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化学平衡,习题

合集下载

相平衡习题

相平衡习题

第五章相平衡一 . 选择题1. 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物系的自由度 f 为 ( )(A) 0 (B) 1 (C) 2 (D) 32. NH4HS(s) 和任意量的 NH3(g) 及 H2S(g) 达平衡时有(A) C = 2,Ф = 2,f = 2; (B) C = 1,Ф = 2,f = 1;(C) C = 2,Ф = 3,f = 2; (D) C = 3,Ф = 2,f = 3;3. 固体 Fe、FeO、Fe3O4与气体 CO、CO2达到平衡时其独立化学平衡数 R、组分数 C 和自由度数 f 分别为 ( )(A) R = 3;C = 2;f = 0 (B) R = 4;C = 1;f = -1(C) R = 1;C = 4;f = 2 (D) R = 2;C = 3;f = 14. FeCl3和 H2O 能形成 FeCl3·6H2 O,2FeCl3·7H2O,2FeCl3·5H2O, FeCl3·2H2O四种水合物,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C 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的相数Ф分别为: ()(A) C = 3,Ф = 4 (B) C = 2,Ф = 4(C) C = 2,Ф = 3 (D) C = 3,Ф = 55. 硫酸与水可形成 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6.某体系存在 C(s)、H2O(g)、CO(g)、CO2(g)、H2(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2O(g) +C(s) = H2(g) + CO(g)CO2(g) + H2(g) = H2O(g) + CO(g) CO2(g) + C(s) = 2CO(g)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C 为: ( )(A) C=3 (B) C=2 (C) C=1 (D) C=47. 298K 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整个体系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为( )(A) C = 2,Ф= 2,f= 1 (B) C = 2,Ф = 2,f= 2(C) C = 2,Ф = 1,f= 2 (D) C = 2,Ф = 1,f= 38.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第5章 化学平衡

第5章 化学平衡

5.16在25℃时,若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之比为10,则两个反应的ΔrGm 相差(5.7)kJ·mol-15.17在20℃时,甲醇的蒸汽压为11.83kPa,则甲醇汽化过程的ΔrGm为(5.23)kJ·mol-1。

甲醇在正常沸点时的ΔrGm为(0)kJ·mol-1 5.18在100℃时,反应AB(g)===A(g)+B(g)的平衡常数Kc=0.21mol·dm-3,则标准平衡常数K的值为(6.43)5.19已知环戊烷的汽化过程ΔrHm=28.7kJ·mol-1,ΔrSm=88J·mol-1·K-1.环戊烷的正常沸点为(53.1)℃,在25℃时的饱和蒸汽压为(37.3)kPa5.20对于反应:SO3(g)===SO2(g)+1/2O2(g) ΔrHm=98.7kJ·mol-1 将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标准平衡常数K及平衡移动方向等随条件的变化填入下表k正k逆r正r逆K平衡移动方向增加总压不变不变增大增大不变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正向移动加催化剂增大增大增大增大不变不移动5.21已知反应NiSO4·6H2O(s)===NiSO4(s)+6H2O(g)的ΔrGm=77.7kJ·mol-1 ,则平衡时NiSO4·6H2O固体表面上水的蒸气压p(H2O)为(537)Pa5.22反应I2(g)===2I(g)达平衡时:(1)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原因是(I2解离是吸热反应ΔrHm>0)(2)压缩气体时,I2(g)解离度(减少);原因是(总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粒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3)恒容时充入N2气体,I2(g)的解离度(不变)原因是(I2(g)和I(g)的分压都不变)(4)恒压时充入N2气体,I2(g)的解离度(增大)原因是(体积变大时,则I2(g)和I(g)的分压同时减小,平衡向粒子数多的方向移动)5.23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在673K时,K=5.7*10^-4;在473K时,K=0.61.则873时,K=(1.3*10^-5)。

(完整版)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练习题一、是非题,以下各题的表达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容下增加惰性组分时平衡不搬动。

( )O2、指定状态下的r G或B B 就是定温定压下G ~ 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B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 r G m =0。

