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完整版)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练习题一、是非题,以下各题的表达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容下增加惰性组分时平衡不搬动。

( )O2、指定状态下的r G或B B 就是定温定压下G ~ 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B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 r G m =0。

()4、恒 T 、p 、W ˊ=0 下,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为: rGmB B 0 。

()5、某一反应在等温等压且可是体积功的条件下 rGm0 ,则该反应不能够正向进行。

( )6、理想气体化学反应A( g)B( g)C ( g) ,在恒温下增大总压时,反应物转变率将增大。

( )7、对理想气体反应: 0 =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 B >0 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衡向右搬动。

()8、由 r G =-RTlnK ,因为 K 是平衡常数,所以 r G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化值。

()9、等温等压且不涉及非体积功条件下,所有吸热且熵减小的反应,均不能够自动发生。

( )10、 对于B的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压下增加惰性组分时平衡不搬动。

( )B11、标准平衡常数变了,平衡必然会搬动。

反之,平衡搬动了,标准平衡常数必然会改变。

()(χeq) Bx12、对理想液态混杂物中的反应,标准平衡常数 K ( T )≈ B。

( )BK 13、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能够用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来判断反应的方向。

()14、某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 )15、在必然温度和压力下, 某反应的 r G 0,所以要采纳合适的催化剂, 使反应得以进行。

()二、选择题1、温度高升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 1)降低;(2)增大;( 3)恒定;(4)无法确定。

12、 HgO(s)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f G为 - 58.52 kJ ·mol -1,其分解反应为: 2HgO(s) == 2Hg(l) + O 2(g),HgO(s)在 298K 的分解压力是:( )。

(完整版)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解析】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A2.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解析】正反应放热,要使平衡右移,应该降低温度;另外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为了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压强,故选D。

【答案】 D3.在常温常压下,向5 mL 0.1 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0.5 mL 0.01 mol·L-1的NH4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H4SCN Fe(SCN)3+3NH4Cl,所得溶液呈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C.向溶液中加少量无水CuSO4,变蓝后立即取出D.向溶液中滴加2滴2 mol·L-1的FeCl3【解析】从反应实质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是:Fe3++3SCN-Fe(SCN)3,Fe(SCN)3溶液显红色,加入NH4Cl晶体,因为在反应中NH4+、Cl-未参与上述平衡,故对此平衡无影响;加水稀释各微粒浓度都变小,且上述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浅;CuSO4粉末结合水,使各微粒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加2滴2 mol·L-1FeCl3,增大c(Fe3+),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FeCl3的浓度≤0.1 mol·L-1,则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相当于稀释)。

【答案】 B4.合成氨工业上采用了循环操作,主要原因是()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压缩操作,将N2、H2压缩到合成塔中循环利用于合成氨,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新)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新)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解析】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A2.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解析】正反应放热,要使平衡右移,应该降低温度;另外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为了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压强,故选D。

【答案】 D3.在常温常压下,向5 mL 0.1 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0.5 mL 0.01 mol·L-1的NH4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H4SCN Fe(SCN)3+3NH4Cl,所得溶液呈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C.向溶液中加少量无水CuSO4,变蓝后立即取出D.向溶液中滴加2滴2 mol·L-1的FeCl3【解析】从反应实质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是:Fe3++3SCN-Fe(SCN)3,Fe(SCN)3溶液显红色,加入NH4Cl晶体,因为在反应中NH4+、Cl-未参与上述平衡,故对此平衡无影响;加水稀释各微粒浓度都变小,且上述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浅;CuSO4粉末结合水,使各微粒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加2滴2 mol·L-1FeCl3,增大c(Fe3+),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FeCl3的浓度≤0.1 mol·L-1,则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相当于稀释)。

【答案】 B4.合成氨工业上采用了循环操作,主要原因是()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压缩操作,将N2、H2压缩到合成塔中循环利用于合成氨,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2024届全国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1.[2022ꞏ浙江1月]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s)+2B(g)⇌3X(g),c(B)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B.从b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C.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B)=3v(X)D.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B)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乙所示2.[2022ꞏ江苏卷]用尿素水解生成的NH3催化还原NO,是柴油机车辆尾气净化的主要方法。

