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xx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内科卷)

xx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内科卷)

xx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内科卷)xx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答案判断题(15) 每题2 分共30 分提示:对填Y,错填N(1) 诊断为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方有指征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 (Y )(2) 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周日5:00PM收住病房,主管医生考虑到当时细菌室无值班人员,因此当晚留取洁尿标本后置病区冰箱冷藏,次日送细菌室作病原学检查 (N )(3)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最常见病原菌是专性厌氧菌即艰难梭菌 ( Y)(4) 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要求,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得大于40 (Y) (5)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属于糖肽类抗生素,适用于颅内感染的治疗 (N)(6) 头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均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在治疗需氧和厌氧菌或者感染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联合甲硝唑 (Y)(7) 因为影响药物稳定性,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 (Y)(8) 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予口服治疗,不必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Y)(9) 感染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前有样必采送微生物检查是基本原则,因此在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必须同时开具微生物检验医嘱,这样才能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 (N)(10)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感染抗菌治疗避免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Y) (11) 为提高感染病人血培养检出率,应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规范采集标本,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作病原学检查,夜间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可存放在室温下次日送实验室,不应放置冰箱冷藏 (Y)(12) 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须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应争取停用广谱抗菌药物基础上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口服治疗 (Y)(13) 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病人,为防止返流误吸,应首选置鼻空肠管或经皮胃/空肠造瘘,选置鼻胃管反而增加返流误吸机会 (Y)(14)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患者,CRP超过100mg/L,考虑到感染较重,须先静脉使用莫西沙星,待感染改善后再转为莫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 (N)(15) 脑角质细胞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多次报告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只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因此选用替加环素抗菌治疗 (N)单选题(11) 每题2 分共22 分提示:不区分大小写字母(1) 微生物标本留取后送检通常不应超过 (B) A:1小时 B:2小时 C:半小时 D:4小时(2) 尿路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是 (B) A: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念珠菌 D:肠球菌(3)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指征 (B) A:急性肠道感染经验性治疗 B:青霉素过敏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C: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D: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4) 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抗菌药物 (D) A:庆大霉素 B:头孢他啶 C:美罗培南 D:氨苄西林(5) 拟作微生物培养的痰标本最佳采集送检方法是 (B) A:留取第一口晨痰送检 B:医生直视下留取痰标本立即送检C:连续三天每天留取痰标本送检,以提高培养结果的可靠性 D:晚上留取的痰标本应当置入冰箱冷藏保存次日尽早送实验室(6) 以下抗菌药物首次用药前须进行原液皮试的是 (C) A:泰能 B:阿米卡星 C:头孢呋辛 D:左氧氟沙星(7)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是 (B) A:党委书记 B:院长C:业务院长 D:主管职能部门主任(8) 下列情况有抗菌药物使用确切指征的是 (B) A:气胸 B:胸腔积液,胸水常规WBC1600、中性占优C:消化道出血伴发热38℃ D:发热、咽痛、干咳2天,外周WBC和CRP均无明显升高(9)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B)A: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结核病、寄生虫病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 B: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 C:A + 治疗各种病毒所致感染药物 D:A + 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10) 属于时间依赖型的抗菌药物是 (C) A:阿米米星B:左氧氟沙星C: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D:阿奇霉素(11) 国家及医院有关制度规定,临床医生须经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制度,合理用药知识等相关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处方权云培训答案全(浙二内科)

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处方权云培训答案全(浙二内科)

