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专题复习课件:5G技术

合集下载

5G概念、关键技术与应用PPT课件

5G概念、关键技术与应用PPT课件
12
2.3 Massive MIMO 波束赋形
机械下倾: •由机械调整决定的下倾角,同时对公共波束和业务波束进行调整,5G 机械臂支持的机械下倾角调整范围为:-20~20°。 预置电下倾: •考虑典型的应用场景,为支持更大的有效范围范围,5G AAU单元阵子会预置一定度数的下倾,5G 单TRX预置下倾角为6°。
5G概念、关键技术与应用
2019年5月
5G概念 5G关键技术 5G进展与应用
1.1 什么是5G
2G
~ 1990年
3G
IMT-2000
~ 2000年
4G
IMT-Advanced
~ 2010年
5G
IMT-2020
~ 2020年
3GPP
GSM
3GPP2
IS-95
TD-SCDMA WCDMA cdma2000
•对于广播波束,预置下倾仅影响可调电下倾角调整范围和最大增益指向,不影响实际控制信道倾角度数; •对于业务波束,影响业务包络最大增益指向。
可调电下倾: •5G AAU可调电下倾角功能仅支持广播波束下倾角的调整,不支持业务信道动态波束下倾角的调整。 •通过参数配置调整控制信道波束下倾角度,支持以1°为粒度,整体调整控制信道波束下倾角。
AUSF
N13
UDM
N22
N12
N8
N10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会话管理(例 如会话建立、修改和释放等)、IP地址分配,用户面功能的选 择与控制等
AMF N11 SMF N7 PCF
N5
AF
Access and Mobility Function,接入与移动性 管理功能:终结N1接口的NAS信令,并负责 注册管理、连接管理、可达性管理、移动性管 理等。

5G关键技术报告ppt课件

5G关键技术报告ppt课件

其他支持能力 ➢ 支持不同类型大量终端设备的并发接入 ➢ 支持1百万/km2的连接数密度 ➢ 数十Tbps/km2的流量密度 ➢ 500km/hr以上的移动性
二、5G需求
性能指标
用户体验速率 连接数密度 时延 移动性 峰值移动速率 流量密度
取值 0.1-1Gbps
数ms >500km/h 数十Gbps
一、5G之路
2015年5月29日,中国 IMT-2020(5G) 推进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IMT2020(5G) 峰会,发布中国《5G无线技术架构》和《5G网络技术架构》 白皮书 ,包含的5G关键技术有Filtered-OFDM(可变子载波OFDM)、 稀疏码多址(SCMA)、极化编码(Polar Code)、Massive MIMO、 网络功能虚拟化(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网络分片、控制 功能重构等
效率指标 频谱效率 能量效率 成本效率
改善倍数 5-15倍 >100倍 >100倍
二、5G需求
三、5G关键
蜂窝网络总容量:C su m B ilo g 2 (1 S N R i)
H e tN e tsc h a n n e ls
➢ 减小单小区覆盖区域,提高频谱复用度(宏蜂窝、小蜂窝、微蜂窝、中继 站、飞蜂窝异构网络分层重叠部署)
网相同的频段、带宽、调制模式和TDMA帧结构,数据传输速率可 达115kbps,支持随时在线,按流量或时间计费
一、5G之路
➢ EDGE (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将 GPRS 发挥 到极限,可透过无线网络提供宽带多媒体服务,数据传输速率 可达 384kbps,支持无线多媒体、电子邮件、网络娱乐、视频 会议等

2020高考政治时政热点5:人工智能、核心技术

2020高考政治时政热点5:人工智能、核心技术
• 4.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网 络空间,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人工智能也不 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各国应该共同努力,防范 和反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恐怖、赌博等犯罪 活动。维护通讯安全是各国共同的责任,符合当今 时代主题。
•5.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
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 合作的基础,国家间的不同利益则是国家之 间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大力发展人工智 能,搭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共享共治平台, 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符合各国共 同利益。
能相关战略文件,力争在新的科技浪潮中抢占制高、规避风险。 美国、英国政府不断完善人工智能顶层设计,相继推出人工智能 国家战略,❸我国也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 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文 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国家宏观调控 大力发展生产力 政府 职能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创新
• 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国范围看,物联网整体上
发展强劲、效益较高,在交通物流、外贸、医疗健康、 安防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 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路子。
• 8.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在人工智能发展
④政府要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4.在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应偏离服务制造业。
• 5.联系的观点。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推动人工智
能技术发展,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 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必将进一步刺激 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打造新的数字经济增长 点。

