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式
宽进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物理放矿模拟实验

摘 要 : 无底柱 分段 崩 落采矿 法在 国 内外矿 山应 用广泛 , 在 实际 生产 中对矿石 贫化损 失较 难 但 控制 , 而贫损 指标 的优 劣 又取 决于放 出体 的形 态 , 因此研 究放 出体形 态 对控 制 贫化 与损 失具 有重要
的意 义。结合 首云铁 矿采 场结构 参数优 化 的课 题 , 对矿 山采 场设计 参数进 行 分析 , 过 室 内物理 针 通
oee isi sa e t cnrlh r l s n i t n o ie i epoet f tp t c rl a r lpo hp s o ot eoe o dd ui .C mb dw t t r c o s es ut a p — l d ot sa l o n hh j o r u
a d a ra n b o d.wh c sdi iu tt o to h O So r i to n t e p a tc lp o cin. Ho v r h ih i f c l o c n r lt e lS fo e dl in i h r c ia r du to f u we e ,t e ls n iu in ide e e d o h p ffli r li o d. S ti i nfc n o r s a c hef lig o s a d d l t n x d p n n s a e o al o ng o e el ps i o i ssg i a tt e e r h t a l i n
r mee p i z to fS o y n io r a t ro tmiai n o h u u r n o e,de in p r m ee fso e wa n lz d. Th o g n o rp y i sg a a tro tp sa ay e r u h i d o h s—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课件

2023
PART 0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实例分 析
REPORTING
某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实例
矿山概述
该铁矿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储量丰富,以磁铁矿为主。
采场结构
采场内共有3个分段,每个分段长约30m,宽约20m,高 约10m。
崩落过程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开采,首先对采场进行全断面 爆破,将矿石崩落,然后进行装载、运输等环节。
的概率。
缺点分析
01
02
03
矿石贫化大
由于在回采过程中,无法 对出矿口周围的岩石进行 剥离,使得出矿口周围的 矿石贫化较大。
劳动强度高
由于需要人工进行装药、 爆破和运输等操作,使得 工人的劳动强度较高。
对设备依赖性强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需要使 用大量的机械设备,一旦 设备出现故障,会对生产 造成较大的影响。
2023
PART 0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基本 原理
REPORTING
矿体与围岩的物理性质
矿体的形状和大小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对矿体的形状 和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合适的形 状和大小有助于提高开采效率。
围岩的稳定性
围岩的稳定性对于无底柱分段崩 落法的实施至关重要。围岩的稳 定性直接影响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
202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课 件
REPORTING
•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概述
2023
PART 0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一种地下采矿方法,主要应用于金属矿、煤炭等矿产资源的 开采。该方法采用分段爆破的方式,将矿体分为多个段,然后逐段进行崩落开采。
特点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开采铜矿实例

1矿块结构参数
矿 块 结 构 如 图 1 示 : 段 高 度 3 m, 所 中 0
采 场进 路 间 距 l m, O 采场 分 段 高度 8~l m, O 采 用 轨 道 装 岩 机 装 矿 , 5 m布 置 一 个 放 每 O
矿溜井 。
3回采工作
无 底 柱 分 段 崩 落 法 的 回 采 工 作 主 要 包
胀, 分枝 复 合 频 繁 。 体 与 围岩 接 触 界 面 不 矿
括 : 岩 、 破 、 风 、 矿等 。 凿 爆 通 出 回采 工 作 自
曩 一矗
7
12 、 一上 下 阶段 脉 外 运输 巷 道 ; 一溜 井 ; 一设 备 井 ; 一人 行天 井 ; 一分 段 联络 平 巷 ; 3 4 5 6 7 一进路 ; 一设 备 井 联络 道 ; 一分 段 切割 平 巷 ; 0 8 9 1 一切井 ; l 1 一上 向 扇形 深 孔 图 1 无底 柱 分段 崩 落采 矿 方法 图
