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4课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上册

《第4课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通过观察与体验,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线条,并学会欣赏其美。

学生需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线条的基本形态和分类,以及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让他们能自主运用线条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线条的多样性和表现力,学会区分不同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教学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美术教材、线条样本图例、实物展示(如建筑线条、自然景物等)、绘画工具(如铅笔、彩笔等)。

同时,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包括线条的分类和实例图片,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讲解。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唤醒感知课堂初始,为引起学生兴趣并铺垫新知识的学习背景,我采取了一系列的引导活动。

1. 创设情境:我首先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图片,如道路、建筑、自然风景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其中隐含的线条元素。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启发思考:与学生分享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如不同线条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于“生活中的线条”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明确目标在学生对“生活中的线条”有了初步感知后,我正式进入新课的讲解。

1. 展示范例:展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中线条的运用和表现力,从而引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学习认识不同线条的特点和表现力。

2. 明确任务:讲解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即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如认识直线、曲线、虚线等基本线条,并尝试运用这些线条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互动探究,实践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我设计了多个互动环节和实践操作活动。

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并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线条,并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感受。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活中的线条》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活中的线条》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活中的线条》一、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审美能力;2.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线条,并能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周围的事物;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彩色笔等;2.学生准备:课堂作品展示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装饰品,有绳子、蜡烛、玻璃瓶等,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

引导幼儿注意物品中的线条。

演示(10分钟)教师拿一个装饰品,如绳子,向幼儿展示如何用线条简单描绘。

可以画出弯曲的线条、直线、斜线等。

然后,让幼儿尝试模仿。

实践(30分钟)1.分发纸张和铅笔给每个幼儿,并让他们选择一个物品进行观察。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物品中的线条,并用铅笔简单勾勒出物品的形状和线条。

3.鼓励幼儿进行创作,可以尝试将多个物品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图案。

总结(10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并互相欣赏。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评论其他同学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反思(5分钟)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思考以下问题:1.教材选择是否合适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2.教学过程是否用心、生动地讲解?3.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创作?教学效果评估1.幼儿的作品是否能用线条描述事物的形状?2.幼儿的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题为《生活中的线条》,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并让幼儿能够用线条表现周围的事物。

通过分析教学反思,我发现以下一些问题及改进方案:1.教材选择问题:本次教学中,我准备了一些装饰品进行演示和观察,但有些装饰品的线条并不够明显,导致幼儿观察和模仿的难度较大。

下次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些线条更为明显的物品,以便幼儿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创作。

2.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在实践环节中,我先让幼儿观察物品的线条,再用铅笔勾勒出形状和线条。

但部分幼儿在观察阶段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画图,导致作品的线条表现不够准确。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4 生活中的线条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4 生活中的线条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 4 生活中的线条|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生活中的线条及其种类;2.生活中的线条表现形式及情感含义;3.线条在绘画中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线条种类,并能够准确运用;2.能够通过使用线条表现事物的特征和情感;3.能够在绘画作品中运用线条,表现画面的形式美和情感美。

三、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线条种类,并辨别同一种线条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2.能够准确理解线条的情感含义,并在绘画中加以表现。

四、教学过程A.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多种生活中的线条并引导学生感性认识,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种类以及其表现形式。

问题:我们在家中可以看到哪些线条?线条有哪些种类?B. 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线条,一一说明其种类和表现形式。

同时,教师还会引导学生感性认识这些线条在生活中的情感含义,并且帮助学生描绘出与这些线条相关的情境和场景。

C. 辨析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教师会给学生展示同一种线条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并加以辨析。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条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D. 绘画实践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绘画实践中使用线条,并通过表现画面的形式美和情感美来实现教学目的。

五、教学方法1.感性认识法:通过展示和感性认识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种类和情感含义。

2.理性分析法:通过辨析同一种线条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线条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3.绘画实践法:让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并通过表现画面的形式美和情感美来实现教学目的。

六、板书设计生活中的线条种类及其表现形式线条种类表现形式直线弯曲线斜线七、教学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观察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够通过展示的线条,来感性认识线条种类和情感含义;2.通过辨析同一种线条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3.在绘画实践中观察学生运用线条的能力,以及他们是否能够通过表现画面的形式美和情感美来表现题目要求。

