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 小故事——鸡毛信的故事
红色故事演讲稿——鸡毛信的故事_演讲稿

红色故事演讲稿——鸡毛信的故事_演讲稿《鸡毛信的故事》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鸡毛信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一个叫海娃的孩子。
海娃是一个非常勇敢和聪明的孩子,他经常帮助村里的人们传递消息和情报。
有一天,海娃的父亲收到了一封重要的信件,需要他立刻送到八路军的指挥部。
但是,由于敌人的封锁和搜查,海娃的父亲无法亲自去送这封信。
于是,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海娃。
海娃接过信,仔细地看了看。
这封信非常重要,上面写着八路军的行动计划和战略部署。
海娃知道,如果这封信落入敌人的手中,将会给八路军带来巨大的损失。
海娃决定立刻出发,把这封信送到八路军的指挥部。
他穿上了一件破旧的衣服,把信藏在了自己的衣服里。
然后,他拿起了一根木棍,当作武器,准备出发。
海娃沿着山路走了很久,终于来到了一个小村庄。
他看到了一个八路军的哨所,于是他走了过去。
“你是谁?你来这里干什么?”一个八路军战士问道。
“我是海娃,我是来送鸡毛信的。
”海娃说道。
“鸡毛信?什么鸡毛信?”八路军战士问道。
“这是我父亲让我送来的,他说这封信非常重要。
”海娃说道。
八路军战士接过信,仔细地看了看。
然后,他对海娃说道:“你做得很好,海娃。
这封信非常重要,我们会立刻把它送到指挥部。
你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等我们回来。
”海娃点了点头,然后坐在了一旁的石头上。
他看着八路军战士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过了一会儿,八路军战士们回来了。
他们对海娃说道:“海娃,你做得非常好。
我们已经把信送到了指挥部,指挥部的首长对你的表现非常满意。
他说,你是一个勇敢和聪明的孩子,你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海娃听了,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那以后,海娃成为了一个小英雄。
他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了很久很久,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经典故事。
谢谢大家!。
红色景点故事分享主题班会——鸡毛信故事 弘扬爱国精神 主题教育PPT课件

鸡毛的信故事
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睡觉去了。 歪嘴黑狗子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然后把海娃拉进屋里。 鬼子和黑狗子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最里头。
鸡毛的信故事
海娃睡不着,他 想:“鬼子明天还要宰 羊,要是今晚跑不掉, 鸡毛信可就完了。”
鸡毛的信故事
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 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那是你爸爸捎回来 的情报。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多 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这才记起鸡毛信的事来。他脸红了,赶忙问:“缴了 枪没有?
鸡毛的信故事
张连长说“激了一大捆,都是 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
突然,他听见外面 的哨兵吼了一声:“哪
一个?”
有人的信故事
鸡叫两遍了,海娃哪儿还躺得住
他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子的胳膊轻 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边,又轻轻 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
“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 “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
就在刚才摇晃补子的地方,鸡毛信好 好地躺在那儿呢。
鸡毛的信故事
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回头跑, 忽然背后有人喊叫,原来是歪嘴黑狗子追上来 了。
他抓住海娃,一连打了几枪托,叫海娃回去给鬼 子带路。
鸡毛的信故事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鬼子和黑狗子又出发了。 海娃赶着羊群夹在他们中间,过了大山,来到三王庄
没想到,还真混过去了海娃转过山 嘴,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
鸡毛的信故事
前面就是三王庄啦。
海娃高兴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 一摸,不觉浑身打起哆嗦来。
2024年故事(鸡毛信)