长埂 山 三 个 矿 段 组 成 , 目前 开 采 的 是 列 石 山矿 段 , 9 0 建 矿 以 来 , 继 采用 过 单 自1 7 年 相 层 崩 落 采 矿 法 、 石 下 向 充填 法 等 进 行 回 块 采 。 石 山 矿 段 铜 硫 铁 矿 床 中 探 明 的 共 有 列 1 个 矿 体 , 赋 存 于 花 岗 闪长 斑 岩 体 北 接 7 均 触带 及 岩 体 的 内部 , 目前 一 直 开 采 的 主 要
巷 道 中 凿 上 向平 行 深 孔 , 次 切 割后 形 成 逐
切 割槽 。
是 占总储 量 8 % I号铜 硫 铁矿 体 , 体 走 5 的 矿
VCR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一、球状药包爆破。
(1)一般爆破使用的是柱状药包,经过试验发现,当爆药的类型及药量相同的情况下,球状药包的爆破漏斗体积是柱状药包的四倍。
球形药包起爆后应力波从药包中心向各个方向均匀传播,因而能量的利用比较充分。
而柱状药包起爆后,爆轰压力主要是沿轴线方向传播,在能量利用上,不如球状药包。
因而球状药包爆破比柱状药包爆破效果好得多。
(V球=4V柱)二、VCR法的应用加拿大的什么矿在回采矿柱时,采用了这种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后来加拿大的森特纳来铜矿,用VCR法回采矿房。
回采矿柱时(矿房已充填完毕),钻凿了炮孔直径为165mm,它是在矿柱上部开开掘平巷,然后在切割平巷中打下向平行深孔。
炮孔呈梅花形布置。
爆破时先把每个炮孔的孔底塞好,然后装上砂子,之后再装上球状药包,进行爆破。
每次爆破约4米的水平层矿石,每次爆破的药量一般控制在90-160kg要掘进分段凿岩巷道及切割槽工程。
(2)钻孔、装药、爆破等项工作都集中在同一空间进行,工作人员和工人不必进入采场或掘进工作面,故工作安全可靠。
(3)爆破效果好,工程质量高,由于爆药的能量利用充分。
因而崩矿效果好,例如直径为165mm的深孔,每米孔崩矿量为30吨以上,矿石块度均匀,二次破碎工作量少。
四、使用VCR结前提条件(1)必须有高效率,高质量的钻机,要求钻速快,偏斜度小的钻机。
而提高风压是很重要的。
森特纳来矿将风压,由4.55~6.7kg/cm2,提高到17.5 kg/cm2,大大地加快了钻孔速度。
(2)对于开采中厚的急倾斜矿体且矿石和围岩中的稳固矿体,采用VCR法是有效的。
总之,VCR法虽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但事实说明,这种方法是有前途的一种方法。
五VCR法在美国霍姆斯太克金矿的推广与应用情况。
美国南达科他州霍姆斯太克(Homestake)金矿推广VCR法获得了较好效果。
该矿是美国唯一的大型地下金矿,有105年的开采历史,现有职工1700人,矿石生产能力C200吨/日,黄金产量1200盎司/日。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贫化的客观性
②当次品位难以控制 截止品位放矿是以每个放矿步距单元内的矿石
被充分回收为核心,要求在放矿过程中必须随 时掌屋采场的品位变化,以此来指导采场的出 矿,但由于目前国内尚未有一种精确、及时并 能适合井下特殊条件的品位分析仪表能满足该 要求,造成矿山在生产时无法进行有效控制。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现状 存在的问题
2 无底柱大参数开采
放出球体组合 加大采场结构参数 大间距采矿主要优点 国内应用现状 存在的问题
3 低贫化放矿
与截止品位放矿的区别 低贫化放矿优势 应用方案 目前国内应用及前景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装备现状
(2)装备
无底柱开采的装备主要体现在凿岩和出矿方面。 无底柱的采场参数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其装备水平的制约,
其中最主要是受到凿岩设备的凿岩深度影响,由于国内尚 未形成大型高效的凿岩、出矿设备的生产体系,目前我国 地下中型矿山所采用的凿岩设备仍是中小型风动机具,中 孔凿岩采用上世纪70年代成型的YG-80、YG-90或CTC141等(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开始着手研究更高效的凿岩设 备,但其工业应用仍未完全实施),其最大的凿岩深度一 般为17—18 m,与之相匹配的结构参数只能达到 12.5m×12.5m,可凿性好的矿体最大为12.5m×15m (板石)。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近期指标
②开采指标 相关地下矿山(无底柱)主要指标(2008年某月) 贫化率 回收率 西直门 20.82 79.20 弓长岭 18.23 88.10 小官庄 32.24 81.39 张家洼 32.24 81.39 桃冲 15.74 84.49 金山店 25.21 77.21 程潮 30.76 99.91 漓渚 19.72 70.97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一、什么是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一)、发展历史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六十年代逐步发展并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七十年代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并占优势的种方法。
以我国为例,七十年代中期铁矿地下开采矿山总数的45%,约占铁矿石总量的63%采用该采矿方法。
