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七年级上作文 第三单元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导学案

第三单元写作指导写人要抓住特点导学案【导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导学重难点】1.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
【文题展示】文题一:片段写作猜猜他是谁。
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300字左右写一写他的特点。
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
提示:1.抓特点。
要仔细观察,这个同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是他的相貌、衣着、声音,还是脾气性格?他的习惯性动作是什么?他有没有口头禅呢?抓住特点,是写好人物的第一步。
2.细描绘。
围绕特点细描绘,用具体的细节来丰富人物形象,将人物特点凸现出来。
文题二:在上述片段写作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补充一些事例,以“我的同学____ ”为题,写一篇记人为主的文章。
不少于600字。
提示:1.记人文章中的叙事重在刻画人物形象,不刻意追求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
2.典型事例既可以是人物关键时刻的重要行为,也可以是那些看似细小、平常却能凸显人物个性、思想特点的事情。
3.多个实例应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
4.不要平均使用笔墨,而要详略结合。
文题三:你有特别崇拜的人吗?是邓稼先、闻一多、鲁迅那样的现当代伟人,还是李白、孙权那样的历史人物?是歌星、影星、球星,还是小王子、哈利·波特?或则只是你身边的某个人,他的言行举止、待人做事让你心生敬意?试以“我的偶像”为题目,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不少于600字。
提示:1.如果是你身边的偶像,那就是你熟悉的人,要仔细观察他的特点,写出他为什么吸引你,写出他的特别之处。
2. 如果不是你身边的偶像,可以搜集所写人物的有关资料或照片,结合你对他的了解,尝试描写他的外貌,并选择一两个事例,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特点。
《写人要抓住特点》 导学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
2、能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3、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2)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
2、难点(1)如何将多种描写方法综合运用,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2)如何选取恰当的典型事例,更好地展现人物特点。
三、学习方法1、观察分析法:观察身边的人物,分析其特点。
2、阅读借鉴法:阅读优秀的写人作品,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
3、写作实践法:通过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知识链接1、人物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等进行描写,展现人物的外在形象。
例如:“他身材高大,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戴着一副墨镜,看起来很酷。
”(2)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其性格、思想和情感。
比如:“‘别担心,我会帮你的!’他拍着胸脯说道。
”(3)动作描写:对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反映其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
像这样:“他紧紧地握着拳头,牙齿咬得咯咯响。
”(4)神态描写: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展现其心理状态。
如:“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5)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其思想和情感。
“我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2、选取典型事例典型事例是指能够集中反映人物特点的事件。
选取典型事例时要注意事例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新颖性。
五、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善良勇敢,有的人自私怯懦。
那么,如何用文字将这些各具特色的人物生动地展现出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人要抓住特点”。
(二)观察与思考1、观察身边的同学,说说他(她)有什么特点。
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入手。
2、思考:这些特点是通过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三)方法指导1、外貌描写(1)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独特之处,不要面面俱到。
《写人要抓住特点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写人要抓住特点》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写人作文。
2.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
3.学会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
二、导入引导: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怎样的呢?他们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都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在文字中如何描写才能让读者对这个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呢?三、学习过程:1. 了解写人作文:写人作文是描写人物形象的一种文体,通过作者对人物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写,使人物更加鲜活、生动。
