特征。其方法一般 为: ①通过对图中等高线、河流流向、等温线分布的判读,了解 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②通过气候分布规律,或对其气候资料进行分析,判断该区 域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区域地理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章末整合
知识网络
技能追踪 一、区域图的判读 1.区域定位的常用方法 (1)根据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 的形状。 (3)根据周围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作为判 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来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章末整合
知识网络
技能追踪 一、区域图的判读 1.区域定位的常用方法 (1)根据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 的形状。 (3)根据周围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作为判 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来定位。
(6)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定位法: 图中河流、山脉、等高线、沙漠等图例、注记;比例尺大小 确定区域范围大小;考题中特殊的地名信息等。
2.区域图的分析方法 ()从区域图提供的信息中提炼出构成该区域地理环境的自然 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和人 文地理要素(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的特征。其方法一般 为: ①通过对图中等高线、河流流向、等温线分布的判读,了解 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②通过气候分布规律,或对其气候资料进行分析,判断该区 域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4)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 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 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 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 图表),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5)特殊地理事物或区域景观定位法: 例如:标志性建筑: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艾 菲尔铁塔等;还有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苔原景观等, 这些都可以用来确定区域位置。
③在了解该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该区域的 水文、植被、土壤和自然带等特征。
④通过对各自然要素特征的了解,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的人文 地理要素特征,如工、农业生产特征,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交通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自然条件。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该区域主要地理特征的成因: 由于组成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 环、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只要了解某一要素, 就可以推知与其相联系的其他各个要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章末整合
知识网络
技能追踪 一、区域图的判读 1.区域定位的常用方法 (1)根据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 的形状。 (3)根据周围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作为判 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来定位。
(6)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定位法: 图中河流、山脉、等高线、沙漠等图例、注记;比例尺大小 确定区域范围大小;考题中特殊的地名信息等。
2.区域图的分析方法 ()从区域图提供的信息中提炼出构成该区域地理环境的自然 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和人 文地理要素(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的特征。其方法一般 为: ①通过对图中等高线、河流流向、等温线分布的判读,了解 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②通过气候分布规律,或对其气候资料进行分析,判断该区 域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4)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 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 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 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 图表),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5)特殊地理事物或区域景观定位法: 例如:标志性建筑: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艾 菲尔铁塔等;还有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苔原景观等, 这些都可以用来确定区域位置。
③在了解该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该区域的 水文、植被、土壤和自然带等特征。
④通过对各自然要素特征的了解,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的人文 地理要素特征,如工、农业生产特征,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交通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自然条件。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该区域主要地理特征的成因: 由于组成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 环、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只要了解某一要素, 就可以推知与其相联系的其他各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