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胆汁酸还具有降低胆固醇 、抑制细菌和抗炎等作用 。
ABCD
初级游离胆汁酸包括胆酸 和鹅脱氧胆酸,次级游离 胆汁酸包括石胆酸和熊脱 氧胆酸。
人体肝脏是合成胆汁酸的 主要器官,胆汁酸随胆汁 排入肠道后大部分被重吸 收。
植物甾醇类化合物
01
植物甾醇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作用 。
02
常见的植物甾醇包括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等。
03
植物甾醇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健 康有益。
04
食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与植物的种类和加工方式有关,坚果、种子、 豆类和植物油等是植物甾醇的主要来源。
昆虫激素类化合物
昆虫激素是由昆虫分泌的调节其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化合 物。
昆虫激素的结构和功能与动物激素类似,但作用机制有 所不同。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目录
• 萜类化合物概述 • 常见萜类化合物 • 甾体化合物概述 • 常见甾体化合物 •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的应用
01
CATALOGUE
萜类化合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萜类化合物是由异戊二烯单元构成的 天然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多个碳-碳 双键。
分类
根据结构特征,萜类化合物可以分为 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和四萜等 。
提高抗逆性
某些萜类化合物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盐碱等 ,有助于植物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和生长。
生物农药
杀虫剂
一些萜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活性,可作为生物农药用于防治农业害 虫。
杀菌剂
甾体化合物中的一些抗菌素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如抗菌素头孢 菌素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除草剂
某些萜类化合物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起到除草的作用。
第二十一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第⼆⼗⼀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第⼆⼗⼀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21—1萜类⼀、定义和分类异戊⼆烯规则存在:⼴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它是⾹精油的主要成分。
19世纪对⾹精油的研究发现了不少具有以C10H10组成成分的烃类,因其分⼦中含有烯烃双键,称为萜烯。
例如:⽉桂烯、对薄荷烯、松节油(α-蒎烯)异樟烯(异莰烯)的结构式如下:松节烯(α-蒎烯)⽉桂烯对薄荷烯(对 ⼆烯)异樟烯(异莰烯)孟进⼀步研究,⼜发现了不少萜烯具有类似构造的含衍⽣物,以及挥发性不很⼤的含有15-20个或30、40个碳的化合物,统称为萜烯化合物或萜类。
异戊⼆烯规则:化合物分⼦中碳的⾻架可以看作由异戊⼆烯头尾连接⽽成,此即为萜类结构的异戊⼆烯规则。
H2C C CH CH2CH3C C C CC头尾异戊⼆烯单位萜类化合物是萜烯和其部分氧化的各种烃类以及它们的含氧衍⽣物,如醇、醛、酮、酸、酯。
根据萜类分⼦中所含异戊⼆烯单位的多少可以分为:单萜2个异戊⼆烯单位10个碳原⼦倍半萜315⼆萜420三萜630四萜840⼆、单萜1.开链单萜开链单萜的基本⾻架含有两个异戊⼆烯单位,常把它写成类似环状的式。
CHC C CHCH2C CC C代表物:柠檬醛有两种顺反异构体。
天然得到的柠檬醛E型占90%,Z型占10%。
CHOCHO柠檬醛a(E型)柠檬醛b(Z型)(橙花醛)(⾹叶醛)柠檬醛为⽆⾊或淡黄⾊的液体,有强烈的柠檬⾹味。
它存在于新鲜的柠檬和柑橘⽪中。
柠檬醛可⽤于配制柠檬⾹精和合成维⽣素A。
其还原产物为⾹叶醇和橙花醇。
⾹叶醇和橙花醇:CHOHCHOH(橙花醇)(⾹叶醇)⾹叶醇具有玫瑰⾹味,是玫瑰油的主要成分。
橙花醇具有橙花⾹味,⽐⾹叶醇的⾹味更柔和,主要存在于橙花油中。
重要的单环萜有苧和薄荷醇:对孟烷苧(1,8-对孟⼆烯)23456789 101*1—甲基-4-异丙基环已烷或1,8-萜⼆烯(1)苧(C10H16)⼜称1。
8-萜⼆烯或1,8-对孟⼆烯,由于分⼦中有⼿性碳原⼦,故有两种对映异构体。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有机化学

以反式稠合
稠合以后甾环碳架上所连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有 不同的取向,其构型规定如下:(角甲基位于稠环的上
方,用作其它取代基构型的参考标准。)
a-构型:与角甲基在环平面异侧的取代基称为a-构型,用虚线表示。 即基团位于环平面下方。
b-构型:与角甲基在环平面同侧的取代基称为b -构型,用实线表示。 即基团位于环平面上方。
R
12 Me 17