在写人作文中,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让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1)生动鲜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情感真实: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现其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
(3)富有感染力:让读者通过文字感同身受,对人物产生共鸣。
3. 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1)外貌描写:从人物的外貌特征入手,如身材、脸型、眼睛、头发等,突出个性特点。
(2)性格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现其性格特点,如温柔、顽皮、勇敢等。
(3)行为描写:通过人物的行动举动,展现其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如助人为乐、勇敢无畏等。
四、拓展延伸: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尝试用写人作文的形式进行描写,并注重抓住人物的特点。
可以先从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逐步展开,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人物。
五、总结反馈:写人作文是一种描写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的文体,抓住人物特点是写人作文的关键所在。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使读者对人物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注意抓住人物特点,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六、作业布置:1.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写一篇写人作文,注重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阅读一些名家的写人作品,分析他们是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人作文,并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第一课时(学案)(含答案)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_【认定目标】1.了解写作中常用的几种描写方法。
2.学习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赏析文段,找出写作重点。
【写作指导】·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外貌特征的描写。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不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1.按顺序描写描写人物外貌时要合理安排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2.画龙点睛法是指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的一种肖像描写方法。
3.穿衣戴帽法抓住人物衣着与众不同的地方,往往能写出新意。
·神态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外貌特征的描写。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不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1.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2.和动作、语言描写相结合神态描写要结合动作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个性的写作方法。
语言描写要点:①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②语言力求简洁,能反映人物的特征。
技法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片段写作】1.修改下列片段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2.修改下列片段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刘小成说:“没看见。
”旁边的张勇还帮刘小成说话。
可王丽说:“是刘小成踢的。
”刘小成不承认。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没看见。
”李强说。
3.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可以是你的同学,可以是你的老师,也可以是你的亲人,抓住人物特点,写出神韵,写出真情,题目自拟。
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指导目标聚焦1.通过观察、比较,抓住人物特征。
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细致描绘人物,突出人物的特征。
2.通过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掌握以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3.通过描写自己的偶像,感受人物的思想、精神魅力,培养自己健康向上、高尚的人格品质。
任务写作一、片段写作。
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200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
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他们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
如果被很多同学猜中了,那就说明你写得很棒!提示“画”肖像时,可写人物容貌(如脸型、五官)、衣着、体态、神情等,但不见得写其全貌,抓住其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落笔,如忧郁的眼神、乐观的笑容等,更能准确描摹。
二、将第一题所写的片段扩展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题目自拟。
不少于500字。
提示1.借鉴其他同学的写作经验,进一步补充完善你的片段文字。
注意补充一些能体现这个同学个性的事例,在事中写人。
2.安排好叙事的详略。
但详写的事情也不能面面俱到地展开叙述,而应该突出重点,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
三、你有自己的偶像吗?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代人物,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名人?是现实生活中的歌星、影星、球星,还是文学影视形象孙悟空、哈利·波特、蜘蛛侠?试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1.要写出偶像吸引你的地方,让人明白你崇拜他的原因。
