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00立方万风量脱硫方案-双碱法

合集下载

220000立方万风量脱硫方案-双碱法

220000立方万风量脱硫方案-双碱法

220000立方万风量脱硫方案-双碱法山东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真诚合作诚信共赢芜湖兆信炉料有限公司220000m3窑炉烟气脱硫工程(双碱法)技术方案山东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7-04-9技术方案说明1、本技术方案脱硫除尘系统核心设备采用我公司自行设计的脱硫塔,系统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2、本技术方案为窑炉烟气处理方案,采用石灰+碱——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

3、本技术方案保证:烟气脱硫除尘后满足贵公司环保排放要求。

并承诺达到以下标准:S02排放浓度:<200mg/Nm31.项目概况1.1 概述窑炉烟气产生SO2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工厂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装置。

脱硫装置采用湿式脱硫塔,工艺为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

设计考虑窑炉工况变化,保证各种工况下的脱硫效率,对烟气中的粉尘和SO2进行治理。

1.2 场地条件及气候条件(需甲方提供)1.2.1地质条件1.2.1.1区域地质构造特征1.2.1.2地震构造条件分析1.3 基本设计条件1.3.1烟气特性:含硫量高1.3.1环保要求:二氧化硫≤200mg/Nm31.3.1业主治理目标:二氧化硫≤200mg/Nm31.3.4 工艺水质水质:新鲜工业水(氯离子含量低于25mg/L)进口压力:0.3MPa温度:正常5-25℃,不超过35℃设计原始数据:(以下数据请甲方确认签字)(3)系统力求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并留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窑炉负荷变化;(4)在设计时考虑水、液的循环使用;在设备配置上,尽可能在不影响工人操作的情况下缩小间距,不仅节约土地面积,还节约了水、电、汽的输送成本;脱硫后的净烟气由塔顶烟囱排放。

2.4 设计标准和规范本技术规范书要求符合下列规范及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2008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工业窑炉及炉锅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462—20093.项目设计根据目前的生产状况以及用户要求,本方案拟对烟气采用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3.1.1 工艺流程说明窑炉烟气经过引风机进入吸收塔,与循环吸收液充分接触,进行吸收反应,然后经过除雾器通过塔顶烟囱达标排放到大气中。

双碱法脱硫除尘脱硫除尘方法

双碱法脱硫除尘脱硫除尘方法

4.Na2SO4的存在也将降低石膏的质量,石膏脱水困难。
5.双碱法由于钠钙没有足够的置换时间,为了达到脱硫效果,不得以转变为纯碱运行,纯碱用量的增加,导致严重结垢问题。
用NaOH脱硫,进入农田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地板结,使农作物减产,燃烧1万吨含硫量1.5%的煤如果采用NaOH脱硫率在80%,需消耗NaOH150吨,产生的无机盐按硫酸钠计将有266吨。运行费用极高。
缺点:占地面积大,置换率低,运行费用极高,腐蚀严重。
了解更多脱硫方法,欢迎咨询河北冀晟公司。联系电话:0317-3224444 18732744489 联系人:李敏
双碱法脱硫除尘|脱硫除尘方法
双碱法的步骤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速度快,效率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总的来说:1.整个系统涉及的池子比较多,对各池子的液位保持自动平衡比较困难。
2.双碱法要加两种碱,必须进行调试以找到SO2排放要求时的最合适PH,并根据此PH实现动加药。
3.NaSO3的氧化副反应产生物Na2SO4较难再生,需不断的补充NaOH或Na2CO3而曾加消耗量,一般双碱法中钠碱消耗的设计值为5%,但实际中,有的超过设计值的十倍多,也就是说钠碱法的置换率比较低,脱硫效果提不上去,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一、技术原理双碱法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两种不同的碱性溶液进行喷淋吸收,分别是强碱溶液和弱碱溶液。

在煤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气体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然后与弱碱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

通过这种连续喷淋吸收的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的脱硫效果。

二、技术步骤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预处理系统,经过除尘处理后,进入脱硫吸收塔。

