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

合集下载

中日商务礼仪

中日商务礼仪

中日商务礼仪1. 介绍中日两国是亚洲重要的邻国和贸易伙伴。

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商务交流日益频繁。

在进行中日商务往来时,了解和遵守相应的商务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中日商务礼仪的一些基本准则,帮助您在与日本商务伙伴交往时更加得体。

2. 尊重与谦逊在中日商务交流中,尊重和谦逊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在与日本人交流时,应尽量避免过于直接或强烈的言辞和姿态,保持谦虚和礼貌。

3. 礼节与问候在中日商务场合中,适当的礼节和问候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礼节和问候方式:•以鞠躬作为问候方式:在与日本人见面时,通常会以鞠躬作为问候方式。

鞠躬的深浅可以体现出对对方地位和尊重的程度。

一般来说,对方鞠躬的深度,你也可以以同样的深度回应。

•使用敬语:在与日本人交流时,要使用适当的敬语。

对于长辈、上级或客户,使用敬语是非常重要的。

在称呼对方时,要使用尊敬的称谓,如先生、女士等。

•名片交换:在商务场合中,名片交换是常见的礼节。

在交换名片时,应使用双手递上,并在接收到对方名片后仔细查看一会儿,以示重视。

4. 商务会议礼仪商务会议是中日商务往来中最常见的场合之一。

以下是一些商务会议礼仪的注意事项:•准时到达:在日本文化中,准时非常重要。

在商务会议前应提前安排好行程,并确保准时到达。

•穿着得体:在商务会议中,穿着得体是必要的。

男性应穿西装和领带;女性应穿正式服装。

避免过于花哨或暴露的服装。

•座位安排:在商务会议中,座位安排也需要注意。

通常情况下,主持人会坐在桌子的中央,重要人物或客户会坐在主持人旁边。

参会人员应等待主持人指示后再就座。

•谈话礼仪:在商务会议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表情。

避免使用过于直接或强烈的言辞,保持冷静和礼貌。

5. 礼品交换在中日商务往来中,礼品交换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感谢和友好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礼品交换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礼品:在选择礼品时,要考虑到对方的文化和习俗。

中日两国见面时礼仪的区别表格

中日两国见面时礼仪的区别表格

中日两国见面时礼仪的区别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中日见面时的礼仪差异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礼仪规范,因此在见面时的礼仪行为上存在一些差异和特点。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在见面时的礼仪行为进行对比分析,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和礼仪规范。

一、问候方式我国:中文见面时通常会用“你好”、“您好”、“你好吗?”等语言进行问候,通常以握手作为问候的方式,但在一些正式场合也会使用鞠躬的方式表示问候,尤其是面对长辈或者领导人的时候。

日本:日语见面时通常会使用“你好”、“您好”、“你好吗?”等语言进行问候,但问候的方式比较注重礼节性,通常使用鞠躬的方式,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鞠躬的深度也会有所不同。

二、穿着礼仪我国:中文一般在见面时会穿着正式的衣服,如西装、正装等,对于女性来说,一般会穿着裙子或者正装,但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也可以穿着休闲装。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时非常注重穿着礼仪,通常会选择正式的日本传统服装“和服”或者穿着西装进行见面,女性也会穿着正式的和服或者正装。

三、交流方式我国:中文在见面时交流比较直接,通常会用比较直接的方式进行交谈,对于不熟悉的人也会比较友好地介绍自己。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时会比较注重交流的礼仪,通常会比较谨慎地进行交谈,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立场,即便对方是年长的人或者地位较低的人。

四、礼物赠送我国:在见面时,中文通常会赠送礼物以示对对方的尊重,礼物的选择往往比较注重对方的喜好,并且在接受礼物时也会表达谦虚和感谢之情。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时也会赠送礼物,礼物的选择比较考究,通常会选择有寓意的礼物,并且在接受礼物时也会表达深深的谢意。