5G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课件PPT)

5G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课件PPT)

LTE-HI
室分 系统
Vs.
SW
1)室分系统工程施工 2)直流供电 3)GPS 4)Ir光纤部署
7x ……
4x
SW
1)普通传输接入 2)PoE供电
1x
0.5x 总成本
新建双路
新建双路
LTE-HI
利旧单路
商业区 写字楼
3D MIMO eICIC
居民住宅
CoMP
SON
传输网
Co-RRM
校园
街道 体育场所
能源效率(bit/J)
每焦耳能量所能传输的比特数
成本效率(bit/Y)
每单位成本所能传输的比特数
5G系统相比4G系统在频谱效率、能源效率和成本效率方面需要得 到显著提升:
✓频谱效率需提高5~15倍 ✓能源效率有百倍以上提升 ✓成本效率有百倍以上提升
26
26
能效提升技术
跨层优化—资源调度
➢ 高效利用有限资源 ➢ 跨层资源联合调度
Mobile WiMAX 802.16e
峰值速率 75Mbps
4G
LTE-A 峰值速率 500M~1Gbps
Mobile WiMAX 802.16m 峰值速率
500M~1Gbps
6
概念抢占 Pre5G/4.5G/TDD+
R10
R11
R12
R13
R14
R15
R16
4G
容量:0.x Gbps
连接:8亿连接量
......
SCMA、F-OFDM 、 Massive MIMO、全双工
......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5G介绍及相关应用ppt课件

5G介绍及相关应用ppt课件

全方向天线 天线元素阵列 方向型的天线
18
有三种经典的频谱复用方法:即时分复用(典型应用:中国移动2G)、频分复用(典型应用:中国联通 3G)和码分复用(典型应用:中国联通3G)。
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的区别。在一个屋子里有许多人要彼此进行通话, 为了避免相互干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讲话的人按照顺序轮流进行发言(时分复用)。 2) 讲话的人可以同时发言,但每个人说话的音调不同(频分复用)。 3) 讲话的人采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只有懂同一种语言的人才能够相互理解(码分复用)。
当然,这三种方法相互结合,比如不同的人可以按照顺序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即中国移动3G的TDSCDMA)。然而,这三种经典的复用方式都无法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它们要么无法多用户同时间通讯 (TDMA),要么无法使用全部频谱资源(FDMA),要么需要多比特码元才能传递1比特数据(CDMA)。
12
此外,室内和室外交通的分离减轻了与无线电资源分 配和发射功率消耗相关的开销。开销通过灵活的聚类, 有效的用户选择和自适应反馈压缩进一步显着降低。 有趣的是,小型蜂窝结构已经在密集的城市地区部署。 例如,在日本城市,BS间距离只有200米。因此,在 小型小区环境中应用LOS传播有望成为毫米波通信的 前景。确保LTE需要大规模的天线部署,没有任何预 定的模式。网络特定的随机部署预计将因情况而异。 随机,密集和现场特定LOS通信的示例图如图所示。 与LOS通信相关的挑战自动需要调查非视线(NLOS)传 播和所需的基本支持。
11
2)穿透和LOS(可视)通信:对于有效的系统设计,迫切需要理解在不同环境中的毫米波传播。 为了理解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的传播特性,就必须确定传播信号在一般结构、树叶和人类周围 的传播行为。 理解在不同环境下的毫米波的衍射,穿透,散射和反射,为5G网络部署奠定 了基础。 研究团队对信号中断调查和建筑材料反射系数比较,如彩色玻璃,透明玻璃,干墙,门,立 方体和金属电梯,他的团队发现,普通室外建筑材料对mm波具有高穿透阻力。此外,室内 环境结构,如干墙,白板,杂波和网眼玻璃也被发现显着影响衰减,多径分量和自由空间路 径损耗。 室内信道脉冲响应证实,人体对毫米波传播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人们的运动产 生阴影效应,这可以通过更大的天线波束宽度和角度多样性的引入来减轻。从可用的传播结 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户外mm波信号大多被确定为室外,很少的信号穿透室内通过玻璃 门。室内 - 室外隔离强调了不同节点对不同覆盖位置的需要。然而,隔离的特性有助于在预 期区域中配置能量。