是非题:(1)为提高感染病人血培养检出率,应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规范采集标本,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作病原学检查,夜间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可存放在室温下次日送实验室,不应放置冰箱冷藏 ( Y )(2)脑角质细胞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多次报告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只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因此选用替加环素抗菌治疗 ( N )(3)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属于糖肽类抗生素,适用于颅内感染的治疗 ( N )(4)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患者,CRP超过100mg/L,考虑到感染较重,须先静脉使用莫西沙星,待感染改善后再转为莫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 ( N )(5)因为影响药物稳定性,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 ( Y )(6)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须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应争取停用广谱抗菌药物基础上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口服治疗 ( Y )(7)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周日5:00PM收住病房,主管医生考虑到当时细菌室无值班人员,因此当晚留取洁尿标本后置病区冰箱冷藏,次日送细菌室作病原学检查 ( N )(8)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感染抗菌治疗避免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 Y )(9)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病人,为防止返流误吸,应首选置鼻空肠管或经皮胃/空肠造瘘,选置鼻胃管反而增加返流误吸机会 ( Y )(10)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要求,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不得大于40 ( Y )(11)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予口服治疗,不必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 Y )(12)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均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在治疗需氧和厌氧菌或者感染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联合甲硝唑 ( Y )(13)感染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前有样必采送微生物检查是基本原则,因此在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必须同时开具微生物检验医嘱,这样才能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 ( N )(14)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最常见病原菌是专性厌氧菌即艰难梭菌 ( Y )(15)诊断为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方有指征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 ( Y )单选题:(1) 以下抗菌药物首次用药前须进行原液皮试的是 ( C )A: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B:阿米卡星C:头孢呋辛D:左氧氟沙星(2)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是 ( B )A:党委书记B:院长C:业务院长D:主管职能部门主任(3) 微生物标本留取后送检通常不应超过 ( B )A:1小时B:2小时C:半小时D:4小时(4) 拟作微生物培养的痰标本最佳采集送检方法是 ( B )A:留取第一口晨痰送检B:医生直视下留取痰标本立即送检C:连续三天每天留取痰标本送检,以提高培养结果的可靠性D:晚上留取的痰标本应当置入冰箱冷藏保存次日尽早送实验室(5) 下列情况有抗菌药物使用确切指征的是 ( B )A:气胸B:胸腔积液,胸水常规WBC1600、中性占优C:消化道出血伴发热38℃D:发热、咽痛、干咳2天,外周WBC和CRP均无明显升高(6) 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抗菌药物(影响药物稳定性) ( D )A:庆大霉素B:头孢他啶C:美罗培南D:氨苄西林(7) 尿路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是 ( B )A: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念珠菌D:肠球菌(8) 国家及医院有关制度规定,临床医生须经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制度,合理用药知识等相关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内科卷)

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内科卷)

