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
临床研究中的病例对照研究

临床研究中的病例对照研究临床研究是医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病例对照研究则是一种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法。
本文将介绍临床研究中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其优点、局限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病例对照研究简介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设计,主要用于研究罕见疾病或发病率较低的疾病。
其基本思想是将发生了某一特定疾病的个体(即“病例”)与未发生该疾病的个体(即“对照”)进行比较,以寻找可能的风险因素。
在研究中,病例是指已经患病的个体,而对照则是与病例在某些特征上匹配、但尚未患病的个体。
比如,如果我们想研究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选择已经患有肺癌的患者作为病例,然后从人群中随机选取相同年龄、性别、吸烟习惯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1. 节约成本和时间:相比于其他前瞻性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更加经济高效。
由于病例已经发病,研究者只需要回顾性地观察和比较病例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即可,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2. 罕见疾病的研究:对于罕见疾病或需要大样本量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理想选择。
这是因为罕见疾病的发病率低,如果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需要大规模地追踪和观察大量的个体,而这往往是困难和不可行的。
3. 伦理考虑: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前瞻性研究可能涉及到对参与者进行干预或暴露,这可能违背伦理原则。
而病例对照研究可以避免主动干预,只需进行回顾性观察,从而更好地保护参与者的权益。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1. 病例选择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病例的选择对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选择的病例与实际疾病的代表性不足或具有特殊性,结果的真实性可能受到影响。
因此,在研究中应注意避免病例选择偏倚,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2. 回顾性观察的局限性:由于病例对照研究是回顾性观察的性质,所得到的数据可能受到记忆的限制、信息获取的不完整以及信息偏倚等问题的影响。
这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和结果的偏离。
3.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是观察性的,不能直接得到因果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是什么意思

病例对照研究是什么意思病情观察护理是什么意思?下面帮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基本内容编辑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
是一种探索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它是以一组思有某种疾病的人与未患有这种病的人相对照,调查他们过去是否暴露于可疑致病因子及其程度,通过比较,推断某种因子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如果病例组有暴露史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认为这种暴露与患病存在联系。
但这种研究是从结果出发,通过回忆推理原因,故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发病率低的疾病.优点是方便、经济、短时间内可获得结果提供病因线索,缺点是在选择病例和对照时的偏性和回亿偏性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2编辑本段基本原理:编辑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这是一种回顾性的,由结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方法。
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使用和理解病例对照研究是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学的一个重要进展。
近年来病例对照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病因学研究的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
3编辑本段衍生的研究类型:编辑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传统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进行组合后形成的一种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对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再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分析,其可以分为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病例队列研究又称病例参比研究,是一种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结合的设计形式。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节 概 述
基本原理 研究示意图 研究目的 研究类型
4
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 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 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 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 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 究。
5
一、基本原理
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 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 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 危险因素暴露史 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 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
6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回顾性 由果 因研究
观察法 不能验证病因
7
例1: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某研究者选择了
从同胞、亲戚、邻居、同学中选取对 照
28
对照的形式: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在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选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
病例与对照匹配
以对结果有干扰作用的某些因素或特性作为匹配因 素,使对照与病例在匹配因素上保持一致
目的 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29
匹配法注意事项 匹配因素必须是已知的混杂因素 可疑病因不作为匹配因素 比例一般为1:1,最多不超过1:4 避免 “匹配过度(overmatching)”
42
表5-2 母亲孕期腹部x线照射与儿童患癌关系研究
x线照射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
有
178(a)
93(b)
271(n 1 )
无
1121(c) 1206(d)
2327(n 0 )
合计
1299(m 1 ) 1299(m 0 )
2598(T)
病例对照研究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男性)
吸烟史
吸烟 不吸烟 合计
病例
647 2 649
对照
622 27 649
合计
1269 29 1298
OR:(a/c)/(b/d)=ad/bc=(647×27)/(622×2)=14.04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女性)
吸烟史 吸烟 病例 41 对照 28 合计 69
致,(两组的男性都是50%)