5G技术及业务应用介绍ppt课件

5G技术及业务应用介绍ppt课件

5G的应用场景
案例2: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业务,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远程驾驶
车联网应用对于网络的需求
避免碰撞
当没有通信模块时的直接连接
端对端时延需求: 5~10ms可靠性:>99.999%
网速需求: 10~40Mbps 时延需求: 10~50ms
V2I/2N应用:
通过移动模块的连接
基于云的AR/VR技术对于网络的需求很高
处理~2ms
端到端延时< 20ms
基于云的渲染
无线传输
基础体验需求
视网膜屏体验需求
3.2Gbps
125Mbps
渲染时延
< 5ms
$180亿
预计2021年,移动VR设备总值
91M台
2016年移动VR设备总销售量
5G的应用场景
案例2: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业务,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远程驾驶
物联网
上海实验室
车联网、工业互联网
部署500个以上NB-IOT基站依托浙江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终端联合测试中心,构建5G联创开放实验室在杭州云栖小镇构建V2X车联网环境
形成超过100站规模的蜂窝物联试验网络建设V2X车联网实验网络设定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发挥地域优势的主题实验室
与海信联合研发相关通信模组建设NB-IOT网络外场测试条件
机器人云端控制
5G的行业应用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根据机器人使用场景,及在具体公共安全和自然灾害中的特殊应用,可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目前机器人发展受限于智能化的不足以及计算能力的制约。随着5G的发展,可将边缘计算能力与人工智能学习能力部署在云端,使机器人由本地智能向云端智能演进。

5g ppt课件讲解

5g ppt课件讲解

平;同时,5G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门禁系统和智能家居,提升居住
安全和便利性。
03
智慧能源
5G技术可以支持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管理,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节
能减排;同时,5G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环保和垃圾分类处理等领域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5G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自动化生产
5G技术可以支持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同时,5G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物流和仓储管理,优化生产流程。
CHAPTER 02
5G技术标准与规范
5G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
1 2
5G技术标准的起源
从早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始,经历了多个阶 段的发展,包括2G、3G、4G和5G。
5G技术标准的制定
国际电信联盟(ITU)和3GPP等国际组织在5G 技术标准的制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3
5G技术标准的演进
从R15到R16再到R17,不断优化和完善5G技术 标准。
远程监控和维护
5G技术可以支持远程监控和维护,实时传输设备运行数据和故障信息,提高维护效率和 降低成本;同时,5G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工厂管理,实现工厂智能化和柔性生产。
创新应用
5G技术可以支持高精度测量和定位,应用于无人驾驶、无人机等创新领域;同时,5G技 术还可以支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推动智能制造的升级和转型。
CHAPTER 04
5G技术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5G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01
智慧交通
5G技术可以提供低延迟、高可靠性的交通信号灯控制,实现车流优化
,减少拥堵;同时,5G技术还可以支持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通信,提高

2020高考政治时政速递 课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共28张PPT)

2020高考政治时政速递 课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共28张PPT)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020年3月6日,工信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所谓“新型”主要是对比传统基础设施而言,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新基建更注重 “新”,拥有更多富有科技内涵的产业,代表着中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俗称“铁公基”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创新演练
6.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2020年 3月6日,工信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材料中
C 政府履行了( )
A.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B.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C. 加强社会建设职能 D.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新闻播报
等建设项目,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新基建”主要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市场将5G基建及应用、光伏电网及特高压、工业互 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 中心等7大领域归类,并冠以“新基建”这一概念。
热点解读
《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 以重大影响。“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 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 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热点解读
《文化生活》角度
2.创新教育手段,促进教育发展,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 动者素质。战疫期间,新基建助力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借助高科技 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水平,增强我国文 化国际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