故事(鸡毛信)鸡毛信:传递希望与勇气的红色传奇一、背景概述鸡毛信,又称鸡毛信件,是一种特殊的通讯方式,起源于中国古代。
它利用鸡毛的轻盈和飘散性,将信息传递给远方的人。
在抗日战争时期,鸡毛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情报传递工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故事情节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敌后抗日根据地山东省的某个小山村,生活着一群勇敢的抗日战士。
他们为了保卫家园,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这个小山村里,有一个聪明勇敢的小男孩,名叫小明。
一天,小明在山上放羊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封鸡毛信。
信中写着:“日军即将进村扫荡,请立即通知村民撤离。
”小明深知这封信的重要性,他决定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村民们。
为了将鸡毛信尽快送达,小明不顾个人安危,穿越敌占区,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邻近的村庄。
然而,当他找到村长时,却发现村长已经被日军杀害。
小明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但他没有放弃,继续寻找其他可以传递消息的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明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抗日游击队的队长。
队长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力量,带领村民们进行转移。
在日军的扫荡行动中,由于提前得到了消息,村民们得以安全撤离,避免了巨大的伤亡。
三、鸡毛信的意义鸡毛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不仅传递了情报,更是传递了希望和勇气。
在那个充满硝烟和恐惧的年代,鸡毛信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信仰,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四、鸡毛信的现实启示鸡毛信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我们不能退缩,要有勇气去面对。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度过难关,迎接美好的未来。
五、鸡毛信,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传承着中华民族勇敢、智慧、团结的精神。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鸡毛信在抗日战争中的特殊作用1.情报传递的隐秘性在抗日战争时期,鸡毛信因其独特的传递方式和难以追踪的特性,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情报传递手段。
红色故事演讲稿鸡毛信

红色故事演讲稿鸡毛信鸡毛信(红色故事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一篇红色故事,这是一封用鸡毛写成的信,但它背后却凝聚着无尽的爱国情怀和英勇奋斗的故事。
这封鸡毛信是一位中国解放战争中的一名战士写给他心心念念的妻子的,他是冯“子材”中尉,我将为您们讲述他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解放战争时期,冯“子材”中尉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坚定地投身于保卫家园的伟大斗争中。
他是一名优秀的狙击手,精准的射击技巧和勇敢的战斗精神为部队赢得了一次次的胜利。
然而,在一次重要的战斗中,冯“子材”中尉受到了重伤。
虽然伤势严重,但他从未放弃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他躺在病床上,日夜盼望着能早日恢复,投入到战斗中。
面对伤痛的折磨,他没有一丝怨言,只是默默地写下了这封鸡毛信。
信中,他诉说着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他写道:“亲爱的妻子,自从我受伤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战斗?为什么我们要用生命守护自己的土地?我明白了,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我无法言尽我对你的思念,但我相信,在胜利的那一刻,我们会手牵手一起迎接黎明的光芒。
”信上的每一个字,都流露出冯“子材”中尉对家人和国家的无尽爱意。
他不仅是一位英勇的战士,更是一位深爱家人的丈夫和父亲。
他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的情感,让人们为之感动和敬佩。
冯“子材”中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忠诚、勇敢、无畏。
他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也感悟到了红色精神的伟大和可贵。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红色精神不仅仅存在于那段历史的记忆中,更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
红色精神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民奋斗的姿态和精神追求,它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努力奋斗。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正处在崛起的时代,我们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发扬斗争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
我们应该牢记历史,铭记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怀揣梦想,努力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红色故事鸡毛信心得体会

