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2人均可支配收入

合集下载

2022年浙江公务员《申论》(A类)真题

2022年浙江公务员《申论》(A类)真题

2022年浙江公务员《申论》(A类)真题2022年浙江公务员《申论》(A类)真题问答题(共1题,共1分)1.给定资料资料1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巨大的压力,2022—2022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占当年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例分别为5.9%、6.2%、4.3%和5.9%,远远低于之前两位数的顺差比例。

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的出口额达22096亿美元,增长7.9%,未达到年初制定的8%的目标。

有专家预计,2022年我国的出口状况会略好一些,但由于受人民币继续升值、国内转型要素价格成本继续上涨以及亚太新兴市场短期内难以复苏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今年我国的出口形势仍难有较大的改观。

2022年,为扭转经济下行态势,努力推动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

由于政府向基础设施和建筑业投入巨资,并向工业领域注人低息贷款,我国的经济增势一度颇为迅猛,2022年和2022年分别增长8.7%和10.3%。

但如今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执行后,产生了如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快、房地产泡沫等副作用。

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投资效率明显下降,原来投人2元钱能产生1元钱的经济效益,现在只能产生0.7元钱的经济效益。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又是最主要的马车,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最终消费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居民消费,另一部分是政府消费。

有学者对1999一202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实证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城镇、农村居民消费还是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但三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程度不同,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每增长1个单位,分别可以促进经济增长0.59、0.49和0.23个单位。

从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来看,近十年来不升反降,仅为35%,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中,这个数字都大于50%,欧洲是58%,日本是55%,美国高达72%,而自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几乎每隔10年就要上一个台阶:80年代大约稳定在21%~23%;90年代上升并稳定在24%~25%;2000—2022年进一步提高到26%~27%;2022年已爬上28%,在1978—2022年的34年中,有22年政府消费的增速高于居民消费。

2022年全年各省市gdp统计分析 多省份经济增速明显

2022年全年各省市gdp统计分析 多省份经济增速明显

2022年全年各省市gdp统计分析多省份经济增速明显2022年,中国的GDP总量站上80万亿台阶。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这是中国年度经济增速近七年首次反弹。

进入1月中下旬,全国多个省份开始公布各自“年报”。

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截至23日,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黑龙江、江西、海南、新疆、宁夏、青海20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主要的经济数据。

从目前看,山东省以72678.18亿元的经济总量暂列第一,河南、四川分别以近4.5万亿和3.7万亿的经济总量暂位列第二、三位。

宁夏和青海GDP总量较低,分别为3453.93亿元和2642.8亿元。

2022年,多地的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山东GDP总量首次跨过7万亿整数关口,上海GDP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陕西、江西、广西携手跨过2万亿,新疆超过1万亿。

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汤汇浩公开表示,GDP突破3万亿元,体现了上海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是上海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

他也强调,上海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比3万亿元这个表面数字更为重要。

经济增速方面,上述省份中,除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等地外,多数省份GDP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的6.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京沪等直辖市位于东部发达地区,GDP基数较大,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因此,增速相对较慢。

而中西部省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基数较小,且以制造业为主,经济增速会更快。

在已经公布经济数据的20个省份中,贵州的经济总量虽然较低,但却以10.2%的增速领跑全国,此前数年,贵州的经济增速都位居各省份前列。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贵州近些年在引进高新产业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大数据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对当地经济的提振作用明显。

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民政局•【公布日期】2022.02.25•【字号】沪民规〔2022〕2号•【施行日期】2022.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的通知各区民政局,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现将《上海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民政局2022年2月25日上海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0〕18号)《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办法》《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委办发〔2021〕1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申请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专项救助时,家庭可支配收入、财产等经济状况的认定和相关程序,适用本办法。

低收入困难家庭是指在本市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符合本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申请专项救助经济状况认定标准的本市户籍家庭。

第三条(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申请家庭在规定期限内获得的全部现金和实物收入扣除缴纳的各项税金和社会保险费等后的收入。

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有关收入等。

(一)工资性收入是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他劳动收入;(二)经营性净收入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净收入,即全部生产经营收入扣除生产经营成本和税金后所得的收入;(三)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知识产权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四)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等;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等;(五)其他有关的收入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能够以公允价值确定的收入。

各省人均收入排名 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各省人均收入排名 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各省人均收入排名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国家统计局日前发文称,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

浙江11地市均超全国水平统计数据显示,在东部5省中,浙江的富裕度最高,是全国唯一一个省内所有地级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

2016年,浙江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37元。

在浙江的11个地市(含副省级城市)中,杭州、宁波这两大副省级城市以及绍兴均超5万元大关,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嘉兴和舟山也都超过了4.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刚好是环杭州湾分布。

今年6月发布的浙江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首提“大湾区”概念,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又一个大湾区的规划。

杭州湾之外,温州、台州、金华和湖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超过了4.5万元。

即使是发展相对滞后的浙西南,衢州和丽水也分别达到了36188元和3596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2000多元。

浙江省党代会报告起草组在解读省党代会报告时分析,浙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16年和32年居全国省区第1位,“富”的方面已经有较好的基矗“富”,主要体现为居民、企业、财政三大收入保持较高水平、持续较快增长,最核心的是人民群众生活富裕。

以2016年为基期,按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5%和7.8%测算,到2022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3.5万元。

在2016胡润百富榜中,从企业家出生地来看,浙商人数仍然排名第一。

若考虑到人口基数,浙商的领先优势就更加明显。

2015年,浙江总人口为5539万人,位列国内各省份第10位,仅相当于广东、山东的一半左右。

来自浙江诸暨、目前在广州创业的陈新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浙江商人更拼,更有冒险精神。

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问答题(共3题,共3分)1.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给定材料材料1:自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巨大的压力。