生活中线条教学设计(共5篇)

生活中线条教学设计(共5篇)

生活中线条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可以体会不同种类的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感知不同线条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

2、能用曲与直的线条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3、能在对不同作品的观察和创作中进步分析^p 才能和造型才能。

教学重点:体会曲线和直线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表如今自己的美术创作中。

教学难点:能运用曲线或直线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范画、课件等。

学生准备: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来说,你来画〕根据我的描绘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尝试用线条来表现以下事物:程度如镜的湖面;微风吹拂的水面;雨滴落到平静的水面上。

展示学生作品,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

提醒课题并板书《生活中的线条》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感受生活中的线条〔1〕展示图片,在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一些什么样的线呢?学生观察答复,老师总结。

〔2〕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线条呢?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线条。

老师适时进展小结:线条无处不在。

2、理解线的构成方式〔1〕我们所知道的线条有哪些实线、虚线、直线、曲线、穿插线、螺旋线、折线、回字线、波浪线......〔2〕结合图片理解线的组合方式:直线、曲线、折线等单种线的重复组合,以及多种线的重复与排列。

3、感受不同的线条带来的感觉欣赏两幅图片说一说:每一幅图片给了你什么感觉?直线给人带来什么感觉?曲线给人带来什么感觉?学生总结出:直线—静的感觉;曲线—动的感觉。

老师总结出直线:给人稳定、宽阔、挺拔、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曲线:给人柔和、流动、轻快、旋转的感觉4、欣赏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创作中如何运用线条进展表现。

〔1〕画家作品:梵.高《星空》中旋转扭曲的线条,给人不安定的动感。

体会蒙特里安的《红黄蓝格子》稳定平衡之感。

〔2〕学生作品:三、学生创作,作业展评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线条,可以单独选用直线或曲线,也可二者结合。

《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附边,把生活变得更美,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线条》。

在生活中我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线条,整体来说它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

2.线条的情绪设计师也用直线和曲线创造了个性十足建筑(中华艺术宫和烛火大厦,说一说哪一个给你动的感觉?哪一个给你静的感觉?你能帮小螃蟹找到正确的家吗?(通过希沃白板超级分类活动,在互动中再次感受直、曲线的动静表达)根据线条的性格不同,说一说直线适合描绘生活中的哪些景物?曲线呢?(看窗外,看远方的山河树木)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3.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线条美(构图疏密粗细)因为线条情绪丰富,极具表现力。

从古至今,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用线条进行艺术探索,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运用线条的。

(1)这是宋代马远描绘的《秋水回波》观察图片,同桌两人说一说:画家是用什么线条描绘的?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中国画《秋水回波》马远画面用曲线描绘了水波流动的场景,给人一种微风习习,水波粼粼的感觉,。

打开课本第页,再次观察图片,小组讨论找一找这些曲线有什么变化?近处的曲线弧度大、远处的弧度小;近处的线条颜色重、远处的颜色浅;近处的线条排列比较稀疏、远处很密集。

小结:画家就用这样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疏远密的线条充分的表现出水面的空间感,我们在绘画时也要注意线条的变化。

马远可是画水大师,《秋水回波》只是他《水图》十二段的其中之一,他的作品或轻风轻拂、波光粼粼;或滔滔不绝,汹涌澎湃,笔法变化多端,为中国山水画中“水”的形象创造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版画《春醒》晁楣(2)现代艺术家也用线条进行着他们的艺术探索,这是现代艺术家晁楣的版画作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直线,给人一种清冷、静谧的感觉。

师:画面描绘的是早春时分北大荒农场职工耕作的场景,田垄和地平线都是平直的线条,再加上蓝黑的配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画家采用横构图的方式为画面打造了一个宽广的空间,大片黑土地与小片天空的对比,把黑土地的辽阔浑厚展现无遗。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生活中的线条》-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生活中的线条》-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生活中的线条》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线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

3.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学生掌握运用线条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生活中的线条:建筑物、植物、动物、人物等的线条特征。

3. 线条的艺术表现: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4. 线条与其他美术元素的结合:色彩、形状、纹理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能够运用线条进行艺术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并将它们运用到艺术创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生活中的线条图片和艺术作品)。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废旧物品(用于手工制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线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线条的存在和美感。

