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二节电生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2节电生磁 教案.docx

第二十章第2节:电生磁;电生磁【考点精讲】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说明】奥斯特实验不仅说明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同时还说明了“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注意】奥斯特实验中,直接用一根导线将电池“短路”,这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电流,从而有较强的磁性,否则小磁针会因为受力太小而不偏转。
为了保护电池,要采用试触,不要长时间让电池短路,否则易烧坏电源。
”一.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
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说明】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且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典例精析】例题1如图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电,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A.通电螺线管仍保持静止不动B.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C.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端指向南,B端指向北D.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B端指向南,A端指向北思路导航:本题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的有关知识。
通电螺线管就相当于一块条形磁铁, 当把它水平悬挂起来后,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它自由静止后总是指向南北方向,并且S极指南。
由安培定则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A端相当于条形磁铁的S极,B端相当的N极。
答案:D例题2请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同时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
思路导航: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再由安培定则确定电源的正、负极;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经过外部空间回到S极。
答案:如图所小:【总结提升】奥斯特实验电生磁安培定则(答题时间:45分钟)电生磁1. 玩具小船上用电池和带有铁芯的螺线管组成一个闭合电路,把小船按如图所示放置在 水面上,放开小船后船头最后的指向是(北A,向东B.向西C.向南 D,向北 2. 实验室有一个旧的直流电源,其输出端的符号模糊不清,无法分辨正负极。
《第二十章第2节电生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电生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电生磁》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性、探索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1. 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安培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
3. 培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4. 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预习复习:学生需提前预习《电生磁》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包括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等,并复习相关的基础物理概念。
2. 实验操作:学生在家中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使用电池、导线、指南针等器材,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导线中电流大小、指南针偏转角度等。
- 拍摄实验过程照片或视频,记录实验现象。
3. 理论应用:学生将实验结果与安培定则相结合,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阐述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三、作业要求针对本次作业内容,具体要求如下:1. 实验安全: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实验操作,注意用电安全,避免触电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需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准备、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部分。
报告中应明确指出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度的关系,以及安培定则的应用。
4. 格式规范:作业需按照教师提供的模板进行排版,字迹工整,图表清晰。
5. 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操作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性想法。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及分析的深度。
4. 创新性及独立思考能力的体现。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建议。
同时,将在课堂上进行作业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与心得。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表彰,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和磁知识点讲解

大家好
4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二、磁场
如果把小磁针拿到一个磁体附近,它会发生偏转。磁针和磁体并没有接触,怎么会有 力的作用呢? 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在物理学中,许多看不叫、摸不着的物质,都可以通过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像 磁场这种物质,我们也可以用实验来感知它。 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地方,小磁针静止时指示着不同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 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大家好
23
第五节 磁生电
三、动圈式话筒
电磁感应还可应用于动圈式话筒, 能把变化的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变化的声音 使话筒内的线圈振动, 不同的声音, 线圈振动不同, 就会产生大小、方向不同的感 应电流。电磁感应还可以用于磁记录的读取等。
第二十章 电和磁
1、本章内容包括磁现象、电生磁、磁生电等内容, 是中考的一个重要的模块。 2、通过电流的磁效应,我们认识到电流和磁场是同 时存在且密不可分的。 3、电磁感应探索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是中考 必考内容。
大家好
磁现象
➢磁现象: 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它的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部位叫做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例如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 磁极叫做北极或N极。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什么是继电器呢? 它是怎么工作的?
➢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 通断, 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 路通断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 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大家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0.2《电生磁》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磁铁的性质、磁场的基础知识以及电流的基本概念。学生对物理实验有较高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在抽象思维和问题分析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电生磁现象的探究。
2.重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
4.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电生磁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通过了解电磁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提高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
-通过分组合作,学生将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4.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查找电磁学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视频,了解电磁学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进展。
-这样的作业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5.布置一道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本章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发现的问题,下节课进行课堂讨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0.2《电生磁》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2电生磁优秀教学案例

4.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释相关现象。
5.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互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电生磁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让学生了解电磁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电磁学的相关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电磁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小组间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实验心得,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鼓励他们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鼓励他们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作为特级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产生的磁场有哪些特点?”等,引发学生的思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2《电生磁》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2《电生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20章第2节《电生磁》。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电磁铁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知道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2. 通过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让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电磁铁的磁场分布及特点。
2.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电磁铁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螺线管、铁钉、磁针、实验桌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三角板、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电风扇、日光灯等用电器,思考这些用电器工作时是否会产生磁场。
2. 知识讲解:介绍电流的磁效应,讲解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引导学生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奥斯特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通电螺线管的实验,观察其磁场分布,探讨电磁铁的特点。
5. 例题讲解:运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图,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观察其吸引铁钉的距离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7.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流的磁效应2. 奥斯特实验3.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4. 电磁铁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描述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并画出实验现象的示意图。
2. 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说明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3.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观察其吸引铁钉的距离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铁的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 第20章 第二节 电生磁(43张)