2.在脱硫吸收塔中,将强碱溶液喷淋到烟气中,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盐。

3.经过强碱溶液的吸收后的烟气,接着喷入弱碱溶液中进一步吸收。

4.吸收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出去。

5.产生的硫酸盐和硫酸钙沉淀通过后续处理,可以再生利用或者进行安全处理。

三、优势和应用1.高效去除二氧化硫:双碱法脱硫技术通过连续喷淋吸收的方式,能够实现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高效去除,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

2.适应性广:该技术适应性强,可以适用于各类燃煤锅炉和燃烧设备,对烟气中的硫化物都能够有效去除。

3.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相对于其他脱硫技术,双碱法脱硫技术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都比较低,同时还具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4.对环境友好:该技术在脱硫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处理后的废水和废渣可以进行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双碱法脱硫技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燃煤脱硫技术之一,具有高效去除二氧化硫,适应性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煤燃烧过程中,使用双碱法脱硫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排放,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矿山、化工和冶金等行业的气体脱硫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2×75t/h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方案二OO七年五月目录1 基本概况 (1)1.1国内中小型锅炉脱硫技术现状 (1)1.2建设方概况 (2)2 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2)2.1设计依据 (2)2.2工程主要原始资料 (4)2.3设计原则 (4)3 设计范围及要求 (5)3.1设计范围 (5)3.2主要技术要求 (5)4工艺选择 (5)4.1国内外脱硫现状 (5)4.2广泛应用的脱硫工艺 (8)4.3中小型燃煤锅炉脱硫工艺 (14)4.4工艺选择 (16)5脱硫机理 (17)6 工艺描述 (18)7 设备腐蚀、堵塞、结垢与烟气带水的预防 (26)7.1设备防腐 (26)7.2防止堵塞 (26)7.3防止结垢 (27)7.4防止烟气带水 (27)8 事故及检修 (27)9 设备及构筑物 (27)10 直接运行成本分析 (30)11 投资估算 (30)12 技术服务 (31)13 性能保证 (31)专题报告湿法脱硫工艺中吸收塔选择的专题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基本概况1.1 国内中小型锅炉脱硫技术现状我国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2000万吨以上,居世界首位。

主要由二氧化硫排放所致的硫酸型酸雨污染危害面积达国土面积30%,全国因此每年损失上千亿元。

二氧化硫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因素,控制二氧化硫污染势在必行。

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减少酸雨的主要途径。

为此,国家也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法规政策,并实施适当的经济政策来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

其中,火电厂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行业。

预计2005年底,仅火电行业产生二氧化硫量为1800万吨,约占全国产生量的60%。

其中,中小型燃煤锅炉因其数量多、范围广、治理难度大及投资限制等诸多因素成为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老大难。

中小型锅炉主要是针对220t/h以下的燃煤锅炉。

双碱法脱硫工艺

双碱法脱硫工艺

双碱法脱硫工艺双碱法脱硫工艺技术是目前应用成熟的一种烟气脱硫技术,尤其是在小热电燃煤锅炉烟气污染治理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脱硫剂初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含30%NaOH)和生石灰(含90%CaO)。

其工艺原理是:以NaOH溶液为第一碱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再用生石灰加水熟化成氢氧化钙溶液作为第二碱,再生吸收液中NaOH,副产物为石膏。

再生后的吸收液送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各步骤反应如下:吸收反应:SO2+2NaOH=Na2SO3+H2ONa2SO3+SO2+H2O=2NaHSO3副反应如下:Na2SO3+1/2O2=Na2SO4由于硫酸钠是很难再生还原的,一旦生成就需要补充NaOH。

再生反应用氢氧化钙溶液对吸收液进行再生2NaHSO3+Ca(OH)2=Na2SO3+CaSO3·1/2H2O+3/2H2ONa2SO3+Ca(OH)2+1/2H2O=2NaOH+CaSO3·1/2H2O氧化反应CaSO3·1/2H2O+1/2O2=CaSO4·1/2H2O本双碱法脱硫系统主要由脱硫塔系统(含烟气除雾)、烟气系统、吸收剂供应及制备系统、脱硫液循环及再生系统、脱硫渣处理系统、工艺水系统和电气及仪表控制系统等组成。

技术特点(1)从技术、经济及装置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上考虑采用生石灰和氢氧化钠作为脱硫剂,保证系统脱硫效率最低可达90%。