五、结束方式我国:在结束见面时,中文通常会用比较亲切的语言和姿态进行告别,如“再见”、“欢迎再来”等,如果与对方关系亲近,则经常会用拥抱的方式进行告别。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结束时也注重礼仪,通常会用比较有礼貌的语言和姿态进行告别,如“失陪”、“期待下次再见”等,除非与对方关系非常亲密,一般不会使用拥抱的方式进行告别。

中日交际过程的注意事项

中日交际过程的注意事项

中日交际过程的注意事项中日两国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交际过程中注意细节,尊重对方文化,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1.尊重对方文化作为文化不同的两个国家,中日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

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例如,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礼仪,习惯于鞠躬表示敬意。

因此,在与日本人沟通时,我们不仅需要尊重对方的习惯,还要学会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

同时,要注意不要在对方面前谈论敏感话题,如历史、政治等。

2.语言交流中日两国的语言差异很大,虽然有些汉字和日本汉字相似,但在意义和用法上存在很大差异。

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对方的语言,避免使用方言或者口音过重的普通话。

同时,要注意语速、语调和表达方式。

在与日本人交流时,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太多的俚语或者口语。

3.礼物交换在中日交际中,礼物交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应该根据对方的文化和习惯选择适当的礼物。

例如,在送礼物时要注意包装,尽量使用精美的包装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

同时,在接受礼物时,要保持谦虚和谨慎,避免表现得太过热情或者冷淡。

4.交际场合在中日交际中,场合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礼仪和表现方式。

例如,在商务场合中,我们应该注意穿着得体、言行得体,尽量避免使用太过随意的表达方式。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但也要注意不要表现得过于放纵或者冷漠。

在中日交际中,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惯,尽可能地避免引起误解和不愉快。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稳定、和谐的交流关系,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_交际礼仪_

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_交际礼仪_

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见面时传统的日本见面礼节是鞠躬(“ojigi”)这是表示尊重的姿势。

但是,大多数日本人希望和西方人握手。

许多日本人握手后还鞠上一躬,你知道为什么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先礼后语传统上,日本人见面问候,互不接触身体,也没有握手的习惯,而大多以鞠躬的形式表达问候,即“先礼后语”。

鞠躬这一“体语”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它有许多被人们默认的“潜规则”。

鞠躬时男性的双手一般放在两侧裤线的位置或大腿前。

女性的双手则一定要放在大腿前。

在日本,低头具有“缩小”自己,敬仰、尊重对方的含义。

一般来讲,面对长辈或上司时,要主动鞠躬,而对自己家人或是朋友则微微鞠躬即可。

鞠躬所持续的时间也很重要。

一般年纪轻者、身份低者和女性要先向长者、身份高者及男性鞠躬。

同时,鞠躬持续的时间要长于长者、身份高者及男性,有时交际的双方都想在鞠躬的时间上超过对方,以表示敬意。

在不明确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为了不失礼,最好的方法就是鞠躬,这样可以使自己表现得谦逊一些。

日本人在鞠躬的角度上十分讲究,这与对方的年龄、身份、性别以及对对方的尊重程度有关。

一般来说,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女性对男性、店员对顾客、主人对客人以及其他十分尊敬的人要深深低头鞠躬。

鞠躬时身体的角度一般为10~15度左右,最深为90度。

在度数与礼节方面也有比较严格的不成文的规定。

例如,5度的鞠躬,表示“你好”等较为简单的问候和打招呼,大致相当于“目礼”的程度;15度的鞠躬则表示“早上好”、“您好”等性质的问候、打招呼以及对十分亲密的人表示同情、理解等亲切之意;30度的鞠躬则表示比较正式的打招呼以及对长辈、客人、年长者、老师等的问候,含义大致相当于“给您添麻烦,多谢”、“非常感谢”,还有对人有所求等含义;45度的鞠躬则表示非常正式的打招呼以及对长辈、客人、年长者、老师等比较正式的问候,含义大致相当于“非常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都是我不好,才出现如此的损失”等表示对自己过失的歉悔或承认错误等意义。

日本和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有何不同?

