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

合集下载

话筒的最佳拾音范围

话筒的最佳拾音范围

话筒的最佳拾音范围声源有不同的发声部位,每种话筒有不同的拾音范围,能不能使用不同类型的话筒把不同特性声源完美地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个音频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话题。

时至今日,经常使用的话筒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动圈式、电容式、鹅颈式、头戴式和领夹纽扣式等多种款式、类型,它们各自有自己的拾音特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拾音场合。

1 人声用话筒(Voice mic)在广播语录室拾取人声语言类节目,常使用的是动圈话筒与电容话筒两种类型。

动圈话筒坚固耐用,灵敏度高,指向性好,拾取的声音清晰、纯净、柔和,频响在40 Hz~16 kHz范围;电容话筒音质好,灵敏度高,拾取的声音丰满、明亮、细微、精妙,频率响应在20 Hz-18 kHz的人耳可听频段。

电容话筒指向特性好,如NeumannU89i话筒,共有5个指向特性可供选择:全向、半圆形、心形、超心形和8字形,能够在多种录音条件下使用。

广播语言类节目主持人形式的录音,以清晰度为主要指标,大多选用心形、超心形动圈话筒或者电容话筒拾音。

心形指向特性是单向拾音,只检拾正前方的声音。

当人声嘴部对准话筒中心轴线夹角为“0°”,话筒的输出频响最佳,如果演讲人在讲话时脸部、脖颈左右摇摆,上下晃动,嘴部偏离话筒中心轴线发声,声音能量就会漂移或衰减。

8字形指向性话筒是双向指向特性,话筒正面和背面的声音均可拾收,可用于访谈类节目的拾音。

全向形话筒在360°范围内的声音都能收录,如Neumann U89i话筒,拾音面积大,可用于人数较多的拾音场合。

录制广播语言类节目,不仅要熟悉话筒的指向特性,而且还要调整好话筒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拾音距离影响着声音的音色,也关系到直达声的混响声的比例关系,而“直混比”影响着声音的清晰度。

也就是说,话筒与声源过近,低频加强,声音分不出层次、没有空间感;话筒与声源过远,人声清晰度差,声音发虚,直达声被削弱,可懂度差。

录音实践证明:在室内频响均衡、声功率分配均匀的良好拾音条件下,反复调整话筒的俯仰角度、话筒立杆高度及与声源间的距离,并安置于声场的混响半径之内,这是话筒拾取声音的最佳角度,也是拾取声音的有效距离,更是保证声清晰度、融合度。

人声录制浅谈

人声录制浅谈
对最 终混录并 无 多大 帮助 。因此 较 好的 办法是做 出强 吸
的位置 保证混录音色始终是一致的 。对于合唱而言 需要
多只话筒 . 准备一 , 两级梯步让演唱者分别站在地面和梯步
上 让 每个人 的声音 都在 话筒的覆 盖范 围内。比方说 有 2 0 个人的演唱组 , 个人站地板 剩下每7 6 人一组分 两组站在 两 级 梯步上 ,用一只立体声话筒就可 以覆盖了 ;如果只有一级
的每次 呼吸都像 是能让 听众感 觉到就 在耳边 。可是 喷 口声
在所难免。话筒防喷罩这时特别管用 ,尽管声学上它并不
古人云 :丝不如竹 ,竹不如肉 西方也流传 着 ” 声音 为
透明, 会带来高频损失 加E O虽然很好克服 但是同样会
引发相 移。 以 , 细调整话 筒摆位 所 仔 直至 喷 口声 消失才是
上策 。

