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康复

合集下载

骨折康复的三个基本步骤

骨折康复的三个基本步骤

骨折康复的三个基本步骤一、复位。

骨折了呀,那最先要做的就是复位呢。

这就好比把歪掉的东西重新摆回正确的位置。

如果骨头断了还歪着,那可不行呀。

复位有不同的方法哦。

有时候医生手法特别厉害,直接用手就把断骨推回原位了,就像变魔术一样。

不过有些情况比较复杂,那就得做手术啦。

做手术呢,就像是给骨头进行一场精心的修复工程,用钢板、钢钉之类的把骨头固定好,让它能乖乖地长在一起。

复位这个步骤可是很关键的,是骨折康复的第一步哦,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呢。

二、固定。

复位之后呀,就得固定啦。

固定就是要让骨头保持在正确的位置,这样它才能好好地长。

就像给骨头穿上一件特制的“紧身衣”。

如果是用石膏固定呢,你可就暂时要和这个白色的“小伙伴”待一段时间啦。

虽然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笨重,行动不太方便,但是这都是为了骨头好呀。

石膏就像一个坚强的卫士,守护着骨头不让它乱动。

还有些情况会用支具固定,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骨头在稳定的环境里慢慢愈合。

这个时候可不能调皮地去拆掉它哦,要耐心等待骨头长好。

三、康复训练。

等骨头初步长好一些啦,康复训练就登场啦。

这可是让身体重新恢复活力的重要环节呢。

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只能做一些很轻微的动作,像小幅度地活动关节之类的。

就像小宝宝学走路一样,得慢慢来。

这个阶段可能会有点疼,但是要忍住呀。

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慢慢增加训练的强度。

康复训练就像是给身体注入一股新的力量,让肌肉重新变得强壮,让关节重新变得灵活。

如果不做康复训练呢,肌肉可能会萎缩,关节也会变得僵硬,那可就不好啦。

所以呀,要积极地配合康复训练,这样才能更快地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哦。

骨折康复这三个步骤都很重要呢,每一步都要好好对待,这样才能早日恢复健康,重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呀。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骨折是指骨头的完整性被破坏,从而出现骨折面的分离、错位,以及局部骨的损伤和软组织的损伤,并导致局部的功能受损。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更加复杂,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更大。

骨折后,患者需要经过一定的康复训练,以恢复局部的功能,最终达到全面恢复的目的。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康复训练是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很好地促进骨骼生长、软组织修复和康复恢复。

骨折后,如果没有正确治疗和康复训练,就会导致局部功能迟迟无法恢复,甚至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健康。

因此,康复训练是骨折治疗的重要环节,也是患者最终恢复健康的关键。

康复训练的内容骨折康复训练的内容与骨折类型、部位、严重程度及伴随损伤有关,主要包括功能锻炼、体能训练、膳食调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1.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骨折康复训练的核心,主要是通过运动和按摩等手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

具体的功能锻炼包括屈伸、曲直、旋转等动作。

在康复期间,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恢复程度的不同,调整训练强度和训练内容,逐渐加大训练负荷、增加训练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恢复效果。

2. 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骨折康复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针对患病期间因休息过长而导致的体能下降,如肌肉力量、耐力、柔韧性等进行训练和恢复。

体能训练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身体逐渐恢复后,可以逐渐开始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

3. 膳食调理膳食调理是骨折康复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骨折恢复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康复期间,应加强蛋白质和钙的摄入,帮助良好的骨骼恢复,并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支持。

此外,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盐的摄入,避免因体重增加而给康复带来压力。

4. 心理支持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挫败感等。

因此,心理支持尤为重要。

医生和家人应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和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返正常的生活。

骨折康复治疗知识点总结

骨折康复治疗知识点总结

骨折康复治疗知识点总结一、骨折的类型及常见临床表现骨折的类型包括全骨折、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等,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等。

二、骨折康复治疗的目标骨折康复治疗的目标是促进骨折的愈合、恢复患者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骨折康复治疗的原则1.早期稳定骨折,防止骨折部位移2.促进骨折的愈合3.适当控制疼痛和肿胀4.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5.加强康复锻炼四、骨折康复治疗的方法1.外固定外固定是通过外部装置(如石膏、夹板、外固定架等)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防止骨折移位,促进愈合。

外固定治疗适用于一些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2.内固定内固定是通过手术将骨折部位的骨头用钢板、螺钉等器械固定在一起,从而保持骨折的稳定。