()4、恒 T 、p 、W ˊ=0 下,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为: rGmB B 0 。

()5、某一反应在等温等压且可是体积功的条件下 rGm0 ,则该反应不能够正向进行。

( )6、理想气体化学反应A( g)B( g)C ( g) ,在恒温下增大总压时,反应物转变率将增大。

( )7、对理想气体反应: 0 =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 B >0 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衡向右搬动。

()8、由 r G =-RTlnK ,因为 K 是平衡常数,所以 r G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化值。

()9、等温等压且不涉及非体积功条件下,所有吸热且熵减小的反应,均不能够自动发生。

( )10、 对于B的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压下增加惰性组分时平衡不搬动。

( )B11、标准平衡常数变了,平衡必然会搬动。

反之,平衡搬动了,标准平衡常数必然会改变。

()(χeq) Bx12、对理想液态混杂物中的反应,标准平衡常数 K ( T )≈ B。

( )BK 13、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能够用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来判断反应的方向。

()14、某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 )15、在必然温度和压力下, 某反应的 r G 0,所以要采纳合适的催化剂, 使反应得以进行。

()二、选择题1、温度高升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 1)降低;(2)增大;( 3)恒定;(4)无法确定。

12、 HgO(s)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f G为 - 58.52 kJ ·mol -1,其分解反应为: 2HgO(s) == 2Hg(l) + O 2(g),HgO(s)在 298K 的分解压力是:( )。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三版第五章答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三版第五章答案

物理化学总复习第五章 化学平衡 第六章1. 在880℃时,CaCO 3(s )分解为CaO (s )和CO 2(g )的分压为p co2大于1标准压力。

如果反应为2CaCO 3(g)=2CaO(s)+2CO 2(g),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0=。

2.已知298K 时反应N 2O 4(g)▯2NO 2(g)的K 0为0.1132。

今在相同温度且N 2O 4(g)及NO 2(g)的分压均为101.325kPa 的条件下,反应将是:答案:D (A )向生成NO 2(g)的方向进行 (B )正好达到平衡(C )难以判断其进行方向 (D )向生成N 2O 4(g)的方向进行3.在400℃和标准压力下,反应32H 2(g)+12N 2(g)▯NH 3(g)的K 0为0.0129,则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反应3H 2(g)+N 2(g)▯2NH 3(g)的K 0=1.66×10-4。

4.已知温度T 时反应H 2O(g)▯H 2(g)+12O 2(g)的平 衡常数为K 10,反应CO(g)+ H 2O(g)▯ H 2(g) +CO 2(g)的平衡常数为K ,同温下反应CO 2(g)▯CO(g)+12O 2(g)的平衡常 数K 应为答案: D (A) K =K 10+K (B) K =K 10 +K (C) K =K /K 10 (D) K = K 10/K5.在温度T 时,将纯NH 4HS(s)置于抽空的容器中,则NH 4HS(s)按下式发生分解:NH 4HS(s)▯NH 3(g)+H 2S(g), 测得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力为p ,则平衡常数K 0为:(A) 0.25 p 2 (B) 0.25p (C) p 2 (D) 0.5p 2 答案: A6.在298K 时,反应CuSO 4.3H 2O(s)▯CuSO 4(s)+3H 2O(g)的K 0为 1X10-6,则此时平衡的水蒸气分压为: 1X10-2p 0。

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复习题一、判断题:1、H3PO4溶液中,c (PO43- ) = K(H3PO4 ) mol·L-1。

.................................................()2、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能,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3、由CaCO3和CaO 构成的封闭系统,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使反应CaCO3 (s) CaO (s) + CO2 (g) 达到平衡。

................................................................()3、MnS (s) + 2 HAc Mn2+ + 2 Ac- + H2 S 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K( MnS )·[ K( HAc ) ]2 / [ K( H2S )·K( H2S ) ]。

............. ()4、密闭容器中,A、B、C 三种气体建立了如下平衡:A (g) + B (g) C (g),若保持温度不变,系统体积缩小至原体积的2时,则反应商Q与平衡常数的关系3是:Q = 1.5 K。

