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案

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4)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教后反思亮点:知识点脉络清晰,分类学习
不足:内容量大,不够精炼。

为了更好
的教学,提
高教学水

课后补充(学生提问)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
培养学生
的发散性
思维
第13课香港澳门的回归【板书设计】
【1板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
【2课后检测】
1、【2019•四川成都中考21】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

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2、“为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

”下列哪个事件最能证明这一结论( )
A.三国协约的建立 B.巴黎和会的召开
C.轴心国集团的成立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2019•湖南株洲中考16】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专题复习教案: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格局演变

专题复习教案: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格局演变

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
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2.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小明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记忆二战过程。

下图中①处该填入的内容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索姆河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3.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是()
4.此漫画图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早期某次国际会议的分赃性。

这次会议是()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识。

学生认真做
题,完成学案
习题。

学生展示发
言。

老师请学生
回答问题后
再作出点评
或总结。

(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教材分析《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材,本节课主要讲述了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及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材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同时介绍了各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有所了解。

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深度和广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掌握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平的重要性,珍惜和平,热爱和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弘扬民族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大危机期间各国的应对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层次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4.对比法:引导学生对不同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六. 教学准备1.备课资料:查阅相关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历史图片、地图等。

3.教学素材:选取相关的历史案例、视频、音频等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爆发经济大危机?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以及各国应对危机的措施。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丰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貌。

同时,教材还注重对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战役背后的历史意义以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对世界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相对较为片面,多数学生只知道战争的基本经过,对战争背后的原因、历史意义和影响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人物,认识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具体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对比教学: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其他历史战争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战争图片、地图、时间线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过程。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战争片段,用于课堂展示,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4.作业布置: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经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画面,引导学生回顾战争的基本经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二历史人教版《两次世界大战》教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两次世界大战》教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两次世界大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掌握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关键人物;3.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4.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局势- 通过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混乱局势;- 分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和伤害。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掩饰《凡尔赛和约》的影响;- 分析希特勒的崛起,纳粹党的兴起和对外扩张的行动。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战争的场景;- 分析主要战役、战略和战术。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探讨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分析联合国的建立和欧洲一体化的推进。

5. 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研究两次世界大战对各国实力和地位的影响;- 探讨战后国际关系的重构和变化。

四、教学方法1. 板书教学: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关键词进行整理和梳理;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图片和视频展示历史事件和战争场景;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教师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主题的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3. 知识点测验: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的掌握程度。

六、课后拓展1. 参观相关历史场馆或博物馆,深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 阅读相关历史文献和专业书籍,进一步研究和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战事结束后 3 个月内,参加对日参战
4、教师出示联合国图标及材料《苏美英三国关于
日本的协定》: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苏联
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苏联 学生解 培养学生论从
在大连商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 读材料 史出的能力及
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引导学生分析其 并自主 对雅尔 塔会议
三国首脑、内容等问题。
学生自 培养学生提炼
总结得出:
主学习 信息及自主概
召开目的——协调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并回答 括分析 问题的
时间——1945 年 2 月
能力
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三国首脑——罗斯福(美)丘吉尔(英)、斯大
林(苏)
内容——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实行
分区占领。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欧洲
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
际会议
二、新课讲授
(一)普林沃斯的镜头一:二战的背景
出示材料:材料 1: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
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 学生解 引导学生从二
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读材料 战爆发的根本
材料 2: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 并自主 原因、 直接原
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
2、自主学习《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相关内容。
教师出示《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时间、地点、
国家、内容和意义相关问题
总结得出:
学生自 培养学生提炼
时间——1942 年 1 月
主学习 信息及自主概
地点——美国华盛顿
并回答 括分析 问题的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教课方案复习目标[识记]知道德国攻击波兰和苏联、日本侵袭珍珠港等以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渐渐扩大的主要事件;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史实,认识国际反法西斯缔盟的建立及作用。

[理解]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简述斯大林格勒战斗,诺曼底登陆和攻下柏林战斗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解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的历史意义。

复习时数:一课时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一、慕尼黑会议:(1)时间: 1938 年 9 月(2)经过: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3)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二、二战的全面爆发: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波兰。

3 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三、二战的扩大:(1)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2)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侵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成功一、世界反法西斯缔盟的建立:1原因:( 1)法西斯国家的大力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气愤。

