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特点分析 姚改

合集下载

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磁共振成像知识

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磁共振成像知识

文/黎 丽 广东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磁共振成像知识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在运动时易造成骨损伤、软骨组织损伤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伴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现象。

膝关节运动损伤较严重的,如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前交叉韧带撕裂等,需专科医生及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情况与部位。

本文重点讲解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RI)知识,增加大众对该病的认知。

膝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分为三级:Ⅰ级为轻微撕裂,无关节不稳定;Ⅱ级为部分撕裂,伴关节不稳定;Ⅲ级为完全撕裂,伴关节明显不稳定。

磁共振成像表现如下:Ⅰ级:无增粗、扭曲现象,且韧带结构完整,韧带周围少许水肿、出血。

MRI 显像为出血、水肿多在一侧的肌组织或皮下脂肪,且边缘模糊。

Ⅱ级:韧带依旧完整,但伴或不伴扭曲、增粗,韧带周围伴明显水肿、出血,分布于两侧,有时出血、水肿位于网状结构内。

MRI 显像为韧带两侧高信号的组织水肿可清晰勾勒出低信号膝内侧副韧带的全段,韧带下积液或出血、水肿具有一定的占位效应,内侧网状结构均匀地隆起。

Ⅲ级:韧带的连续性中断,韧带增粗,信号升高,韧带周围出血、水肿明显。

MRI 显像为低信号的膝盖内侧副韧带线不连贯,断端退缩扭曲、外移或波浪样改变,韧带两侧出血、水肿或积液。

前交叉韧带撕裂前交叉韧带撕裂多由非接触性扭伤造成,如碰撞、跌倒,因身体冲击力转化为膝关节扭力,导致不同程度软组织扭伤。

正常的前交叉韧带呈索带状低信号结构,边缘平直光整。

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 检查分级如下:完全撕裂:特点是前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韧带的断端可有或无移位及回缩。

由于完全性撕裂伴发出血、水肿,韧带周围紊乱结构常常掩盖前交叉韧带影像。

部分撕裂:前交叉韧带周围或者内部伴有出血、水肿。

MRI 显像为前交叉韧带局部或全段信号增粗、升高和边界模糊,韧带周围形成大片水肿、出血或疤痕形成,关节囊积液。

慢性撕裂:出血、水肿改变并不明显,而疤痕形成较为突出,MRI 显像为T2加权成像技术所生成的图像由高信号转化为低信号,边界较清晰,有明显形态改变,韧带明显扭曲、粗细不一。

膝关节韧带正常解剖与损伤的MRI表现@MedSci

膝关节韧带正常解剖与损伤的MRI表现@MedSci

膝关节韧带正常解剖与损伤的MRI表现@MedSci膝关节韧带损伤常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或运动员的训练及比赛。

因此,创伤后快速、准确、可靠地评估这些损伤对患者和临床医学专家显得尤为重要。

普通X线检查和CT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不敏感。

而关节镜技术尽管可以保证高度精确,但属于有创操作,且有手术风险,近年来单纯诊断性关节镜检查已很少使用。

相比之下,MRI有高软组织分辨力和多层面成像的能力,可以较清晰地显示关节软组织的变化情况,有研究报道MR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敏感性高达93%- 96%,特异性高达89%-98%,后交叉韧带及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与之相似,因此成为诊断关节韧带损伤的首选方法。

本文就从膝关节韧带正常解剖、损伤的MRI 表现作一介绍。

一、膝关节韧带的组成、解剖及生物学特性稳定膝关节的结构主要由4个韧带构成: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

其他韧带还包括:膝横韧带、股板韧带、内侧支持带、髌韧带等。

从侧面及正面观察,ACL和PCL成十字交叉状,又合称十字韧带。

ACL起于胫骨平台内侧髁间嵴前方、近内侧半月板前角附近关节面,向外、上、后方走行,止于股骨外髁内侧面,韧带在进入胫骨髁间嵴之前该韧带从上至下呈扇形散开。

ACL主要作用是防止胫骨前移,前交叉韧带的次要作用是防止胫骨过度内旋、维持膝关节内外翻角度以及防止膝关节伸展过度。

PCL起于胫骨平台髁间区后部近胫骨骺线处,斜向内、上、前方走行,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骨前部。