11
1 Me 9
13 D
C
16 15
2
A 10 B
14 8H
3
5
7
4H 6
CH3
CH3 R
四、 胆固醇(胆甾醇)
H3C H3C
H3C H
HH
HO 胆甾醇
结构特点:
CH3
CH3 C-3有b-OH,
C-5与C-6之间有碳碳双键
C-17连 着 一 个 8碳 原 子 的 烷基侧链。
无色或略带黄色的结晶,m.p148.5℃,在高真空 度下可升华,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 有机溶剂。
角 甲 基
甾--象形字 R
C
D
A
B
环戊烷并氢化菲 (甾体)
二、甾族化合物的命名
甾族化合物的命名相当复杂,通常用与其 来源或生理作用有关的俗名。
三、甾族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 § 甾族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甾族化合物骨架中环与 环之间的稠合方式与十 氢化萘相似。 十氢化萘的两种异构体:
顺-十氢化萘 反-十氢化萘
(一)单萜类(包括链状,单环单萜类和双环单萜类) 链状:
CH2OH
牻牛儿苗醇(香叶醇) b.p 230 ℃
CHO
柠檬醛 a 牻牛儿苗醛或香叶醛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学习要求
1.理解萜的涵义;掌握异戊二烯规律和萜的分类。 2.熟悉各类萜的典型化合物的特性及重要用途。 3.熟悉各类萜的典型化合物的特性及重要用途。
Jiaying University
萜类化enes)的早期涵义:
具有C10H16组成成分的烃类,因其分子中含 有烯烃双键,称为萜烯。
H3C H3C H3C H HO 7 脱氢胆甾醇 H HO 维生素 D3 CH 3 CH 3 日光 H H3C H3C CH 3 CH 3
维生素 D 3 是小肠中吸收 Ca 2+ 离子过程中的关键化 合物。体内维生素 D 3 的浓度太低,会引起 Ca 2+ 离子缺 乏,不足以维持骨骼的正常生成而产生软骨病。
Jiaying University
萜类和甾类化合物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昆虫 及微生物等生物体中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在生 物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虽是两类不同的化合物,但有着生源合成方面的 密切关系,因而放在一起进行讨论。 萜类化合物 甾类化合物
Jiaying University
Jiaying University
(3)麦角甾醇
H3C H3C H3C H HO 麦角甾醇 H HO 维生素 D2 CH 3 CH 3 CH 3 紫外光 H H3C H3C CH 3 CH 3 CH 3
维生素D2 同维生素D 3一样,也能抗软骨病, 因此,可以将麦角甾醇用紫外光照射后加入牛奶和 其他食品中,以保证儿童能得到足够的维生素D。
习惯常用用俗名如薄荷醇、山道年等。
* * *
OH
O O O 山道年
薄荷醇
Jiaying University
四、几种重要的萜类化合物 1. 柠檬醛
有机化学: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醇,俗称薄荷醇或薄荷脑。
CH3
7
CH
CH2 CH2
1
6
2
CH2 CH2 CH
CH
54 3
8
9
10
OH
CH3 CH3
• 3-萜醇分子中有3个不同的手性碳原子,故有4对 对映异构体,分别是〔 〕薄荷醇、〔 〕异薄 荷醇、〔 〕新薄荷醇和〔 〕新异薄荷醇。即 以下的四个非对映异构体和各自的对映异构体。
练习题17.1 香叶烯〔C10H16〕,一个由月
桂的油中别离而得的萜烯,汲取3摩尔氢分
子而成为C10H22,臭氧分解时产生以下化
合物CH3:CCH3 H C H HC CH2CH2C C H
O
O
O
OO
依据异戊二烯规则,香叶烯可能的结构是什 么?
•
类别 单萜类 倍半萜类 二萜类 三萜类 四萜类 多萜类
H+
重排
•
Cl
Cl
• α-蒎烯
〔张力较大〕
小〕 氯化莰
〔张力较
• 从上式可看出,虽然首先生成3o 碳正离子,但 由于分子内四元环的张力较大,因而仍重排成2o 碳正离子,使其转变成具有张力较小的五元环。 因此,减少环的张力是上述重排发生的主要原因。
• 生成的氯化莰经碱处理后,可排除氯化氢,发生 另一次重排,形成莰烯〔以构象式表示反响过 程〕:
• 3.双环单萜 在萜烷结构中,C8假设分别与C1、C2或C3相连时, 则可形成桥环化合物,它们是莰烷、蒎烷或蒈烷;假设C4与C6 连成桥键则形成zaozi007烷,它们的根本碳骨架及编号如下:
C8~C1相连
7
1
6
2
54 3
8
10
有机化学第十八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O NaBH4
H
OH
龙脑 (m.p.206~208℃)
OH
+
H
异龙脑 (m.p.214~217℃)
(一)倍半萜类
• 倍半萜类是含有三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化合物,具有链状、单环或双 环结构。例如:
• 法尼醇又称金合欢醇,存在于香茅草、茉莉、橙花、玫瑰等多种芳香 植物的挥发油中,是一种珍贵的香料。
• 杜鹃酮又称大牛儿酮,存在于满山红 (兴安杜鹃)的挥发油中,有平喘、 镇咳与化痰的作用。
实例
蒎烯 姜烯 樟脑烯 鲨烯 胡萝卜素
(一)单萜类化合物
• 单萜是较为重要的萜类,由两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根据分子中两 个异戊二烯单位相互连接方式的不同,单萜类化合物又可分为链状 单萜、单环单萜与双环单萜。
• 1. 链状单萜类化合物 • 链状单萜类化合物,其分子基本碳架如下:
C CC CCC CC 或
思 考:
1. 用系统命名方法命名上述化合物? 2. 莰烷为什么以船式构象存在?