( 2)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仇家法西斯。

2、建立: 1942 年 1 月 1 日,美、苏、英、中等26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国都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3、影响:该缔盟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二战”的转折:1、中途岛战斗: 1942 年夏,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2、斯大林格勒战斗: 1942 年 7 月~ 1943 年 2 月,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功:1、 1944 年 6 月,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消亡进度。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 .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4.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5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6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7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形势(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下启世界格局的演变(形成了苏美争霸两极格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题学习,学可以更好的了解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民族运动蓬勃发展。

通过自学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感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感性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弄清两战对中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而获得理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已通过先前的学习,了解了两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从历史的横向纵向联系中把握事件的内涵外延,也不能有效的使感情得以升华。

在这里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积累的材料去粗取精,使认识产飞跃,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策略】1.两战的历史时间空间跨度大,内容繁杂,深度问题理解较为抽象,建议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效果。

2•运用比较的方法,将一战同二战作全面比较,从而了解两战的进程。

3.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两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慕尼黑会议;德吞并捷克;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德攻占丹、挪、卢、荷、比;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不列颠之战;德军侵入巴尔干;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2.思想教育目标:
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

②二战初,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卫国战争。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思考题培养学生用马克思
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2.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

(三)教学时数:4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谈话法,投影,录像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德、意、日三国勾结,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由于德、意、日三国勾结,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讲授新课]
一、慕尼黑会议(板)
(挂93页图)1936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将军队开进菜茵非武装地区。

希特勒出兵吞并了奥地利,这两次行动都是违反巴黎和约的规定的,但都没有得到英、法的抵制和制裁,这使希特勒的野心越来越大,他的下一个目标,便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西北部的苏台德区居民大部分是德意志人,
他们在捷克属于少数民族,希特勒唆使当地的纳粹党羽提出苏台德区“自治”的要求,接着又提出苏台德区与德国合并,捷政府拒绝了合并要求。

希特勒便在德捷边境集结军队,进行战争威胁,而对德国的侵略行为,捷、英、法分别是什么态度呢?(P92小一)英法政府既害怕战争,又妄想祸水东引,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把希特勒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使其两败俱伤坐受渔翁之利。

因此英国首相张伯伦挟着一把雨伞,风尘仆仆两度飞往德国和希特勒谈判。

同时,又向捷政府施加压力,强迫捷政府接受希特勒的条件,慕尼黑会议正是法西斯德国对外扩张政策和英法纵容的产物。

1.慕尼黑会议(板)
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并签订了协定,协定的内容是什么呢?(P92大二)他们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就决定了捷克的命运。

(P92小二)
英、法出卖了捷克的利益,德国又在侵略扩张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讨论)英、法与捷本无利害关系,况且法还是捷的同盟国,那么,它们为什么与德、意一起策划慕
尼黑阴谋,支持德占捷呢?(①英、法国内普遍存在畏战情绪,千方百计避免战争;②仇视苏联,祸水东引)这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这种牺牲小国利益,满足自己私欲的行为是卑劣的,也必然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

慕尼黑阴谋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使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的软弱可欺,得寸进尺,慕尼黑协议的墨迹未干,德军就长驱直入布拉格,吞并了整个捷克。

2.德国吞并捷克(板)
吞并捷克后,法西斯德国的军事、经济力量大增,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侵略的野心更加狂妄,但希特勒考虑到,自己目前的力量不足,必须避免两线作战,鉴于苏联的强大,他打算先打败吞并英法的盟国和中立国,打垮英、法,再进攻苏联。

所以,在吞并了捷克后,便于下达了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经过精心的策划后,于闪击波兰。

3.德军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板)
德军以58个师、2500辆坦克、6000门大炮、xxxx 多架收音机的强大兵力,对波兰发动了“闪电”般的突然袭击,这无疑等于对波兰的盟国英、法一记响亮的耳光,使其非常难堪,加上国际舆论的压力,英、法两国政府向德国提出了停止军事行动的要求,又遭拒
绝,被迫于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德国占领西欧(板)
英法对德宣战后,实际上是宣而不战,始终按兵不动,坐视波兰孤军苦战而亡,因此被称为“奇怪的战争”。

