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旨在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如下:一、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可分为文学作品和写作两大类,其中文学作品部分又包括对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能力等的考核。
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具体如下:(一)语言知识部分语言知识,主要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对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辨识、说明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现代文体中疑难词语的意义。
1、文言实词考核。
主要是辨识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应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文言虚词考核。
主要是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含义或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掌握其一般规律和特殊用法或含义。
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者、所、以、于、而、焉、乃、则、诸等。
3、文言句式考核。
主要了解文言文中那些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以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倒装句式等。
要求在古文今译时,能把这些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和句式正确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
(二)文学知识部分文学知识,主要是指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
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作者的字号、所属朝代和国别,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最基础的知识点)、作品集名称;认识课文所属专书的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对文体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及其主要特征;认识我国古代诗文的特殊文体分类(如散文中的语录体、纪传体、书信体、史论体、游记体、寓言体,古体诗中的楚辞、乐府、歌行,格律诗中的律诗、绝句以及词和散曲等)及其主要特征。
最新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最新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总则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以选拔出合格的专科生升入本科段继续学习。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学科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三、考试内容根据指定教材和教学大纲拟订的学习篇目,考试的具体内容如下:(一)《蒹葭》1、关于《诗经》的基本常识。
2、风、雅、颂、赋、比、兴。
3、《蒹葭》的朦胧意蕴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特色。
(二)《国殇》1、《楚辞》与《诗经》在文学形式与美学风格上的比较。
2、屈原的悲剧。
3、《国殇》的场面描写与其豪放悲壮的审美意蕴之间的关系。
(三)《东门行》1、汉代文学:A、汉赋(代表作家)。
B、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C、《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2、《东门行》的戏剧特色。
(四)《饮酒》1、如何看待陶渊明之“隐”?2、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
3、《饮酒》一诗“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境界。
(五)《咏怀诗》1、从阮籍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越礼看魏晋的时代风云。
2、分析本诗以实写虚,寄景抒情的手法。
(六)《春江花月夜》1、唐诗的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2、《春江花月夜》结构上的特点。
3、《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七)《将进酒》1、盛唐气象的内涵。
2、关于李白:侠、道、儒(盛唐时世造就的积极入世与怀才不遇以至消极悲观两者结合的诗人人格)。
3、李白诗歌的风格:以气驭诗、雄奇飘逸。
A、手法:夸张、想象。
海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海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参照考试大纲,复习重点一目了然,复习效率加倍提高,为专升本考试复习提指明方向。
————海大源《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专升本考试学生。
本大纲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陈洪主编),同时参照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九版)。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考试内容范围及分值分布1、基础知识的考核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学常识.文体知识辨别识记等方面,重视文言文精读篇目的翻译。
本部分分值约为40分。
2、阅读分析的考核鉴于《大学语文》教材各高校所用教材不尽一致的情况,阅读分析范围主要依据本大纲所附精读篇目,同时可以选取与课文相关的课外文本。
分值20分。
3、写作应用能力的考核包括议论文写作(含文学评论)、应用文写作两个方面。
分值40分。
(二)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1、单项选择题(设10小题)10分2、填空题(设10小题)10分3、简析、简答及翻译题20分4、阅读分析题(一到二段文本的分析)20分5、写作题(一篇或者二篇)40分(三)考试方式与考试时间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范围及其具体要求(一)基础知识(40分)1、语言知识(1)文言词语与句式理解、掌握精读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句式与特殊语法现象。
具体要求是:解释常用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辨析古汉语常用特殊句式;熟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等语法现象;翻译试题规定的诗文句子。
(2)现代文词语与句式掌握现代文包括常用应用文中常用的词语和句式。
理解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2、文体知识(1)应用文体知识(参考其他教材)应用写作的基本特点。
常用的应用文格式。
识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文种(13种);熟悉各文种的适用范围(2)文学(文章)文体知识立足于本大纲所附精读篇目掌握、理解:古代散文的特殊文体分类:语录体、纪传体、论说体(政论、史论)、书信体、游记体、寓言体、碑铭体。
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大纲点击次数:9798发布人:发布时间:2003-05-07 15:30:00.0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大学语文课是网络教育专升本的共同基础课,在检验应试者综合文化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应试者的语文水平,以适应深入学习和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进学习所选古今论说文、记叙文和诗词曲赋,领会、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识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对古今一般难度的文章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较准确的把握其要旨、内容及艺术特点;掌握论说文、记叙文及说明文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基本要求的文章。
