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斯丁格法则 (2)
费斯丁格法则

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却可能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不仅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到周围的每一个人。
这一现象,很早以前,我就从有关书中读到,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最近,在翻阅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洛的著作时,发现有一个费斯汀格法则,也同样讲到这种现象,且十分有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法则,即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
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
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
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
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
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
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
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
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
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
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
费斯丁格法则

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却可能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不仅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到周围的每一个人。
这一现象,很早以前,我就从有关书中读到,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最近,在翻阅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洛的著作时,发现有一个费斯汀格法则,也同样讲到这种现象,且十分有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法则,即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
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
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
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
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
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
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
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
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
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费斯丁格法则的意思

费斯丁格法则的意思
费斯丁格法则(Fisher"s Law)是指,当一个正态分布的均值与方差相等时,它的标准差将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被称为费斯丁格常数(Fisher"s constant),其值为 $sqrt{frac{2pi}{n}}$,其中 $n$ 是样本容量。
费斯丁格法则对于概率论和统计学中的一些重要结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它可以用来计算样本均值和标准差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正态分布的拟合优度。
费斯丁格法则还可以用来估计参数和模型的估计值,特别是在高维空间中。
拓展:
费斯丁格法则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概率论和统计学,它在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流体力学中,费斯丁格法则可以用来计算流体的速度分布;在信号处理中,费斯丁格法则可以用来计算音频信号的频率分布。
费斯丁格法则的发现是由统计学家斯皮尔曼(S皮尔曼)在 1930 年代提出的。
斯皮尔曼在当时的研究中发现了正态分布的费斯丁格常数,并用它来推断一些统计结论。
后来,费斯丁格法则被广泛应用于概率论和统计学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定理。
费斯汀格法则 情绪管理

费斯汀格法则情绪管理
费斯汀格法则(Fitzgerald's rule)是指一个有助于情绪管理的有效工具,它是由心理学家唐·费斯汀·凯勒(Dawn Fitzgerald)提出的,通过调节感知行为,将过程中所有遭遇到的情绪状态扼住,使之变为具体、可跟踪且可控制的表达方式。
从结果导向的角度而言,费斯汀格法则强调在管理流程当中,应要充分探讨与调整情绪表达方式,以期能够获得预期的结果心理情绪状态,如舒适、安全和安心等。
要实施费斯汀格法则,首先要识别出自己的情绪状态,并根据情绪的本质做出适当的调整,可以遇到正向的情绪。
其次,要寻找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放松心情、听音乐、做运动、参加心理学锻练等,充分发挥符合自身感受的积极行为,以期达到情绪状态理想的状态。
最后,在更改情绪时,还需要将费斯汀格法则融入日常生活,让人们能够将它们放入长期内饱和的环境,以获得最佳的情绪状态。
费斯汀格法则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出现不正确的情绪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帮助人们把控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提供一种舒适的情感表达方式,以达到心理平和、积极乐观的状态。
人们在控制情绪时,可以充分理解自己的感受,避免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对同伴及环境做出更好的调整,以达到自身的发展和幸福的结果。
费斯汀格法则(经典一例)

费斯汀格法则(经典一例)态度改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费斯汀格法则》告诉人们“能帮助你的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1态度改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于态度改变最有影响力的一种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费斯汀格创立这一理论的灵感来源于1934年印度发生的一场大地震。
地震后,调查者发现灾区之外谣言盛行,说还会有更大的灾难。
为什么谣言发生在灾区外而不是灾区内呢?印度心理学家杰蒙纳·普拉萨德研究后认为:谣言不是用来增加恐惧,而是用来为恐惧辩护的。
灾区外的人无法解释自己没有受灾却也恐惧,为了给自己的恐惧找个理由,所以产生了谣言。
......1956年,费斯汀格与他人合著出版了《当预言失败时》,提出了认知失调的理论。
他认为当领导者的预言失败后,预期落空使信徒们产生了认知失调——“我为某种信念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这种信念是不真实的”发生了矛盾。
因为先前的行动已经无法收回,为了缓解这种失调感,信徒们只好为自己的信念辩解,接受新的预言——上帝被感动而改变了计划。
费斯汀格认为,要使人们接受一个虚假的预言,有几个条件:首先,预言要符合人们原来的信念;其次,需要接受预言者卷入预言的相关活动(个人卷入的程度越高,为这项活动牺牲得越多,就越相信预言的真实性);第三,要维持信仰,还必须有社会的支持,或团体内部成员的相互支持,以相互强化无法证实的信念。
这就是所谓的“预言社会心理学”。
21957年,费斯汀格出版了《认知失调理论》,系统地提出了认知失调的理论假设。
人的心理包含各种认知元素,它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
这些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有3种:协调、失调或不相关。
......费斯汀格认为,人们为了内心的平和,需要一种认知上的一致性。
认知失调会让人内心产生紧张和不愉快的体验。
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失调,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并且人们会积极地避开可能增加失调的情境和信息。
费斯汀格法则与10种心理学效应