• 个体匹配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给每一个 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配成对(pair)或 配成伍,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如年龄、 性别等)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
–一个病例配1~M个特征与变量一致的对照者, 组成一个分析单位。1∶1匹配时称为配对, 1∶M比例匹配时称匹配或配比。
成组设计实例
• Tuyns等(1977年)报道了食管癌与饮 食习惯的研究,病例是从当地医院收集 的1972年至1974年的200例男性食管癌 病人,对照是按选举号顺序随机抽取的 778名当地居民,但只有775人提供了完 整的调查数据。两组对象填写了详细的 食物调查表,包括吸烟、各种含酒精饮 料和其它食物。
P1 P 0 RR (1 P 0 P 0 RR) 0.2 2 (1 0.2 0.2 2) 0.333
p1 p 0 0.333 0.20 p 0.267 2 2
代入公式得:
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需232人
病例组与对照组例数不等时的公式:
病例数:对照数=1:c
• 病例能代表总体的病例 • 对照能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或源人群
–可比性
• 两组主要特征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 注意
–选择性偏倚 –疾病的诊断标准 –病例的类型:新发病例、现患病例、死亡病例。 新发病例所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
病例对照研究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编 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 时,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描述性统计分 析,以了解数据分布和特点。
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
对病例和对照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 统计分析,如均数、标准差、构成比
等,以了解两组人群的基本特征。
多因素分析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模型,综 合考虑多个潜在影响因素,进一步探 讨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和
02 病例组在疾病家族史、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方 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02 病例组在暴露于某些环境因素或特定药物使用方 面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风险因素分析
01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与疾病发生相关的风险 因素。
02
分析各风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联强度,如相对危险度(RR )、比值比(OR)等。
03
探讨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疾病发生的 综合影响。
结果讨论与解释
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 、全面的讨论,解释 各风险因素对疾病发 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
制。
将研究结果与已有文 献进行比较,分析异 同点及可能原因。
讨论研究结果的局限 性,如样本量、选择 偏倚、信息偏倚等, 对结果的稳定性和可
方向。
推断性统计
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 等方法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暴露因 素上的差异,以探讨暴露因素与疾病 之间的关联。
交互作用分析
探讨不同暴露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 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对疾病发生 的影响。
03
研究结果与讨论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
01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职业等人口学特 征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适用于罕见疾病
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构模式

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构模式(实用版)目录1.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与目的2.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结构模式3.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4.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正文1.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与目的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探讨某种疾病与潜在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比较患病者(病例组)与未患病者(对照组)在某一或多个特定时间点的暴露情况,以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因果关联,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结构模式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结构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对象:包括病例组和对照组。
病例组通常选择已确诊的疾病患者,而对照组则选择与病例组在年龄、性别、地区等方面相似的未患病者。
(2)暴露因素:指研究中关注的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可以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3)结局变量:即研究关注的疾病或健康状况,是病例对照研究关注的核心。
(4)统计分析:通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进行比较,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相关指标,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程度。
3.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要探讨的疾病与暴露因素关系。
(2)确定研究对象:包括病例组和对照组,要保证两组在非处理因素上具有可比性。
(3)收集暴露因素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取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
(4)统计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OR(比值比)等统计方法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5)结果解释与讨论: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4.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1)相对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节省时间和资源。
(2)可研究罕见病或疾病发生率较低的情况。
(3)可探讨多种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局限性:(1)不能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2)可能受回忆偏倚、选择偏倚等影响,导致结果的准确性降低。
第章病例对照研究

2.只与研究因素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因素不能 匹配
如:避孕药的使用与宗教信仰有关,如果宗教信仰与研究疾 病无关,在研究使用避孕药与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不 能按宗教信仰匹配。
16
三、类型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二)病例与对照匹配 三)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四)病例队列研究 五)病例交叉设计 六)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28.0
母亲哺乳
病例 对照