(2)采用双碱法脱硫工艺,可以基本上避免产生结垢堵塞现象,减少昂贵的NaOH耗量和降低运行费用。

(3)采用喷雾洗涤方式可在较小的液气比下获得较大的液气接触面积,进而获得较高的脱硫除尘效率;并且,较小的液气比可以减少循环液量,从而减少循环泵的流量,降低了运行成本也减少了造价。

(4)为确保整个系统连续可靠运行,采用优良可靠的设备,以确保脱硫系统的可靠运行.(5)按现有场地条件布置脱硫系统设备,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

(6)最大限度的把脱硫水循环利用,但是由于烟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盐份和Cl离子,反应塔内部分水分蒸发,因此形成循环水中盐和Cl离子的积累,由于过高的盐和Cl离子浓度会降低脱硫效率和腐蚀反应装置,所以必须调整脱硫循环水水质并补充少量工业用水。

双碱法脱硫设计方案

双碱法脱硫设计方案

双碱法脱硫设计方案双碱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废气中添加适量的碱性物质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易于处理的硫化物。

下面是一个关于双碱法脱硫的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工艺流程:1. 烟气进口:将烟气引入脱硫设备。

2. 碱液预处理:将碱液通过预处理装置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提高其纯度。

3. 喷射塔:在喷射塔中,将预处理后的碱液通过喷射系统均匀喷洒到废气中,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化物。

4. 脱硫剂再生:硫化物生成后,需要进行脱硫剂再生。

将反应产物通过旋流分离器分离出固体硫化物,然后用溶液将固体硫化物溶解,得到含有高浓度硫化物的溶液。

5. 乳化器:将溶液通过乳化器进行乳化处理,使其浓度更加均匀,便于后续处理。

6. 氧化装置:将乳化后的溶液通过氧化装置进行氧化处理,使其中的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

7. 分离器:氧化后的溶液通过分离器进行分离,将产生的固体硫酸盐与液相分离。

8. 脱硫后烟气:脱硫后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二、设备选型:1. 喷射塔:喷射塔采用玻璃钢材质,具有耐腐蚀和耐高温的特性。

2. 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选用耐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制作,如不锈钢。

3. 乳化器:乳化器采用不锈钢材质,能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正常工作。

4. 氧化装置:氧化装置采用耐酸碱、耐高温的材料,如陶瓷。

5. 分离器:分离器选用不锈钢材质,能够保证分离效果。

三、控制系统:1. 根据脱硫装置的工作状态和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通过测量仪表对碱液的流量进行控制,保证喷射量的稳定。

2. 根据溶液中硫酸盐的浓度,通过采集数据进行反馈,调整氧化装置中的氧化剂供给量,控制氧化反应的效果。

3. 根据分离效果,通过控制固体硫酸盐与液相的分离时间和速度,调整分离器中的操作参数,保证固液分离效果的最优化。

以上是关于双碱法脱硫设计方案的内容,该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去除燃煤电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同时设备选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够保证脱硫装置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脱硫系统设计1、双碱法脱硫技术工艺基本原理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

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使用Na2CO3或NaOH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2-、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一、脱硫反应:Na2CO3 + SO2 → Na2SO3 + CO2↑ 2NaOH + SO2 →Na2SO3 + H2O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其中:式为启动阶段Na2CO3溶液吸收SO2的反应;式为再生液pH值较高时,溶液吸收SO2的主反应;式为溶液pH值较低时的主反应。

二、氧化过程(副反应)Na2SO3 + 1/2O2 →Na2SO4 NaHSO3 + 1/2O2 →NaHSO4 三、再生过程Ca(OH)2 + Na2SO3 → 2 NaOH + CaSO3Ca(OH)2 + 2NaHSO3 → Na2SO3 + CaSO31/2H2O +3/2H2O 四、氧化过程CaSO3 + 1/2O2 → CaSO4式为第一步反应再生反应,式为再生至pH>9以后继续发生的主反应。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案头,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陪伴着我,思绪开始飘散。

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大气污染。

二氧化硫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企业采用先进的脱硫技术进行治理。

双碱法脱硫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脱硫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技术原理双碱法脱硫技术是一种湿式脱硫方法,主要利用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具体原理如下:1.吸收剂的选择:采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作为吸收剂,具有较强的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