..........................................................................()5、根据同离子效应,沉淀剂加入越多,其离子沉淀越完全。

. ()6、在一定温度下,随着可逆反应2SO2 (g) + O2 (g) 2SO3 (g) 的进行,p (O2 )、p (SO2 ) 不断减少,p (SO3 ) 不断增大,所以标准平衡常数K不断增大。

.....................................()二.选择题:1、在一恒压容器中,某温度、100.0 kPa 条件下,将1.00 mol A 和2.00 mol B 混合,按下式反应:A (g) + 2B (g) C (g)。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思考题习题答案—第5章化学平衡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思考题习题答案—第5章化学平衡

第五章 化学平衡一.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各种形式,并会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了解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形式和计算方法。

3.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 与r m G ∆在数值上的联系,熟练用热力学方法计算r m G ∆,从而获得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

4.了解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f m G ∆的定义和它的应用。

5.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记住van ’t Hoff 公式及其应用。

6.了解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把本章放在多组分系统之后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多组分系统中介绍的化学势的概念和各种表示方式,来导出化学反应等温式,从而用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本章又用到了反应进度的概念,不过其值处在0 1 mol -的区间之内。

因为在利用化学势的表示式来计算反应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时,是将化学势看作为一个定值,也就是在有限的反应系统中,化学进度为d ξ,如果在一个很大的系统中, 1 mol ξ=。

严格讲,标准平衡常数应该用绝对活度来定义,由于本教材没有介绍绝对活度的概念,所以利用标准态化学势来对标准平衡常数下定义,其含义是一样的。

从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式可知,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化学势一样,都仅是温度的函数,因为压力已指定为标准压力。

对于液相反应系统,标准平衡常数有其相应的形式。

对于复相化学反应,因为纯的凝聚态物质本身就作为标准态,它的化学势就是标准态化学势,已经归入r m G ∆中,所以在计算标准平衡常数时,只与气体物质的压力有关。

学习化学平衡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知道如何计算平衡常数,了解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能找到一个经济合理的反应条件,为科研和工业生产服务。

而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各种浓度表示式和各种平衡常数表示式之间的换算,否则会把自己搞糊涂了,反而没抓住主要内容。

由于标准平衡常数与r m G ∆在数值上有联系,r m ln p G RT K ∆=-,所以有了r m G ∆的值,就可以计算p K 的值。

自测习题 第5章 化学平衡

自测习题 第5章 化学平衡

第5章 化学平衡思考题:1. 等温等压下,一个化学反应之所以能自发进行,是由于反应物的化学势的总和大于产物的化学势的总和,那么为什么反应总不能进行到底,而要达到平衡态?2.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当气体开始浓度不同时,K \是不是相同?平衡组成是不是相同?3. 某一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ΘΔm r G >0,这说明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这个说法对么?为什么?4. 平衡移动原理(即勒沙特列原理):如果对一个平衡系统施加外部影响,则平衡将向着减少此外部影响的方向移动。

试讨论温度、压力、惰性气体、添加某一反应物等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选择题:1. 有一理想气体反应A+B=2C ,在某一定温度下进行,按下列哪种条件可以用ΘΔm r G 直接判断反应方向和限度 ()A .任意压力和组成;B .总压100kPa ,物质的量分数x A =x B =xC =1/3C. 总压300kPa ,物质的量分数x A =x B =x C =1/3D. 总压400kPa ,物质的量分数x A =x B =1/4,x C =1/22. 气相反应2NO+O 2=2NO 2在27℃时的K p 与K c 之比约为 ()A .4×10-4B .4×10-3 C. 2.5×103 D. 2.5×1023. 实际气体的平衡常数K f 的数值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标准态B .温度 C. 压力 D. 体系的平衡组成4. 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哪个因素而改变 ()A .体系组成B .标准态C. 浓度标度D. 化学反应式中的计量系数 5. 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式 (1)A+B = 2C , (2)1/2A+1/2B = C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ΘΘΔ=Δ2,1,2m r m r G G ,ΘΘ=21K KB .ΘΘΔ=Δ2,1,2m r m r G G ,221)(ΘΘ=K KC. ΘΘΔ=Δ2,1,m r m r G G ,221)(ΘΘ=K K D. ΘΘΔ=Δ2,1,m r m r G G ,ΘΘ=21K K 6. 反应2NO+O 2=2NO 2的Δr H m 为负值,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则 ()A .升温加压B .升温降压C. 降温加压D. 降温降压7. 反应C(s)+2H 2(g)=CH 4(g)在1000K 时Δr G m Θ=19.29kJ 。