内固定治疗适用于一些关节骨折、复杂性骨折等。

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在骨折初期及愈合后的康复阶段进行的一种锻炼方法,旨在恢复患者的功能,包括关节活动度的锻炼、肌力的恢复等。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理疗等,旨在减轻疼痛、消肿、促进骨折的愈合。

五、骨折康复治疗的常见并发症1. 骨折不愈合2. 愈合迟缓3. 关节僵硬4. 肌肉萎缩5. 感染6. 血管和神经损伤六、骨折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避免重复负重2.定期复查骨折愈合情况3.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4.注意饮食,保证骨折部位所需的营养5.保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骨折康复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全力配合。

通过上述方法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恢复患者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骨折是指骨头的完整性被破坏,通常发生在外力作用下,如跌倒、运动损伤等情况下。

一旦发生骨折,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护理,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在进行康复护理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一、术后护理骨折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以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和愈合。

术后的伤口护理要做到清洁、无菌,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同时要避免扭伤、碰撞等活动,保持伤肢的稳定,避免骨折复发。

二、疼痛管理骨折后常伴随剧烈的疼痛,因此疼痛管理是康复护理中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如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药等。

此外,热敷和冷敷也能有效减轻疼痛感。

三、功能锻炼骨折的康复护理需要与康复师、物理治疗师合作,进行功能锻炼。

康复师会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包括主动和被动锻炼。

主动锻炼是指患者自主进行肌肉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被动锻炼是指康复师或物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手动治疗,以增加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四、营养补充在骨折康复期间,患者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以加快骨折愈合。

特别是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于骨骼健康和愈合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增加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鱼肉等;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蛋白质。

五、心理支持骨折对患者不仅身体上造成伤害,还可能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态度,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康复指导。

总结:骨折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在康复护理中,术后护理、疼痛管理、功能锻炼、营养补充和心理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骨折康复训练

骨折康复训练

骨折康复训练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折断的损伤,常见于外伤事故或者骨质疏松等原因。

骨折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特定的锻炼和治疗方法,帮助骨折患者恢复骨骼功能、增加肌肉力量以及重新获取运动能力的过程。

本文将重点探讨骨折康复训练的原则和常见的康复方法。

一、骨折康复训练的原则1.早期康复:骨折康复必须从骨折的早期开始,以便尽早恢复骨骼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早期康复可以减少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以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2.个体化治疗:每个骨折患者的情况各异,因此康复计划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个体化治疗可以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逐渐恢复压力:骨折康复训练中,应逐渐增加对骨骼和肌肉的压力,从而刺激骨骼新生和肌肉力量的增加。

然而,过度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再次受伤,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训练的强度和频率。

4.综合治疗:骨折康复训练不仅包括物理治疗,还应该结合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心理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

综合治疗可以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二、骨折康复训练的常见方法1.被动运动:在骨折初期,由于骨骼受损,患者往往无法主动运动,此时可以通过被动运动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

被动运动可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2.主动运动:当骨折开始愈合,患者可以逐渐进行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加快康复进程。

常见的主动运动包括渐进性的恢复性教练、活动幅度和运动频率逐渐增加等。

3.平衡训练:骨折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平衡能力下降的问题,容易发生摔倒。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平衡练习来改善患者的平衡感知和控制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4.抗阻力训练:骨折后,肌肉力量常常会下降。

抗阻力训练可以通过使用弹力带、哑铃等辅助器械来增加肌肉负荷,促进肌肉力量的增长。

抗阻力训练不仅可以增加肌肉力量,还能增强骨骼的负重能力。

5.功能性训练:骨折康复的终极目标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因此,功能性训练非常重要。

骨折的康复标准

骨折的康复标准

骨折的康复标准
骨折的愈合标准是骨折断端无压痛感、骨折部位无异常活动、骨折断端有骨痂形成、能够负重活动等。

1.骨折断端无压痛感。

用手按压或者纵向叩击骨折部位时没有疼痛感,表明骨折基本愈合。

2.骨折部位无异常活动。

骨折之后局部会出现反常活动,而骨愈合后骨折部位的活动不受限制,而且也无异常的活动,同时畸形、骨擦音等特征也会消失。

3.骨折断端有骨痂形成。

骨折愈合的过程中骨折断端会有骨痂形成,目的是连结两端的骨折,维持骨的完整性,所以做X线、CT检查时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的骨痂通过骨折线,也是骨折愈合的标准。