日本和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有何不同?

日本和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有何不同?人际关系在日本和中国文化中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然而,两国之间的人际关系行为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在此,我们将探讨日本和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的不同之处。

1. 礼仪的差异在中华文化中,重视礼仪和尊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人认为,过于亲密的交往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损失。

例如,只要和长辈、上司等有关系的人见面,中国人必须要表达尊重,这种尊敬被体现在使用特定的称呼、行为方式和回答的语气等方面。

而日本社会则更加看重规范行为,保持距离和礼仪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尊重和谨慎是日本社会的重要价值观,表现在使用敬语、礼物、鞠躬等行为上。

2. 群体中的角色扮演在中国人际圈中,个人的行为主要通过其所处的社会角色加以确定。

另一方面,日本人则在大部分时候会观察周围的态度,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这种行为被称为“空気読み”,意为感受周围环境来掌握气氛和情况。

这种行为对于日本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相信在集体中保持和谐是最重要的。

3. 沟通方式的不同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沟通方式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中国文化里,以间接方式传递信息非常普遍,通过暗示、暗示以及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反映在交际过程中,中国人经常使用象征、说谎和夸大的比喻手法来表达含糊的信息。

而日本人往往显得更加直接,注重以表达者的真实态度传达出来,他们对沟通的主张是“简洁明了”。

4. 程序化的方式在中国的人际交往中,情感和关系比较复杂,常常使用“君子交朋友,慎言语,重诺信”等格言。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重视人情,更多的是交换人之间的情感和信任,特别是一些礼节性的行为,如请客、送礼等。

而日本人则采用一种被认为是系统化的方式处理社交关系问题。

例如,升值、降职等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会被支付特别的注意;同时还涉及到应该赠送多少礼物、如何选择合适的礼物等方面。

然而,这种行为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日本文化中存在一种承诺行为,即他们相信约定必须被遵守,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关系。

中日商务礼仪

中日商务礼仪

中日商务礼仪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文化相通,互有影响。

日本的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不仅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岛国文化。

那么中日的商务礼仪各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商务活动礼仪1、宴会在中国宴会一般是大家围坐着圆桌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畅谈着工作、生活等话题。

通常情况是面朝入口处的座位为主人座位;主人对面是副主人位置;主人的右边为主宾,左边为第二副主宾;副主人位置的右边为第一副主宾;其余按先右后左顺序依次类推。

宴会当中,通常是饮用白酒的。

把白酒倒入小些的杯子里,然后大家举杯,高呼“为了××大家来一起干杯”一饮而尽。

最近,宴会当中饮用红酒来代替白酒的例子也不少。

刚开始的时候,与会者大家一起干杯,之后参加宴会的每一个人都会和其他人边交谈边相互敬酒。

不仅是主办方向客人敬酒,而且与会者也会说“借此美酒之际”,向主办方频频敬酒致敬。

2、人名的称呼在中国,一般称呼对方的时候只是在姓的前面加个“先生”,比如“李先生”“王先生”等。

但是对于女性来说称呼“某某先生”也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对方有头衔或职务等,在称呼他们的时候可以在姓名后面加上头衔或职务,称为“陈总经理”“李董事长”等。

(注1)如何称呼政府官员等地位较高的人时,最好加上对方的职务、头衔等一起称呼。

这样的话,让对方听起来也比较舒服,更容易增进双方的感情。

3、馈赠礼物中国人一向重交情,赠送礼品是表达友情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你要去拜访贸易伙伴企业或机构的时候,有馈赠礼物的习惯。

如果把受礼人的单位或姓名刻在礼品上的某个位置,注明赠礼的理由,会使礼品具有更大的珍藏价值。

但是也有一些禁忌要特别注意,比如在日本,经常被作为纪念品的座钟或者挂钟这样的东西,在中国是不可以送的。

4、问候在去大型企业或者机关单位的时候,因为要在门口办理相关手续,所以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去拜访企业。

在被让到会客室或者会议室之后,初次见面的问候就是从握手开始的。

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何异同?

