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时间(时、分)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7单元 时、分、秒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7单元 时、分、秒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7单元时、分、秒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掌握读写时间的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写时间的方法。

2.时间加减法的运算。

三、教学准备
1.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2.工具:教学用具、钟表、实物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让学生看看手表、挂钟等时间工具,引导他们说出看到的时间。

2. 讲授新知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三个概念:时、分、秒。

•通过实物图片、黑板图片等形式,讲解时、分、秒的概念、符号以及读写方法。

•让学生试着和你一起读一下几个时间:12:05 / 3:20 / 7:30 / 9:45 / 6:10。

3. 练习新知
•出示几个时间的钟表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几点几分。

•出示一些时钟、日历、车站或电视等广告,问学生在里面能找到时间信息。

•让学生跟读并写下数学课本上的例题。

4. 拓展应用
•出示几个时间的钟表图片,让学生在上面进行加减法运算,并说出答案。

•让学生编写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上学、吃饭、睡觉等),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安排一下时间,并将安排后的时间告诉同桌。

五、教学总结
•让学生复习一遍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并巩固所学习内容。

•强调今天学习内容的实际意义,并向学生提出合理安排时间的要求。

六、作业布置
•完成数学课本上的习题。

•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利用所学知识编写时间表,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 北京版 (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 北京版 (1)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时分秒的认识(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钟,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2. 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学会读取时间。

3. 理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时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时钟,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谜语导入:“一匹马儿真正好,没有尾巴没有脚,不喝水来不吃草,日夜奔跑不辞劳。

”(谜底:时钟)引导学生思考时钟的作用,进而引入新课。

2. 认识时钟出示实物时钟,让学生观察时钟的构造,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引导学生发现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 学习时、分、秒的概念讲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1时=60分,1分=60秒。

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时、分、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学习读取时间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间下的时钟图片,让学生学会读取时间。

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调整时钟,巩固读取时间的方法。

5. 学习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1时=60分,1分=60秒。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换算关系。

6. 巩固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如:计算经过的时间、填写时间表等。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设计富有层次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绘制时钟、计算时间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讲解、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教案范文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教案范文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教案范文教学设计,第一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摸索教学,同时在教学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教案202X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教案202X范文1一、教学目标:1、在视察钟面的进程中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利用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2、能根据钟面,运算经过时间。

3、在回想时、分、秒的进程中,培养视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实践的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熟练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三、教学难点: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正时的时刻经过时间的运算四、教学进程:(一)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复习课,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钟表模型,猜一猜,今天我们复习什么?板书:时分秒的复习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关于时分秒,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桌交换一下,回想不起来的可以翻一翻书。

(二)梳理内化提炼方法全班交换,师随机引导,并适时板书(1)钟面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是1秒。

(2)时分秒的关系 1时=60分,1分=60秒。

(3)1时多长?1分有多长?1秒有多长? 老师还知道,发电厂1秒钟发的电,可供一户家庭用三个月。

你有什么感想?(4)会读钟面上的时刻指一生结合钟面讲读法,再指一优生结合钟面讲时针不好肯定时的读法。

(三)分层练习提高能力1、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时分秒的知识,下面老师要考核大家,能不能利用学过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1) 3分=( )秒 4时=( )分 120分=( )时 60秒=( )分 1分30秒=( )秒2时40分=( )分做在练习本上,指生读答案,选1题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2)数学书94页第11题(现场反馈)(3)数学书94页第12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换)2、为了嘉奖大家,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大家拿出钟表模型,同桌合作,一人拨一个时刻,另一人快速读出来,然后再交换角色。

《我的一天》认识时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我的一天》认识时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我的一天》认识时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单位有时、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使学生能够看懂钟表,能够准确地读取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时间的单位有时、分。

2. 钟表的构造,如何读取时间。

3. 时间的计算,如60分钟等于1小时,30分钟等于半小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单位有时、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教学难点:钟表的读取,时间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课件。

2. 学具:钟表模型,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上课、吃饭、睡觉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时间。

2. 新课导入:介绍时间的概念,时间的单位有时、分,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钟表,了解钟表的构造,学习如何读取时间。

4. 活动二:进行时间计算练习,让学生熟悉时间的换算。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概念,时间的单位有时、分。

2. 钟表的构造,如何读取时间。

3. 时间的计算,如60分钟等于1小时,30分钟等于半小时等。

七、作业设计1. 观察家里的钟表,记录下自己一天的生活时间,如起床时间、吃饭时间、上学时间等。

2. 计算一些时间换算题,如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半小时等于多少分钟等。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时间的概念,知道了时间的单位有时、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钟表的读取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直观的教具和互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时间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读取时间。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时分秒认识时分教案1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时分秒认识时分教案1苏教版
总结:1分钟虽然不长,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每1分钟,珍惜时间,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7、感受1小时.
做“想想做做”第7题。一节课时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上几分钟就是1小时。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总结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分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10分,25分)
小结:要知道走了几分钟,要看分针,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几小格就是几分。
7、认识时、分的进率。
在钟面上分针走了一圈,经过了几个小格?(60个小格.)因此,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个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时=60分
2、完成课堂作业。
讲述:这个绿色部分就表示时针走了1大格,也就是1小时。
(板书: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提问: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走到7呢?
那么,时针走一大圈又是几小时?
学生动手操作.(要求:时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2时和5时)
小结:要知道钟面走了几小时,我们只要看时针,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8、感受1分钟。
过渡:1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利用好,其实1分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让我们体验一下。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六《时、分、秒》 (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六《时、分、秒》 (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六《时、分、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分、秒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3. 时间计算方法4. 珍惜时间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时间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时间计算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时间计算方法。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探讨珍惜时间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通过举例,讲解时间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通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4. 讨论与分享- 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如何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珍惜时间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与布置作业-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时分秒教案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时分秒教案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时分秒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表示时、分、秒。