奥斯特实验 该实验有什么现象发生?
奥斯特的故事
奥斯特是丹麦物理学家,他从小 聪明好学,179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后来成为这所大学 的物理教授。
他相信各种自然现象间存在联系。 经过长时间用实验寻找,在多次失败后 ,1820年,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 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奥斯特实验说明: 1、__通__电_____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3)闭合开关S,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N 极指向如图丙所示 ,由图可知: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是从南__(__S_)__极出发,最后 回到_北__(__N__)极.
根据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定螺线管的极性.
N
S
N
S
甲
乙
按小磁针的指向判定螺线管的极性、电流的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
-N
N
S
S
N
+
预想可能的不同种情况,小组间交流。
实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环绕电流方向的关系 通过实验,判断螺线管的N、S 极,并标在图中。
N
S
S
N
S
N
N
S
巧妙的表述极性与电流方向关系的方法:
蚂蚁沿着电流方向绕螺线管爬行, 说:N 极就在我的__左____边。
巧妙的表述极性与电流方向关系的方法:
猴子用右手把一个大螺线管夹在腋下, 说:如果电流沿着我右臂所指的方向流 动,___N___ 极就在我的前方。
电生磁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的 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
教学重点 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优秀教学案例:20.2《电生磁》

1.教师总结:教师对本次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铁的原理、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2.学生归纳: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明确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电磁铁的原理及应用。
2.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应用。
2.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电磁铁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2.作业反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
3.课后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思考,深入研究电磁铁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以电铃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铃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电磁铁的概念和应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和认同感。
(一)情景创设
1.生活实例: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铃、电磁起重机等为例,引导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演示: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铁的原理和磁性强弱的变化,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问题情境: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电磁铁会有磁性?”“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磁铁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与提升
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3.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后发生什么现象? 通电电流方向相反,小磁针偏转方向也相反.
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归纳与提升
总结奥斯特实验:
结论: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2、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
▪——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中
王刚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与磁的关系,请
时才有磁性. 2、条形磁铁N、S极不变,通电螺线管的N、
S极与电流方向有关. 3、条形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固定的,通电螺
线管的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决定.
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呢?
蚂蚁沿着电流方向 绕螺线管爬行,说: N 极就在我的左边。
猴子用右手把一个大 螺线管夹在腋下,说: 如果电流沿着我右臂 所指的方向流动,N 极就在我的前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 十章第二节电生磁
2020/9/19
2020/9/19
磁和电有联系吗?
能吸引磁性物质
有南、北极之分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吸引轻小物体
有正、负电荷之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我们发现带电体和磁体有一些相似的 性质,这些相似是一种巧合吗?还是它们 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
S
N
N
S
题型二.判断电流方向.
1、根据小磁针的偏转,标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S
N
N
S
2、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 中标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S
N
三.题型判断电源正负极.
1、已知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极性 如图,请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S
N
- +电源
题型四.判断绕线方法 1、练习. 画螺线管的绕线(按范例绕线)
考 链
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出初步 结论 。
接
甲 通电
乙 断电
丙 改变电流方向
比较甲、乙可知: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比较甲、丙可知:通电导体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既然电能生磁,为何手电筒在通电
时连一根大头针都吸不上? 这是因为磁场太弱了。如果把导线
绕在圆筒上,就做成了螺线管(线圈) ,各条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 场就会强得多。
2、在下图中已知通电螺线管 的磁极的极性和电池正负极,请 画出线圈的绕线。
S
N
小结:
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
2、怎样判断通电螺线管的 N、S极(或电流方向)?
2020/9/19
课堂练习
1、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存周围在____;磁场
同时说明 电流的磁场方向与 电流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 电方流
奥斯特不只是一位著名的 物理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 教师。
法拉第评价这一发现时 说:“它猛然打开了一个科 学领域的大门,那里过去是 一片漆黑,如今充满光明。
一.电流的磁效应
演示: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
1. 将导线放在小磁针的上方,让它和小磁 针相平行。
2. 接通电源(短路),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 以及转动方向。
三、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螺
线管,让四指指向 N
S
螺线管中电流的方
向,则大拇指所指
的那端就是螺线管 S
N
的N极。
小试身手 题型一.判断磁极.
1、请你根据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断螺线 管的极性:
N
S
N
S
2、在下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
S
N
(a)
N
S
(c)
N
S
(b)
S
N
(d)
3、如图所示,分别标出通电螺线管 和小磁针的N、S极。
科学家们基于这种想法,一次又一次地 寻找电与磁的联系。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 斯特终于用实验证实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 场,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 系。
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 1777~1851)丹麦物理学家。
1820年,奥斯特在课堂上实验时偶
然发现了电可以产生磁。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螺线管(线圈):导线绕在圆筒上。
I
I
2020什么会产生规则
排列?铁屑的排列与什么现象一样?
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2.它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极.
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
归纳与提升
结论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
极。 S
N
4、如图所示的几个通电螺线管,用安培定则判 定它们的两极
5、如下图所示,通电螺线管附近有甲、乙、丙、
丁四个小磁针,静止时它们的磁极是 (C )
A. 甲右端为S极 C. 丙右端为S极
B. 乙左端为N极 D. 丁右端为N极
3. 改变电流方向重做以上实验,再观察小 磁针的转动方向。当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时,小 磁针转动的方向一致吗?
2020/9/19
归纳与提升
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1.当直导线通电时产生什么现象?
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
2.断电后发生什么现象?
断电时小磁针转回到指南北的方向
说明: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讨论:断电后小磁针为什么又转回 到指南北的方向?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 的磁场相似;
3、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取决于电流方 向;
归纳与提升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比较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的异同:
相同点: 1、都能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 2、悬挂起来都指南北. 3、磁极位于两端,外部磁感线形状相同,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也相同. 不同点: 1、条形磁铁是永磁体,通电螺线管在通电
向有关.可以用 安培定则来判断.
2.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确定螺线管的 极性、电流的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
+-
+- +
巩固与提高
1、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
,这磁种场现象叫做
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跟___条__形__磁_ 铁
的磁感线相似,通电螺线管两端也有
__南__、__北__极__ 。3、请判定下图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