否 0/4 否 1/4 有 0/4 有 2/4 否 0/4 否 0/4 有 0/4 否 0/4 3/8 3/32
2.35 0.20 (不显著) 10.0
此次怀孕时照 射过 x 线
病例 对照
否 1/4 否 0/4 否 0/4 否 0/4 否 0/4 否 1/4 否 1/4 有 1/4 1/8 4/32
阴道腺癌; ❖ 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与晶状体纤维组
织增生症。
3
实例
( 年轻女性阴道腺癌与母亲妊娠期服用乙 烯雌酚的关系)
研究背景 研究步骤 研究结果
4
阴道腺癌
乙烯雌酚
5
研究背景
美国波士顿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生 Herbst在发现,1966~1969年收治7 例阴道腺癌患者,均为15岁~22岁女青 年。通常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癌的2%, 阴道腺癌仅占阴道癌的5%~10%,非常 罕见,而这7例全是腺癌;过去年龄均大于 25岁,而这7例全在15岁~22岁之间。
第十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case control study
1
❖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 究方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 方法。
❖ 需时短,得结论快,用于初步探 讨和验证疾病的危险因素
case-control study名词解释

case-control study名词解释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用于探索疾病或健康状况与一个或多个潜在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病例)与未患该疾病的个体(对照)来评估暴露于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者首先选择一组已经患有感兴趣疾病的个体作为病例组,然后选择一组没有该疾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接下来,研究者回顾性地收集两组个体关于过去暴露于潜在风险因素的信息。
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历史,研究者可以估计特定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
病例对照研究的关键特点包括:
1. 回顾性:数据收集通常是回顾性的,即在选定病例和对照后,研究者会询问他们过去的暴露情况。
2. 匹配:为了控制混杂因素,有时研究者会选择与病例在某些关键特征(如年龄、性别)上相似的对照。
3. 比率:研究结果通常以比值比(odds ratio, OR)的形式表示,这是一种衡量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
4. 效率: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对照研究通常成本较低,时间较短,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回忆偏倚(由于参与者对过去暴露的记忆可能不准确)、选择偏倚(如果病例和对照的选择不是随机的)以及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关联证据)。
病例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帮助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疾病的风险因素,从而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了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对照研究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择病例和选择对照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匹配与匹配过头的概念。
熟悉决定样本大小的条件和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OR值及其可信区间的计算;分层分析的方法;暴露者归因分值与人群归因分值。
了解病例对照研究容易发生的偏倚有哪些;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优缺点。
二、教学大纲精要(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case reference study,)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
2.病例对照研究的四大要素是:人群、对照、病例和暴露。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明确产生病例的人群,和从这一人群中正确地挑选对照,并正确地收集暴露资料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精髓。
3.研究的病例并无必要代表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也不需要有一个某疾病的病人的随机样本。
一个病例除了代表他自己之外,不必代表任何人,关键是如何选择对照。
对照必须代表产生这些病例的人群,即代表那些潜在的病例。
也就是说,如果他患了该病的话,他就有可能被诊断,而且被包括在研究的病例中。
因此,一方面对照不必代表所有未患研究疾病的病人,同样也不必代表所有所谓总体人群;另一方面,病例也不必代表患有该种疾病的全部病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因此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可以限制病人仅为男性或女性,仅为老年或青年,仅为严重病例或轻微病例,仅为某地病例等等。
4.选择病例的另一个原则是,只要该病例符合病例的定义,就应当收入病例组,而不应受其暴露状态的影响,否则将产生选择偏倚。
5.一般情况下选择新发病例比现患病例好,因为新发病例在回忆暴露及暴露与疾病的时序关系时更明确,但是新诊断疾病后带给病人的情绪冲击和精神打击可能会影响资料回忆的质量。
如果疾病的病程与暴露没有联系,即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中暴露分布没有差别,也可用现患病例;在研究先天畸形和某些非致死性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也用现患病例。
采用死亡病例省时省钱,很快可以提供研究线索。
6.正确地选择对照是病例对照研究成败的关键。
对照与总体人群或全部非患病人群,在暴露的分布和其它主要混杂因素的分布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与产生病例的人群则相似。
病例的来源决定了对照的来源。
病例与对照之间的可比性比代表性更重要。
因此,武断地认为医院对照没有人群对照好,或配偶作为对照比医院对照更优越等看法是肤浅的。
7.资料质量的可比性与病例和对照成员之间的可比性一样重要。
因此要注意两组收集资料时资料质量的可比性,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8.对照所还患疾病不应与研究的暴露因素有关,就是说在暴露的各个类别或暴露的各个水平上,对照疾病的发病率都一样。
研究的病例是新诊断的病例,则对照病人不应是慢性病患者。
9.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分析方法,就是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的比例,计算暴露的优势比,用以估计患病的优势比,在发病率低的情况下估计相对危险度。
(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有的书中将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放在队列研究中讲,因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病例组和对照组)是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
但是其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仍与病例对照研究相同。
该研究设计尤其适合于研究因素包括有复杂的化学或生化分析的前瞻性研究。
在研究开始时,一方面收集暴露及可能的混杂因素的资料,一方面进行各种生物样本的分析,以备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之用。
三、典型试题分析(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OR=,95%可信区间为~,这意味着A.总体O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 B.总体OR值在~之间的机会为95%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区间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 E. 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答案:[B]【评析】本题考试要点:OR的可信区间OR=是一个点估计值,而95%可信区间既是一个区间估计,也是一个统计学的显着性估计。
如果区间估计大,则说明变异大。
如果可信区间不包括1,则在α=水平上是有意义的。
否则,该OR值没有显着意义。