PCL是膝关节主要的后稳定结构,可防止胫骨过度后移,限制膝关节的过伸,限制膝关节的侧方活动,并对膝关节的旋转稳定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在膝关节的韧带中,PCL最为强大。

膝关节主要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一)

膝关节主要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一)

膝关节主要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一)膝关节的韧带数量多,解剖结构复杂,包括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其共同作用为加强关节的稳定性。

囊内韧带主要有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

前、后交叉韧带为关节中央支持结构,外周被覆滑膜,属于关节内、滑膜外结构。

囊外韧带主要有: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髌内侧支持带、髌外侧支持带和髌韧带。

其为关节侧方支持结构。

正常韧带MRI 表现为:纤维连续性完好、有一定的张力(绷紧度),一般为均匀低信号。

前交叉韧带常由多纤维束构成,形成条纹状增高信号;后交叉韧带在伸膝时迂曲,股骨附着部可局限性信号增高,偶可显示为两条纤维束。

①急性韧带损伤(<1-4 周)表现:纤维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中断可发生于韧带的实质部或骨附着部;韧带本身水肿(包括裂口处和裂口外),可伴有周围组织的水肿。

MCL 纤维连续性完全中断、韧带走形迂曲,PDW FS 上明显高信号。

韧带损伤的 MRI 分级:•拉伤(I 级):纤维无撕裂,韧带及周围软组织水肿;•部分撕裂(II 级):部分纤维撕裂,伴有水肿;•完全撕裂(III 级):全部纤维断裂,伴水肿。

②慢性韧带损伤、断裂表现:•裂口不能通过瘢痕修复的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残端异常走行,韧带萎缩、消失;•裂口能通过瘢痕修复的表现为韧带连续性可完整,但张力减低、松弛,原裂口局部增粗或变薄,韧带边缘不整。

ACL 连续性中断,韧带萎缩、消失No.1前交叉韧带(ACL)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前份,斜向后上外方止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防止胫骨过度前移,功能上可分为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前内侧束主要限制胫骨前后移位,后外侧束主要限制胫骨旋转,关节伸直时后外侧束紧张,屈曲时前内侧束紧张。

解剖和影像并不是总能区分开两束。

MRI 矢状面观察最好,表现为斜行带状,连续性完整,呈条纹状信号,前缘清晰、后缘常模糊,股骨端相对细小,胫骨端呈扇形增宽。

膝关节伸直位时 ACL 长轴基本平行于 Blumensaat 线(髁间窝皮质线),屈曲时 ACL 前缘与 Blumensaat 线分离,成开口向下的夹角,显示更清晰。

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

1级损伤
1级损伤
2级损伤
2级损伤
3级损伤
3级损伤
3级损伤
MCL撕脱骨折
诊断?

MCL,ACL撕裂,半月板关节囊分离
外侧副韧带和后外侧复合体

解剖复杂 功能重要
膝外侧支持结构—大体解剖

由浅入深分为三层

第一层:外侧筋膜, 髂胫束,股二头肌 腱
第二层:髌骨支持 带(髌股外侧韧带) 第三层:关节囊, 外侧副韧带,腘肌 腱,腘腓韧带,弓 形韧带,豆腓韧带
多伴有交叉韧带、半月板、骨挫伤、 骨折等损伤
LCL,PT,ACL,PCL

女,46岁,右膝外伤
LCL,MCL,ACL,PCL

男,36岁,左膝外伤1天
联合韧带,PFL

男,15岁,左膝外伤1天
PT撕脱Βιβλιοθήκη 女,13岁,右膝外伤1天
LCL,PT

女,46岁,右膝外伤3天
腘肌损伤,血肿

男,54岁,左膝外伤
膝关节伸膝结构

股四头肌腱,髌骨,髌腱
横断位—PD+FS
冠状位
伸膝急性损伤



股四头肌腱撕裂 髌腱撕裂 髌骨撕脱骨折 胫骨结节撕脱骨折
股四头肌腱断裂
髌腱近端撕裂
髌腱急性断裂
髌骨下极撕脱骨折
胫骨结节撕脱骨折
谢谢!
韧带未见显示
胫骨撕脱骨折
胫骨撕脱骨折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间接征象