2.能够将时间单位进行换算。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表达时间。

教学重点1.时、分、秒的表示和换算。

2.运用所学知识表达时间。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时、分、秒的关系和换算关系。

2.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准确表达时间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时分秒的定义。

2.能够将时分秒进行换算。

教学内容1.时、分、秒的定义和表达方式。

2.时、分、秒的换算。

教学步骤1.通过样例让学生感受时、分、秒的不同。

2.接着教师可以利用教具或PPT等,让学生学习时、分、秒的表达和换算方式。

3.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游戏等练习方式,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教学方法1.演示法。

2.互动式教学。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准确表达时间。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时间的应用。

2.实践操作。

教学步骤1.教师通过样例扩展学生学习视野,了解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比如让学生互相询问时间、支配实际生活场景中的时间等等。

教学方法1.案例式教学。

2.实践式教学。

教学评估通过口语表达、实际应用等综合方式进行评估。

总结1.通过此次课堂学习,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表达和换算方法。

2.学生也掌握了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时间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时、分、秒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时、分、秒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时、分、秒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时、分、秒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时、分、秒”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进一步认识钟面,区分时、分、秒;2. 学习时间的换算,即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3. 学习如何用时、分、秒表示时间;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时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钟面,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2. 使学生能够进行时间换算,会用时、分、秒表示时间;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时间换算,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钟面,会用时、分、秒表示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面模型、计时器、教学卡片;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例如“小明早上7点钟出门,走了10分钟到达学校,问小明到学校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认识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分、秒的刻度,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时间换算:讲解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理解。

4. 用时、分、秒表示时间:教授如何用时、分、秒表示时间,例如“小明上课从8点开始,上了40分钟,下课时间是几点几分?”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例如制作一个钟面模型,或者进行时间换算的游戏。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用它们表示时间。

但在时间换算的部分,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与时间有关的情境,例如交通信号灯、电影放映时间等,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时、分)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并理解1时=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2.初步建立时、分的量感。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4.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实物钟、钟面模型、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媒体出示:小巧一天主要的生活学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说说图中小巧几时在做什么?小巧起床(7:00)、做操(9:30)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一)读写几时几分。

1 .复习读写几时和几时半的钟面。

2.认识几时几分。

(1 )屏幕显示1 2时1 0分,小巧吃午饭图及钟面。

观察后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吗?
学生尝试: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2)研究分针。

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你对分针有什么了解?
组织学生讨论、同桌互说。

得:分针走1 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一圈有60 格。

问:怎样看分针走了几分钟呢?
得:1小格是1分钟,1大格有5小格,也就是5分钟,两大格就是10分钟。

(3)我们来试试看,从12出发,分针走到3 是多少分?走到6呢?走到8 呢?走到11呢?(看是否有学生能说出用60 格反过来减)用什么方法能马上得出是几分呢?(用5 的乘法)
总结:所以小巧吃午饭的时间是12时10分。

板书课题:时、分
(4)练习:
①教师拨动分针,学生说出分钟数。

②教师拨出时间,学生口答时刻
③同桌说说课本中“说一说,写一写”上面四个钟面各是几时几分,并用两种写法写出来,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交流、评价。

总结:看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5)独立完成“说一说,写一写”下面四个钟面的时间。

注意:3时零5 分的表示方法(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使用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时,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并且通常习惯读作“3时零5 分”。


4时59分的钟面,学生容易错看成5:59,可以组织学生质疑与讨论。

小结:有时候我们的眼睛也会欺骗我们,时针接近一个数的时候,要结合分针去分析。

(二)认识时、分的关系
1.感受1 分钟的时间。

(屏幕显示1分的持续时间,并伴有“嘀哒”声)学生分组活动:写字、走路、数脉膊、踢毽子,然后分组汇报。

亲身体验1 分钟的时间可以做哪些事情。

小结:l 分钟虽然很短,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也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珍惜每1 分钟。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屏幕演示,学生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你认为I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1时=60分。

( 2)体会1 小时有多长。

屏幕出示填空题,学生完成后核对。

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

再加()分就是1 小时。

三、巩固练习
1 .快速抢答,打气球游戏(媒体演示,要求学生在气球升上屏幕之前快速口答出钟面表示的时间)
2:00,5:30,8:15,4:20,12:46,9:02
2.看卡片读时间,并在学具钟面上拨出:5:10,2:31,6:35,7:59 (让学生观察这个钟面,再次突破认读接近整点的钟面。

)
3.数学书第3 题,连一连。

学生练习,然后校对。

4.根据标出的时间,在钟面上加上
缺少的针。

5.数学书第4 题,画时针和分针。

学生练习,然后校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