4.能够负重活动。

在解除外固定后,如果上肢能够举两公斤的重物长达一分钟,或者下肢在不拄拐的情况下能够徒步行走三分钟,也是骨折的愈合标准。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骨折部位:在骨折治疗初期,需要通过适当的固定或石膏包扎来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再次受伤。

2. 控制疼痛和肿胀:骨折后常伴随疼痛和肿胀,采取冷敷、局部按摩、止痛药物等措施控制疼痛和肿胀症状。

3. 逐渐恢复功能:骨折后康复治疗应逐渐恢复患者的功能,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和协调等。

通过康复训练,恢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4. 正确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骨折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电疗、理疗和运动疗法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5. 积极治疗并预防并发症:骨折后康复治疗要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如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

6.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骨折后康复治疗时应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遵守治疗计划等,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7. 心理支持和教育:骨折后康复治疗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
持和教育,帮助其正面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和困难,并提供正确的用药、病后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

骨折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康复治疗原则在骨折康复治疗中,正确的治疗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则,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尽快重返正常生活。

一、正确的骨折定位和固定骨折定位和固定是骨折康复治疗中的首要任务。

通过准确的骨折定位,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固定是为了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的愈合。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外固定和内固定等。

二、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是骨折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早期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锻炼计划。

三、合理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骨折康复治疗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应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的康复进程进行个体化设计,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四、科学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骨折康复中有其独特的作用。

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促进骨折的愈合;镇痛药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骨生成药物可以加速骨折愈合进程。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合理选择和使用。

五、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骨折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骨折可能给患者带来恐惧、焦虑和沮丧等负面情绪,而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增强康复信心,减少心理压力。

骨折康复治疗的原则包括正确的骨折定位和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合理的康复训练、科学的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患者才能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尽快恢复健康。