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内科卷)答案判断题(15) 每题2 分共30 分提示:对填Y,错填N(1) 诊断为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方有指征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Y)(2) 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周日5:00PM收住病房,主管医生考虑到当时细菌室无值班人员,因此当晚留取洁尿标本后置病区冰箱冷藏,次日送细菌室作病原学检查(N )(3)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最常见病原菌是专性厌氧菌即艰难梭菌( Y)(4) 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要求,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不得大于40 (Y)(5)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属于糖肽类抗生素,适用于颅内感染的治疗(N)(6) 头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均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在治疗需氧和厌氧菌或者感染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联合甲硝唑(Y)(7) 因为影响药物稳定性,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Y)(8) 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予口服治疗,不必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Y)(9) 感染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前有样必采送微生物检查是基本原则,因此在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必须同时开具微生物检验医嘱,这样才能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N)(10)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感染抗菌治疗避免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Y)(11) 为提高感染病人血培养检出率,应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规范采集标本,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作病原学检查,夜间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可存放在室温下次日送实验室,不应放置冰箱冷藏(Y)(12) 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须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应争取停用广谱抗菌药物基础上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口服治疗(Y)(13) 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病人,为防止返流误吸,应首选置鼻空肠管或经皮胃/空肠造瘘,选置鼻胃管反而增加返流误吸机会(Y)(14)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患者,CRP超过100mg/L,考虑到感染较重,须先静脉使用莫西沙星,待感染改善后再转为莫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N)(15) 脑角质细胞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多次报告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只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因此选用替加环素抗菌治疗(N)单选题(11) 每题2 分共22 分提示:不区分大小写字母(1) 微生物标本留取后送检通常不应超过(B)A:1小时B:2小时C:半小时D:4小时(2) 尿路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是(B)A: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念珠菌D:肠球菌(3)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指征(B)A:急性肠道感染经验性治疗B:青霉素过敏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C: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D: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4) 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抗菌药物(影响药物稳定性)(D)A:庆大霉素B:头孢他啶C:美罗培南D:氨苄西林(5) 拟作微生物培养的痰标本最佳采集送检方法是(B)A:留取第一口晨痰送检B:医生直视下留取痰标本立即送检C:连续三天每天留取痰标本送检,以提高培养结果的可靠性D:晚上留取的痰标本应当置入冰箱冷藏保存次日尽早送实验室(6) 以下抗菌药物首次用药前须进行原液皮试的是(C)A: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B:阿米卡星C:头孢呋辛D:左氧氟沙星(7)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是(B)A:党委书记B:院长C:业务院长D:主管职能部门主任(8) 下列情况有抗菌药物使用确切指征的是(B)A:气胸B:胸腔积液,胸水常规WBC1600、中性占优C:消化道出血伴发热38℃D:发热、咽痛、干咳2天,外周WBC和CRP均无明显升高(9)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B)A: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结核病、寄生虫病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B: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C:A + 治疗各种病毒所致感染药物D:A + 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10) 属于时间依赖型的抗菌药物是(C)A:阿米米星B:左氧氟沙星C: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D:阿奇霉素(11) 国家及医院有关制度规定,临床医生须经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制度,合理用药知识等相关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内科卷)答案判断题(15) 每题2 分共30 分提示:对填Y,错填N(1) 诊断为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方有指‎征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 (Y)(2) 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周日‎5:00PM收‎住病房,主管医生考‎虑到当时细‎菌室无值班‎人员,因此当晚留‎取洁尿标本‎后置病区冰‎箱冷藏,次日送细菌‎室作病原学‎检查(N )(3)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最常‎见病原菌是‎专性厌氧菌‎即艰难梭菌‎ ( Y)(4) 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要求,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不得大于4‎0 (Y)(5)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属于糖肽类‎抗生素,适用于颅内‎感染的治疗‎ (N)(6) 头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均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在治疗需氧‎和厌氧菌或‎者感染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联合‎甲硝唑(Y)(7) 因为影响药‎物稳定性,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Y)(8) 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予口服治‎疗,不必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Y)(9) 感染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前有样必采‎送微生物检‎查是基本原‎则,因此在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必须同‎时开具微生‎物检验医嘱‎,这样才能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 (N)(10)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感染抗菌‎治疗避免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Y)(11) 为提高感染‎病人血培养‎检出率,应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规范采集‎标本,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作‎病原学检查‎,夜间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可存放在室‎温下次日送‎实验室,不应放置冰‎箱冷藏(Y)(12) 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须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应争取停用‎广谱抗菌药‎物基础上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口‎服治疗(Y)(13) 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病人‎,为防止返流‎误吸,应首选置鼻‎空肠管或经‎皮胃/空肠造瘘,选置鼻胃管‎反而增加返‎流误吸机会‎ (Y)(14)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患‎者,CRP超过‎100mg‎/L,考虑到感染‎较重,须先静脉使‎用莫西沙星‎,待感染改善‎后再转为莫‎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N)(15) 脑角质细胞‎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多次报告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只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因此选用替‎加环素抗菌‎治疗(N)单选题(11) 每题2 分共22 分提示:不区分大小‎写字母(1) 微生物标本‎留取后送检‎通常不应超‎过(B)A:1小时B:2小时C:半小时D:4小时(2) 尿路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是(B)A: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念珠菌D:肠球菌(3)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指征(B)A:急性肠道感‎染经验性治‎疗B:青霉素过敏‎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C: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D: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4) 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抗‎菌药物(影响药物稳‎定性)(D)A:庆大霉素B:头孢他啶C:美罗培南D:氨苄西林(5) 拟作微生物‎培养的痰标‎本最佳采集‎送检方法是‎ (B)A:留取第一口‎晨痰送检B:医生直视下‎留取痰标本‎立即送检C:连续三天每‎天留取痰标‎本送检,以提高培养‎结果的可靠‎性D:晚上留取的‎痰标本应当‎置入冰箱冷‎藏保存次日‎尽早送实验‎室(6) 以下抗菌药‎物首次用药‎前须进行原‎液皮试的是‎ (C)A: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B:阿米卡星C:头孢呋辛D:左氧氟沙星‎(7)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是‎ (B)A:党委书记B:院长C:业务院长D:主管职能部‎门主任(8) 下列情况有‎抗菌药物使‎用确切指征‎的是(B)A:气胸B:胸腔积液,胸水常规W‎B C160‎0、中性占优C:消化道出血‎伴发热38‎℃D:发热、咽痛、干咳2天,外周WBC‎和CRP均‎无明显升高‎(9)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B)A: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结核病、寄生虫病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B: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C:A + 治疗各种病‎毒所致感染‎药物D:A + 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10) 属于时间依‎赖型的抗菌‎药物是(C)A:阿米米星B:左氧氟沙星‎C: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D:阿奇霉素(11) 国家及医院‎有关制度规‎定,临床医生须‎经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制度,合理用药知‎识等相关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内科卷)答案判断题(15) 每题2 分共30 分提示:对填Y,错填N(1) 诊断为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方有指征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Y )(2) 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周日5:00PM收住病房,主管医生考虑到当时细菌室无值班人员,因此当晚留取洁尿标本后置病区冰箱冷藏,次日送细菌室作病原学检查(N )(3)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最常见病原菌是专性厌氧菌即艰难梭菌( Y)(4) 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要求,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不得大于40 (Y)(5)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属于糖肽类抗生素,适用于颅内感染的治疗(N)(6) 头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均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在治疗需氧和厌氧菌或者感染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联合甲硝唑(Y)(7) 因为影响药物稳定性,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Y)(8) 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予口服治疗,不必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Y)(9) 感染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前有样必采送微生物检查是基本原则,因此在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必须同时开具微生物检验医嘱,这样才能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N)(10)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感染抗菌治疗避免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Y)(11) 为提高感染病人血培养检出率,应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规范采集标本,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作病原学检查,夜间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可存放在室温下次日送实验室,不应放置冰箱冷藏(Y)(12) 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须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应争取停用广谱抗菌药物基础上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口服治疗(Y)(13) 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病人,为防止返流误吸,应首选置鼻空肠管或经皮胃/空肠造瘘,选置鼻胃管反而增加返流误吸机会(Y)(14)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患者,CRP超过100mg/L,考虑到感染较重,须先静脉使用莫西沙星,待感染改善后再转为莫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N)(15) 脑角质细胞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多次报告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只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因此选用替加环素抗菌治疗(N)单选题(11) 每题2 分共22 分提示:不区分大小写字母(1) 微生物标本留取后送检通常不应超过(B) A:1小时B:2小时C:半小时D:4小时(2) 尿路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是(B)A: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念珠菌D:肠球菌(3)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指征(B)A:急性肠道感染经验性治疗B:青霉素过敏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C: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D: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4) 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抗菌药物(影响药物稳定性)(D)A:庆大霉素B:头孢他啶C:美罗培南D:氨苄西林(5) 拟作微生物培养的痰标本最佳采集送检方法是(B)A:留取第一口晨痰送检B:医生直视下留取痰标本立即送检C:连续三天每天留取痰标本送检,以提高培养结果的可靠性D:晚上留取的痰标本应当置入冰箱冷藏保存次日尽早送实验室(6) 以下抗菌药物首次用药前须进行原液皮试的是(C)A: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B:阿米卡星C:头孢呋辛D:左氧氟沙星(7)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是(B)A:党委书记B:院长C:业务院长D:主管职能部门主任(8) 下列情况有抗菌药物使用确切指征的是(B)A:气胸B:胸腔积液,胸水常规WBC1600、中性占优C:消化道出血伴发热38℃D:发热、咽痛、干咳2天,外周WBC和CRP均无明显升高(9)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B)A: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结核病、寄生虫病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B: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C:A + 治疗各种病毒所致感染药物D:A + 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10) 属于时间依赖型的抗菌药物是(C)A:阿米米星B:左氧氟沙星C: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D:阿奇霉素(11) 国家及医院有关制度规定,临床医生须经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制度,合理用药知识等相关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2016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处方权云培训答案全(浙二内科)