骨挫伤 外侧股骨髁深沟征(大于2mm) Segond 骨折: 外侧胫骨平台的关节囊撕脱骨 折 胫骨前移(大于5mm) 后交叉韧带弯曲
正常前交叉韧带的MRI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分析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分析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分析摘要】目的:分析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12例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MRI 资料,分析其MRI表现,与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探讨MRI的诊断价值。

结果:12例患者的MRI检查结果均表现异常,诊断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5例、部分撕裂7例。

MRI直接、清晰、完整地显示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形态特征与损伤程度。

损伤后MRI主要表现为前交叉韧带正常形态消失,不均匀增粗、增厚、韧带内信号增高、紊乱,韧带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韧带回缩、韧带假团块。

结论:MRI能较为准确地帮助确认前交叉韧带损伤情况,对诊断损伤程度、制定治疗方法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膝关节;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125-02膝关节交叉韧带分为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维持着膝关节的稳定性。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关节囊韧带网的核心,同时也最易受到损伤,严重影响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前交叉韧带损伤会造成膝关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还会引发其他韧带、半月板损伤,甚至导致骨性关节炎等病变[1]。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要及早正确的判断损伤程度,准确地诊断对该损伤的治疗与预后都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通过回顾12例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将关节镜下表现与MRI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MRI检查诊断确定并通过关节镜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4~63岁,平均(34.6±2.7)岁,左膝损伤5例,右膝损伤7例。

12例患者均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膝部肿胀、行走困难等症状,并均有近期膝关节外伤史。

如何利用MR,直视最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

如何利用MR,直视最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

如何利用MR,直视最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检查是目前显示膝关节韧带结构最好的影像学手段,它可以直接显示韧带的走行和轮廓,从而达到“直视化”诊断效果。

从信号的角度,正常的韧带内部缺乏可移动的氢质子,胶原纤维紧密而规律的排列导致韧带的T2值非常低,因此在各种序列上均表现为低信号;从形态的角度,正常韧带都有相应的起点、完整的韧带实质部以及止点,并且具有一定的紧张性。

因此,正常韧带在MRI图像上多表现为特定区域的、连续性完整的、边界清晰的、有一定张力的低信号条索状结构。

韧带损伤在MRI上主要表现为信号和形态的异常改变:从信号的角度,急性韧带损伤常伴有韧带内部及韧带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出血,在T2W图像上信号增高;慢性韧带损伤则多形成瘢痕组织,而瘢痕在T2W图像上表现为与韧带一样的低信号。

从形态的角度,急性韧带损伤多表现为韧带肿胀增粗或连续性中断,韧带轮廓模糊;而慢性韧带损伤则多表现为连续性中断、韧带萎缩变细、甚至消失,韧带残端回缩等;若断裂处恰好为瘢痕连接,则可表现为类似正常的韧带形态。

利用MRI评估关节韧带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 各条韧带的走行方向与MRI断层扫描的方向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韧带也有一定的宽度,因此韧带全程经常不能在单层MRI断层图像上完整显示。

此时,连续观察相邻的数层图像将有助于完整了解韧带情况。

② 体内的部分韧带由多条纤维束共同组成,而纤维束之间夹杂一定的脂肪、滑膜、甚至液体,从而导致韧带在MRI图像上出现分束、甚至呈条纹状外观。

③ 退变可能导致韧带内部出现局限性黏液变性,从而使韧带局部的MRI信号增高。

④ 某些MRI技术和物理学因素,如超短TE序列、魔角现象等,也可导致某些韧带特定部位的信号局限性增高。

01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矢状面是评估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主要方位,正常ACL表现为低信号的条状影,起自胫骨髁间前窝处,向外上方止于股骨外髁的内侧面,韧带主体基本平行于髁间窝顶皮质线。

膝关节韧带的MRI表现,一篇总结到位!

膝关节韧带的MRI表现,一篇总结到位!