2.注意搜集所写人物的有关资料,结合你对他的了解,尝试描写他的外貌、神态等,力求通过一些事或细节写出他的特点。
写法指导方法一:写外貌,抓关键导入:一个人的外貌包括很多方面,五官有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毛发有头发、胡须等。
然而,我们在写一个人的外貌时,真的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吗?请注意:外貌描写要注意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活动1:猜漫画,识人物举鲁迅、成龙、爱因斯坦的漫画,思考为什么读者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活动2:举例子,讲技法例(1):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檐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优质课导学案_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动作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2. 初步掌握动作描写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人物特点。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过程】一、明确训练目标: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2. 初步掌握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二、学习动作描写:1.学习动作描写概念及作用。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
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动作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段落举例。
课内文段举例:扫出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下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作文中动作描写文段: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她高兴得又蹦又跳。
三、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欣赏经典动作描写文段,掌握动作描写技法。
技法点拨一:精心选择恰当的动词1.“她认真地擦玻璃窗”的动作描写:她拿起黑板旁的抹布,蹲在水桶旁,用力上下搓着。
随后将干净的抹布小心翼翼叠成方形,用手按住一边,慢慢从左移到右。
她弓着身,低下头,那一丝不苟的神情就像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技法点拨二: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2.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01 导学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特征刻画人物;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
【写作锦囊】写人,就是描写人物,以文字为画笔,具体、准确、生动描绘出人物形象,让读者看到文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写人特点五锦囊锦囊一:外貌描写观察内容:人的身材、体态、容貌、服饰等。
描写要求:善于观察找不同,扩大细节描特征。
锦囊二:神态描写观察内容:眉、眼、酒窝、笑容等。
描写要求:眉目传情脸儿笑,细腻生动表情出。
锦囊三:动作描写观察内容:头、颈、手、脚、腿、背等。
描写要求:推敲个性精挑选,细致动作要连贯。
锦囊四:语言描写观察内容:语句、语态、语气、语调等。
描写要求:符合身份性格化,简洁生动来表达。
锦囊五:心理活动描写观察内容:展现心理的表情、动作等。
描写要求:内心独白加表情,展开联想细描摹。
写人特点三步骤首先,观察外形特征,准确生动描绘肖像,把人写像。
其次,观察内在气质与风貌,准确生动描绘个性,把人写“活”。
最后,综合内外表现,展现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把人写真。
【课堂探究一】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
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
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这条腿何时、为什么截去,我们不知道。
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被摔到地上摔丢了腿和胳膊。
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
逄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
《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导学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导学案【写作目标】1. 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并通过细节描写加以描绘突出。
2. 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加以描写,以展现人物特征。
3. 感受人物个性,培养高尚人格。
【写作导语】记叙文常常需要写人。
人物形形色色,写作时怎样避免写成“千人一面”,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呢?答案只有一个: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作指导】(一)细心察比,捕捉特点1. 认真观察。
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感知、摄取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面的信息。
2. 仔细比较。
可以横向比较,即比较“这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细微差别。
3. 筛选特征。
人物特征方方面面,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特征。
(二)运用描写,突出特点1. 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应当特点鲜明,符合人物个性以及特定情境下的情感。
好的外貌描写,不仅能让读者识其“形”,而且能让读者体会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心理状态,也就是通其“神”。