(二)、特征无底柱分段崩落种法是将阶段用分段回采巷道划分为若干分段,由上向下逐个分段进行回采,随后由崩落围岩充填采空区,分段下部不设出矿的底部结构,以小的崩矿步距爆破下来的矿石在崩落围岩的覆盖下直接由回采进路端部放出,凿岩、出矿共用同一巷道。
这种采矿方法结构简单,为机械化采矿创造了有条件。
主要特点:1.各分段不设放矿的底部结构,不留任何矿柱;2.凿岩、爆破、出矿等回采作业均在同一回采进路顺序进行;3.矿石回采由回采进路的上(下)盘一端开始,按步距顺序后退回采,直至下(上)盘一端矿体边界为止;4.在回采进路端部于崩落围岩覆盖下进行挤压爆破和放矿;5.上下分段进路在空间呈菱形交错布置。
(三)、适用条件1.较规则的急倾斜厚矿体;2.矿石稳固程度在中等以上,进路中不需大量支护;3.顶板围岩能自行崩落,且块度较大;4.地表允许陷落,表土层不厚,没有导致井下被淹没的地表水或地下水;5.矿石允许贫化,矿岩容易分离,矿石可选性好,围岩含有用矿物成分。
(四)、优缺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是一种高效率、高生产能力.高度机械化、低成本和作业安全的采矿方法,与其它种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不留矿柱,不设底部结构,所有矿块间和分段间,不需要留任何底柱和间柱,不需要掘进难以施工的漏斗、斗穿,斗颈和电耙等切割巷道,不需进行回收顶、底、间柱等复杂繁重的工作;在矿块中只布置采矿进路.联络巷道.切割巷道和切割天井,结构简单,便于施工;2.回采工艺简单,各项回采作业在不同分段进行,互不干扰,管理方便,作业专业化,有利于操作技术和工效的提高;3.易于实现采矿作业全面机械化,采准和回采作业都在进路进行,便于使用大型无轨自行设备,如掘进台车、采矿凿岩台车、装运机等;4.作业安全,人员在水平巷道工作,顶板暴露面积小,出现浮石或不安全因素时,容易及时发现和处理;5.灵活性大,每条进路所负担的回采宽度只有10米左右,崩矿步距只有2米左右,生产中出现问题时影响面小;还能根据矿体条件的变化随时改变进路布置或回采顺序;上分段残留的矿石可在下分段回收;对矿石成分复杂的矿体,可分采分运或选别回采,有利于稳定出矿品位和矿石综合利用。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过程控制系统研究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过程控制系统研究摘要: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管理粗放、损失贫化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过程智能控制系统。
使用RFID技术、WIFI技术、组网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对铲运机进行智能定位、出矿量计量、品位估算、视频监控以及安全预警,使管理人员能精确实时掌握铲运机作业状态以及出矿指标完成情况。
在蒙库铁矿的实例实施结果表明:系统建立之后,实现了放矿过程的综合管控和远程监测,便于矿山工作人员更加合理的调控,保证溜井矿量和品位的均衡,对于提高矿山运转效率,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管理;RFID技术;智能定位Discussion on the Ore-drawing Process Control System of Non-pillar Sublevel Caving MethodSHI Ruipeng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extensive management and large loss and depletion in sublevel caving without pillar, an intelligent ore-drawing control system for the process of non-pillar sublevel caving method. The use of RFID technology, WIFI, networking technology and sensor technology to the scraper intelligent positioning, ore production measurement, grade estimation, video monitoring and safety warning, so that managers can accurately and real-time grasp the scraper operation status and the completion of mining indicators. 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s of Mengku Iron Mine show tha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and remote monitoring of the ore drawing process are realize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mine workers to more reasonabl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ensure the balance of ore flow and grade, which is of great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min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safety production risks.Key words:Non-pillar sublevel caving method; Draw control; RFID technology; Intelligent positioning1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浅部资源逐步枯竭,使得地下矿山开采规模逐渐扩大。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技术参数优化及放矿方式改进

