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春季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第2节滑轮及其应用第2课时滑轮组及其应用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10-2滑轮及其应用(第2课时滑轮组习题课)课件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8.如图所示,在两墙之间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处用弹 簧测力计和滑轮相连,不计弹簧测力计、绳、滑轮重 和摩擦,若拉力F=2 N,则弹簧测力计P示数是
___6___N,弹簧测力计Q的示数是____4____N。
返回
9.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00 N,受到的摩
擦力为200 N,用力F拉动木箱使它匀速直线运动了3
返回
4.画出人站在地面上拉动物体上升的绕线方法。
解:如图所示。
返回
5.两个滑轮用如图所示的方式组合,其中B是___定_____滑 轮,用力F拉动绳端时,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 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0.6 N,不计绳、滑轮重及滑轮的 摩擦,则拉力为____0_.3___N。
【点拨】用力F拉动绳端时,B滑轮的位置不动,则B是定滑 轮;A滑轮会随物体一起向左移动,所以A是动滑轮;由图可 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即N=2),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 滑轮的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 12f=12 ×0.6 N=0.3 N。
____能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假设衣服和
晾衣架(含动滑轮)等的总重是50 N,则静止时绳子拉力是 __1_2_.5__ N。(各种摩擦力忽略不计)
返回
3.如图所示的滑轮A是___定___滑轮,使用它的好处是改变力 的___方__向___(填“大小”或“方向”),电梯间运动的速度与电 动机拉绳的速度_不__相__等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返回
7.有一个矿井,深30 m,有两个工人将一个重为500 N的 矿石从井底匀速拉向井面,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0 N, 不计绳重与其他摩擦。 如果两个工人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拉矿石, 则其中一个工人所用的拉力F=__2_6_0__N;当矿石拉出
《滑轮及其应用》讲义

《滑轮及其应用》讲义同学们好,今天咱们要一起学习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十章机械与人里的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
这滑轮啊,在咱们的生活里可老常见了,像建筑工地上吊东西、升旗的时候国旗升上去,这里面都有滑轮的功劳。
咱们今天就好好研究研究这个有趣又有用的滑轮。
一、滑轮的基本概念1、啥是滑轮滑轮就是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就好比一个小轮子,中间有个轴,周围还有个小槽,这就是滑轮的基本模样。
这东西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用处可大着呢。
2、滑轮的种类滑轮主要分为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这就好比滑轮家族里的两个兄弟,各有各的特点。
(1)定滑轮定滑轮啊,就是在工作的时候,它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比如说咱们学校的升旗杆顶部那个滑轮,不管国旗怎么升上去,那个滑轮就在那一动不动,这就是定滑轮。
那定滑轮有啥特点呢?咱们做个小实验来看看。
假设咱们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
咱们会发现啊,不管咱们改变钩码的个数,或者改变拉力的方向,拉力的大小和钩码的重力是相等的。
这就是说,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但是呢,咱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咱们可以通过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比如说,钩码是往下有重力,咱们却可以通过定滑轮竖直向上拉,或者斜着拉,都能把钩码提起来,这就改变了力的方向。
这定滑轮啊,就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杠杆的两边力臂是一样长的,所以力的大小就不会改变,只是方向能变。
从数学关系上来说,当不计摩擦时,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也就是F = G(这里的F是拉力,G是物体重力),而且绳端移动距离等于物体上升高度,s = h(s是绳端移动距离,h是物体上升高度)。
(2)动滑轮动滑轮就不一样了,它在工作的时候,轴是随着物体一起运动的。
就像在建筑工地上,那种随着重物一起上升或者下降的滑轮就是动滑轮。
那动滑轮又有啥特点呢?咱们再做个小实验看看。
当咱们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钩码的时候,要是让跨过动滑轮的两段绳保持平行,然后竖直向上拉,咱们会发现一个神奇的事情,这个拉力啊,大概是物重的一半。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10.2.2滑轮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 课件 22张PPT