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为骨折康复治疗注入更多的关爱和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物理疗法 同上,但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法和按摩更为重要 。
3)职业疗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上肢以手功能训练为主,下 肢则练习站立持重。
3. 骨痂成熟期和临床愈合期
此期断端稳定,外固定一般已除去。
1)运动疗法 外固定除去后,原制动关节僵硬,活动范围明显减少,相
应肌肉萎缩力弱,故为治疗重点。运动量逐渐加大,以主动运动为主,必要 时辅以被动和抗阻运动。
(二)康复治疗的目的
1. 促进血肿和渗出尽快吸收、止痛。 2. 加速骨折断端的纤维性连接和骨痂形成。 3. 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4. 防止严重骨折患者卧床时的合并症。
(三) 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方法
1、外伤炎症期
1) 运动疗法 急救后1~2天即应开始,原则是动静结合、局部和全身并重。
(1)伤肢近端与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应做所有活动轴位上的运动,主要是主动运 动,必要时进行助力运动,争取逐步达到正常活动幅度。上肢骨折的病人尽早下 地活动,注意保持肩关节外展、外旋和掌指关节屈曲与拇外展的正常活动幅度 。下肢骨折应特别重视踝背伸的运动幅度,防止踝下垂,若情况许可也应早期离 床。
(4)超声波疗法:局部应用,接触法移动,剂量小于1.0W/cm2,每次治疗5~10分
钟,10次为1疗程。消肿作用明显,并可促进骨痂生长。
(5)低强度磁场疗法:局部应用,接触法移动,剂量0.02~0.03T,每日1次 (6)光疗法:目的在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局部渗液和代谢产物的吸
收,活跃细胞代谢,促进组织再生,有助于骨痂形成。常用的有红外线、紫外线、白 炽灯
骨折的临床表现── 休克
疼痛和压痛 局部肿胀和瘀斑 功能障碍
体温改变
畸形 反常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
康复治疗
(一)治疗原则
1.治疗时必须保持骨折的对位和对线,尤其第一阶段的治疗 时。
2.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均应以恢复肢体原有功能为目标。 3.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应采用有重点的综合性康复治疗 手段。
myszjpwd-myxr-xm
二、康复评定
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外伤炎症期,在伤后1~2周,血肿形成,组织炎 性渗出、水肿,其后逐渐吸收,骨断端出现纤维性连接。临床症 状主要肿、痛、功能障碍,因断端不稳,须整复固定。
2. 第二阶段为骨痂形成期,在伤后3~4周,骨折部纤维连接 并开始有骨痂出现,骨折断端相对稳定。临床表现,疼痛基本消 失,水肿明显好转,但仍需要固定。
3)按摩
于固定部位近心端,做向心手法按摩,可促进血液回流消 退水肿,并可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和关节挛缩。每日1~2次,每 次15分钟左右。病人可做自我按摩。
2. 骨痂形成期
此期主要治疗的目的是促进骨痂形成,其他目的与外伤炎 症期相同。
1) 运动疗法 此期骨折断端开始出现骨痂,骨折已较稳定,运 动量应逐渐增加。患肢除延长等长收缩时间、增加力度外,还 要做非固定关节的主动运动和相关肌肉的抗阻练习。同时加大 全身运动量,增加离床运动时间。若非制动关节活动减少,应做 被动运动。每日运动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20分钟。
骨折原因──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肌肉拉力
积累劳损(疲劳性)
骨骼疾病(病理性)
骨折分类(1)──
❖ 闭合骨折 开放骨折
骨折分类(2)── ❖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
➢ 横断骨折 ➢ 斜型骨折 ➢ 螺旋骨折 ➢ 粉碎骨折
➢ 嵌顿骨折 ➢ 压缩骨折 ➢ 骨骺分离
骨折的移位──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缩短移位 旋转移位 分离移位
3)职业疗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除上肢以手功能训练为主,下肢则练习站立持重外,应着重做就业前 训练。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 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学是最近 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 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 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 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 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医学科学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史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成为阻碍医学科学前进的羁绊。的确,要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显然已完 全超出了中西医学所涉及的范畴,我们必须跳出中西医学的理论框架,建立起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的融合形成现代系统医学。该体系所涉及的一切问题不管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应该远远超过��
(2) 在被固定的区域当当骨折端复位基本稳定,无明显疼痛时即可开始有节奏的 肌肉等长练习,以防止或减轻粘连和废用性萎缩。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每日 至少3次,每次时间以不引起肌肉过劳为度,一般约需5~10分钟或更长。 (3)当骨折涉及关节面时,于固定2~3周后即应每日取下外固定物,做受累关节不 负重的主动运动。运动后在予固定,每日1~2次。开始时幅度不宜过大,重复次数 也宜较少,以后在逐渐增大运动幅度和用力程度,并逐步增加重复次数。 (4)呼吸操 每日至少3次深呼吸运动,每次3分钟左右,以促进循环,减少呼吸道合 并症,老年病人尤为重要。
2)物理治疗 重点解决骨折后遗症的治疗。
(1)对瘢痕及粘连:可做直流电离子导入,超声波、音频电疗、温热疗法 等治疗。
(2)关节挛缩:配合运动疗法,可做温热治疗、被动运动、水疗。挛缩较 重者做关节功能牵引治疗,非治疗时间以支架(石膏托或甲板)支持,以提 高疗效。支架应随关节活动进一步而更换。
(3) 合并周围神经损伤时,应行直流电离子导入,中频电疗等治疗。
2)物理疗法 急救处理后一日开始。
(1)温热疗法:传导疗法(如蜡疗、中药熨敷)、辐射疗法(如红外线、光浴、频
谱治疗仪等)均可应用。骨牵引或石膏托时,可局部直接治疗,管性石膏固定者,可开 窗治疗或于固定两端进行,亦可在健肢相应部位治疗,通过反射作用,改善患肢血液 循环,促进吸收,加速愈合。治疗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疗程。
3. 第三阶段为骨痂成熟期,在伤后5~7周,局部受损的软 组织完全恢复,断端已形成足以维持其稳定的骨痂。临床表现 除肌肉力弱和关节功能稍差外,其他症状完全消失。
4. 第四阶段为临床愈合期,在伤后8~10周,外固定已除去, 关节因制动造成的障碍和肌肉废用性萎缩,需进一步治疗。此 阶段尚须注意骨折后遗症的处理,如瘢痕、粘连、神经损伤等 。
(2)超短波治疗:电极在骨折断段对置,中等剂量,治疗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
,10次为1疗程。此法可在石膏外进行,有金属板内固定着禁用。
(3)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法:局部开窗,断端相应部位对置电量适中,治疗每
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疗程。此法有助于骨痂形成,尤其对骨痂形成不良、愈 合慢的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