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平面镜
2.3 平面镜(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一样,此时玻璃板后蜡烛位置就是像的位置,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②移去镜后的蜡烛,在此位置放张白纸,观察白纸上是否有像?
③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直线把两支蜡烛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
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观察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把测量结果填在表格中。
④改变点燃的蜡烛位置,重做几次实验,多次测量。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5.0
8.5
11.2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5.0
8.5
11.2
注:以上是理想实的蜡烛和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___大___小___相___等____。
图2-20浇不灭的蜡烛 图2-20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面
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
镜中花,水中月;镜中可爱的猫。它们为我们的生 活增添了不少色彩。那物理学是如何定义“镜”?
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作平面镜。从平 面镜中能观察到物体的像(image)。
PART TWO
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课堂练习
5.某湖泊深度为20m ,一架无人机悬停 在距湖面200m 的高空中,它在 湖中的像 到湖面的距离为 200 m;若无人机竖直 下降,它在水中的像 将 不变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所成的像是虚像。
课堂练习
6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 茶色玻璃 代替平面镜垂直放置于水平面 上,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C )
图2-22 平面镜成像
3.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能否从能 否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棋子A的像?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3课时平面镜成像(解析版)含答案

第4.3课时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__相等__;(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相等__;(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垂直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虚__像.对称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注意: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原理:__光的反射__.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2.主要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等;3. 等效替代法的应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让相同的蜡烛(未点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找到像的位置、比较物和像大小关系;4.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本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5.实验中尽量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通过玻璃板能看见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个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通过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各形成一个像,产生重影;6.实验中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大小,通过肉眼看见“近大远小”,这与视角有关;7.实验中无论平面镜多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体等大的像(物体上反射的光线总有射向平面镜的);8.玻璃板的放置要求: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确保物像重合,若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若玻璃板向未点燃蜡烛的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下方偏低处;9.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10.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物同侧;11. 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用光屏代替未点燃的蜡烛,看在光屏上是否能承接蜡烛成的像;12.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改变蜡烛和玻璃板之间的间距,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13.物体移动时,像移动方向、距离、速度的判断;【交流与反思】14. 得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的原因:①蜡烛没有垂直放置;②后支蜡烛与前支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没有完全重合;③玻璃板太厚;15. 用灯泡代替蜡烛好处的评估:不会由于蜡烛的燃烧而导致另一支蜡烛和像之间的高度不等、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反复使用;实验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

探究活动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2.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3.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纸、刻度尺、火柴。
带着问题去探究
①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③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4.3平面镜成像
认识平面镜
表面是平的、光滑的反射面。
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 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面都是平面镜。
平面镜能成像
学生活动:(每两人一块平面镜)
请同学们用平面镜视察自己的脸,思考下列问题: (1)像处在什么位置? (2)脸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3)脸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到镜面的距离是否有变化? (4)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察光屏上有无像。
收集数据:
次数 物到平面 镜的距离 /cm
像到平面镜 像与物大小 的距离/cm 比较(放大
或缩小)
1 2 3 ……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
对称!
记忆方法: 同大、等距、对称的虚像。
虚像 虚像可以用眼睛视察到,但不
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像用 虚线表示。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 叫虚像。
从点S射向平面
镜的光线,经平面
镜反射后进入眼睛
看起来觉得此光线
好像是从它们在镜
后 延 长 线 的 交 点 S′
射 来 的 , 跟 S′ 处 真
S
S′
有一光源时产生的
感觉一样, S′就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共15页)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二、平面镜成虚像 三、平面镜的应用
自学指点1
阅读课本77-78页,3分钟后回答一下问题: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到什么仪 器?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什么? 3、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什么? 4、用刻度尺是为了研究物与像的什么
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把白纸铺在桌面上,在纸上中间画一竖线, 那就是玻璃板的位置,然后竖直玻璃板。
大小关系
1 2 结论:
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等;(等距)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原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是虚像
二、虚像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像. 虚像可以用眼睛视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在作图时虚像用虚线表示。
4.3 平面镜成像
视察自己,回答问题:
1、平面镜里成的像跟你的脸一样 大吗?
2、眨一眨你的左眼睛,视察你的 像眨的是哪只眼睛?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物体的大小跟物体的 位置、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自学指点2
阅读课本78-79页,回答一下问题:
1、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平面镜具有什么作用
三、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主要是用来视察眼睛不能直接看 到的物体,如自己的面容、姿势、口腔内 牙齿等 .
2、改变光的传播方 向。 比如:潜望镜
1.在距离平面镜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 距镜面__8___cm; 2.一个身高为1.7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1米远的地方, 则在镜中的像高为_1__.7___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2___ 米,如果人远离镜面1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4_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