G动 3F f 3 80 N 200 N 40 N
(2)v绳 s 3s物 3 2m 0.6m / s t t 10s
知行合一 致善致远
知行合一 致善致远
遵义市第四十二中学
(3) 填写实验数据
实 验
动滑轮 的重力 G动/N
钩码的
弹簧测
重力 G动+G物 力计示
G物/N
数F/N
吊起动 滑轮的 绳子股
数n
钩码移 绳的自由端 动的距 移动的距离 离h/cm s/cm
1 0.16
2 2.16 1.1
2
2
4
2 0.16
4 4.16 2.1
2
3
G
G
G
知行合一 致善致远
遵义市第四十二中学
实验探究:滑轮组的省力特点 (1)实验器材: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细绳、铁架台、钩码。 (2)实验步骤:
FF
①测量动滑轮和钩码的重力;
F
G
图a
G G+G动
②将实验装置按如图a方式组装成滑轮组; ③匀速拉动绳子的自由端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并分别测量出钩码移动的距离h1和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1; 由图可知重物由两根绳子承担n=2。 ④更换钩码的数量,重复步骤③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2 、F3和h2 、h3 、s2、 s3 。
(3)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3)s 3h 30.1m 0.3m
(1)由F1 1 (G物 G动) 3
则G动 3F1 G物 3 20N 50N 10N
(2)由F 1 (G物, G动) 1(200N 10N) 70N
3
3
知行合一 致善致远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上课pptx课件新版沪科版

10.2 滑轮及其应用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漫画
请您帮
忙抓住
,我到
楼上接
袋子。
好
的
不行,
救命!
啊?
你怎
么上
来了
?
胖子与瘦子在提米的过程中,使用了什么工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情景引入
除了杠杆之外,滑轮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大家在生活中见过滑轮吗?使用滑轮有什么特点呢?
)B
典型例题
例题2.在旗杆顶端安装小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 )
A.改变力的方向
B.省力
C.省距离
D.省功
03
动滑轮
探究新知
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用动滑轮拉船
使用动滑轮时,有什么特点?
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或费力)?
使用动滑轮是否省距离(或需要移动更
大的距离)?
动滑轮
起重机的动滑轮
F=G 。
物体向上运动,用力却是往下拉,所以,使
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典型例题
例题1. 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不计摩擦,比较拉力F1、F2、F3的大小(
A. F1>F2>F3
B. F1=F2=F3
C. F1<F2<F3
D. F2>F3>F1
力是阻力F2;动力臂l1是轮直径、阻力臂l2是轮半径。
F1
O.
l1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l2
F2
1
1
l1=2l2 F1= F22= G 2
新版沪科版2017春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第2节滑轮及其应用第2课时滑轮组及其应用导学

第2课时滑轮组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知道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学习重点】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会按要求组装。
【学习难点】关于滑轮组的相关计算。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势,但机械组装起来也变得复杂。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滑轮组的组装自主阅读课本第191~19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像这样由__动滑轮__和__定滑轮__组合使用的装置就叫做滑轮组。
滑轮组可以达到既__省力__又改变力的__作用方向__的目的,但要__费距离__。
使用中,绳子的绕法,决定了滑轮组的使用效果。
滑轮组中拉力的大小和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即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有关。
实际滑轮组的绕法不外乎先固定绳子的点,绳子起点固定只有两种,一是固定在定滑轮上,二是固定在动滑轮上,再从固定点沿滑轮画切线。
2.什么是滑轮组?滑轮组的作用怎样?答: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知识板块二滑轮的应用阅读课本第19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
这幅漫画说明了使用滑轮组可以__省力__。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
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
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2.从原始的吊车到现代的起重机,滑轮的应用无处不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春全册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二节滑轮及其运用第2课时滑轮组