II、考试内容及考核目标本课程的考试内容,分语文知识、课文阅读分析和写作知识三部分。
一、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三个方面。
(一) 作家作品知识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作家作品介绍为依据。
1、识记课文作者(或篇章)所处的时代。
2、识记所学课文中主要作家(或篇章)的风格特点、地位及其影响。
(二) 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论说文、记叙文和诗词曲赋为依据。
1、解释教材文言文中常见实词,主要解释其中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
2、解释教材文言文中“之”、“其”、“以”、“于”、“而”、“则”、“乃”等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
3、理解教材文言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以及被动、倒序句式。
(三) 文体知识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一篇议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要鲜明,支持论点的论据要坚实。
论据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使用论据要注意确凿、典型以论据与观点的统一。
论证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分立论与驳论。
论证方法主要有归纳法、演绎法和比较法(分对比法和类比法)。
驳论可以反驳论点,反驳论据,亦可以反驳论证。
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记事、写景、状物之类的文章。
武昌理工学院2023年《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大学语文》二、考试方式:闭卷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知识内容比例1.汉语基本知识约20%2.文学基本知识约20%3.阅读约20%4.写作 40%试题题型及赋分1.选择题约15%2.古文翻译题约15%3.填空题约5%4.阅读题约25%5.作文 40%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45%难题约25%五、参考书目徐中玉、陶型传主编《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第1版六、考试的基本要求《大学语文》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五种能力,具体分为基础知识(语言知识、文学及实用文知识)和基本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两大方面。
七、考试范围考核知识及要求一)汉语基本知识1.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理解文言实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具生命力的文言词语不同的用法。
识别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2.理解“之、其、者、所、则、而、于、以、且、乃”等常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其用法。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能将其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句式。
4.了解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及其用法。
5.理解现代文中的疑难词语,掌握现代稳重的语法知识。
二)文学基本知识1.了解教材中作者的姓名、字号、朝代或国别、代表作与作品集名称、文学主张、文学成就及其他重要贡献。
2.识记指定篇目中的名句。
3.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古今类文体知识。
4.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5.了解教材中涉及的文化知识。
三)阅读阅读教材选自材料或教材外的文本。
1.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生活。
2.分析作品的结构、体裁特征及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3.赏析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及审美风格。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及解读江西省大学井冈山大学专升本必考必看

1.傅雷与《傅雷家书》
2.《心灵的灰烬》的艺术特色
《论快乐》
1.钱钟书与《围城》
2.试析钱钟书散文的学者风范
3.“随笔”的特色
《金错刀行》
1.这首诗托物寄兴、抒发怀抱的特点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之作,在结构上具有由物及人、层层拓展的特点。全诗分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提刀独立顾八荒”,从赋咏金错刀人手,引出提刀人渴望杀敌立功的形象。
《再别康桥》
1.诗歌的艺术特色
2.文章首尾呼具有怎样的效果
3.徐志摩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
《蒹葭》
1.了解《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分析诗中景象的时空变化及其表现力。
3.认识《蒹葭》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长恨歌》
1.白居易及其诗歌主张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二、指导思想
《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的学习,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优美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分析思辨、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熟练地完成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畅达通顺,合乎规范。据此,本科目考试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考生的能力水平进行难易不同的考查,具体范围以指定阅读课文(精读、泛读的)为准:
乐、民贵君轻等思想。
《唐且不辱使命》
1.关于《战国策》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2.这篇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点
唐且不辱使命这篇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点
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本文篇幅虽短,却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士。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武汉工程大学《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_3

武汉工程大学2007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总则武汉工程大学专升本的“大学语文”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以选拔出合格的专科生升入本科段继续学习。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学科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三、考试内容根据指定教材和教学大纲拟订的学习篇目,考试的具体内容如下:(一)《蒹葭》1、关于《诗经》的基本常识。