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何异同?

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何异同?在东亚文化中,礼仪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行为。

尽管日本和中国的文化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在表达尊重和社交礼节方面,两国还是有不同之处的。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哪些异同。

一、日本文化中的礼节1. 谦虚在日本文化中,谦虚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人们会避免在公共场合炫耀或吹嘘自己的优点,而是注重表达自己的谦虚态度。

例如,在日本人之间,你当面夸奖别人通常会被对方视为不合适或过分恭维。

2. 礼物在日本,送礼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礼仪。

人们会在特定情况下互相送礼,例如在新年、结婚或搬家时。

这些礼物往往是小的、精心包装和定价的东西,用于表示对接收者的感谢和尊重。

3. 空间在日本,人们注重维护个人和社交空间。

例如,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人们通常保持安静,不会大声嬉闹或过分吵闹。

在室内环境中,人们通常会给予其他人更多的空间和隐私,尤其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

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1. 尊敬在中国文化中,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人们通常会向他人表达敬意,例如在见到长辈或在工作场所中尊重上级。

人们也会使用婉转低调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尊重和敬意。

2. 客人待遇在中国文化中,宾客文化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特别款待他们的宾客,并提供优质的食物和住宿条件。

这被视作表达主人的尊重和好客的文化方式。

3. 礼物在中国,送礼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礼仪。

然而,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人通常会送更昂贵的礼物,例如珠宝、酒等。

另外,他们还注重以对方希望的方式向对方送礼。

4. 合理用餐在中国,人们通常会注意自己在应酬饮食时的行为。

这意味着他们通常会注意吃饮料、菜肴的适当数量以及吃速。

当然,这是为了表达对宾客的尊重,而不是为了吹嘘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结论尽管有很多共性,不同的文化可能有不同的社交习惯和礼节方式。

在日本和中国,人们注重的社交规则和礼仪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无论如何,学会尊重这些文化的差异,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和理解别人的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对这个多元化、多样性世界的应有之义。

与日本人相处的礼节

与日本人相处的礼节

密级:秘密鞠躬1.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

一般人们相互之间是行3O度和45度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也最有礼貌的鞠躬称为“最敬礼”。

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

2.对日本人来说,鞠躬的程度表达不同的意思。

如:,弯15度左右,表示致谢;弯30度左右,表示诚恳和歉意;弯90度左右,表示忏悔、改过和谢罪。

3.在日本,平时熟人见面很少握手,大都鞠躬问候。

尤其是男女之间一般是不握手的。

因为在日本人看来触碰别人的身体是失礼的。

他们认为男女当众接吻是可耻的行为,拥抱也是不允许的。

这一点与我国类似,当然与西方就大不相同了。

4.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尤其是年轻人或和欧美人接触较多的人,也开始有见面握手的习惯。

礼物1.日本人是十分讲究人际关系的。

公司之间互相往来,一般都要带一包点心。

处次见面,递上一包小点心,主客之间一下子就熟悉起来了,等到交换名片时,就象是老朋友一样了。

不过,日本人送的点心,一般是规格化了的,即便宜,又好看。

2.日本人送礼,总是喜欢说:“一些粗东西,很是对不起。

”回国时,日本人来送别,送些礼物也说:“不是什么好东西,反而给您添麻烦了。

”,让人听起来很是舒服,接受礼品的人也不会感觉有什么负担。

这和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也是差不多的,可是近年来,一部分中国人相互送礼时,总是要告诉人家一个信息:“这是中国最好的,很贵的。

”让接受礼物的人心理很是有负担,觉得这么贵重的礼物,该怎么回礼呢?在这方面2我们不妨学学日本人,他们逢年过节互相赠送的礼品,只是在普通的商店买的毛巾,酱油之类的东西,即使用又简单,仅仅是为了表示“我还想着你呢”这种心情而已。

3.日本人送礼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11级日语姓名:代鑫鑫学号;0410110224 摘要:商务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
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