2.吸收过程: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亚硫酸钠和硫酸钠。

3.脱硫效果:通过调整吸收剂的浓度、循环量和喷淋方式,实现高效的脱硫效果。

三、技术方案1.脱硫系统设计(1)烟气预处理:对烟气进行除尘、降温、除湿等预处理,以满足脱硫系统的要求。

(2)吸收塔设计:采用逆流喷淋塔,提高吸收效率。

塔内设置多层喷淋层,确保烟气与吸收剂充分接触。

(3)循环泵设计:选用高效、节能的循环泵,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4)吸收剂制备: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精确控制吸收剂的配比,保证脱硫效果。

2.脱硫工艺参数(1)吸收剂浓度:根据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调整吸收剂浓度,确保脱硫效果。

(2)循环量:根据烟气量、吸收剂浓度和脱硫效率要求,确定循环量。

(3)喷淋方式:采用分段喷淋,使烟气与吸收剂充分接触。

3.自动化控制系统(1)数据采集:实时监测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吸收剂浓度等参数。

(2)控制策略: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整吸收剂浓度、循环量和喷淋方式。

(3)报警系统:当系统运行异常时,及时发出报警,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四、效益分析1.环境效益:采用双碱法脱硫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2.经济效益:双碱法脱硫技术运行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真诚合作诚信共赢芜湖兆信炉料有限公司220000m3窑炉烟气脱硫工程(双碱法)技术方案山东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7-04-9技术方案说明1、本技术方案脱硫除尘系统核心设备采用我公司自行设计的脱硫塔,系统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2、本技术方案为窑炉烟气处理方案,采用石灰+碱——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

3、本技术方案保证:烟气脱硫除尘后满足贵公司环保排放要求。

并承诺达到以下标准:S02排放浓度:<200mg/Nm31.项目概况1.1 概述窑炉烟气产生SO2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工厂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装置。

脱硫装置采用湿式脱硫塔,工艺为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

设计考虑窑炉工况变化,保证各种工况下的脱硫效率,对烟气中的粉尘和SO2进行治理。

1.2 场地条件及气候条件(需甲方提供)1.2.1地质条件1.2.1.1区域地质构造特征1.2.1.2地震构造条件分析1.3 基本设计条件1.3.1烟气特性:含硫量高1.3.1环保要求:二氧化硫≤200mg/Nm31.3.1业主治理目标:二氧化硫≤200mg/Nm31.3.4 工艺水质水质:新鲜工业水(氯离子含量低于25mg/L)进口压力:0.3MPa温度:正常5-25℃,不超过35℃设计原始数据:(以下数据请甲方确认签字)2.技术规范2.1 总则本规范满足窑炉的烟气脱硫成套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如果甲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甲方可以认为乙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本规范书经甲乙双方共同确认和签字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2.2 设计范围甲方负责土建部分的设计范围包括:设备基础、池、槽、沟、厂房内的扶梯平台、照明、接地、避雷、防水、防腐、给排水、消防、起重设备、通信等;整套脱硫系统所需的电源、水源、蒸汽、气源、废水排放等与原有系统的接入,(乙方提供相关的尺寸数据,甲方根据当地地质情况设计设备基础),土建施工由甲方负责。

设备设施及材料的供货部分,包括整个脱硫系统的设备、管线、阀门、控制系统、电气设备、热工仪表、电缆、桥架等。

乙方工作范围: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交付、效果检测、缺陷责任期修复及运行、维护的培训等相关工作。

2.3 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政策,确保烟气脱硫除尘后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满足业主要求;(2)采用可靠、经济的处理工艺,在确保脱硫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3)系统力求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并留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窑炉负荷变化;(4)在设计时考虑水、液的循环使用;在设备配置上,尽可能在不影响工人操作的情况下缩小间距,不仅节约土地面积,还节约了水、电、汽的输送成本;脱硫后的净烟气由塔顶烟囱排放。

2.4 设计标准和规范本技术规范书要求符合下列规范及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2008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工业窑炉及炉锅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462—20093.项目设计根据目前的生产状况以及用户要求,本方案拟对烟气采用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3.1.1 工艺流程说明窑炉烟气经过引风机进入吸收塔,与循环吸收液充分接触,进行吸收反应,然后经过除雾器通过塔顶烟囱达标排放到大气中。