2、风、雅、颂、赋、比、兴。
3、《蒹葭》的朦胧意蕴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特色。
(二)《国殇》1、《楚辞》与《诗经》在文学形式与美学风格上的比较。
2、屈原的悲剧。
3、《国殇》的现实主义特色和悲壮的美感。
(三)《东门行》1、汉代文学:A、汉赋(代表作家)。
B、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C、《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2、《东门行》的戏剧特色。
(四)《饮酒》1、如何看待陶渊明之“隐”?2、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
3、《饮酒》一诗“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境界。
(五)《春江花月夜》1、唐诗的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2、《春江花月夜》结构上的特点。
3、《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六)《将进酒》1、盛唐气象的内涵。
2、关于李白:侠、道、儒(盛唐时世造就的积极入世与怀才不遇以至消极悲观两者结合的诗人人格)。
3、李白诗歌的风格:以气驭诗、雄奇飘逸。
A、手法:夸张、想象。
B、诗歌形式:以乐府为主的诗体。
C、情感:强烈的自我意识,情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D、语言:清新自然。
4、《将进酒》一诗如何体现李白诗歌风格?(七)《登高》1、关于杜甫和他的诗:“诗圣”和“诗史”。
江苏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以下简称“专转本”考试)是普通高校全日制专科应届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的选拔性试。
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按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因此,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作为“专转本”考试的文科类专业考试课程之一,大学语文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专科院校以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为重点的大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本科院校培养学养深厚的专业人才。
二、命题原则根据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对于文化素质的要求,大学语文“专转本”考试命题将以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语文》(专科)课程标准实施情况为基础,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本科)课程标准为要求,参考教育部《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2011版)对专科起点《大学语文》考试的规定,结合江苏省近年来“专转本”考试命题的实际,依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命制本课程试题。
三、考查内容【考查目标】1.考查学生在专科阶段应掌握的汉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知识的转化,提高对母语的应用能力,提升对母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考查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句段和文本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文本分析和赏析。
3.考查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即通过任务驱动,结合生活和学习现实,撰写应用类文章的能力,引导大学语文在厚基础的同时,加强对现实的关注,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4.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情感表达的综合能力,引导大学语文教学在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同时,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考查内容】1.语文基础知识1.1语言文字运用1.1.1识记: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词的音、形、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及适用对象本考试采用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考试对象为参加选拔考试的所有文科考生,主要考查汉语基本知识、文学基本知识、文体基本知识、汉语写作能力等语文知识与能力。
二、题型及比例本考试由六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20%;填空题15%;词汇解释15%;文言文翻译20%;简答题15%;分析题20%;写作45%。
(注:教材请采用长沙学院教务处指定教材)三、考试时间和分数本课程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四、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内容考试的基本内容分为四个大部分,即汉语基本知识及运用、文学基本知识、文体知识与运用、写作知识与运用。
各部分要求如下:汉语基本知识及运用1、识记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
识别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2、掌握“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识记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文言文中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
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古今作品中比喻、以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文学基本知识1.了解古代、现代和外国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知识。
2.识记重要作家的原名、字号,所属时代,主要思想倾向,主要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代表作以及该作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3.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文体知识及运用1.议论文重点识记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的方式(立论和驳论)。
论证的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
识记并理解驳论的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2.记叙文识记和理解不同文体记叙文的不同特点。
了解记叙文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写法。
古代的记、传和现代的消息、通讯、传记、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3.诗、词、曲(散曲)、赋了解诗歌如下特点: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炼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
了解词不同于格律诗。
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音乐节奏变化的限制,句式是长短式,押韵比较灵活。
了解散曲分成小令、套数。