王”的谚语 。这是 对人声之美的高 度评价 。我们通过声音 交
流 我们最早听到的声音之一便是人声 ,它是大 多数听众的
注意 力之所在 。因此 ,录制出优 美的人声至关重要 。 5 1 良好的话筒是录音 师的首选。 碑 第一个映入脑海的是
Nema n 4 、 e fn e 5 A 2 其 他 包 括 S lc u n 7 T l u k n2 1 KGC1 , U e EE e.
to isGe mi、 Au i c nc 0 0, DP 3 4 、 S ue rn c mi doTe h ia4 5 A 5 1 h r
般来说 将话筒正对演唱者的嘴 指 向鼻子 以下嘴 巴
以上的位置 口声就从话筒下溜走 了, 喷 对拾音无任何影响 。
远距离拾音的话 , 距嘴唇 3m m远 , 出 1e 3 c c 1 高 5m 0 m非常 合适 。这样 的摆位也适用 于合 唱。两个或更多的演唱者在一

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

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

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
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是指在音乐制作过程中,使用一些技巧或工具将原始音频文件中的人声部分剔除,留下纯净的伴奏部分。

这样可以方便后期制作人员在音乐创作、混音、编曲等方面进行更精细的处理和调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
1.使用降噪工具:一些专门的降噪软件或插件,可以将原始音频中的人声、谈话等杂音部分过滤掉,留下干净的伴奏。

2.使用EQ调整频率:在音频编辑软件中,可以通过EQ调整工具将人声所在频率范围的音频信号减弱或削弱,从而实现伴奏提取。

3.反相混音:将原始音频中的人声部分提取出来,再将其反相混音,可以实现人声的消除,留下伴奏部分。

4.人工剔除:对于一些简单的伴奏提取,可以手动剔除人声部分,留下伴奏。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音频文件的特点和需要的效果。

- 1 -。

人声录制技术分享

人声录制技术分享

人声录制技术分享人声录制技术分享1、人耳对中频200~400Hz之间的察觉能力比较强,对高频察觉能力相对弱。

因此,人声录音不能麻烦,一点瑕疵都能让人察觉。

2、注意不同人声的不同特点,应该仅最大的可能拾取最好的人声,前期可以解决得了的事,别指望后期。

3、应该了解的齿音:当气流快速流过牙齿的时候产生的摩擦声,频率很高.鼻音:口腔中的气流通路被阻塞,软颚下垂,气流通过鼻腔。

大概在250Hz的位置。

鼻音过重,清楚会影响整体,所以要尽量在录音中避免。

如果把一奶油小生的声音录出大量鼻音,那是不合格的。

口水声:口水在口腔流动产生的声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歌手喝水。

4、话筒选择没有标准,只有适合。

不是所有人声录音都适合大震膜电容话筒。

例如缺乏高频或者低频的歌手。

5、指向性问题。

频率越低越不明显,越高越明显。

最高频率的指向性,是沿人的口向前发出的一条直线。

6、关于话筒的选择和摆位:人声录制的时候,通常选择话筒距离歌手20CM左右,话筒的震膜和歌手嘴的高度平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上高于鼻平行或者低于嘴巴5CM。

左右偏离中心可达2~3厘米。

大震膜话筒具有温暖宽厚特性,中频响应良好。

而心型指向可以有效隔绝所有的房间声(声音被房间反射的声音)。

弱点是,对于强调中高频表现的歌手,高频表现如果不充分,会使歌手的声音显得特性全无。

通常可以准备三只话筒,包括温暖的电子管话筒,中性通用话筒(例如U87),以及小震膜高频响应出众的电容话筒。

也可以再准备SM58动圈话筒。

这样的准备基本可以干活了。

中性话筒能命中百分之70以上的歌手,尤其对毫无嗓音特性的歌手。

另外还可以对于优点和缺点过于突出的歌手,而且又不好解决的情况下使用(例如高频特别有限,齿音使人难受)。

电子管话筒的片面认识是温暖宽厚,瞬态不理想,声音略失真和模糊。

但实际上高档的电子管话筒失真很小,声音仍然非常清晰清澈,但是带有一股比较强烈的甜味。

所以,如果适合的声音可以选择。

小震膜话筒高频响应通常非常出色,但对于中低频响应不是很出色。

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

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

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在音乐表演中,合唱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能够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听觉享受。

而合唱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声的拾取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质量的合唱人声拾取方法,以帮助你在音乐表演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 选址在选择合唱人声的拾取位置时,需要考虑到音乐场地的声学环境,以及演出形式和活动背景。