3.1.2 工艺优化设计双碱法引进早,技术成熟,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强;而且吸收剂资源丰富,价廉易得。

我们在工艺上进行以下优化,确保系统能高效稳定运行。

1)脱硫塔防腐设计吸收塔塔内衬采用碳钢衬耐酸瓷砖防腐,内部结构件金属材质为不锈钢(316L),具有极佳的防腐性能。

2)防止设备和管道结垢和堵塞设计。

脱硫装置正常运行时的浆泵,在停运时设置冲洗设施,冲洗的废水统一收集到排水坑中。

在吸收塔区域设置排水坑,排水坑的收集水再用排水坑泵送至吸收塔内循环利用,不将废水直接外排。

管道系统设置全面而合理反冲洗水系统,及时冲洗停运的设备和管道,防止腐蚀结垢,对于泵的入口端、低点及实在无法避免的死角段,设置排放,并对于无压、自流管和排放管道采取足够的布置坡度,防止沉降发生。

3.2 分系统介绍下面将分系统详细介绍工艺、设备及控制点等:本设计根据现有系统的情况以及业主方要求采用成熟的双碱法脱硫工艺。

脱硫系统采用正压运行。

该工艺主要包括:烟气系统、浆液制备系统、SO2吸收塔系统、吸收塔排放及工艺水系统、电气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等。

3.2.1烟气系统从窑炉出口后的烟气经过引风机进入烟道,进入脱硫塔系统。

在脱硫塔脱硫净化后,经除雾器除去水雾后,由塔顶烟囱达标排放到大气。

烟气系统主要指整个脱硫系统的烟道及附属设备,主要包括烟道及塔顶烟囱等。

3.2.2 石灰粉储存及浆液制备系统我公司采用双碱法脱硫工艺,石灰粉和碱粉由人工送入搅拌罐,石灰粉为粉状物料,需加水混合搅拌活化,在石灰乳池内调制成石灰浆液后,由石灰浆液泵打入脱硫塔进行脱硫除尘。

作为主要脱硫剂石灰粉,其CaO含量>80%,MgO含量<2%,细度至少250目,筛余量<10%。

石灰搅拌罐的搅拌机为浆式,采用防腐耐磨的全金属,设计选型适合于介质特性和使用条件,减速机是摆线针轮减速机,额定容量为满负荷容量的1.5倍。

3.2.3 SO2脱硫塔系统烟气进入脱硫塔完成脱硫除尘后进入烟囱排放。

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采用、钠碱作为脱硫吸收剂,加水配成石灰溶液。

烟气直接进入主吸收塔,在吸收塔内,钠碱液与SO2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与钠碱液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后被脱除,反应产物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由于烟气中含氧量高,部分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会被氧化成硫酸钠、硫酸氢钠,脱硫液中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与石灰浆液反应再生形成氢氧化钠、亚硫酸钠循环利用以补充脱硫剂消耗。

脱硫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去烟气夹带的细小液滴和粉尘。

双碱法使用NaOH或碱液吸收烟气中的S02,生成HS03、S032-与S042-,反应方程式如下:1)脱硫过程Na2CO3+S02=Na2S03+C02↑2NaOH+S02=Na2S03+H20Na2S03+S02+H20=2NaHS032)氧化过程(副反应)Na2S03+1/2S02=Na2S04NaHS03+1/2H20=NaHS043)再生过程2NaHS03+Ca(OH)2=Na2SO3+CaS03•1/2H20+3/2H20Na2S03+Ca(OH)2=2NaOH+CaS03双碱法脱硫工艺以石灰或碱液作为主脱硫液,钠碱不断循环利用。