红色故事鸡毛信心得体会红色故事《鸡毛信心》的主要内容讲述了一个信心不足的小鸡,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失败之后,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获得了自信和成功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寓意深远,也给了我很多感悟和启示。
小鸡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翎毛组成的,他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鸡群中。
然而,虽然红色翎毛的小鸡外表鲜艳,但他却总是胆怯而缺乏信心。
他看到鸟们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心中充满了羡慕和渴望,但他总是不敢尝试。
一天,小鸡目睹了黑色老鸟飞翔时的优雅和自信,他决定去请教老鸟,希望老鸟能够帮助他。
可是,老鸟的回答让小鸡感到失望和沮丧:“小鸡,你没有飞翔的天赋,所以你永远也无法像我一样飞翔。
”失望和沮丧的小鸡回到了鸡群中,和其他小鸡一起玩耍。
一只白色母鸡看到了小鸡心情不好,她走过来安慰他:“小鸡,别灰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就算你不能飞翔,也可以在地面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听到白色母鸡的话,小鸡有了新的思考。
他决定不再放弃,开始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
小鸡发现,他虽然不能飞翔,但他有一副乖巧的嘴巴,能够发出美妙的歌声。
于是,小鸡开始在农场中唱歌,他的歌声渐渐传遍了整个农场,每个动物都为他的歌声而动容。
小鸡的歌声逐渐被人类注意到,有一天,一个音乐家听到了小鸡的歌声,他被小鸡的天赋和热情所打动,决定将小鸡的歌声带上舞台。
小鸡在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和鼓掌。
他在舞台上唱着歌,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带给了人们欢乐和感动。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信心的重要性。
正如小鸡最初缺乏信心,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而当他重新找到自己的优点和才华,并且对自己充满信心时,他才能获得成功和成就。
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支持,只有拥有信心,才能面对挑战和困难,敢于尝试和坚持。
此外,故事中的白色母鸡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她没有刻意去批评和否定小鸡的梦想,而是鼓励他寻找自己的独特之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坚持努力去发挥和展示。
红色经典小故事——鸡毛信的故事

红色经典小故事——鸡毛信的故事一、鸡毛信的由来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小明的小男孩。
他长得虎头虎脑,聪明伶俐,可就是有点调皮捣蛋。
有一天,小明和他的好朋友小强在一起玩耍,突然发现了一只鸡。
这只鸡可不是普通的鸡,它背上长着一根特别长的羽毛。
小明和小强觉得这根羽毛一定有什么特别的用处,于是决定把它带回家研究一下。
二、鸡毛信的诞生回到家后,小明和小强把鸡毛拿了出来,仔细观察了一番。
他们发现这根羽毛可以用来写字,于是心生一计,决定用这根羽毛写一封信给远方的亲戚。
他们找来一张纸,小心翼翼地把鸡毛放在纸上,开始写信。
可是,鸡毛太软了,写出来的字迹模糊不清,根本看不清楚。
小明和小强想了想,决定用胶水把鸡毛粘在纸上,这样就能清晰地看到写在鸡毛上的字了。
三、鸡毛信的内容小明和小强用胶水把鸡毛粘在纸上,开始给远方的亲戚写信。
他们写了一大堆话,有问候亲戚的,有讲述自己近况的,还有请教亲戚问题的。
写完后,他们把信封好,交给了村里的邮递员。
邮递员收下信后,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往远方的亲戚家赶去。
四、鸡毛信的故事传开没过多久,村里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大家都觉得很神奇,纷纷表示要见识见识这传说中的鸡毛信。
于是,有人去找邮递员要回了信,有人在家里拆开信看看里面写了什么。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纷纷议论起来。
五、鸡毛信的意义这个故事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庄,甚至连远处的村子也知道了这个传说。
人们纷纷表示,这个故事教育了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还要勇于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真诚的心意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一封简单的鸡毛信也能传递出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六、结尾这个关于鸡毛信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成为了我们村子的一段佳话。
每当有人提起这个故事,大家都会感慨万分,觉得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鸡毛信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友谊、亲情和创新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也一直激励着我们村子里的人们,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勇于创新,追求美好的生活。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导读:本文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演讲的名字叫《鸡毛信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
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立刻给八路军送去。
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
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
"怎样办?信藏在哪儿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
"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实话说,不然杀了你!""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
"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貌哭起来。
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
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
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
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
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
海娃眼看自我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
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样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
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
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
原先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
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
那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我越走越快。
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叭!叭!鬼子开枪了。
红色故事《鸡毛信》读后感