2022-2022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占当年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例分别为8.9%、6.2%、4.3%和5.9%,远远低于之前两位数的顺差比例。

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的出口额达22096亿美元,增长7.9%,未达到年初制定的8%的目标。

有专家预计,2022年我国的出口状况会略好一些,但由于受人民币继续升值,国内转型要素价格成本继续上涨以及亚太新兴市场短期内难以复苏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今年我国的出口形势仍难有较大的改观。

2022年,为扭转经济下行态势,努力推动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

由于政府向基础设施和建筑业投入巨资,并向工业领域注入低息贷款,我国的经济增势一度颇为迅猛,2022年和2022年分别增长8.7%和10.3%。

但如今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执行后,产生了如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快,房地产泡沫等副作用。

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投资效率明显下降,原来投入2元钱能产生1元钱的经济效益,现在只能产生0.7元钱的经济效益。

材料2: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又是最主要的马车,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

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最终消费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居民消费;另一部分是政府消费。

有学者对1999-202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实证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城镇、农村居民消费还是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但三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程度不同,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每增长1个单位,分别可以促进经济增长0.59、0.49和0.23个单位,从我国居民消费占GDP 的比重来看,近十年来不升反降,仅为35%,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中心,这个数字都大于50%,欧洲是58%,日本是55%,美国高达72%。

202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

202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

202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2023全国城市gdp排名截至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城市已经公布了自己2022年全年的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各地公开数据,2022年中国GDP十强城市正式出炉,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目前来看,这份GDP十强排名基本是可以确定的。

数据不仅来自于正式公开的数据,同时也有官方给出的预测数据。

上海大幅度领先,继续坐稳中国GDP第一城!2022年上半年度,上海的经济总量曾被北京反超,一度也是让不少学者兴奋。

但上海的实力确实强大,中国经济第一城的地位基本难以动摇。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0.2%。

虽然上海的经济增速略有下降,但依然轻松领先了北京。

同期,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10.9亿元,同比增长0.7%。

其中,北京全年的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1.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1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894.3亿元。

重庆正式确定第四,北上广深的地位会否动摇?2022年,重庆全年的GDP总量终于领先了广州,但这也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全年实现GDP总量为29129.03亿元,同比增长2.6%。

同比增长1%。

大部分观点认为,重庆的GDP虽然暂时领先,但广州的综合地位依然难以动摇!近几年,广州的新兴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

2022年,广州全市的显示器、智能电视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4%、84%。

此外,广州在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领域同比分别增长25.7%、32.8%。

同期,广州全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49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92元,同比增长5.1%。

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来看,广州明显领先于重庆。

成都坐稳第七,武汉还保留最后的悬念!短期来看,成都的GDP总量排在全国第七应该没多大问题。

上海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

上海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

上海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上海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也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生活成本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生活压力更是巨大。

为了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上海市政府出台了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规定,上海市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分为城镇和农村两个标准。

对于城镇居民来说,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为每月2190元人民币,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为每月1830元人民币。

这一标准是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成本和社会保障政策等因素进行科学测算的,旨在确保低收入者能够基本维持生活。

上海市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实际上是一个底线,意在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通过确立这一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且,这一标准的出台也对劳动力市场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

然而,上海市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当前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是否能够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是否能够与城市的发展水平相匹配,这都需要进一步的调研和评估。

其次,如何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工资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避免出现执行不力或者违规操作的情况,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上海市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标准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保障政策,对于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这一标准,确保其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保障政策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2022中国经济面三季报怎么看

2022中国经济面三季报怎么看

2022中国经济面三季报怎么看2022中国经济面三季报怎么看?如何看待恢复向好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主持人: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为3.9%,明显好于第二季度的0.4%,但还没有恢复到第一季度4.8%的增速,怎么看待其中原因?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第三季度面临着三重冲击。

一是高温天气的影响;二是疫情多点散发;三是欧美滞胀所带来的全球经济下滑。

这三大因素在第一季度时我们没有面临,因此目前出现摆脱低迷、复苏巩固的态势,也超越了很多人的预期,特别是超越了国外一些机构投资者的预期,他们认为中国今年全年不会超过3%,但事实上我们在第三季度的复苏作用下,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已经达到了3.0%,因此这是比我们很多人预期要好的一个复苏。

消费、投资、出口的“三驾马车”,谁在挑大梁?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首先从前三季度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一要素毫无疑问是消费的增长,消费在前三季度里的贡献率达到了41.3%,是“三驾马车”里最为重要的。

但是如果把贡献率与去年同期比较就会发现,消费的作用有所下滑,下滑了接近20个百分点,但是26.7%的投资水平较去年同期是明显上扬的。

所以如果从贡献率的边际贡献来看,毫无疑问投资的贡献最大,特别是在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双重推动下,今年第三季度出现了明显复苏。

9月消费数据,反映出怎样的特点?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这里面汽车消费占了大头。

同时,一些新业态的消费也明显呈现出上扬的态势。

这些变化与整个政策、技术提升都有关系,特别是目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一系列问题的状况下,我们发挥了制造业大国的优势,发挥了我们在前期新能源转型上的一些优势,起到了“异军突起”的作用。

如果从整体消费的提升来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1)服务类的一些消费,必须摆脱疫情冲击;(2)装修、家具等与房地产相关联的消费行业,必须摆脱房地产低迷所带来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2022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2上半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96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4%。

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50元,下降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34元,下降4.9%。

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5.29万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4.94万个。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 2.8%。

八大类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2%,交通通信类价格上涨4.9%,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9%,居住类价格上涨1.2%,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0%,衣着类价格下降0.6%。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环比下降1.9%。

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 3.3%,涨幅与1-5月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5%,涨幅比1-5月回落0.2个百分点;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环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4%,环比上涨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