2. 蒎烯 (又称松香精、松油二环烯) 蒎烯根据烯键位置不同,有α-蒎烯与β-蒎烯两种异构体。
C H3C H3
C H2C H2
α-蒎烯
β-蒎烯
❖ 二者均存在于松节油中,但以α-蒎烯为主(占松节油的60%),蒎烯是工业 上用来合成樟脑的原料。它们在O℃以下可与HCl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氯化 氢化蒎烯,在较高温度下的产物则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碳正离子发生分 子重排,即由蒎碳正离子重排为莰正碳离子,使原来环张力较大的蒎烯四碳环 转变为张力较小的五碳莰环,最后产物与Cl-形成氯化莰。
(三) 双环单萜类化合物
• 双环单萜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碳环的单萜。
1. 基本碳架与命名
有机化学课件-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O
α型
2020/10/26
2. 与羟基有关的反应
(1)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 e键羟基比a键容易。
HO
H
H
H
(2)氧化反应: a键羟基比e 键容易。
O
2020/10/26
H H
几类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1、胆甾醇 :从胆石中发现的固体状醇,故 又称胆固醇。
存在于人体的各组织中。
2020/10/26
11
14 15
12
17
11
13
16
12
17
11
13
16
1
9
14
15
1
9
14
15
2
10
8
2
10
8
3
5
7
4
6
3
5
7
4
6
β构型,用实线表示 α构型,用虚线表示
2020/10/26
三、命名
HO
11
CH2OH
20C O
OH
H
H
3
O
11β,17 α,21-三羟基-
H
孕甾 -4-烯-3,20-二酮
2020/10/26
通式(C5H8)
-
存在
n=1
挥发油
n=2 n=3 n=4 n=5 n=6 n=8
挥发油
挥发油、树脂、苦 味素 挥发油、叶绿素、 苦味素 海绵、植物病菌、 昆虫代谢物 皂苷、树脂、植物 乳胶角质
植物胡萝卜素类
练习: 三萜基本骨架含碳原子数为: C
A. 10 B. 20 C. 30 D.40
2020/10/26
第十八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第十六章 萜类和甾类化合物

月桂烯 (存在于月桂子油等中)
对薄荷烯 (存在于柠檬,橘子中)
姜烯 (存在于姜油中)
松节油(α 蒎烯) (存在于松节油等中)
异樟烯 (存在于姜油,冷杉等中)
2.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单萜 两个异戊二烯单位 C10
倍半萜
双萜 三萜 四萜
三个异戊二烯单位
四个异戊二烯单位 六个异戊二烯单位 八个异戊二烯单位
COOH
甘草次酸
O
HO
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 为白色粉末,有特有气味, 是天然植物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经典的抗炎药物。 目前,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甘草次酸 在日化行业的应用 护肤、美容、祛斑作用。将其应用 于化妆品中可调节皮肤的免疫功能,增强皮肤的抗病 能力,消除炎症、预防过敏、清洁皮肤,同时还能解 除化妆品及其它外界因素对皮肤的毒副作用。此外, 它还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化,阻止黑色素的产生, 具有美白功效。
第十六 章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萜类化合物 甾体化合物
第一节
一、结构与分类 1.
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结构和异戊二烯规律 萜类化合物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异戊二烯分子 相连而成(主要以头尾相连)的聚合物及其含氧 的和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
CH3 CH2=C CH=CH2 异戊二烯 C (头)C C C C(尾) 异戊二烯单位
山道年
O O 山道年
山道年存在于某些蒿属植物中,为无色晶体,熔 点174-176℃,遇光变黄,可溶于乙醇、氯仿和苯。 有α-、β-两种立体异构体。用作驱蛔虫和驱蛲虫剂。 我国化学家黄鸣龙对山道年的立体构型研究作出 了重要贡献。
O
愈创木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