化学平衡状态练习题

化学平衡状态练习题

化学平衡状态练习题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稳定,且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速率不再发生改变。

为了帮助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平衡常数,以下是一些化学平衡状态的练习题。

练习题1:考虑以下反应:2A + B ⇌ C + 3Da) 在给定的条件下,如果初始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0.5 mol/L,反应物B的浓度为0.8 mol/L,产物C的浓度为0.4 mol/L,产物D 的浓度为0.2 mol/L,请计算平衡常数Kc。

解答: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K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c = [C]^c[D]^d / [A]^a[B]^b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A的系数为2,反应物B的系数为1,产物C的系数为1,产物D的系数为3。

代入给定的浓度值,计算Kc值:Kc = (0.4)(0.2)^3 / (0.5)^2(0.8) = 0.032 mol/L因此,平衡常数Kc为0.032 mol/L。

练习题2:考虑以下反应:N2(g) + 3H2(g) ⇌ 2NH3(g)b) 给定以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N2]=0.1 mol/L,[H2]=0.3 mol/L,[NH3]=0.2 mol/L。

请计算平衡常数Kc。

解答: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K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c = [NH3]^2 / [N2][H2]^3代入给定的浓度值,计算Kc值:Kc = (0.2)^2 / (0.1)(0.3)^3 = 2.96 mol/L因此,平衡常数Kc为2.96 mol/L。

练习题3:考虑以下反应:2SO2(g) + O2(g) ⇌ 2SO3(g)c) 如果给定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SO2]=0.2 mol/L,[O2]=0.1 mol/L,[SO3]=0.3 mol/L,请判断该反应处于偏向反应物还是偏向产物的方向,并解释原因。

解答:为了判断反应处于偏向反应物还是偏向产物的方向,我们可以比较给定浓度与准平衡浓度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化学平衡常数5-1 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实验平衡常数表达式。

(1) 2SO 2(s) + O 2(g) = 2 SO 3(s){}{}{}θθθθp O p p SO p p SO p K /)(/)(/)(22223= {}{}{}θθθp O p p SO p p SO p K p/)(/)(/)(22223= (2) Ag 2O(s) = 2Ag(s) + 1/2O 2(g){}2/12/)(θθpO p K = {}2/12)(O p K =(3) CO 2(g) = CO 2 (aq)θθθp CO p c CO c K /)(/)(22= θθp CO p c CO c K P /)(/)(22=(4) Cl 2(g) + H 2O (l ) = H +(aq) + Cl -(aq) + HClO(aq){}{}{}θθθθθp Cl p c H c c Cl c c HlO c K/)(/)(/)(/)(2+-=)()()()(2Cl p H c Cl c HlO c K +-=(5) Ag 2CrO 4(s) = 2 Ag + (ap)+CrO 2-4 (aq){}{}θθθc CrOc c Ag c K /)(/)(242-+= )()(242-+=CrO c Ag c K C(6) 2NH 3(g) = N 2(g) + 3H 2(g){}{}{}23322/)(/)(/)(θθθθpNHp pHp pN p K ={}{}{}23322)()()(NH p H p N p K P = (7) Fe 2+(aq) + 1/2O 2(g) + 2H +(aq) = Fe 3+(aq) + H 2O(l){}{}{}2/12223/)(/)(/)(/)(θθθθθp O p c H c c Fe c c Fe c K +++=2/1223)()()()(O p H c Fe c Fe c K C +++=5-2 已知下列反应平衡常数:H 2(g) + S(s) H 2S(g) θ1K S(s) + O 2(g)SO 2(g) θ2K问反应H 2(g) + SO 2(g)O 2(g) + H 2S(g)的平衡常数θ3K 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A) θ1K -θ2K (B) θ1K ·θ2K (C) θ2K /θ1K (D) θ1K /θ2K 解:将(1)式减去(2)式九等于(3)式H 2(g) + S(s)H 2S(g) θ1K- S(s) + O 2(g) SO 2(g) θ2K H 2(g) + SO 2(g)O 2(g) + H 2S(g) θ3K所以,θ3K =θ1K -θ2K ,(A )对5-3 在308K 和总压1.013×105Pa 时,N 2O 4有 27.2%分解。