2016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处方权云培训答案全(浙二内科)

是非题:(1)为提高感染病人血培养检出率,应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规范采集标本, 2 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作病原学检查,夜间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可存放在室温下次日送实验室,不应放置冰箱冷藏( Y )(2)脑角质细胞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多次报告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只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因此选用替加环素抗菌治疗( N )(3)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属于糖肽类抗生素,适用于颅内感染的治疗( N )(4)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患者, CRP超过 100mg/L,考虑到感染较重,须先静脉使用莫西沙星,待感染改善后再转为莫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 N )(5)因为影响药物稳定性,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 Y )(6)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须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应争取停用广谱抗菌药物基础上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口服治疗( Y )(7)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周日 5:00PM 收住病房,主管医生考虑到当时细菌室无值班人员,因此当晚留取洁尿标本后置病区冰箱冷藏,次日送细菌室作病原学检查( N )(8)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 (ESBL)( +)的大肠埃希菌感染抗菌治疗避免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 Y )(9)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病人,为防止返流误吸,应首选置鼻空肠管或经皮胃/ 空肠造瘘,选置鼻胃管反而增加返流误吸机会( Y )(10)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要求,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DDDs)不得大于 40 ( Y )(11)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予口服治疗,不必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 Y )(12)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和β - 内酰胺类 / β -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均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在治疗需氧和厌氧菌或者感染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联合甲硝唑( Y )(13)感染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前有样必采送微生物检查是基本原则,因此在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必须同时开具微生物检验医嘱,这样才能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 N )(14)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最常见病原菌是专性厌氧菌即艰难梭菌( Y )(15)诊断为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方有指征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 ( Y )单选题:(1) 以下抗菌药物首次用药前须进行原液皮试的是( C )A:泰能(亚胺培南 / 西司他丁) B: 阿米卡星C:头孢呋辛D: 左氧氟沙星(2)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是( B )A: 党委书记B: 院长C:业务院长D: 主管职能部门主任(3)微生物标本留取后送检通常不应超过( B )A:1 小时B:2 小时C:半小时D:4 小时(4) 拟作微生物培养的痰标本最佳采集送检方法是( B )A: 留取第一口晨痰送检B: 医生直视下留取痰标本立即送检C:连续三天每天留取痰标本送D: 晚上留取的痰标本应当置入冰箱冷藏保存次日尽早送实检,以提高培养结果的可靠性验室(5)下列情况有抗菌药物使用确切指征的是( B )A: 气胸B: 胸腔积液,胸水常规WBC1600、中性占优C:消化道出血伴发热38℃D: 发热、咽痛、干咳 2 天,外周WBC和 CRP均无明显升高(6) 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抗菌药物(影响药物稳定性)( D )A: 庆大霉素B: 头孢他啶C:美罗培南D: 氨苄西林(7)尿路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是 ( B )A: 葡萄球菌B: 大肠埃希菌C:念珠菌D: 肠球菌(8)国家及医院有关制度规定,临床医生须经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制度,合理用药知识等相关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及答案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及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处方权考试试题姓名:得分:时间:一、是非题(每题1分,总计30 分)1、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局部应用。

氨基糖苷类等可局部滴耳。

()2、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需要追加的情况见于手术时间长( 3 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 2 剂。

()3、新生儿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4、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5、头孢吡肟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属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6、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小时。

()7、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8、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

()9、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10、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规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限预防用药。

()11、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为预防感染,需联合二联用药。

()1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13、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 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14、Ⅰ类切口手术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12小时。

()15、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16、最早发现、毒性较低而抗菌活性较强的化学药物是磺胺药。

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青霉素。

()17、为保证感染部位的组织和体液中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水平,血药浓度应达到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2~10 倍。

()18、耐药质粒在细菌间转移的方式有:转化、转导、接合、易位或转座。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及答案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及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处方权考试试题姓名:得分:时间:一、是非题(每题1分,总计30 分)1、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局部应用。

氨基糖苷类等可局部滴耳。

()2、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需要追加的情况见于手术时间长(3 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 2 剂。