膝关节韧带的MRI表现,一篇总结到位!膝关节韧带包括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外侧副韧带(LCL)、囊韧带、板股韧带、髌支持带、横韧带等,其中最易损伤的是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

今天来分享膝关节韧带正常和损伤后的 MRI 表现,记得收藏~(图片点击后可放大查看)正常前交叉韧带的 MRI 表现ACL 包括两束纤维:前内束(AMB)和后外束(PLB)。

由于两束间或旁边有脂肪组织镶嵌,在容积效应影响下,ACL 的MRI 信号不匀并高于其他韧带。

膝关节屈曲状态下,较长的 AMB 绷紧,较短的 PLB 松弛;膝关节伸直状态下,AMB 松弛,PLB 绷紧。

矢状位 T1W1 MRI 成像,冠状位 T1W1 MRI 成像前交叉韧带损伤的 MRI 表现当膝关节部分屈曲,胫骨过度外旋或者膝关节完全伸直,胫骨过度内旋时,胫骨直接前移而损伤 ACL。

ACL 损伤部位韧带中段最常见,其次是股骨髁附着点,胫骨附着点少见。

正常ACL 呈索带状低信号结构,边缘平直光整。

ACL 损伤的MRI 信号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及时间。

完全撕裂:特点是 ACL 连续性中断,韧带的断端可有或无移位或缩。

由于完全性撕裂伴发出血水肿,韧带周围紊乱结构常常掩盖 ACL 影像。

完全性撕裂伴发其他结构损伤(如胫骨附着点的撕脱骨折、MCL 撕裂和半月板撕裂等)的机率显著高于部分性撕裂。

左图:矢状面T1W1像,前交叉韧带区呈现出紊乱的中低信号结构,ACL显示不清。

右图:矢状面T2W1像,上述低信号紊乱结构变为不规则的高信号,其内见ACL连续性中断,前交叉区可见不规则的低信号ACL碎片。

部分撕裂:ACL 部分撕裂 MRI 征象不如完全撕裂典型。

由于 ACL 内或周围出血水胂,MRI 表现为 ACL 全段或局部信号升高、增粗和边缘模糊,韧带周围出现大片水肿、出血或疤痕形成,关节囊积液。

部分ACL 撕裂多伴有韧带松弛现象,原本平直形态变弯曲,可向前拱起或呈现波浪状。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一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MRI分为三级•Ⅰ级损伤即早期退变或变性•Ⅱ级损伤即严重变性,是Ⅰ级损伤的继续•Ⅲ级损伤即撕裂(Menisci Tear)斜行撕裂、水平撕裂、垂直撕裂、放射状撕裂、纵形撕裂、桶柄状撕裂(BuckethandleTear)、复杂撕裂、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盘状半月板(Discoid Meniscus)MRI-sag: 5mm层厚扫描时有3个或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形成蝴蝶结样改变Cor-半月板最窄处宽度大于14-15mm,外侧缘高于对侧2mm以上二交叉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正常ACL起于髁间嵴前区,向上后外止于股骨外髁内侧面;PCL起于髁间后区,向上前内,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面,下图是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表现。

•前交叉韧带损伤有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MRI上区分部分和完全撕裂困难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直接征象为•前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前交叉韧带扭曲呈波浪状•前交叉韧带内形成假瘤,在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并且见不到完整的纤维束•T2WI上前交叉韧带内呈现弥漫性高信号后交叉韧带断裂的征象•后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残余的韧带退缩、扭曲•MRI上未显示后交叉韧带•在T1WI、T2WI上呈不规则的高信号•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有撕脱的骨碎片和后交叉韧带相连而韧带的连续性未见中断三侧副韧带损伤正常解剖•内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侧收肌结节之下,止于胫骨的内侧,相当于胫骨粗隆水平,长度约 11cm,宽度约1.5cm•外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外上髁上方,止于腓骨头下方,呈一个圆索条状结构,长约5-7cm影像学表现•MRI上正常副韧带在任何序列均为低信号•检查多采用冠状面和横轴面检查•侧副韧带损伤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长T2高信号•完全断裂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或韧带增粗、肿胀、韧带内弥漫性高信号四髌骨韧带损伤正常解剖•为股四头肌的延续部•是全身最强大的韧带之一•位于膝关节囊的正前方•起自髌尖及其后方的粗面,向下止于胫骨粗隆,长约8cm影像学表现•MRI上任何序列均表现为低信号•矢状面和横轴面显示好•部分撕裂时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高信号•完全撕裂时表现为韧带断裂,髌骨上移,韧带呈波浪状改变五股四头肌腱来源:骨今中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特点分析姚改
发表时间:2019-04-10T16:25:32.16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4期作者:姚改[导读] 为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提供MRI检查,检查结果较为准确,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平舆县中医院 CT. MRI室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特点。