8、用物体遮挡玻璃板后侧,是否还能成像? 能
三、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实像
小孔成像中,景物的像可以呈现 在塑料薄膜上
胶卷照相机中,胶片记录的就是景物 经过镜头所成的实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做实像。
虚像
.S′
.S
平
面
镜
成
O1
N1
光屏上_不__能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 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虚_____像。
4、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 间是( D )。
A、7:25 C、5:25
B、6:35 D、4:35
5、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反__射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___正__立__等__大__的__虚__像______。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 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__1_.5__m;像与他相距___4__m;若他逐渐远离穿 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不__变___。(选填“变大”、“变小”、“不 变”)
A.人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2.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C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楚地映出
“倒影”,它是 (D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倒立的虚像 D.山正立的虚像
三、平面镜应用
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利用平面镜增加视野
铜古 镜代 梳妇 妆女
对 着
45˚
潜 望 镜
45˚
八年级上物理镜像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理镜像知识点在物理学中,镜像依据其形成方式可分为平面镜和球面镜两种,其中平面镜是指其反光面是平面的镜子,球面镜则是指其反光面为球面的镜子。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平面镜和球面镜的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镜像的相关概念及应用。
一、平面镜1. 镜像所谓镜像,即指物体在被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图像,它与原物体在大小、形状、位置等方面都完全对称。
其中,称为虚像的图像则是在镜子后方形成的,而实像则是在镜子前方形成的。
2. 成像规律对于平面镜而言,其成像规律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表述:s_1/s_2 = u_1/u_2 = -i_1/i_2其中,“s”代表物距,即物体与镜面的距离,“u”代表物距,即物体与平面镜的单位长度,“i”代表像距,即像与平面镜的距离。
该公式依据物体与镜面的位置关系及反射原理而得出,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物体的成像位置及大小。
3. 物像关系在平面镜成像中,物体和像的关系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推导得出:h_1/h_2 = i_2/i_1 = s_2/s_1其中,“h”代表高度,即物体或像的高度,“i”代表像距,即像与平面镜的距离,“s”代表物距,即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
二、球面镜1. 焦距在球面镜形成的像中,焦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具体而言,焦距是指将光线汇聚到一点所需的球面镜与焦点的距离,而其具体值则是根据球面镜半径及介质折射率等因素来决定的。
2. 成像规律球面镜的成像规律与平面镜相比要复杂许多。
其中,凸透镜成像的公式可以通过下式进行计算:1/f = 1/u + 1/v = (n-1) (1/R1-1/R2)而凹透镜的成像公式则是:1/f = 1/u - 1/v = (n-1) (1/R1-1/R2)其中,“f”代表焦距,“u”代表物距,“v”代表像距,“n”代表介质折射率,“R1”代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前半部分曲率半径,“R2”则代表后半部分曲率半径。
3. 物像关系在球面镜成像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得出:h_1/h_2 = v/u = -q/p其中,“h”代表高度,“v”代表像高,“u”代表物高,“q”代表像方焦距,“p”则代表物方焦距。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物理沪科八年级(上册)课件4.2平面镜成像

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第2节 平面镜成像
Image Formation in Plane Mirror
沪科版沪八科年版级八物年理级教物学理课教件学• 课第件3章•声第音4章的世多界彩的光
第第四三章章 多声彩的的世光界
三、平面镜成像实验总结与反思
第2节 平面镜成像
Image Formation in Plane Mirror
第第四三章章 多声彩的的世光界
六、内容小结
第2节 平面镜成像
Image Formation in Plane Mirror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平 面
平面镜成像
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虚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
沪科版沪八科年版级八物年理级教物学理课教件学• 课第件3章•声第音4章的世多界彩的光
像的位置如何确定?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如何确定?
镜子 → 透明玻璃
合理利用白纸和刻 度尺
沪科版沪八科年版级八物年理级教物学理课教件学• 课第件3章•声第音4章的世多界彩的光
第第四三章章 多声彩的的世光界
二、实验探究
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 点呢?
第2节 平面镜成像
Image Formation in Plane Mirror
像到平面镜的 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放大、缩小、等大)
能否成像在光屏上
沪科版沪八科年版级八物年理级教物学理课教件学• 课第件3章•声第音4章的世多界彩的光
第第四三章章 多声彩的的世光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图文课件

4.3 平面镜成像
塔在水中的倒影
视察这些图片与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面镜的分类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活动:照镜子在日常生活中你,当你照镜子时你想过下列问题:(1)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吗?(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掌握探究实验的步骤
正立
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A’
B’
1、作垂线2、取等距离3、画虚像
2、成像
三、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原理图
穿衣镜,化妆镜,展示柜台后面的镜子
平面镜的应用
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牙医看清别人牙齿的背面
二.虚像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象. 虚象可以用眼睛视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象用虚线表示。
平面镜成虚像Leabharlann 原理SO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
相等
2.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
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
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的______
反射
正立等大
的虚像
1.5
4
不变
总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怎么区分实像和像?
3、平面镜作图的要点?
再见
再见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可以在玻璃板两边划上等间距刻度)(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后面的像。(成怎样的像,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后面有像吗?是否能用纸接到像?)(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到它和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的像的位置吗?)(4)视察蜡烛的大小和像的大小是否相同;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连接物体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5)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以上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