一般来说,应该选择在音乐舞台正面的位置,离合唱团近,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人声,而不受其他音乐乐器或背景噪声的干扰。

2. 话筒选择对于合唱人声的拾取,可以选择使用单一大范围麦克风或者多个小范围麦克风。

大范围麦克风适合捕捉整个合唱团的声音,能够提供广阔的声音效果。

而小范围麦克风则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个别合唱者的声音。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话筒类型,并确保其频率响应和灵敏度适中。

3. 话筒布局在布局合唱人声的话筒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单一麦克风布局:将一台或多台大范围麦克风放置在舞台前方,确保其覆盖整个合唱团的声音。

这种布局适用于较小的合唱团。

- 多麦克风布局:将多台小范围麦克风分别放置在合唱团的各个部分,以捕捉每个合唱者的声音。

这种布局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立体的声音效果,适用于较大的合唱团。

4. 话筒位置话筒的位置对于人声拾取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位置:- 靠近合唱者:将话筒放置在离合唱者嘴唇或喉咙附近,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表情。

这种位置适用于需要捕捉个别合唱者声音的情况。

- 远离合唱者:将话筒放置在离合唱团一段距离的位置,能够捕捉到整个团体的声音。

这种位置适用于需要捕捉整个合唱团声音的情况。

5. 音量平衡在合唱人声的拾取过程中,需要注意音量平衡的调整。

确保每个合唱者的声音可以清晰地听到,并且各个声部之间的音量平衡协调。

可以通过调整每个话筒的增益和混音器的音量控制来达到音量平衡。

6. 现场监控在音乐表演中,现场监控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确保合唱人声能够在整个场地中传递和播放,需要进行恰当的音频监控设置。

几种最常用人声的调音方法

几种最常用人声的调音方法

几种最常用人声的调音方法1:对主持人的调音主持人很多时候是女士,其语音特性是清晰流畅,富于表情。

她可以影响观众的情绪,因此要把她的音色调好。

低语调型:轻声细语、感情细腻,可采取近距离拾音,话筒与口型很近,这样可增加亲切感,可拾取纤细、微弱的声调。

其缺点是存在近讲效应,低频过强。

具体处理手段:要衰减LF:在100Hz附近衰减6dB 左右,最大可衰减到10dB。

对于MID:在250Hz-2kHz提升3-6dB。

250Hz-2kHz是语言的重要频段。

对HF:6KHz 以上频段衰减3-6dB,以减小高频噪声。

主持人的话筒不要使用效果处理器进行混响(REV)和回声(ECHO)处理,否则会失去真实感和亲切感。

2:对普通人的调音在歌厅里,有一些歌唱爱好者和业余歌手,也有一些人仅是娱乐消遗,他们多为自己演唱。

其中有的人没有受过基本专业训练,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会使用话筒的人,其中,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声。

为消除以上现象采用如下具体处理手段:在100Hz以下要切除,消除低频噪声,使音色更加纯净。

在500-800Hz要小量衰减,使音色不要太生硬。

在MID频段提升3-6dB,以增强明亮度,使声音清晰、明亮;一般人声音都较低,而且缺乏响度,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以增加声音的响度。

业余歌手动态范围不大,勿用自动音量控制。

3:对专业歌手的调音歌厅里常有专业歌手,被朋友邀请到歌厅里做客,有时唱上两曲为朋友和客人们助兴。

专业歌手有响亮的歌喉,从发声、叹息、吐字、共鸣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而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风格。

调音要求:要了解歌手的音色特点、网络流派,高、中、低泛音特性;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宽度和动态范围;要熟悉歌曲、歌词感情,调凌晨的基本手法要与歌曲的意境直辖市一致;要注意歌曲的风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绪;话筒的档次要高:宽频响、小失真、大动态。

话筒拾音范围

话筒拾音范围

话筒的最佳拾音范围声源有不同的发声部位,每种话筒有不同的拾音范围,能不能使用不同类型的话筒把不同特性声源完美地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个音频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话题。