费斯汀格法则与10种心理学效应生活中,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却可能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不仅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到周围的每一个人。
这一现象,很早以前,我就从有关书中读到,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最近,在翻阅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洛的著作时,发现有一个费斯汀格法则,也同样讲到这种现象,且十分有趣。
——丁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有一个很出名的法则,即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
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
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
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
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
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
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
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
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
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
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一)什么是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一个古老的课题,早在古希腊就有哲学家研究了沟通的形式。
现代信息论出现和信息概念被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后,它又成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人们常用科学的术语去解释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感情的过程。
这种交流主要通过言语、表情、手势、体态以及社会距离等来表示。
(二)人际沟通的特点把人的观念、思想、情感等看作信息,把人际沟通看作信息交流的过程,按照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的说法,这种观点可以说是迈出了很有意义的一步,使之可以用信息论的观点来解释人际沟通的整个过程。
但是,在方法论上却不能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这种观点忽略了人际沟通的某些重要特点。
安德列耶娃指出人际沟通有以下特点:1.人际沟通不同于两套设备间的简单的“信息传输”,其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积极的主体。
也就是说,人际沟通中的每一个参加者都要求自己的对方具有积极性,不能把沟通伙伴看成是某种客体。
因此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发出者必须判定对方的情况,分析他的动机、目的、态度等,并预期从对方的回答中得到新信息。
因此人际沟通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传输”,而至少是一种信息的积极交流。
2.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同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双方借助符号系统相互影响。
人与人的交流产生的沟通影响是以改变对方行为为目的一个沟通者对另一个沟通者的心理作用。
3.作为信息交流结果的沟通影响,只有在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的人掌握统一的编码译码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这个法则用一般的话说,就是要使用双方都熟悉的同种语言说话。
4.人际沟通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这些障碍与某些沟通渠道的弱点以及编码译码的差错无关,而是社会性的和心理性的障碍。
(三)人际沟通的功能关于人际沟通的功能,社会心理学家有不同的提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认为人际沟通有两方面的功能:(1)传达信息;(2)满足个人心理需要。
费斯汀格法则心得(精品5篇)

费斯汀格法则心得(精品5篇)费斯汀格法则心得篇1费斯汀格法则心得1.费斯汀格法则概述:费斯汀格,德国人,1957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籍德国人组织“总部”主席。
费斯汀格法则,是指在一生中,当人们经历1到15次的压力体验,就能充分适应压力了。
2.费斯汀格法则法则内涵: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先经历失败。
没有经历过3到5次失败的人,也没有资格去领取诺贝尔奖,因为在他成功的道路上必定经历过大风大浪,历经坎坷,如果你想成为非常优秀卓越的人才,你就必须得学会正视失败,学会笑对人生。
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不乏会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每做一件事情总是一帆风顺,看似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其实这类人往往很难取得成功。
因为他们在面对挫折,面对失败的时候,内心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他们没有正确面对失败的话,那么他们将会一蹶不振,一败涂地,从此堕落,萎靡不振。
3.费斯汀格法则重要意义:生活就像大海一样,总是起伏不断,大海能够容纳百川,是因为她并不计较水的多少,但是大海始终会有惊涛骇浪的时候,但是如果是一般的小河,她是承受不了这种波涛汹涌的。
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是因为她经历了由小河到大海的这一段漫长而又坎坷的过程。
人生亦是如此,要想成为真正成功的人,就必须得历经沧桑,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然后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在我们人生中,经历一两次失败是很正常的,但是大多数人面对失败的态度却是消极的。
他们并没有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是选择了逃避,从此堕落,一蹶不振。
费斯汀格法则心得,其实想表达的是,要想成功,就必须经历失败,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的站起来,正视失败,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费斯汀格法则心得篇2费斯汀格法则心得费斯汀格,德国人,1941年移居美国,1967年加入美国籍。
他一生从事心理学的临床治疗,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
他最著名的理论就是“费斯汀格法则”,这个法则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却可能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不仅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到周围的每一个人。
这一现象,很早以前,我就从有关书中读到,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最近,在翻阅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洛的着作时,发现有一个费斯汀格法则,也同样讲到这种现象,且十分有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法则,即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
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
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
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
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
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
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
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
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
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
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
”这
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在现实生活中,常听人抱怨: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每天总有一些倒霉的事缠着我,怎样就不让我消停一下有个好心情呢,谁能帮帮我?
这都是一个心态问题。
其实能帮助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倘若了解并能熟练运用“费斯汀格法则”处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