如《三国演义》里“温酒斩华雄”一段,写关羽:其人身长九尺五寸,髯长一尺八寸,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似巨钟,立于帐前。
这几句写关羽,可谓“义勇之概,时时如见”。
另一个例子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写范进出场时的形象: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
广东虽是气候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著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
这段话里,“面黄肌瘦”“破毡帽”等处写贫苦,“花白胡须”写年老,可知范进已经在科举上白白浪费了多年而仍一无所获。
“乞乞缩缩”,既是承上文写其穷困,也透露出了多次应考失败对范进精神上的摧残。
短短几句,一个科举制度牺牲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写人的文章都需要描写外貌。
如果人物的外貌特点不突出,而且与表现人物特点的主要事件没有任何关联,那么,就没有详加描写的必要,甚至可以完全不写。
2. 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除了外貌,还可以抓住人物典型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描绘。
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思想等不同,其动作行为、说话方式、思维习惯定然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写作指导写人要抓住特点导学案【导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导学重难点】1.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
【文题展示】文题一:片段写作猜猜他是谁。
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300字左右写一写他的特点。
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
提示:1.抓特点。
要仔细观察,这个同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是他的相貌、衣着、声音,还是脾气性格?他的习惯性动作是什么?他有没有口头禅呢?抓住特点,是写好人物的第一步。
2.细描绘。
围绕特点细描绘,用具体的细节来丰富人物形象,将人物特点凸现出来。
文题二:在上述片段写作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补充一些事例,以“我的同学____ ”为题,写一篇记人为主的文章。
不少于600字。
提示:1.记人文章中的叙事重在刻画人物形象,不刻意追求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
2.典型事例既可以是人物关键时刻的重要行为,也可以是那些看似细小、平常却能凸显人物个性、思想特点的事情。
3.多个实例应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
4.不要平均使用笔墨,而要详略结合。
文题三:你有特别崇拜的人吗?是邓稼先、闻一多、鲁迅那样的现当代伟人,还是李白、孙权那样的历史人物?是歌星、影星、球星,还是小王子、哈利·波特?或则只是你身边的某个人,他的言行举止、待人做事让你心生敬意?试以“我的偶像”为题目,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不少于600字。
提示:1.如果是你身边的偶像,那就是你熟悉的人,要仔细观察他的特点,写出他为什么吸引你,写出他的特别之处。
2. 如果不是你身边的偶像,可以搜集所写人物的有关资料或照片,结合你对他的了解,尝试描写他的外貌,并选择一两个事例,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特点。
【片段赏析】首先,请大家欣赏下列精彩片段,边读边想下列语段从什么角度在描写人物?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红楼梦》屠格涅夫: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晳的脸。
都德: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
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
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
贝多芬: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左拉: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
有一个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
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
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
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探求的十分尖锐的目光。
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带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和戏谑。
【写作导航】一、抓住特征写外貌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指对人物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的描写。
只有抓住人物特点,写好外貌,才能做到写谁像谁,使读者如见其人。
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给人印象最深刻、最突出的特征。
有些同学写人时缺乏真情实感,描写人的外貌往往千人一面,什么“圆圆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不管男女老少都一样。
同学们如果对所写人物外貌进行认真的“捕捉”,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外貌相同的人。
描写因人而异,“千人一面”让人乏味。
人的外貌各不相同,作文千万不能像流水账,一点不少,从头写到脚。
实际上,“此人”之所以不同于“彼人”,往往只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特征中。
眉毛胡子一把抓,外表写得很全,实际是湮灭了主要特征,达不到目的。
所以,写人外貌时,一定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抓住特征,善于取舍。
例如一学生写本班学生外貌“‘唔啊,好香!’一阵香水味扑鼻而来,定神一看,远处走来我们班的臭美大使-----陈晓飞。
他留着三七开分头,头上锃亮,就像狗舔过的一样。
平时他总爱‘摇头晃脑’地展现出‘安在旭’的风姿。
周日到校,你会发现他的头发贼亮贼亮的,那是因为他喷的‘亮发素’太多了。