红色故事《鸡毛信》读后感
读完《鸡毛信》这个故事,我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跟吃了蜜一样甜,但也跟嚼了辣椒似的火辣辣。
这故事讲的是咱们小英雄海娃,智斗鬼子,送信救乡亲的事儿,简直就是一出活生生的小英雄传奇!
一开头,海娃那机灵劲儿就把我吸引住了。
才十二三岁,就敢挑大梁,给八路军送信。
信上插着三根鸡毛,那可是十万火急的意思啊!海娃把这“鸡毛令箭”看得比命还重,路上遇着鬼子,他也不慌不忙,装成放羊娃,把信藏在了羊尾巴里,这一招,真是绝了!
接下来,海娃那智斗鬼子的桥段,看得我是又紧张又兴奋。
鬼子们盘问他,他机智应对,小嘴儿跟抹了蜜似的,把鬼子绕得团团转。
后来,鬼子逼他带路,海娃心里那个盘算啊,跟下棋似的,步步为营,最后把鬼子引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这一路,海娃的心里头,估计跟坐过山车似的,七上八下的。
再来说说海娃的勇敢吧。
面对鬼子的威胁,他愣是一声没吭,硬是把信送到了。
那份儿镇定,那份儿勇敢,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要是换了我,估计早就吓得腿软了。
最后,八路军打胜了,海娃也安全回来了。
乡亲们都说他是小英雄,我觉得这话一点儿不假。
海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啥叫“有志不在年高”。
他虽然年纪小,但那颗爱国的心,比谁都热乎。
读完这个故事,我真是感慨万千。
海娃这种机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咱们每一个人学习。
以后,我也要像海娃那样,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敌人不害怕,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经典小故事——鸡毛信的故事
海娃十四岁,是龙门村的儿童。
一天傍晚,海娃腰里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红缨枪,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
这时候,从阳坡的小路上爬上来一个人,他老远就叫:“海娃!海娃!”海娃听出是爸爸的声音,连忙迎上去。
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对海娃说:“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
”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一封顶紧急的鸡毛信。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
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
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
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鬼子越来越近。
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
海娃什么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
“站住!”鬼子吆喝起来,哗啦一声举起枪,对着海娃的小脑袋。
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
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
小胡子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马上动起手来,摸补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也没搜着。
小胡子只想早点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
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
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又追上来了,他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还挤着眼睛、歪着嘴巴狞笑者说:“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
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
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他心里叫起来“你还在这里啊!”
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里睡觉去了。
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里,然后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进屋里。
鬼子和黑狗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尽里头。
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
”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忽然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
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阵鸡叫。
鸡叫两遍了。
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
他就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
“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
“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
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
海娃走进牲口圈,一把抱住那只老绵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
他抬头一望,
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
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
没想到,真混过去了。
海娃转过山嘴,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
前面就是三王庄啦。
海娃高兴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摸,不觉浑身哆嗦起来。
鸡毛信呢?口袋里没有,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也没有;把身边的石头缝都找遍了,还是没有。
海娃马上往回跑,在来的路上找。
他一口气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边,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
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回头跑,忽然背后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来了。
他抓住海娃,一连打了几枪托,叫海娃回去给鬼子带路。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鬼子和黑狗又出发了。
海娃赶着羊群夹在他们中间,过了大山,来到三王庄眼前。
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树”放倒了,不用说,张连长的队伍已经知道鬼子来了。
鬼子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沟里,又是抽烟,又是吃羊肉。
休息够了,一队黑狗先走,想从中路走上峁去。
山坡上忽然轰轰响了几声,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烟,黑狗踩上地雷了。
小胡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着小路对海娃说:“你在前面带路,皇军在后面。
明白吗?”
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
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
他把羊赶上了羊道。
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
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远远落在后面。
小胡子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一步紧一步往前跑。
鬼子使劲喊:“站住!再
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不听他的,甩了一响鞭,拼命往前跑。
鬼子真的开枪了。
海娃同羊群一起飞跑,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
就扑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
峁上突然响起一阵排子枪声,跟着又是一阵。
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
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爬起来拼命向峁上扑去。
忽然他张开双臂,“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乱草堆里了。
一个游击队战士跑过来,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睁开眼睛,他看见蹲在他身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信……鸡毛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说着又昏迷过去了、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暖炕上,盖着一床软绵绵的毯子。
太阳从窗口射进来,照在炕上。
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好些吗?还疼吗?”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那是你爸爸让你送来的情报。
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
多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这回事来。
他脸红了,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