商务礼仪的根本内容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商务
礼仪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轻松愉快地交往;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为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商务礼
仪的精髓。

为解决在与日本人商务谈判时,中国人由于某些方面不了日本人解而
被误解,介绍一些日本人的禁忌,以便于双方更好的交流,因此了解日本人是有
必要的,要赢得日本人的青睐,必须围绕“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来展开。

所以学
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关键词:日本人生活禁忌中日交流
1.交际中的禁忌
1.1对日本人的称呼的禁忌
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不要叫他们的名字。

口头上只称姓加上先生就行了。

第一次见面之后,通过晚间的娱乐活动,同你的日本伙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
表示尊重,这时你可称姓加上君,如山田君。

这会使你们的关系更近一些,但是,“君”不应加在根本不认识的人的姓名。

如果对每一个都以君相称,在日本人眼
里就是不真诚的表示。

可是,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位日本经理,他的地位与你的相
同或比你高,或是一位明显比你年长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你则不必进一步熟悉,应一开始就尊称他为某君。

如果是一位女性,对谈判小组里的任何一位男性都应
尊称为君。

1.2交谈的禁忌
同日本人谈话时,往往你说一句话,他就答一次“嗨!”(是的意思),这并
不代表他同意你的意见,而是礼貌的一种方式,表示他在专心听,他听懂你意思了。

在别人说话时,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也不可老看手表,或做申懒腰,打哈欠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的议论,也不与妇女无休止的攀谈,在日本,妇女的地位与男子有明显的差异,女子出现在谈判中的也很少。

在社交场合,不要高声议论,对于幽默的使用要十分注意,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幽默方式,切忌乱用。

同日本人闲聊是,不要盯着对方,他们会感到不自在,认为不礼貌,所以他们喜欢盯对方的脖子。

1.3.使用名片的禁忌
在日本,交换名片是一项顶重要的礼仪。

你必须准备好几百张名片。

如果日本人给你名片,而你没有名片给对方买就是最无礼的行为。

同时在自己的名片上,头衔要尽可能的准确地反应出本人在组织的地位,对日本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来说,即使是头衔的某些细节也是富有意义的。

在日本,公司的一个部门里不会有两个头衔一样的人,不管他们的地位何等的接近,始终会有某些细微的差别,如进入公司的年限等。

日本人十分重视这些细微的差别
拥有一个名片夹,对于一个经常与日本人打交道的商人来说十分重要。

如果你以前与一位日本人交换过名片或忘了对方的名字,这会被日本人看成是对他们的侮辱。

1.4.通信方面的禁忌
在日本,较高的信封多是双层信封,但对遭受火灾的公司发慰问信使,忌用这种信封。

他们认为那是祸不单行的意思。

寄到日本的信要特别注意把邮票贴正。

日本人忌讳收到倒贴邮票的来信。

日本人在收到来信后,忌讳自己的名字被折叠的头朝下,认为那意味着倒霉。

1.5.约会的禁忌
同日本人安排约会时,除了用电话约定时间外,还可以用信或明信片去询问。

要注意应随信寄去回信的邮票。

一般与自己同级的人都用明信片代替书信。

如果对方是上级,那么打电话时,最好不要直接让本人来接电话,而是把事情告诉接电话的人,请他去征求本人来接电话。

在日本,首次会面,一般总在一个很大的会议室里进行。

当客人们被单独留在房间里时,主要宾客就应该走向桌子中央的那个位子,这个贵宾位子是为主要
宾客预备的,他正对着房间的入口。

作为一种礼貌,客人应该一直站着等到日本人进来坐。

到达的时间应提前一些,不过太早到达,反而会给对方添麻烦,所以已提前十分钟为宜。

1.6.宴会及餐饮的禁忌
在日本,你会有同在韩国差不多的遭遇,如果别人邀请你去参加宴会,即使你时间很紧,那也不要拒绝他们的邀请,拒绝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如果你邀请日本人就餐,最好不要请日本人的妻子,你也不要带妻子,特别是不要让妻子参加最初时这类活动。