时至今日,经常使用的话筒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动圈式、电容式、鹅颈式、头戴式和领夹纽扣式等多种款式、类型,它们各自有自己的拾音特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拾音场合。

1 人声用话筒(V oice mic)在广播语录室拾取人声语言类节目,常使用的是动圈话筒与电容话筒两种类型。

动圈话筒坚固耐用,灵敏度高,指向性好,拾取的声音清晰、纯净、柔和,频响在40 Hz~16 kHz 范围;电容话筒音质好,灵敏度高,拾取的声音丰满、明亮、细微、精妙,频率响应在20 Hz-18 kHz的人耳可听频段。

电容话筒指向特性好,如NeumannU89i话筒,共有5个指向特性可供选择:全向、半圆形、心形、超心形和8字形,能够在多种录音条件下使用。

广播语言类节目主持人形式的录音,以清晰度为主要指标,大多选用心形、超心形动圈话筒或者电容话筒拾音。

心形指向特性是单向拾音,只检拾正前方的声音。

当人声嘴部对准话筒中心轴线夹角为“0°”,话筒的输出频响最佳,如果演讲人在讲话时脸部、脖颈左右摇摆,上下晃动,嘴部偏离话筒中心轴线发声,声音能量就会漂移或衰减。

8字形指向性话筒是双向指向特性,话筒正面和背面的声音均可拾收,可用于访谈类节目的拾音。

全向形话筒在360°范围内的声音都能收录,如Neumann U89i话筒,拾音面积大,可用于人数较多的拾音场合。

录制广播语言类节目,不仅要熟悉话筒的指向特性,而且还要调整好话筒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拾音距离影响着声音的音色,也关系到直达声的混响声的比例关系,而“直混比”影响着声音的清晰度。

也就是说,话筒与声源过近,低频加强,声音分不出层次、没有空间感;话筒与声源过远,人声清晰度差,声音发虚,直达声被削弱,可懂度差。

录音实践证明:在室内频响均衡、声功率分配均匀的良好拾音条件下,反复调整话筒的俯仰角度、话筒立杆高度及与声源间的距离,并安置于声场的混响半径之内,这是话筒拾取声音的最佳角度,也是拾取声音的有效距离,更是保证声清晰度、融合度。

提取特定人声的方法

提取特定人声的方法

提取特定人声的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怎么提取特定人声。

你说这提取特定人声啊,就好比在一大锅杂烩汤里捞出你最想吃的那一块肉。

听起来是不是挺难?但别怕呀,咱有招儿!想象一下,你在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上,周围全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哭声、大人的笑声。

这时候,你突然听到一个特别熟悉的声音,比如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声音。

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能从这一堆声音里把它给揪出来?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效果。

那怎么做到呢?首先呢,你得熟悉那个你想提取的人声。

就跟你熟悉你好朋友的声音一样,一听就知道是他。

这可得下点功夫去听去记呀。

然后呢,就像找宝藏一样,得有耐心。

不能一听没找到就着急上火,那可不行。

比如说,你想从一段音频里提取你喜欢的歌手的声音。

你就得反复去听他的歌,熟悉他的音色、音调、发音特点这些。

等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再去面对那段音频,就好像你已经有了一把专门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

再打个比方,这就好像你要在一堆五颜六色的糖果里找出你最喜欢的那颗红色的。

你得知道红色长啥样,然后仔细地去找。

有时候可能会找错,那也没关系呀,再来一次嘛!咱可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了呀。

还有啊,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也有很多工具可以帮我们提取特定人声呢。

就像有了一个小助手在旁边帮你一起找。

不过可别完全依赖它呀,自己的耳朵和判断力还是很重要的。

提取特定人声这个事儿啊,真的挺有意思的。

有时候就像一场小小的冒险,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但当你终于找到了那个声音,那种成就感,哎呀,可别提多棒了!所以呀,朋友们,别害怕去尝试,别害怕失败。