( 3 ) 炸药 单 耗偏 高 ,采矿 炸药 单耗 为0 . 6 7 8 0 ~0 . 8 2 1 9 k g /t。 ( 4 ) 生 产能 力低 , 没有 达到设 计 能力 。 2 . 改进 的措 施 和方 法 2 、 1 改 变采 场结 构 参数 分段高 度和 回采进路 间距是主 要的采场 结构参数 , 也是 影响采 准系数 主要 因素 。 采 准系数 为每一 千吨采 出矿石量 所需掘 进的 采准 、 切 割巷道 米数 。 其表 达 式为 : .
2 、 4 起 爆 方式
铁矿、 赤铁矿、 黄铁矿 , 脉石矿物以石英、 角闪石为主 自投产以来 , 采矿工艺中 暴 露 出以 下 问题 。 ( 1 爆 破 大块 率高 , 悬顶 、 立 槽时有 发生 。 大 块率平 均为2 8 %, 采 场 回采进路 悬 顶率 达 3 0%。 ( 2 ) 矿石 损 失率 、 贫 化率 指标 偏高 ,损失 率为2 5 . 4 9 %~2 8 %, 贫化率 为2 4 .
1 . 引育
1 8 矿组是 板石 矿业 公司 主要铁 矿石 生产基地 之一 , 井下开 采 , 采用 沿走 向 布置无底 柱 分段崩 落 法进行 矿石 回采 。 矿组走 向北东 , 走 向长3 0 0 m, 倾 向西北 , 倾 角5 0 -7 0 。 , 平均 为5 5 。 , 倾 斜延 深最深 达一 7 咪 标高, 平均厚 度3 0 -7 0 m, 矿石 硬 度f =1 2 ~1 4, 围岩 硬 度f - 9 ~1 1 。 金 属矿 物 以磁铁 矿为 主 , 其 次 为少量 磁 赤
工 业 技 术
C ho g y R ev i e w
●I
无 底 柱 分 段 崩 落 法 的技 术 参 数 优 化 及 放 矿 方 式 改 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各放矿方案 (截止品位) 间的矿石贫化率差 异大 ,并在整个放矿过程中保持大的差异 ,可见矿石 贫化率取决于截止品位 。
上面多分段放矿的矿石损失贫化规律应是无贫 化放矿的主要理论依据 。
多年来一直沿用现行截止品位放矿的原因 ,可 能和人们对崩落法放矿的矿石损失贫化传统认识有 关 。所谓传统认识就是认为矿石损失与贫化关系是 此起彼伏的 ,即降低贫化率就是随之减少放出矿石 增大损失 ;反之 ,增大贫化率就可提高矿石回采率 。
研究中发现了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 。在多分段 放矿实验中 ,改用它种 (提高) 截止品位放矿时发现 , 和现行截止品位对比 ,在矿石回收率不降低情况下 , 可使矿石贫化率 (岩石混入率) 下降 ,甚至有大幅度 下降 ,这是一次重要的发现 。
刘兴国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 和平区东北大学 139 信箱 。
·5 ·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总第 332 期 金 属 矿 山 2004 年第 2 期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现行截止品位放矿 无贫化放矿 低贫化放矿
Ore Dra wing Mode in Pillarless Sublevel Caving
Liu Xingguo Zhang Guolian
( Nort heast U niversity)
Abstract There are t hree ore drawing modes in pillarless sublevel caving ,namely ,current cut2off grade drawing ,di2 lutionless drawing and low dilution drawing. As a result of t he analysis of t he features and suitable conditions of t he t hree met hods ,it is considered t hat t he current cut2off grade drawing mode has t he highest dilution rate and t he poorest econom2 ic benefit ,and t he dilutionless drawing can reduce t he dilution rate to below 8 % at t he basically same ore recovery wit h t he former met hod ,t hus having t he highest economic benefit . When dilutionless drawing cann’t be executed in one step ,low dilution drawing can be used and t he cut2off grade can be gradually raised towards dilutionless drawing.