散曲句句押韵,通首只用同一个韵。
了解赋是在汉代形成的文体。
识记赋的特点是讲究文采,讲究对仗、韵律和铺叙。
一般常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方式。
4.小说识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编排。
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写作知识及运用1.主旨和题材主旨即一篇文章或文学作品内容所显示出来的思想观点。
提炼的主旨要正确、鲜明、集中。
题材即用于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材料。
选择题材要真实、典型、新颖。
2.结构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
结构的内容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
文章的结构要完整、严谨。
3.表达方式1 叙述叙述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 描写描写大体可归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描写的方式有白描和细描。
描写要有的放矢,捕捉特征,富于情感。
3 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在议论中抒情等方式。
抒情要情感真挚,自然和谐,丰富细腻。
4 议论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即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分析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
5 说明说明的方式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数字说明等。
说明要抓住特征,客观如实,简明扼要。
4. 语言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通畅。
附:教材版本及考试篇目教材版本:徐中玉等主编:《大学语文(第九版)》,2007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考试篇目:第一单元仁者爱人1、樊迟、仲弓问仁(《论语》)2、兼爱(上)(《墨子》)3、齐桓晋文之事(《孟子》)4、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5、又呈吴郎(唐·杜甫)6、[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前套)(元·刘时中)7、原君(清·黄宗羲)8、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清·郑燮)第二单元和而不同1、《老子》二章(《老子》)2、晏子对齐侯问(《左传》)3、史伯对桓公问(《国语》)4、秋水(节选)(《庄子》)5、大同(《礼记》)6、容忍与自由(胡适)7、像山那样思考([美国]奥尔多·利奥波德)第三单元胸怀天下1、乐毅报燕王书(《战国策》)2、北征(唐·杜甫)3、上枢密韩太尉书(宋·苏辙)4、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宋·辛弃疾)5、北方(艾青)6、赞美(穆旦)7、我的世界观([关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学文例话(一)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第四单元浩然正气1、报任安书(西汉·司马迁)2、张中丞传后叙(唐·韩愈)3、段太尉逸事状(唐·柳宗元)4、正气歌并序(宋·文天祥)5、梅花岭记(清·全祖望)6、狱中上母书(明·夏完淳)7、我有一个梦想([美国]马丁·路德·金)第五单元冰雪肝胆1、魏公子列传(节选)(西汉·司马迁)2、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宋·王禹傅)3、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4、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5、纪念傅雷(施蛰存)第六单元洞明世事1、枕中记(唐·沈既济)2、[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元 ·睢景臣)3、报刘一丈书(明·宗臣)4、婴宁(清·蒲松龄)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6、断魂枪(老舍)7、吃饭(钱钟书)8、公寓生活记趣(张爱玲)9、苦恼([俄国]安东·契诃夫)学文例话(二)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第七单元以史为鉴1、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2、谏逐客书(秦·李斯)3、过秦论(上)(西汉·贾谊)4、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徵)5、吊古战场文(唐·李华)(二)基本题型及要求第一部分:选择题:1.考核知识点:教材内重要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汉语修辞等。
2.考核要求:要求考生从多项答案中选取正确的答案,填写正确答案的代号(A、B、C、D)。
第二部分 填空题:1. 考核知识点:教材内重要文言文的默写、中外文学常识2. 考核要求:要求考生默写内容准确,汉语字形义不得出现错误,外国人名音译可以出现同音字。
第三部分 词汇解释:1. 考核知识点:理解指定教材内古代汉语文章中的虚词、实词的意义,掌握通假字、使动用法、意动用语、名字作状语、名字作动词等特殊语法现象。
2. 考核要求:要求考生理解正确,释义清楚,解读做到信、达、雅。
第四部分 文言文翻译:1.考核知识点:教材内重要文言文的翻译;教材外的文言文翻译。
2.考核要求:要求考生理解指定文言文的基本意义,对特殊的语法、句法以及关键词的翻译必求准确。
第五部分 简答题:1.考核知识点:教材内的作品思想、写作手法、篇章结构方法的理解。
2.考核要求:要求学生对教材指定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表现手法,文章谋篇布局有正确的理解与把握。
第六部分 分析题:1.考核知识点:教材内的作品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等。
为了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也可以对教材外的短文进行类似的分析。
2.考核要求:要求学生对教材指定文章或教材外的短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的结果符合文章内涵。
第七部分:写作:1.考核知识点:考核学生汉语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考核要求:立意高远,主题突出;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篇章合宜,结构严谨。
五、样题一、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20分)1、《秦晋崤之战》选自:A《战国策》;B、《左传》;C、《汉书》、D、《尚书》()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中国传统文化中谈到的四书是指儒家的《大学》、《论语》、《孟子》和——。
三、词汇解释(在本题的每一题中,有加下划线的字,请对加下划线的字进行解释。
每题1分,共15分)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四、文言文翻译(每题5分,共20分)翻译下面两段文言文: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陆游的《关山月》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题?六、分析题:(每5分,共20分)1、《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七、写作:(45分)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主题作文。
就在上海解放的那一天,一位过去不了解共产党的著名医生,看到满身尘土的人民解放军为不惊扰市民而露宿街头,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宁愿血洒苏州河桥头,也不使用重武器,他感慨万分,自言自语地说:“国民党回不来了!”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除诗歌以外,体裁不限,要求立意准确,表达明晰,结构严谨,文字合宜(不少于800字),语言流畅,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