就大胆地去探索,去发现那个隐藏在声音海洋里的宝贝吧!就像那句话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合唱分类
合唱是由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担任不同的声部, 合起来演唱同一歌曲的演唱形式。常见的合唱形式 分为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和四声部合唱。一般 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可分为男声合唱或女声合 唱, 也 可 由 男 声 和 女 声 组 成 男 女 声 混 声 二 部 合 唱。 四声部合唱则分配较细,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 男低音 4 个声部组成,按不同声部的曲谱演唱,担 任不同的音乐支体并发挥不同的演唱技巧。童声合 唱也分男女声部,从古典到现代作品都不乏童声合 唱作品。
3 混声合唱队的排列及话筒设置方法
混声合唱队各个声部排列的队型位置不同,平衡 条件也各不相同,录音时根据不同的合唱队排列,话 筒的设置数量、摆放位置也有所区别。
⑴ 4 个声部按一字队型排开,男女各占一半,女 高音与男高音在队伍中间相临,低音声部分别站在队 形两侧。用 2 支话筒拾音:一支话筒置于女低音与女
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
[ 摘 要 ] 文中从合唱分类、合唱中人声的频率范围和话筒的选择、混声合唱队的排列及话 筒设置方法、话筒摆放位置及直混比的关系、话筒摆放与声音层次的关系、领唱 话筒的使用方法、人声加倍法的误区几个方面介绍了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
[ 关键词 ] 合唱 声部 话筒 直混比 声音层次 音色 声音加倍
自然和谐的群感是录制大合唱人声追求的理想目 的。使用好话筒可为录音打好基础。在听感上应该立 体感强、融合度好,人声的层次自然有序,有层次而 不游离,各声部的相对宽度和方位要和整体声像布局 相一致;听感上浑然一体,能充分体现出人声的宏大 气势而又不失自然、亲切、活跃、松弛与温暖感。
2007.6-50
女低音声部 男低音声部 女高音声部 男高音声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1
M2
⑶ 4 个声部队形仍然按照女高音声部与男高音声 部在中间,女低音与男低音分别排在队形两侧。如果 用 4 支话筒拾音,则每个声部各用 1 支话筒。4 支话 筒位置分别放在各个声部的中间位置 ( 如图 3 所示 )。 话筒与演唱者的纵向距离可调整在 1 m 左右。话筒高度 在 2 m 左右。这种拾取方法更便于平衡各个声部的比例。
2007.6-48
高音声部中间位置;另一支话筒则置放于男高音与男 低音中间位置 ( 如图 1 所示 )。2 支话筒应拉开 2~3 m 横向距离。话筒与第一排声源纵向距离应为 1.4 m 左 右,话筒高度在 2 m 左右。这种设置方法对平衡男女 声部的音响有利。
女低音声部 女高音声部 男高音声部 男低音声部
7 人声“加倍”法的误区
声音加倍是指在录音棚利用多声道录音技术,以少 量人唱出很多人效果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做法,第一种 是让演唱者带耳机听着伴奏一遍一遍地唱,然后再把若 干遍演唱混和起来。这种方法音色乏味,并不可取。第 二种办法是只录一遍,然后用延时器选择不同的延迟时 间录在不同的声道,再混和在一起。这种方法更不可取, 一是忽视了声音群感的属性,根本制作不出合唱群感; 二是忽略了传声器与人声构成的时空关系,在录制合唱 中,前排人声与二三排人声到达话筒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人声的直达声与反射声到达话筒也存在时间差,由此产 生出自然的群感和层次感,而人工加倍的办法是造不出 这种微妙层次的;第三是忽视了建筑声场赋予人声不可 取代的自然的群感,声音加倍没办法模仿出话筒所能拾 取到的声学内涵,刻板的整体延迟时间差产生不出各个 演唱者声音交融叠加所形成的自然层次美感,不能把自 然声场中人声的细致变化表现出来。因此用延时器加倍 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误区。