()3、新生儿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4、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5、头孢吡肟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属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6、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小时。

()7、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8、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

()9、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10、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规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限预防用药。

()11、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为预防感染,需联合二联用药。

()1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13、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 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14、Ⅰ类切口手术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12小时。

()15、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16、最早发现、毒性较低而抗菌活性较强的化学药物是磺胺药。

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青霉素。

()17、为保证感染部位的组织和体液中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水平,血药浓度应达到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2~10 倍。

()18、耐药质粒在细菌间转移的方式有:转化、转导、接合、易位或转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内科卷)答案
判断题(15) 每题2 分共30 分
提示:对填Y,错填N
(1) 诊断为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方有指征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 (Y )
(2) 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周日5:00PM收住病房,主管医生考虑到当时细菌室无值班人员,因此当晚留取洁尿标本后置病区冰箱冷藏,次日送细菌室作病原学检查 (N )
(3)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最常见病原菌是专性厌氧菌即艰难梭菌 ( Y)
(4) 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要求,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不得大于40 (Y)
(5)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属于糖肽类抗生素,适用于颅内感染的治疗(N)
(6) 头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均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在治疗需氧和厌氧菌或者感染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联合甲硝唑 (Y)
(7) 因为影响药物稳定性,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 (Y)
(8) 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予口服治疗,不必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Y)
(9) 感染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前有样必采送微生物检查是基本原则,因此在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必须同时开具微生物检验医嘱,这样才能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 (N)
(10)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感染抗菌治疗避免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Y)
(11) 为提高感染病人血培养检出率,应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规范采集标本,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作病原学检查,夜间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可存放在室温下次日送实验室,不应放置冰箱冷藏 (Y)
(12) 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须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应争取停用广谱抗菌药物基础上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口服治疗 (Y)
(13) 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病人,为防止返流误吸,应首选置鼻空肠管或经皮胃/空肠造瘘,选置鼻胃管反而增加返流误吸机会 (Y)
(14)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患者,CRP超过100mg/L,考虑到感染较重,须先静脉使用莫西沙星,待感染改善后再转为莫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 (N) (15) 脑角质细胞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多次报告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只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因此选用替加环素抗菌治疗(N)
单选题(11) 每题2 分共22 分
提示: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1) 微生物标本留取后送检通常不应超过 (B)
A:1小时 B:2小时
C:半小时 D:4小时
(2) 尿路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是 (B)
A: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念珠菌 D:肠球菌
(3)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指征 (B)
A:急性肠道感染经验性治疗 B:青霉素过敏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C: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D: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4) 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抗菌药物(影响药物稳定性) (D) A:庆大霉素 B:头孢他啶
C:美罗培南 D:氨苄西林
(5) 拟作微生物培养的痰标本最佳采集送检方法是 (B)
A:留取第一口晨痰送检 B:医生直视下留取痰标本立即送检
C:连续三天每天留取痰标本送检,以提高培养结果的可靠性 D:晚上留取的痰标本应当置入冰箱冷藏保存次日尽早送实验室
(6) 以下抗菌药物首次用药前须进行原液皮试的是 (C)
A: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B:阿米卡星
C:头孢呋辛 D:左氧氟沙星
(7)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是 (B)
A:党委书记 B:院长
C:业务院长 D:主管职能部门主任
(8) 下列情况有抗菌药物使用确切指征的是 (B)
A:气胸 B:胸腔积液,胸水常规WBC1600、中性占优
C:消化道出血伴发热38℃ D:发热、咽痛、干咳2天,外周WBC和CRP均无明显升高
(9)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 (B)
A: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结核病、寄生虫病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 B: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药物
C:A + 治疗各种病毒所致感染药物 D:A + 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10) 属于时间依赖型的抗菌药物是 (C)
A:阿米米星 B:左氧氟沙星
C: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D:阿奇霉素
(11) 国家及医院有关制度规定,临床医生须经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制度,合理用药知识等相关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下列关于接受培训和处方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医院应定期组织对全体医生进行相应培训 B:当年新进院医生经新职工相关知识培训后可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
C:已经取得处方权的医生不必接受培训 D:当年培训未获得规定学分或考试不合格的不得授予
多选题(16) 每题3 分共48 分
提示: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1) 我国医院内临床分离菌统计数据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数据严重偏离临床实际,不能用于指导病人个体化抗菌药物选择,主要原因有 (ABCD) A:对感染病人选择性送检导致耐药菌检出为主 B:微生物标本不合格,污染程度高
C:微生物标本未能及时送达实验室 D:采集标本前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高
(2) 以下抗菌药物用药方案不合理的是 (ACD)
A:未问清是否妊娠的情况下,给育龄期女性患者处方氟喹诺酮类 B:高热、咳嗽合并低血压患者急诊收住ICU,医生坚持采集血培养标本后才使用抗菌药物
C:脑出血2天继发重症肺炎收住重症监护室,考虑到病情较重,为保证效果,遵循降解梯治疗策略,选用泰能+万古霉素+氟康唑联合抗感染治疗方案 D: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考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但不能除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能,予青霉素G联合头孢曲松抗菌治疗
(3) 以下抗菌药物应一天一次给药的是 (ABD)
A:头孢曲松 B:莫西沙星
C:大剂量青霉素G D:阿米卡星
(4) 轻中度腹腔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可选 (ABCD)
A: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B:莫西沙星
C:厄他培南 D:头孢呋辛+甲硝唑
(5) 以下哪些抗菌药口服给药有较高生物利用度或理想组织浓度,应首选口服剂型: (ABCD)
A:左氧氟沙星 B:利奈唑胺
C:莫西沙星 D:阿奇霉素
(6) 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泰能5天炎症指标虽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期间下呼吸道分泌物多次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显示仅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