1.奇怪的战争(板)
在西线,英法拥有115个师,而德国只有23个师,但英法却没有利用这一优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却躲在钢筋水泥工事里相望。

到39年底,法军只损失了1400人,英国远征军损失3人,波兰灭亡,波兰人民倍受苦难,整个战争期间,被德国法西斯杀害的高达600多万人。

(问)英法国为什么静坐观战呢?(祸水东引之心未死)
(录像片:波兰沦陷20′)
英、法静坐观战的局面持续了7个多月,这就给法西斯德国以从容调配兵力,准备新的进攻的时间。

德国并没有东进去进攻苏联,而是集中力量对付英法。

当英、法军队坐失战机的时候,法西斯德国已经做好了西进的准备,丹麦、挪威是控制北海、波罗的海的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瑞典铁矿输往德国的交通孔道。

清晨,德军突袭了丹麦、挪威,四小时内占领丹麦,傍晚又占领了挪威的首都奥斯陆,
挪威军队退到内地继续战斗,英、法军队在挪威沿岸登陆援助挪威,但是遭到炮火的攻击而被迫退却。

6.10德军占领了挪威。

德军在西线发动了攻击,希特勒计划先占领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再迫使法国投降。

卢国小力弱,不战而亡,荷兰抵抗了四天以后宣布投降,比利时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到才宣布投降。

当时,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约有40万人,被迫向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撤退,遭到德军的包围轰炸,经过努力,约有34万人得以撤到英国海岸,但是全部重型武器却落到了德军手中。

(录像:敦刻尔克大撤退21′)
2.敦刻尔克撤退(板)
这次撤退为反法西斯战争保存了有生力量。

在攻打比利时的时候,德军主力已经从比利时绕到了马奇诺防线的背后,于突破法国要塞色当,随即转锋南下。

德军向法国发动了总攻,意大利看到法国就要失败,赶忙趁火打劫,于对法宣战,同时出兵进攻法国的南部,德军未发一弹占领了巴黎,22日,法国投降,法国号称帝国主义强国之一,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就溃败了,法国长期对德推行纵容政策,结果把自己葬送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戴高乐将军坚
持抵抗德国的侵略,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的运动。

3.法国的溃败(板)
希特勒在欧洲的军事胜利,盟军的连连挫败,引起了英国国内对张伯伦政策的严重不满,就在挪威即将陷入德军手里的时候,张伯伦被迫辞职,邱吉尔继任英国首相。

法国沦亡后,希特勒想劝说英国谈和,遭到邱吉尔的拒绝,于是,希特勒下令,准备入侵不列颠。

(录像片:不列颠之战22′38″)
4.不列颠之战
德国为了控制空权,发动了称之为“不列颠之战”的大空战。

每天,德国出动几百架次甚至上千架次的飞机对英国轮番轰炸。

但是,空袭没有挫败英国人民的斗志,反而增强了他们反法西斯斗争的决心。

希特勒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被无限期地搁置起来,法西斯德国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

三、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板)
消灭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希特勒德国的一贯目标,为此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941年夏季,德国已经占领了欧洲的许多国家,控制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好了侵略苏联的准备。

法西斯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190个师、3700多辆坦克、5000架飞机的庞大兵力,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录像片,扩大战争12′)
1.突袭苏联(板)
德国妄图在
~2个月内打败苏联,苏联被迫进行卫国战争,二战扩大了。

2.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板)
苏联卫国战争的初期,由于准备不足,使德军在几个月里,深入苏联境内,北路围攻列宁格勒,南路深入乌克兰,尤其是中路德军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形势危机,对此,英勇的苏联军民,在斯大林和苏联政府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寸土必争,誓死保卫莫斯科,捍卫国家,成功地阻止了德军的进攻,保卫了莫斯科。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德军在二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失败,苏联红军粉碎了希特勒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巩固小结]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德国无视凡约,在欧洲扩大战祸。

英、法为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召开慕尼黑会议,牺牲捷克,满足德国,但德国野心更大。

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面对德国的进攻,英、
法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

波兰灭亡后,并没有按英法的希望去进攻苏联,反而对付英法,不久法国灭亡。

德又对英国进行空袭,但没有成功。

德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法西斯德国天下无敌的神话。

(六)板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