方法:将我院2018年5~9月的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仅给予CT检查,观察组50例则进行MRI检查,对两组的检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诊断有效率分别为96.0%(48/50)、80.0%(40/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相关撕裂数据显著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提供MRI检查,检查结果较为准确,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韧带损伤;MRI;表现特点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临床外科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可引发膝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导致患者膝关节不稳,进而使患者半月板或关节软骨等出现损伤,最终致使膝关节功能障碍。

因此,在临床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前进行准确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调查显示,对于因拉扯而造成韧带以及附近产生骨折的患者可有效进行X线检查、CT检查前、后交叉韧带(ACL、PCL),但是在诊断膝关节韧带时,并不能显示出关节周围的肿胀、间隙之间的变化。

MRI相对于上述诊断方式来说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安全性等。

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了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特点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5~9月的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全部患者均满足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相关诊断标准,精神正常,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并排除严重并发症患者。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1-53岁,平均年龄为(36.1±2.3)岁;文化水平为:11例患者为小学,8例患者为初中,8例患者为高中,23例患者为大专及以上。

观察组患者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22-52岁,平均年龄为(36.3±2.1)岁;文化水平为:12例患者为小学,9例患者为初中,7例患者为高中,22例患者为大专及以上。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CT检查,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采用GE Discovery750 HD宝石能谱64排螺旋CT扫描仪。

首先使患者采取仰卧位,双膝呈00度,并对其进行固定,之后应对其双膝附近进行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电流360ma;电压120kv;层厚1.25mm),医生在软组织窗/骨窗进行观察。

在扫描结束后,应将扫描完的结果传输至工作站,并利用MIP(多平面重建)将传输后的结果进行图像重建。

观察组患者则进行MRI检查,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采用GE Discovery MR750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

首先应使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双膝关节在规定的圈内,髌骨应位于圈内的中心位置,双膝呈00度,并对其进行固定,之后进行扫描(参数:TR570ms;TE15ms;层厚1.6mm;层间距1.6mm;矩阵256*256;序列:FSET2WI),检查时间为15分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率以及相关撕裂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诊断效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诊断有效率分别为96.0%(48/50)、80.0%(40/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相关撕裂数据对比
对照组的相关撕裂数据显著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讨论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膝关节部分的构成较为复杂[1],其中的ACL主要是由呈直线/螺旋状的纤维排列组成的,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以及可有效预防膝关节过度拉伸、胫骨不正常移动等。

因此,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来说,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则会导致患者产生ACL撕裂,进而降低了患者的膝关节的稳定性。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临床外科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和重视该疾病。

根据近年来调查显示,临床检查膝关节韧带损伤主要是利用关节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准确率较高,但是同时显示有一定的创伤;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检测膝关节损伤的是CT检查,其具有无创、方便、实惠等特点;MRI诊断膝关节损伤时,可有效显示出膝关节处的骨质、韧带组织等,并且可有效检查出ACL撕裂的状况同时具有时间较短、准确率较高、较为方便等特点[2`3]。

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的诊断有效率分别为96.0%(48/50)、80.0%(40/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相关撕裂数据显著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MRI具有无创性、准确性、方便性、方位性等特点,可有效检查出ACL的撕裂情况以及膝关节和周围的结果情况。

综上所述,为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提供MRI检查,检查结果较为准确,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凤宇.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J].心理医生,2018,24(28):54-55.
[2]吕海霞,沈素红.膝骨关节炎的超声与MRI表现特点比较[J].中医正骨,2018,30(10):54-58.
[3]袁如威,王建良.磁共振对膝板股韧带附着区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效果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3):477-4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