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钱的魔力--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金钱的魔力》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金钱的魔力》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感悟金钱的魔力,认识到金钱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金钱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认识到金钱不能代替亲情、友情。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感悟金钱的魔力,认识到金钱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金钱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金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节奏、语气。
教师选取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朗读,体会金钱的魔力。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记忆。
学生组内讨论,用生字词造句,教师选取优秀句子进行展示。
4.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故事?这些故事分别表现了金钱的什么魔力?5.案例分析教师展示金钱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6.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7.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8.作业布置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金钱的魔力的小作文。
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签字确认。
四、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如:“文章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金钱的魔力?”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如“金钱猜谜”,让学生在游戏中记忆生字词。
对话示例:教师:“请大家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够体现金钱魔力的句子,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钱的魔力》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钱的魔力》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金钱的魔力》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金钱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本文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情节吸引学生,同时语言优美,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金钱的认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仍然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学生在学习本文时,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魔力”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魔力”造句。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从中受到道德教育和价值观的熏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生字词卡片4.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关于金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金钱的思考,进而导入本文。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并掌握它们。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答,以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金钱的魔力》教案(最新8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金钱的魔力》教案(最新8篇)《金钱的魔力》篇一目标1.认识4个生字。
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流程一揭题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2读题。
3“魔力”是什么意思?再读题。
4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里的金钱具体指的是——?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5金钱到底有什么魔力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读课文之前,我要说明的是,这是《百万英镑》这篇小说的一个选段,当时“我”其实是流落街头,机缘巧合之下拿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
在我进服装店买衣服时身上是衣衫褴褛,破破烂烂的。
二读文感知文意,感悟人物形象。
(一)指名逐段读:1指名读第1自然段。
随机交流:(1)什么是“蹩脚”?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话要说吗?(2)师引读:就因为“我” 身上衣衫褴褛,破破烂烂,所以托德才——“一直等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最蹩脚的给我。
”(3)继续读。
“颇”是什么意思?“胆怯”呢?2你关注的是托德的行动。
指名读第2自然段。
随机交流:(1)你关注的是他的表情。
“刻薄”是什么意思?(2)理解了“刻薄”的意思,人物的语言就很好理解了,继续读。
重点指导读好“啊”字。
(3)托德真的认为“我”是阔人,“我”只会带大票子吗?是的,这是反话。
(4)指导读第2自然段。
3你关注的是托德的行动。
指名读第3自然段。
随机交流:(1)“摆着架子”是什么意思?摆着架子说话的语气该怎么读?(2)“可能”是什么意思?这里与其说是一种猜测,还不如直接理解为认定“我”没带钱。
难怪会摆着架子说——(引读语言)4指名读第4自然段。
5小结,引读。
同学们,在托德见我衣衫褴褛时,你们看他那行动——那神情——那语言——说:托德啊,你真是一个的人!6继续指名读第5自然段。
7继续指名读第6自然段。
随机交流:(1)这里写了托德的——(笑)。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精选5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精选5篇《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课文“钞”“熔”等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3、指导学生领悟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你认为金钱有什么魔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补充,金钱还能让有些人在顷刻之间改变对人的态度。
不信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
3、本文节选自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知道那一张大钞是多少吗?可是一百万英镑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很长,请你用最快的速度把全文朗读一遍。
2、了解故事梗概: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借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
他们选择了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
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3、读完课文以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托德和老板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
)三、突出重点内容,品味精彩描写1、读托德。
(1)在接待作者这位顾客的过程中表情和语言有多次的变化,请你用直线画出描写托德表情、语言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① 那个家伙摆出一幅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只会带大票子的。
”②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可是你要开口教训人的话,那我倒要告诉你,像你这样凭空武断,认为我们换不开你身边可能带着的什么大钞票,那未免是瞎操心,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③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
《金钱的魔力》教案设计

《金钱的魔力》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金钱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金钱的意义和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小组活动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培养学生的节俭和勤俭节约观念。
二、教学内容
1. 金钱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2. 金钱的来源和获取方式
3. 金钱的管理和运用
4. 金钱的价值观念
5. 节俭和勤俭节约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金钱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2. 金钱的管理和运用
3. 节俭和勤俭节约观念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谈谈对金钱的看法
和认识。
2. 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听取讲解金钱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并进
行案例分析。
3. 拓展延伸: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
拟不同角色面临金钱问题时的应对方式。
4.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
中对金钱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并提出建议和改进。
五、课后作业
1. 撰写一篇关于金钱管理的心得体会,包括对金钱的认识、管理方
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思考。
2. 收集一些关于节俭和勤俭节约的案例,并进行整理和总结,准备
下节课分享。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金钱的作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培养学生的节俭和勤俭节约观念,从而使他们
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金钱问题,实现自身的价值观和目标。