·6 ·
2. 2 不同截止品位放矿方案多分段放矿实验 放矿方案 : 工业矿石品位为 37 % ,用 4 种放矿
截止品位和相当于 3 种放矿方式 ,列于表 1 。
表 1 不同截止品位放矿方案
方案
Ⅰ
Ⅱ
Ⅲ
Ⅳ
截止品位/ % 放矿方式
35
无贫化 放矿
30
低贫化 放矿 (2)
25
低贫化 放矿 (1)
20
现行截止 品位放矿
Ⅱ、低贫化 矿石回采率 61. 61 112. 11 81. 53 97. 28
放矿 (2) 岩石体积混入率 12. 62 11. 45 14. 10 12. 82
Ⅲ、低贫化 矿石回采率 66. 28 113. 17 85. 67 95. 49
放矿 (1) 岩石体积混入率 18. 57 16. 47 17. 74 14. 45
多分段放矿实验的矿石回收指标见表 2 ,根据
实验获得如图 1 的矿石贫化过程和规律 。
表 2 不同放矿方案矿石回收指标 %
分 段
实验方案 回收指标
123ຫໍສະໝຸດ 4Ⅰ、无贫化 矿石回采率 51. 11 103. 89 83. 61 90. 65
放矿 岩石体积混入率 3. 16 3. 05 5. 58 5. 28
试验预计矿石回采率不低于现行截止品位放矿 回采率 81. 26 % ,岩石混入率从 13 %~ 14 %降到 8 %。经过 3 个分段回采近 3 年的无贫化放矿试验 , 试验期间累计矿石回采率达 85. 18 % ,累计岩石混 入率为 7. 64 %。
虽然现行截止品位放矿应用于多分段放矿 ,出 现很大弊端 ,但对只有一次性回收的矿石还是合适 的 。例如最后一个分段的放矿 ,以及下盘残留区的 放矿 ,还应使用现行截止品位控制放矿 。 2 无 (不) 贫化放矿 2. 1 无贫化放矿的概念
改革现行截止品位放矿 ,解决无底柱分段崩落 法放矿贫化大的问题 ,我们提出过无贫化放矿 。无 贫化放矿就是当矿岩界面正常到达出矿口水平时 , 也就是说当放矿口一出现正常到达的覆岩时便停止 放出 ,以此保持矿岩界面的完整性 ,不使矿岩产生混 杂 。每个步距 、每条进路和每个分段都如此放出 ,当 然放出的矿石为无贫化 (无岩石混入) 的矿石 “, 无贫 化放矿”一词就是这样叫出的 。
上述放矿实验与理论分析 ,使我们坚信无贫化 放矿的可行性 。但由于井下生产随机因素较多 ,没 有得到生产实践的证明之前 ,还不能最后肯定它的 价值 。1993 年 3 月在酒钢镜铁山铁矿编制无贫化 放矿的可行性研究和试验方案 ,8 月正式开始结合 生产进行试验 ,到 1996 年 3 月总结止 ,取得了好的 效果 ,全面实现并超出了计划指标 。
原则确定 ,或者说按步距放矿的经济效益最大原则
确定 ,据此原则建立的计算式为
截止品位 =
1 t 采出矿石的采选费用 (元/ t) 选矿金属回收率 ( %) ×精矿售价 (元/ t)
×100 %1
上述原则和方法确定的截止品位 ,可称之为现
行截止品位 ,以现行截止品位作为截止放矿条件控
制放矿 ,可称之为“现行截止品位放矿”。
Ⅳ、现行截止 矿石回采率 71. 60 115. 65 94. 05 93. 07
品位放矿 岩石体积混入率 27. 39 25. 29 25. 74 25. 31
5 91. 36 6. 72 90. 45 12. 55 90. 95 14. 68 91. 75 26. 54
图 1 各放矿方案的分段矿石回采率 Hk ( a) 和分段岩石体积混入率 rv ( b)