(2)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合适的对照为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 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答案:[A]【评析】本题考试要点:病例对照研究的对照选择选择对照时应当注意对照与病例的可比性,所以应当选择男外科大夫;而研究的是事故发生率,所以应当选择未出事故的作为对照;夫妻不和是研究的因素,要比较的是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与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两组之间夫妻不和的情况有无差别。
四、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用询问的方法调查饮酒与中风的关系,最可能发生A.饮酒者少报饮酒量B.中度或大量饮酒者少报饮酒量C.少量饮酒者多报饮酒量D.少量饮酒者不报饮酒E.不饮酒者谎报饮酒(2)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表5-1),其OR值为A. B. C. D. E.(3)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A. 80% B. 40% C. 20% D. 100% E.无法计算(4) 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χ2=,P<,OR=,正确的结论为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5) 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M匹配,但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A. 2 B. 3 C. 4 D. 5 E. 6(6) 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A. 18 B. 16 C. 20 D. 10 E.无法计算(7) 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不吸烟者=‰,一般人群=‰,人群中吸烟率为55%,则完全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率占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的比重是多少A.% B.‰ C.% D.% E.‰(8) 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63对。
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27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4对,暴露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9对,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者。
OR为A. B. C. D. E.(9) 在设计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A.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B.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C.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但并非研究的项目应列为配对条件D.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不应列为配对条件E.以上均不对(10)Herbst医师关于阴道腺癌病因研究的结果:A.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B.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之一C.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之外,尚存在其它病因因素D.提示己烯雌酚可能是阴道腺癌的病因线索E.证实己烯雌酚可能是阴道腺癌的诱发因素(二)多项选择题(11)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设立对照组,是因为: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B.设立比较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C.设立对照增大了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D.借助于具有可比性的对照中的暴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否差别E. 比较两组中的发病比例, 以判断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12)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A.选择性偏倚 B.信息偏倚 C.错误分类偏倚 D. 混杂偏倚 E.回忆偏倚(13)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病因时主要缺点有:A.回忆偏倚大 B.难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对照 C.统计处理复杂D.时间顺序有时不清 E.一次智能研究有限的几个因素(三)名词解释(14 ) 匹配过头 (over-matching) (15) 分析性研究 (analytical study )(16) 比值比 (odds ratio)(17)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hospital-based case control study)(18)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community-based case control study)(四)论述题(19) 请考虑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饮用咖啡是否引起膀恍癌。
1)对照应就下述哪些变量与病例进行配比:年龄、性别、饮用咖啡浓度、咖啡加糖和吸烟,请说出你的理由。
2)如果进行调查,要询问近期咖啡应用情况吗?3)你会对温习每个病例的病理报告感到厌倦吗?4) 如果应用医院病例做对照,应当避免具有何种特殊疾病的病人?(20)为了确定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是否对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影响,在已婚护士中做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将159名心肌梗死住院病例与3180名对照进行比较。
结果是21名病例和273名对照使用过口服避孕药。
请计算口服避孕药的相对危险度,并回答应考虑哪些潜在的混杂因素?(21)计划进行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以调查饮酒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病例选自某医院的心脏科。
对照的选择有两个方案:一是由事故所致外伤病人组成,他们均为该院急症患者;二是由医院管辖区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组成。
请问:1) 哪个对照组将产生较大的相对危险度?2) 对这类调查,选择对照组应当注意什么?3) 提出一个适宜的对照组。
(22)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了病例和对照有关饮食,吸烟和饮酒习惯的情况。
这些因素被怀疑在该病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病例为某特定人群中一年内出现的该病全部病例,若对照从该年内出现的其他严重疾患的病人中而不是该特定人群的健康者中选择,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23)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1) 该研究设计是什么类型?2) 请就对照组的选择讨论。
3) 请计算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较唇癌的相对危险度;4) 按吸烟分层后,再比较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较唇癌的相对危险度;5) 计算吸烟与不吸烟唇癌的相对危险度;6) 按户内户外分层后,再计算吸烟与不吸烟唇癌的相对危险度;7) 计算户外工作吸烟者与户内工作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8) 请就上述结果做出解释,对照组的选择对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五、答题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E (4)E (5)C (6)B (7)C (8)B (9)E (10)D (二)多项选择题(11)BD (12)ABCDE (13)AD(三)名词解释(14)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目的是保证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某些重要方面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