【2300字】。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a.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金钱的利与弊,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b.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c.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体验金钱的魔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涵。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金钱的认识和看法,为学习新课《金钱的魔力》做好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感受金钱在故事中的魔力。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金钱像一只魔爪,抓住了人们的心”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5.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复述课文故事,并表达自己对金钱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金钱的魔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写作练习和口语表达等,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5.情感教育,渗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道德品质。
a.引导学生认识到金钱并非生活的唯一目标,培养他们珍惜亲情、友情等精神财富。
b.培养学生面对金钱诱惑时,能够自觉抵制,坚守诚信、正义的道德底线。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纸币,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思考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年级下次语文金钱的魔力教案范文

五年级下次语文《金钱的魔力》教案优秀范文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钱的魔力》,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对金钱的正确观念,认识到金钱并不是万能的。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 课文《金钱的魔力》全文。
2. 相关资料图片。
3.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回忆《金钱的魔力》的故事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金钱的看法。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 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金钱的魔力。
三、讨论与交流(15分钟)1. 小组讨论:金钱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写一篇关于正确看待金钱的短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金钱的魔力》的故事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够认识到金钱并不是万能的。
在讨论与交流环节,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对金钱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但在总结与反思环节,部分学生对金钱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课文情节的角色扮演。
2. 表演结束后,其他学生提问,表演者进行回答。
3. 教师对表演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七、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与金钱相关的案例,学生分组讨论。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分析案例中金钱的魔力。
3. 教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吸取教训,正确对待金钱。
八、小组合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金钱相关的话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金钱的魔力》教案(通用12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金钱的魔力》教案(通用12篇)五年级下册语文《金钱的魔力》教案篇1【学习目的】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测,掌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3、认知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学前准备】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内容】一、新课导入1、谈话:感受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让俺们再来看看外国作家笔下的人。
下面这篇课文选自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土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2、了解故事梗概: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藉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
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
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3、揭题:24、金钱的魔力二、自读课文,畅谈体会1、静心读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些特点。
(在书上作批注。
)2、交流阅读感受:⑴同学在四人学习小组交流,谈谈对两个人物的评价。
推选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⑵派代表分别在写有“老板”和“托德”的题板上写上概括性的词语,例:老板:见钱眼开、金钱的奴隶……托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3、各学习小组针对其中一个人物选取课文中一处最精彩的描写读一读,谈谈体会。
教师结学的交流,相机指导:⑴关于“托德”:①入木三分的语言描写: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俺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俺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抓住:“刻薄的嘴脸”,读出“刻薄的语气”。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俺:“俺并没有恶意……恰恰相反,俺们换得开!”(抓住“仍旧”“摆着架子”,读出“善变”。
)②细致入微的神情刻画: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及满脸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満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金钱的魔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识记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的前后变化,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通过角色朗读,在读中感受人物情感,体会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小市民以钱视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2、正视金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
2、难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引入
中国有句老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英国的莎士比亚也说:“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美的,错的变对的,卑贱变成高贵……”。
金钱真的有这样大的魔力吗?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想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于是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
当一个流落伦敦街头、衣衫褴褛、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揣着一张巨额钞票,来到一家高级裁缝店,这金钱又会产生怎样的魔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去感受那“金钱的魔力”吧!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文句。
检查生字词:魔力、通融、刻薄、钞票、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2、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店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来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备受关照的故事。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中主要的人物有哪几个?(托德、老板、“我”)
2、在金钱的作用下,托德、老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
“我”掏出钱之前,托德_____ ____,老板__ ________。
“我”掏出钱之后,托德_,老板__ _____ _。
3、交流。
预设:掏出钱之前,托德看不起“我”,老板对“我”不理不睬;掏出钱之后,托德见到“我”眉开眼笑,老板对“我”应勤招待。
四、深入阅读,体会人物形象
(一)体会托德的人物形象:
1、这样大的变化,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看掏出钱之前托德的表现吧!快速浏览1~4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1)“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件最蹩脚的给我。
”
“才”、“最蹩脚”表明托德的态度很冷漠,不想招呼我,他看准了“我”没钱,买不起好的,只想快点打发“我”走。
(2)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么?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
通过语言描写体现出托德不仅态度冷漠,还很刻薄、嘲讽。
重点研读“啊,是吗?哼”。
(学生朗读)
3、分角色朗读。
4、当托德接过“我”递给他的钞票时,表情是怎样的?画出有关句子。
5、交流:(1)“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
”
(通过排比和比喻,形象的写出了托德见钱眼开、丑陋的笑脸。
)
(2)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凝结起来。
呆若木鸡,陷入难堪和窘迫。
)
(二)体会老板的人物形象:
1、老板没有看到这张钞票前和看到这张钞票后又变得怎么样了呢?找出相关语句。
2、交流:
兴致勃勃、兴奋——见到钱时满心欢喜、兴奋。
“裤子没毛病,非常……衣服呢?——阿谀奉承、献媚讨好。
“您说得很对,先生……先生,再见。
”——语无伦次,热情至极。
五、小结升华,正视金钱
(1)马克·吐温采用什么方法刻画托德、老板两个人物的形象?
(语言、动作、神态;前后对比)
(2)金钱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使托德,使老板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真的是这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金钱吗?
(不,其实是人心的贪婪,人对金钱的欲望。
)
(3)你想对托德和老板说些什么呢?你觉得“我”后来会怎么样呢?
板书设计:
24*金钱的魔力
掏钱之前掏钱之后
托德:冷漠、刻薄、嘲讽笑,凝结(丑陋)见钱眼开,以貌取人老板:不出来热情、吹捧、讨好(语无伦次)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我”:胆怯底气足
描写手法: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丑态
前后对比——揭露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