按该种放矿方式的实质称之为“无贫化放矿”是 有道理的 。但为了判定覆岩 (矿岩接触面) 是否正常 到达 ,迄今为止只能靠放出一定数量的岩石来判定 , 因此无贫化放矿的放出结果还有一定的贫化率 。
无贫化放矿提出的主要依据也是无贫化放矿的 主要技术思路 ,有 2 个方面 :一为充分考虑覆岩下放 矿和崩落矿岩移动空间连续性条件 ,综合分析矿石 回收指标与经济效益 ;二是保持矿岩界面完整性 ,不 使矿岩界面破裂 ,不能像现行截止品位放矿从破裂 处放出大量岩石 。由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口密 集 ,崩落矿岩移动区内的矿岩界面是完全可控的 。
现行截止品位是根据步距放矿边际品位收支平 衡原则确定的 ,故截止品位最低 ,因此现行截止品位 放矿的贫化率最大 ,构成现行截止品位放矿的一项 基本特征 。
按步距考核放矿的回收指标 (矿石损失与贫化) 和经济效益 ,是确定现行截止品位放矿原则的主要 技术思路 。该技术思路没有考虑崩落法放矿时崩落 矿岩移动空间连续性的特点 。由于移动空间存在连 续性 ,故上下分段放矿之间存在联系和制约 ,如移动
(2) 在变化段中分段矿石回采率开始时以现行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刘兴国等 :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式 2004 年第 2 期
截止品位放矿为高 ,随着回采分段数增加 ,各放矿方 案在保持贫化率具有较大差异情况下 ,矿石回采率 逐渐接近 ,放到第 5 分段时基本相同 ,推测以后的分 段矿石回收指标不会再有较大起伏 。这是无贫化放 矿可获得“矿石回采率同现行截止品位放矿基本相 同条件下矿石贫化率大幅度下降”效果的重要依据 。
Keywords Pillarless sublevel caving ,Current cut2off grade drawing ,Dilutionless drawing ,Low dilution drawing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式可分为 3 种 :一是
现在普遍采用的截止品位放矿 ,二是无贫化放矿 ,这
(3) 第 5 分 段 的 矿 石 回 采 率 为 90. 45 % ~ 91. 75 % ,可近似取 90 % ,应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 矿稳定后矿石回采率可能达到的数值 ,起码应该是 实验结构参数 (10 m ×10 m ×3 m) 和直壁条件下放 矿可能达到的矿石回采率 ,可作为评价矿石回收情 况的依据 。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贫化大的问题由来已
久 ,为了解决该问题 ,曾经从方法结构 、结构参数和 放矿管理等方面进行过许多研究 ,但收效有限 。
步距放矿过程是 ,首先放出纯矿石 ,放出一定数 量之后出现岩石产生贫化 。贫化随着放出量的增大 而增大 ,在混入大量岩石之后 ,使当次放出矿石品位 降低到规定的截止品位时才停止放矿 。贫化大的问 题就是由于允许放出大量岩石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