合唱的微观的声部群感和宏观的整体群感属性特点。
6 领唱话筒的使用方法
在大合唱时经常会遇到单人领唱或双人领唱。领 唱者的声像位置较合唱的人声应靠前一些,最好给领 唱单独设置话筒。一般演出时给领唱者配无线话筒, 优点是使用方便,近距拾音声音清晰、亲切感好。但 由于无线话筒的传输特性决定通透性与温暖感较优质 电容话筒要差,使用时应利用调音台均衡器进行音色 调整,使其向主传声器的音色靠拢,不明显地游离于 “整体”音质之外。在录音棚里录音时,可单加 1 支 与合唱使用的话筒同型号的领唱话筒,不领唱时关掉。 如果话筒不够用,领唱者可借用合唱话筒演唱,领唱 时站在增高台上,唱完再站到下面。既照顾到了领唱 声音的清晰度,又能保证音质的统一,融合性也好。
女低音声部 女高音声部 男高音声部 男低音声部
M1 M2
M3 M4
M2
M1
M3
M4
⑷合唱队排成外八字形, 呈 160°角, 男女声部 各占一边,高音声部在前两排,低音声部在后排 ( 如 图 4 所示 )。2 支话筒拾音,一支指向女声的中间位置, 另一支指向男声的中间位置,话筒与演唱者纵向距离
M5
混响话筒的作用是给声场拾音作一些补充,更多
话筒拾取直达声与混响声的比例,简称直混比, 是拾取好合唱人声很讲究的一环。拾取人声首要目标 是唱词要清晰,在唱词清晰的前提下,话筒的位置可 适当靠后,以获得较好的群体感。
拾取合唱声时,传声器与队型第一排的纵向距离 不能短于 0.6 m。 话筒与声源过近会造成最靠近话筒 的人声突出,成了不是领唱的领唱,后排人的歌声被 掩蔽,群感差、融合性不好,更谈不上自然混响效果。
话筒的设置要精细,必须在录音前试音,正式演 出时话筒就可一步到位。如果在录音棚录音,要先试 好话筒的位置;如果是演出录音,一定要在演员走台 或彩排时把话筒试好并作好记录。试音时除注意话筒 与演员的纵向距离外,还要作高度调试,话筒的高度 与指向的拾音对象有关,如果是 4 排演唱者唱同个声 部,话筒高度要与第 2 排合唱队员的眉齐为好,以避 免前面演员过响。如果 4 排演唱者的前 2 排是高音声 部,后 2 排是低音声部,话筒的摆放高度要边在控制 机房反复试听边调整,做到高低声部平衡。显现出大
M1
M2
在 1.8 m, 话筒高度调整在 1.7~2.5 m。 这种排列 方 法 拾音时,2 支话筒避开了重叠拾音角度,男女声部的 混合度小,便于调整男女声部平衡。并且男高音和男 低音声部比率可根据话筒高低来调节,女高音和女低 音的比率也可如此调节。
女女低高音音声声部部
男男高低音音声声部部
M1
M2
⑵男女声部分开,低音声部站在合唱台的上面, 高音声部站在合唱台的下面,形成高音声部在前,低 音声部在后的排列。即女高音在左下方,女低音在左 上方,男高音在右下方,男低音在右上方。这种排列 同性别高低声部的融合性较好,用 2 支话筒拾音:一 支话筒置于女声中间位置;另一支话筒则置放于男 声中间位置 ( 如图 2 所示 )。2 支话筒应拉开 2~3 m 横 向距离,话筒与第一排声源纵向距离应为 1.4 m 调整, 话筒高度在 1.7~2.5 m。这种拾音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调 整话筒位置的高低来解决高低音声部的平衡。
话筒与声源过远,人声有松散感、混响声较大, 使声音发虚,唱词的清晰度差。话筒离声源距离不同, 合唱人声会产生不同的距离感。而距离感又与声音的 景深、音响的宽泛、人声的表现力和亲切感密不可分。 实际上前两者与后两者是矛盾的。如果既要得到清晰 的充满表现力的合唱,又不想丢掉音响的宽泛,可增 加 1 支混响补偿话筒 ( 见图 5)。