反应为4NH3(g)+O2(g)+4NO(g)⇌4N2(g)+6H2O(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ΔS<0B.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c4(N2)ꞏc6(H2O)c4(NH3)ꞏc(O2)ꞏc4(NO)C.上述反应中消耗1 mol NH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6.02×1023D.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程度越小3.[2023ꞏ贵州贵阳监测]已知可逆反应a A(g)+b B(s)⇌c C(g)+d D(g),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K:K(T1)>K(T2),K(p1)=K(p2)B.反应达到平衡后,添加合适的催化剂,D的百分含量增加C.e、f点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v正(e)>v逆(f)D.T1>T2,p1>p24.[角度创新]一定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c(SO2)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

400 ℃时压强对SO2的转化率的影响如表。

压强0.1 MPa 0.5 MPa 1 MPa 10 MPaSO2的转化率99.2% 99.6% 99.7% 99.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v逆大于b点的v逆B.t2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c(SO2)C.化学平衡常数d点与e点相等D.硫酸工业中,SO2催化氧化制SO3时采用高压提高生产效益5.一定温度下,1 mol X和n mol Y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课时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课时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课时测试题(含答案)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北京东城一模)在1 100 ℃,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 Fe(s)+CO2(g) ΔH=a kJ•mol-1(a>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 3 mol/L 2.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NO(g)+CO(g) 12N2(g)+CO2(g) 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3.(2011•厦门模拟)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t/℃ 5 15 25 35 50 K 1 100 841 680 533 4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2(aq)+I -(aq) I-3(aq)的ΔH>0 B.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D.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g)+2C(g),且达到平衡。

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C.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若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向右移动 5.(2012•河北模拟)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 qC(g) ΔH>0,C的体积分数变化如下图实线a所示,若开始只改变某一条件,C的体积分数如下图虚线b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 B.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C.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6.反应N2O4(g) 2NO2(g)在温度为T1、T2(T2>T1)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如下图所示。

化学平衡移动精讲例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精讲例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浓度、温度、压强等客观因素对正、逆反应速率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使V正≠V逆,原平衡状态发生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例题分析】一、平衡移动与反应速率例1、某温度下,反应N2O4=2NO2-Q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积减小时将使反应速率增大B、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C、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2O4,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D、体积不变时升高温度,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分析:A、B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判断而设置的选项,C、D是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判断而设置的选项,速率变化与平衡移动是测试中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在分析中要加以区分。

A、体积减小使反应物浓度及生成物浓度都增大,所以无论正反应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B、体积不变时增加NO2的瞬间反应物的浓度不变,生成物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

C、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 2O4再度平衡,无论平衡如何移动各物质浓度均增大,颜色一定加深。

D、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正反应)方向移动,颜色一定加深。

答案:B例2、右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压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分析:通过降温线处V正>V逆可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而得知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

通过加压线处V正>V逆可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而得知正反应方向为体积减小方向,而且通过改变压强的瞬间V正、V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事实说明反应物与生成物中都一定有气体参加。

答案:A、B二、化学平衡移动的运用例3、在A+B(固)C反应中,若增加压强或降低温度,B的转化率均增大,则反应体系应是A、A是固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B、A是气体,C是液体,正反应放热C、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放热D、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分析:增加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结合B的转化率的变化可以判断出上述反应的特点,即: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减小、放热反应,由于A与C的反应系数相等,A必为气体C必为固体,否则压强变化将对本反应无影响。

最新化学平衡习题集(含答案及解析)

最新化学平衡习题集(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平衡习题集1.把3.0mol M和2.5mol N混合于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M (g) + N (g) x P (g) +2Q (g),5min反应达到平衡,已知M的转化率为50%,P 的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式中x=2B.达平衡后,容器内压强是反应起始时的2倍C.向容器中再充入3.0molM和2.5molN,达新平衡时Q 的体积分数减小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均可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2.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 B(g) 2C(g)。