因在吸收过程中以钠碱作吸收液,系统不会出现结垢堵塞现象,故运行安全可靠。

由于钠碱吸收液和二氧化硫反应的速率较比钙碱快,能在较小的液气比条件下,可达到较高的二氧化硫脱除率。

经吸收剂洗涤脱硫后的清洁烟气,通过除雾器除去雾滴后由吸收塔上侧引出,经烟塔合一烟囱排出。

SO2吸收系统的核心设备是脱硫塔,主要包括脱硫塔主体、除雾器、脱硫循环泵、石膏浆液排出泵、搅拌机和pH监测仪等。

吸收塔前不另设置预洗涤塔,吸收塔采用规流塔,吸收塔浆池(氧化槽)与塔体为一体结构。

采用逆流喷淋设计。

吸收塔选用的材料适合工艺过程的特性,并且能承受烟气灰尘和脱硫工艺固态物质的磨损。

塔体为碳钢,厚度16/14/12/10mm,烟囱10mm。

吸收塔设计成气密性结构,防止气、液体泄漏。

吸收塔壳体设计能承受压力荷载、管道力、风载和地震烈度,以及承受所有其他加在吸收塔上的荷载。

吸收塔的支撑和加强件能充分防止塔体倾斜和晃动。

3.2.3.1 吸收塔功能说明由于吸收塔采用正压运行,为了防止泄漏等问题,吸收塔采用全焊接钢结构。

吸收塔选用的材料适合工艺过程的特性,并且能承受烟气飞灰和脱硫工艺固体悬浮物的磨损。

所有部件包括塔体和内部结构设计考虑腐蚀余度。

吸收塔设计成气密性结构,防止液体泄漏。

塔体上的人孔、通道、连接管道等需要在壳体穿孔的地方进行密封。

吸收塔壳体设计能承受压力荷载、管道力和力矩、风雪载和地震载荷,以及承受所有其他加在吸收塔上的荷载。

吸收塔的支撑和加强件能充分防止塔体倾斜和晃动。

脱硫塔外设置符合要求的平台、扶梯、便于维护检修,平台载荷不小于4000N/m2。

脱硫塔每层平台上设置检修人孔。

3.5.3.2 内衬吸收塔壳体由Q235制作,我公司内表面采用耐酸瓷砖进行防腐,该具有防腐、耐磨等特点。

3.5.3.3 除雾器除雾器的设计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可利用性和良好的去除液滴效果。

吸收塔内设计一套高效脱水除雾装置。

3.5.3.4喷淋层喷淋管采用FRPP不锈钢材料。

喷嘴材料采用碳化硅或316L.3.5.3.5氧化风机为了充分、迅速氧化吸收塔浆液池内的亚硫酸钙,塔底设氧化空气系统。

设置氧化风机为2台。

氧化空气风机采用罗茨风机,主轴与叶轮必须是一体结构,叶轮的材质为球墨铸铁QT500,传动胶带及主轴承为进口件。

氧化风机设置隔音罩,风机噪声离设备外壳1.0m远处,保证噪声不大于85 dB(A)。

3.5.3.6 脱硫循环泵采用引进技术材料和引进技术生产烟气脱硫专用的卧式离心泵,耐磨、耐腐。

吸收塔循环浆液脱硫层为6层。

泵的出口设置就地压力表,接触介质的材质须满足介质工况的耐腐耐磨要求。

3.2.7 工艺水系统3.2.7.1系统概述从厂区供水系统引接至脱硫的水主要用于:·脱硫泵、增压风机、氧化风机和其他设备的冷却水及密封水。

并考虑回收利用。

·脱硫浆液制备用水;3.2.9 电气系统(1)系统电源电压: 380/220V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电压波动±10%,频率:50±0.5HZ低压系统的操作、控制及信号电源为:交流220V低压系统的短路开断电流按50kA(2)供、用电系统本工程用电为二类负荷,自主厂不同的400VPC段交流电源引来两路电源至脱硫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柜(分界点为脱硫400VPC段进线柜接线端子),本系统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柜一台,采用标准GGD柜体,柜面设置电流、电压,电功率等综合参数显示器一个。

回路预留15%余量,以单母线配电方式给各用电点送电,保证各用电设备供电可靠。

现场不设置就地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总电源柜设置在现场负荷中心的室内位置或值班室。

本系统电气设备控制包括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手动为机旁就地控制或柜上集中操作,自动为通过人机界面的PLC程序控制。

所有在线备用设备,在运行设备出现故障后均能正常投运。

3.3 项目设计的基本要求1)脱硫工艺采用成熟的双碱法。

脱硫系统的设计脱硫效率满足当前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环保局的要求,并考虑满足今后几年内不断趋于严格的SO2排放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