怎么样,你说他臭美不臭美?”寥寥几笔,活画出了人物爱好打扮的个性,展现出了当代青少年追赶时髦的特点,生动形象、个性鲜活。
二、仔细聆听抓语言“言为心声。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择他有代表性的语句,来刻画他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个性和思想。
此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作文中的人物的真实语言尤为重要,千万不可凭想象“张言李腔”。
如2012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你是我的一本书》中写到“妈妈听了以后觉得味道儿有点不对了,拿食指戳着他的脑门警告说:‘瞧你那没出息样儿!想吃软饭啊?’老爸赶紧把食指竖在唇际:‘嘘,别当着儿子的面这么说我啊,夫人。
’呵呵,其实我都听见了呢,其实我都记到心底里去了呢。
”简单的几句对话,写出了老妈的嗔怒、老爸的温和,氤氲着浓浓的爱的气息,富有生活情趣。
三、锤炼词语绘动作老舍是塑造人物的高手,他告诉我们一个描写的秘诀:“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立起来。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那么进行动作描写有什么好方法呢?首先要准确选用动词,其次要细绘连贯动作,此外还要注意精心修饰动词。
如“别看张敏的个子矮,可是每次做扫除,她擦的玻璃最干净了!为了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绝招儿,我仔细观察了她擦玻璃的动作。
她敏捷地踩着椅子上了桌子,又从桌子迈上窗台。
她先用一块干布掸了掸玻璃,然后再换一块潮湿的抹布,踮着脚,一只手抓住窗棂,一只手从上到下用抹布蹭玻璃。
接着,又自上而下从左到右蹭了一遍。
玻璃上有污点的地方,她就哈一口气,使劲蹭几下,还不干净,她又用手指抠几下,啊,污点终于被她消灭了。
她从窗台上下来,站在地上,端详着被她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
原来她擦玻璃这样细致,还真有两下子呢!”小作者使用了“踩、迈、掸、踮、抓、蹭、哈、抠”等一系列的词,把擦玻璃的过程写得很具体。
我们把这些词串连起来,在头脑中就会形成张敏擦玻璃又干净、又麻利的画面,从心底里佩服她把玻璃擦得一尘不染、又快又好地绝招。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知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能够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能够再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避免内容空洞无物。
四、揣摩内心写心理心理活动分两种:一种是文中的人物的心理描写,另一种是作者的心理描写。
比如:我们读过的文章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类话:“我想……”“他在心里盘算着……”“老师的话又在我耳边想起”“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这些都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
有了心理描写,人物就鲜活起来,文章就生动起来。
为使文章更加精彩,我们也可以运用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间接地写人物心理。
例如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星星在浸透鲜血的白俄罗斯上空悲哀地眨着泪眼。
漆黑的夜空象个塌陷的大坑,夜雾似烟,朦胧,飘忽。
寒风把充满腐烂的落叶、潮湿的黏土气息和三月残雪的苦味撒满了大地......在旱风的蒙蒙雾气中,太阳升到断崖的上空来。
太阳的光芒照得葛利高里的没戴帽子的头上的密密的白发闪着银光,从苍白的、因为一动不动的而显得很可怕的脸上滑过。
他好像是从一场噩梦中醒了过来,抬起脑袋,他看见自己头顶上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的太阳。
”【范文引领】老头儿张景程记忆中总有这么一个老头儿:脸型像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高低起伏,而且落差也比较大。
略呈三角状的眼睛早已陷入了黄土中,只能发出暗淡的光。
他似乎每天都穿着一件蓝色的过了时的棉布衬衣,花白的头发,偶尔可以寻出几根黑丝。
(外貌描写凸显了人物的苍老,暗示了人物生活的艰辛,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
特别是抓住服饰,表现了人物的节俭,唤醒了读者。
)我总是嘲笑他的迂。
他整天骑着他那辆连铃都掉了的单车,后面背着一包不知名的东西,听说是给人家建房子用的,每每早早地就出去,晚上却总是迟迟未归。
(体现人物身份,为后文写“父亲”慷慨投资买电话铺垫。
)他回来当然是人人都知道的,因听到破单车发出哮喘般的声音。
我是很讨厌这声音的。
晚上,他喜欢坐在门前大树下的青石板上,拿出烟丝、纸片,用手捏几下,再放进嘴里用口水沾湿,取出火柴,划燃、点上。
黑夜里,烟自然是看不到的,只看到一个小火星,忽暗忽明。
我走过去,看他那样子,笑了笑,又问他:“你不是有辆摩托车吗?咋不去骑呢,整天骑那辆破车?”他长长地吸了一口烟,火光映红了那张布满沟壑的脸,照亮了那双枯枝似的手指,足足有一分钟,他才将烟徐徐吐出来,叹口气说:“油贵啊!这不,你还要读书嘛!”(细节描写,慈父形象跃然纸上。
)最受不了他这劲,便借口受不了烟味,跑开了。
没想到第二天,他还真不抽了。
我又笑他的迂,戒烟能省几个钱呀。
(多次心理描写反衬父爱的伟大、无私。
)一天,周末了,回到家中,进门就看见一部电话。
我欣喜若狂,心想: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老头子开窍了,都舍得装电话了,还给我买了部手机。
哎,我是班里最后一个拥有手机的人了,再也不会被城里孩子取笑了。
霎时,我百感交集。
镇中学网点布局调整后去县城读书的我倍感自卑。
后来,听妈说,上次我打电话给村里的小卖铺,让转告爸爸给我捎资料费和生活费,小卖铺的大爷给忘了,四五天后才告诉了他们。
当时他桌子一拍,瞪大了眼睛,跳起来,大骂了好久。
妈说,从没见过他发那么大的火,他担心我挨饿、受批评,当即就说要装电话,给我买手机......(一系列连贯动词的选用,慈父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忽然我鼻子一酸,眼泪滚落了下来。
老头儿——父亲,老了的父亲,苦苦挣扎的父亲,为了我们兄妹仨的学业,靠一辆单车起早贪黑打拼的父亲,为了谁?为了我们!(以我的角度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将慈父形象推向高潮,简单几句的抒情议论,强化了文章主题,画龙点睛。
)【名师点评】作品以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写出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父爱的真实感受,具有普遍性。
作品中成功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饱经风霜、勤劳朴质、对己苛刻、疼爱子女、自强不息的父亲形象,蕴涵真情、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