(1) 计算N 2O 4(g)2NO 2(g) 反应的K θ;(2) 计算308K 时总压为2.026×105Pa 时,N 2O 4的离解分数; (3) 从计算结果说明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 (1) 设起始态N 2O 4为1mol 。

N 2O 4离解度为α=0.272N 2O 4(g)2NO 2(g)平衡时 (1-α) mol 2αmoln (总)= (1-α) + 2α= 1+α=1.272 (mol)θθααpzong p O N p p zong P NO p 272.1728.0)(272.11)(27215440)(272.12)(422=-==⨯={}32.0272.1/728.0)272.1/544.0(/)(/)(24222===θθθp O N p p NO p K(2) N 2O 4(g)2NO 2(g)平衡时 (1-α) mol 2αmoln (总)=( 1+α) molPa a azong p a a NO p 5210026.212)(12)(⨯⨯+=+=Pa aazong p a a O N p 54210026.211)(11)(⨯⨯+-=+-={}32.010013.1/10026.211)10103.1/10026.212(/)(/)(552554222=⨯⨯⨯+-⨯⨯⨯+==Pa Pa aa Pa Pa a a pO N p p NO p K θθθ 解得 α=0.196=19.6%(3) 计算结果表明,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目减少的方向移动。

5-4 反应CO(g) + H 22(g) + H 2(g) 在749K 时的平衡常数K θ=2.6。

设(1)反应起始时CO 和H 2O 的浓度都为1mol·L -1(没有生成物,下同);(2)起始时,CO 和H 2O 的摩尔比为1比3,求CO 的平衡转化率。

用计算结果来说明勤沙特列原理。

解:(1) CO(g) + H 22(g) + H 2(g)据反应 C C P K RT K K K ===0)(θ 设CO 的转化量为x mol·L -1CO(g) + H 2O(g) CO 2(g) + H 2(g)起始(mo l ·l -1) 1 1 0 0 平衡(mol·l -1) 1-x 1-x x x6.2)1(22=-=χχC K x = 0.615 转化率为61.5%(2) 6.2)3)(1(2=--=χχχC K 解得x = 0.837 转化率为83.7%增加了H 2O(g)的浓度,CO 的转化率增大,即增加了H 2O(g)的浓度平衡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5-5 将SO 3固体置于一反应器内,加热使SO 3气化并令其分解,测得温度为900K ,总压为K θ时,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为p= 0.925g Cl -3m, 求SO 3的解离度α。

解: 据pV = n RT RT M p ρ=⇒-V : m 3 33925.0925.0--⋅=⋅=m kg dm g ρ51001.1900314.8925.0⨯⨯⨯==pRTM ρ = 0.0683Kgmol -1 = 68.3 g/mol 设平衡时SO 3的解离度为α,2 SO 3⇔2 SO 2 + O 2平衡 1-α α 1/2α n 总=1+1/2α223211212112111O SO SO M M M M αααααα+++++-=解得α = 0.344 = 34.4%5-6 已知反应N 2O 4(g )= 2NO 2(g) 在308K 下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 为0.32。