传统音乐爱好者把到声学条件比较好的音乐厅欣 赏大合唱作为高雅的艺术享受。对大多数人来说,把 聆听合唱录音作品作为时尚的消遣方式。合唱作为文 艺演唱的一种声乐形式,早在 19 世纪末留声机诞生 时 就 有 录 音 记 载, 可 见 合 唱 录 音 已 有 一 百 多 年 的 历 史。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发展,录音手段有 了高速的飞跃,但就录制合唱而言,最关键的一环仍 是人声的拾取方法。本文中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设置话 筒,用最佳方案拾取、录制歌声,尽可能地还原出优 美动听的艺术作品。
女低音声部 女高音声部 男高音声部 男低音声部
4 话筒摆放位置及直混比的关系
大合唱的人声拾取中,话筒与声源的距离至关重 要。人声的清晰度、声部的融合度、各个声部的总体 平 衡、 音 响 的 宽 度 等 都 应 通 过 话 筒 与 声 乐 演 员 的 间 距、高度、角度进行调整,不能在不合理的拾音后利 用调音台来纠正。因此,话筒的正确使用是最关键的。
合唱的规模根据人数可定为小合唱、大合唱,人 数从十几人至几十人乃至上百人或更多。 一般把 40 人以上混声合唱称为大合唱。 如果人数已经超过 40 人,但唱同一个旋律,也不能叫合唱,而称为齐唱。 合唱类型不同,拾音方式也不同。
2 合唱中人声的频率范围和话筒的选择
人 类 歌 唱 声 音 频 率 的 基 频 范 围: 下 限 可 达 65.4 Hz, 上 限 可 达 1 046.5 Hz, 不 包 括 泛 音。 童 声: 童高音,261.6~880 Hz;童低音,196~698.5 Hz。女声: 女高音,220~1 046.5 Hz;女低音,174.6~784 Hz。男声: 男 高 音,110~523.3 Hz; 男 低 音,24.5~349.2 Hz。 根 据 以上歌唱音响的声学特性 ( 应把人声泛音部分考虑在 内 ),建议选用广播级优质的大振膜电容话筒,电容 话筒的灵敏度高,拾取后的声乐听起来清澈、通透又 不失柔和温暖,对人声细节还原真实,没有声染色现 象,如纽曼 U87 或 U89 话筒拾取人声的效果非常好。 录制者也可根据不同场合需要和不同声场的实际情况 选择不同的话筒。如在露天舞台现场录音,环境噪声 比较大,可使用指向性较好的其他品牌电容话筒加防 风罩拾音,如森海赛尔 MKH50P48 等。无论使用哪种 话筒,安装时一定要检查话筒上的高、低通滤波器是 否在打开状态,如果是打开的一定要关闭。要拾取的 是尽可能原声原貌的声音,如果加上滤波器,势必造 成音质的变化,影响拾音效果。
5 话筒摆放与声音层次的关系
合唱录音好坏的关键要看声音层次,各个声部的 演唱是否错落有致,是话筒摆放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为求得较好的层次感,大合唱的队形安排要有一定数 量的纵向队列, 如 80 人的合唱, 平均每声部 20 人, 横排最好站 4 排,每排 5 人,形成声部集中的声音阵, 以取得各个声部足够的特性和人声的层次感。如演员 站成 2 排,队伍排列得很分散,不利于拾取声音。2 支话筒的横向间隔距离不能太近,因为要考虑到话筒 拾音主轴夹角有过度的重叠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响 度。2 支话筒的横向距离要大于 2 m。 但不能为了避 免 2 支话筒对声音的互相拾取而故意把话筒角度向外 偏。不要以为话筒外张角越大声音就越宽,当话筒拾 取角度偏离了他应该拾取的主声源最佳角度,话筒所 拾取的多数信息是混在一起的、不具备各声部特点的 信息。这种信息带来的后果是分不出各声部特点的、 分不出声音层次的、分不出强弱变化的、平白的、听 起来一团糟,丢失了原声场的立体声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