下列方案不合理的是 ()
A:改用多粘菌素 B:改用替加环素
C:泰能+替加环素 D:继续之前抗菌治疗方案
(7) 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包括 (ABC)
A:早下床 B:勤拍背
C:防返流 D:充分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8) 具有良好的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有 (ACD)
A:头孢他啶 B:头孢曲松
C: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D:环丙沙星
(9) 属于抗菌药物附加损害的是 (ABC)
A:碳青霉烯使用导致产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B: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导致产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菌株
C:尿路感染使用左氧氟沙星后发生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耐药 D:氨基糖苷类使用致蛋白尿
(1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入院时痰培养阴性,入院后静脉使用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5天,咳嗽咳痰加重并出现发热(38.8℃),期间多次痰培养报告为白色念珠菌+++~++++,血培养(-)。

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BD)
A:复查肺影像学 B:改用氟康唑
C:改用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D: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氟康唑
(11) 属于浓度依赖型,一天一次给药的抗菌药物有 (BC)
A:阿奇霉素 B:阿米卡星
C:左氧氟沙星 D:万古霉素
(12) 以下哪些情况医院管理部门应开展用药合理性调查 (ABCD)
A: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B: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C: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 D: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
(13) 血培养标本采集送检正确的包括 (ABCD)
A:推荐同时采集2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双瓶双臂)可提高培养阳性率 B: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最好采集动脉血送培养
C:临床上疑诊败血症,不管是发热(≥38℃)或低体温(≤36℃)都应该进行血培养 D:静脉留置导管者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另一侧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血培养标本
(14) 为了提高感染病人病原学诊断阳性率和准确性,应做到 (ABCD)
A: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有样必采送检 B:痰标本应在医生直视下留取
C:尽可能留取无菌标本,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送检,采集过程中避免污染 D:微生物标本须及时送实验室,保证2小时内得到处理
(15) 下列抗菌药物中不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静脉使用治疗颅内感染一定无效的是 (BD)
A:头孢曲松 B:替加环素
C:头孢呋辛 D:多粘菌素
(16) 以下哪些培养结果一般不需要采取针对性抗菌治疗 (ACD)
A:肺炎病人痰培养报告白色念珠菌++++ B:发热病人血培养报告草绿色链球菌
C:机械通气病人经气管插管吸引分泌物培养报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D:手术后留置导尿管12天尿培养报告大量热带念珠菌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