2. 新课导入: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线条特征。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亲身体验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线条》2. 内容: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生活中的线条特征线条的艺术表现线条与其他美术元素的结合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让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和材料。

2. 手工制作作业: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运用线条进行装饰和创作。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回顾教学过程,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改进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生活实例: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日常物品或场景的照片,如自行车、电线、栅栏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看到的线条。

小学美术_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生能够体会不同种类的线条带米的不同视觉感受,感知不同线条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

2、过程方法:学生能用曲与直的线条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3、情感态度:学生在对不同作品的观察和创作中提高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在曲线和直线的对比中,体会它们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表现在自己的关术创作中。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曲线和直线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1、同学们好,同学们,刚才同学们笔直的站姿让我想到了直线,当你们弯腰的时候,可以想象到曲线中的圆弧线,线条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美术之旅,去发现生活中的线条吧!2、打开手掌,我们能看到纵横交错的掌纹,捡起一片树叶,我们能看到叶片上粗细有致的叶脉,夏天下雷雨的时候,掠过天空的闪电,让我们产生一种惊险的不安定的感觉。

生活中的线条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二、揭示课题,生活中线条欣赏课件:鸟头顶上的羽毛呈放射状,像扇子,像烟花;毛衣上美丽的花纹;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花纹,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花纹,有的线粗粗的,有的线细细的,有的现象离得很远,很稀疏,有的线条间隔很小,很紧密,斑马身上的花纹让我们想到了斑马线;建筑物中垂直的线条给人一种稳定、结实的感觉;螺旋状的形象。

三、发展阶段1、考一考,大家知道这些线条的名称吗?(直线、弧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交叉线,点与线的组合,线与线的组合等等)2、师提问,学生用手比划线条。

3、出示两组对比图片,感受直线与曲线带给我们的感觉平直的线条给人静止的感觉,弯曲的线条给人流动的感觉4、师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直线和曲线,我们可以怎么样表现它们?说一说,课件播放瓷器上的花纹儿,人的头发、梯田、小水珠和蜘蛛网、绚丽的烟花。

如果我要你们画下来,你会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现呢?学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这里将启发学生运用各种粗、细、疏、密的直线、曲线进行创作。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4课 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4课 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4课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4课生活中的线条》是四年级上册的美术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线条,了解线条的变化和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线条之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事物,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发现生活中的线条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发现和认识线条的形态和特点。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事物。

3.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教案、画笔、画纸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画笔、画纸、水彩等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生活中的线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表现手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尝试运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事物。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线条
《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体会不同种类的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感知不同线条在美术作 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
2、能用曲与直的线条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3、能在对不同作品的观察和创作中提高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曲线和直线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表现在自己的美术创
(1)画家作品:
梵.高《星空》中旋转扭曲的线条,给人不安定的动感。体会蒙特里安的 《红黄蓝格子》稳定平衡之感。
(2)学生作品:
三、学生创作,作业展评
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线条,可以单独选用直线或曲线,也可二者 结合。
组织成一幅具有一定规律而又具有线条美感的装饰画。
2、作业展评:
自评、互评
板书设计:
3、感受不同的线条带来的感觉
欣赏两幅图片说一说: 每一幅图片给了你什么感觉?直线给人带来什么感觉?曲线给人带来什么 感觉?
学生总结出:
直线 —静的感觉;曲线 —动的感觉。 教师总结出直线: 给人稳定、宽阔、挺拔、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曲线:
给人柔和、流动、轻快、旋转的感觉
4、欣赏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创作中如何运用线条进行表现。
揭示课题并 (1)展示图片,在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一些什么样的线呢?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
(2)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线条呢? 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线条。教师适时进行小结: 线条无处不在。
2、了解线的构成方式
(1)我们所知道的线条有哪些 实线、虚线、直线、曲线、交叉线、螺旋线、折线、回字线、波浪线 (2)结合图片了解线的组合方式: 直线、曲线、折线等单种线的重复组合,以及多种线的重复与排列。
作中。
教学难点:
能运用曲线或直线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范画、课件等。
学生准备:
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来说,你来画) 根据我的描述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尝试用线条来表现以下事物: 水平如镜的湖面;微风吹拂的水面;雨滴落到平静的水面上。 展示学生作品,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