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mol/(L·min)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x=1,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molA、1.5mol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3.工业上常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Cr2O72—和CrO42—),其流程为:已知:(1)步骤①中存在平衡:2Cr O42—(黄色)+2H+Cr2O42—(橙色)+H2O(2)步骤③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 一(aq)(3)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 sp=10-32;且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时可视作该离子不存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加酸,将溶液的pH 调节至2,溶液显黄色,CrO42—离子浓度增大B.步骤①中当2v(CrO42 一)=v(Cr2O72—)时,说明反应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达到平衡状态C.步骤②中,若要还原1 mol Cr2O72一离子,需要12 mol(NH4)2Fe(SO4)2·6H2O。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1)一、选择题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 +Y(g) 2Z(g) ,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 2(g) 2NH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υ( 正) 、υ(逆) 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υ( 正) 、υ( 逆) 都增大,且υ( 正) 增大倍数大于υ( 逆) 增大倍数C.降温,υ( 正) 、υ( 逆) 都减小,且υ( 正) 减小倍数小于υ( 逆) 减小倍数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 正) 、υ( 逆) 都增大,且υ( 正) 增大倍数大于υ( 逆) 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 .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对平衡体系加压C.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5.对平衡CO2(g) CO2(aq) △H=-19.75kJ/mol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6.2007 年 10 月 10 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著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7.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8.对于可逆反应2A2(g)+B 2(g) 2A2B(1)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且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9.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g)达平衡后,再通入18O 2 气体,重新达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 2NO2B.Br2(g)+H2 2HBr
C.N2O4 2NO2 D.6NO+4NH3 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 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
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 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
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 ;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
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B.4 mol SO2+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 D.2 mol SO2+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
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
()
A.67%B.50%C.25%D.5%
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s)+dD(g)+Q;有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

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
- 1 -
- 2 -
B .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 、B 的转化率相等,则A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b
C .达到平衡时,有amol A 消耗的同时有b mol B 生成
D .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且a+b=c+d ,则当升高容器内
温度时。

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 、B 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 、2 mol 和4 mo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 .均减半
B .均加
C .均增加l mol
D .均减小1 mol 16反应:PCl 5(g) 2PCl 3(g)+C12(g) ①
2HI(g) H 2(g)+I 2(g) ②8NO 2(g)
N 2O+3N 2O 5 ③
在一定条件下。

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 %,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

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

A .均不变
B .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
C .均增大
D .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
17.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 2(g)+O 2(g)
2SO 3(g);
∆H= -197 kJ/mo1.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如下表所列:
容器SO 2(mo1)
O 2(mod N 2(mo1)Q(kJ)甲2l 0Q 1乙l 0.50Q 2丙
l
0.5
l
Q 3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 SO 3气体放热98.5 Kj
B .在上述条件下每摩尔O 2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
C .Q l =2Q 2=2Q 3=197
D .2Q 2=2Q 3<Q 1<197
1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n(A)∶n(B)
∶n(C)=2∶2∶l 。

保持温度不变,以2∶2∶
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 ,B ,C ,则( )A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 .平衡不发生
移动
C 的体积分数减小
D .C 的体积分数不变
19.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 H 2
2
3+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升高温度使
29243NH kJ +.平衡发生移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的是 ( )
答案:
BBABB,ADACCCB,CDBAC,DCACD,ACBBA
2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n 随反
应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21.已知反应,A 的
mA g nB g ()()
+xC g yD g ()()+转化率与p 、T 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R A 论是 (

A .正反应吸热,
B .正反应吸热,
C .正反应放热,m
n x y +>+D .正反应放热,
2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 (气)+N (气)
R (气)+2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 )
A .正反应吸热,L 是气体
B .正反应吸热,L 是固体
C .正反应放热,L 是气体
D .正反应放热,L 是固体或液体23.已知可逆反应aA + bB
cC 中,物质的含量A%和C%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在T 1 ;T 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 .该反应在T 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4.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 + Y
W + Z ,其他条件不变
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v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对X 、Y 、W 、Z 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W 、Z 均为气体,X 、Y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B .X 、Y 均为气体,W 、Z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C .X 、Y 或W 、Z 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
D .X 、Y 均为气体,W 、Z 均为液体或固体25.已知:C(s)+CO 2(g)
2CO(g);△H >0。

该反应的达到
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