但在正式的宴会上,要请日本人携妻子一同参加。

如果想避免在宴会上谈生意,最好也这样做。

在日本人的夫人面前谈生意,会使他们感到尴尬。

你宴请的时候最好不要在中午。

通常日本人午饭时间很短,而且经常是在公司里的餐厅里吃。

有很多人是边吃边工作。

你给客人点菜,他们会非常欢迎的,特别是在他们不熟悉菜单或中国的菜单,或者他们不懂的地方菜。

象所有的客人一样,如果你把账单拿起来,会给他们一个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你的动作要快。

要记住,日本人的基本食物是谷物、蔬菜和大海的鱼。

吃日本菜时要让主人先点菜。

2.中日交流,学习礼仪
2.1在现在的社会中,与日本交往已是必然的,因为它是我们的邻国,还有它那先进的技术,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我们要多与日本人交流。

第三届中日物流技术交流会于2011年10月25日--26日在上海召开。

本届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CLEI)和日本物流系统机器协会(JIMH)联合主办。

前两届成功召开的中日物流技术交流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日本的物流技术的交流,给国内物流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许多很好的参考。

本届会议将报道中国和日本在快销品领域(医药、食品、烟草)物流系统具有影响与示范的解决方案与成功案例,其目的是给从事医药、食品及烟草物流用户及系统、设备供应商提供正确的、有效的物流构建思路与解决方案,并通过报告会,让与会代表理解如何才能建设高效、畅通、节省成本的物流系统。

会议将邀请中日双方具
有影响的物流专家、企业代表和学者作专题报告。

2.2 2011年8月17日至23日,第九届中日韩童话交流活动在中国北京、上海举行。

这是这项活动在日本举办八届后,首次移师中国。

本届活动由张书葵老师带队,这是第七次参加中日韩童话夏令营活动。

此次活动以“天空”为主题。

三国儿童借助熊猫、猴子、老虎三种动物,插上想象的翅膀,以10人为一组合作编织奇妙的童话。

在童话的世界里,三国儿童架起了一条了解、交流、友谊的桥梁。

加强邻国的交流,知己知彼,学习礼仪。

2.3日本人来中国执教,山口老师是我们的第一位女外教,负责教我们日语语音部分。

她是我遇见的第一个日本人,长得相当漂亮,皮肤白皙,眼睛大而清澈,声音悦耳动听。

上第一节课那天,山口老师到的稍晚,进教室后深深一躬,通过李教员的翻译做了道歉,说是找教室找了好久。

两周后的一个周末,我到上海市场去买随身听,在公交车上意外的碰到了山口老师。

我很激动,就用刚学到的几句日语和她打招呼。

她问我去哪里,我告诉她去上海市场买东西。

她又问我买什么,我却回答不上来了,因为还没学过那个日语单词。

就用手比划了一下,也不知道她有没有看懂。

就这样比画着交谈着,公交车到站了,我却不知道。

山口老师就提醒我“着いたよ”。

于是我匆匆忙忙地下了车,竟然忘了说一声“ありがとう”。

还记得山口老师和峰岸老师在元旦晚会上,一起用中文演唱了当时很流行的《流星花园》,很是惊呆了一帮年少。

我们了解了很多日本人的行为方式。

3.总结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礼仪在交往中的重要性,懂得礼仪,你会发现人生又有了新的契机;商务礼仪杂商务活动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在发展迅速、商机无限的社会中,展现你的人格魅力。

著名教授金正昆说:“礼是尊重别人,仪是尊重的形式。

”为了中日更好的交流,学习它们的技术,请了解它们的行为方式吧。

参考文献:
⑴喻中春,张扬.商务谈判禁忌大观.1993.9
⑵黄琳.商务礼仪.2009.8
⑶李新实.如何与外国人做生意.1993.9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
常交往礼仪
姓名:代鑫鑫
班级:日语二班
学号:0410110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