求反应系统的总压分别为p θ和pP θ时, N 2O 4的解离度。

用计算结果说勒沙特列原理。

解:(1)反应系统的总压为P θ时,设N 2O 4的解离度α,N 2O 4(g )= 2NO 2(g)平衡时 1-α 2α n 总= 1+αK θ= 27232.0]11[]12[2=+-+θθθθααααP P P P 解离度α = 27.2%(2)反应系统的总压为2P θ时,设N 2O 4的解离度为α'同理 K θ= 32.0]211[]212[2='+'-'+'θθθθααααP P P P 解得 α'=19.6%261即增大总压,平衡向气体分子减少的方向移动,此反应向生成N 2O 4的方向移动,因此,N 2O 4转化率减小。

5-7 为使Ag 2O 在常温上分解,真空泵需将氧的分压降至多大? 解:据 2Ag 2O = 4Ag + O 2平衡时 △rG θm = -RTln K θlg K θ = -△rG θm /2.303RT△rG θ m = 4 × 0 + 0 -2 ×(-11.20) = 22.4KJmol -1926.3298314.8303.2104.22lg 3-=⨯⨯⨯-=θKK θ = 1.19×10-4θθp p K O 2=bar pa P K P O 4541019.1101019.12--⨯=⨯⨯=⋅=θθ5-8 对比NH 4HCO 3在总压为P θ与各组分气体分压均为P θ时分解温度的差别,哪种情况符合试管内该物质分解的实际情况? 解: NH 4HCO 3(s ):△f H θ m = -849.4 KJ·mol -1 S θ m = 121 J·mol -1·K -1 (1) NH 4HCO 3在总压为p θ时的分解温度NH 4HCO 3(s )= NH 3 (g) + H 2O(g) + CO 2(g) p 总 = p θ时 p (NH 3) = p (H 2O) = p (CO 2 )= 1/3 p θ用△rG θ m =△rH θ m - T △rS θm = -RT 1lnK θ 求T△rH θ m = ∑V B △f H θm =167.96 KJ·mol -1 △rS θ m = ∑V B S θ m = 473.3 J·mol -1·K -1/ lnK θ= ln(1/3)3 = -3.2T 1 = K rS rH K R rS rH m mm m 3362.3314.8ln =⨯+∆∆=-∆∆θθθθθ t 1 =62℃(2) NH 4HCO 3在各组分气体分压均为P θ时, K θ = [P NH3 / P θ][ P H2O (g)/ P θ] [P CO2 /P θ] = 1 lnK θ = 0 △rG θ m = △rH θ m - T △rS θ m= 0 K mrS m rH T 3553.4731096.16732=⨯=∆∆=θθt 2 = 81.9 ℃ 显然T 1 < T 2故(1)种情况下符合试管内该物质分解的实际情况。

5-9 在693K 和723K 下氧化汞分解为汞蒸气和氧的平衡总压分别为5.16×104和1.08×105pa , 求在该温度内分解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和标准摩尔熵变。

解: HgO(s) = Hg(g) + 1/2O 2(g) K θ = 21][][2θθPP PP O Hg ⋅ Hg O P P 5.02=当T 1 = 693K , P 总 = 5.16×104Pa 时142.0]1001.11016.531[]1001.11016.532[2154541=⨯⨯⨯⋅⨯⨯⨯=θK 当T 2= 723K, P 总 = 1.08×105 pa 时=⨯⨯⨯⋅⨯⨯⨯=2155552]1001.11008.131[]1001.11008.132[θK 据211212303.2)(lg T T T T m rH K K ⋅-∆=θθθ△rH θ m= 2.303RT 1·T 2 θθ12lg K K /( T 2 - T 1)=15.154142.0432.0lg 693723723693314.8303.2-=⨯-⨯⨯⨯KJmol△rH θ m - T △rS θ m = -RTlnK θ1△rS θm=693142.0ln 693314.8105.154ln 3111⨯⨯+⨯=+∆T K RT m rH θθ = 11206--K Jmol5-10 查阅热力学函数表估算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400℃,600℃和800℃下的平衡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