F=1/2G
F=1/4G
F=1/5G
课堂小结
定滑轮 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
既省力又省距离. 公式:
F=G物/n(不计滑轮摩擦力和重力)
s=nh
随堂训练
用滑轮组提起2000N的重物,绳子最多只能承受600N的力。
(1)设计一个向下拉动绳子的最简单的滑轮组,并画出示意图。 (2)据此设计要匀速提起物体所用的拉力是多大?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学练优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第十章机械与人
第二节滑轮及其运用
第2课时滑轮组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引入
学生实验:
采用绳子和滑轮将货物提升到高处,用钩码替代 重物来模拟。使其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省力。你
有什么方法?
滑轮组及其作用
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就称为滑轮组,它即可省力又可改变 力的方向。
(2)
(3)若在此问题中,将物体匀速提高 3m,应把绳子 G 2000 N
F 拉下几米? n 600 N 3.33
由图可知n=4 00 N n 4
用一个动滑轮与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
物,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50N,动滑轮重10N,若不计摩擦 90 和绳重,则被提起的重物可能是N或N 。 140
想一想:如右图所示的动滑轮和定
滑轮,可以组成怎样的滑轮组呢? G G
合作探究
实验目的一: 通过实验观察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 (F)与物重(G)、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n) F s 之间,F、G、n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n
实验目的二:
重力、摩擦
力忽略不计
通过实验观察绳子的伸长量(l)与
八年级物理:机械与人(2)节滑轮及其应用(动图)

F
2: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3:定滑轮实际上就是等臂杠杆 F=G物
4: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3.定滑轮力与物体距离关系
h s=h
物体上升h米绳子自由端下降h米
使用定滑轮不省距离 s=h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力__,也不省_距_离__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方_向_。
练一练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
小结
1.定滑轮:
(1)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 (2)力的关系:F=G
(3)距离关系:s=h
(4)实质:等臂杠杆.
F
2.动滑轮:
(1)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 距离.
(2)力的关系:F=(G物+G动)/2
F
(3)距离关系:s=2h
(4)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3.滑轮组 (1) s=nh
(2)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动滑轮 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的几分之一
(3)公式:F=G总/n (不计绳重、摩擦) F=(G物+G动)/n
训练
1.关于滑轮组,下列说法较全面的是( C )
A.一定省力,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2.滑轮分类 观察:这两种操作有什么区别?
小轮
凹槽
轴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二、定滑轮 1.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 次数
钩码 重N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是( D )
A.FA 与 G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F 与 F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F 和 G 是一对平衡力 D.天花板上的 O 点受到的向下拉力大小等于2F+G定
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
l1=l2
l2
l1
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因此,不 省力也不费力。
O
F F=G
G
不计摩擦时,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即:F=G)
实验数据:
物重 G/N
1
2
物体移 物体移动 动方向 距离h/m
竖直向上
0.2
竖直向上
0.1
3
竖直向上
0.1
3
竖直向上
0.1
3
竖直向上
0.1
拉力 F/N
1
2 3
3 3
拉力 拉力移动 方向 距离s/m
竖直向下 0.2
竖直向下
0.1
竖直向下
0.1
水平
0.1
斜向下
0.1
使用定滑轮有何特点呢?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实质:省力杠杆
理论分析:支点是 A 点还是 O 点?
F
l1= 2R F
A O
l2 = R O
GR F = 2R
=
1 2G
G
G
杠杆的支点在 O 点处
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 倍的省力杠杆,因此能省一半力。
两股绳子承担物体总重,每股绳子只承担物体总 重的一半。
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即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专版(春季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第2节滑轮及其应用第2课时滑轮组及其
应用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学习目标】
1、知道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学习重点】
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会按要求组装。
【学习难点】
关于滑轮组的相关计算。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势,但机械组装起来也变得复杂。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阅读课本第191~19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像这样由__动滑轮__和__定滑轮__组合使用的装置就叫做滑轮组。
滑轮组可以达到既__省力__又改变力的__作用方向__的目的,但要__费距离__。
使用中,绳子的绕法,决定了滑轮组的使用效果。
滑轮组中拉力的大小和承担物重的绳子段
数(即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有关。
实际滑轮组的绕法不外乎先固定绳子的点,绳子起点固定只有两种,一是固定在定滑轮上,二是固定在动滑轮上,再从固定点沿滑轮画切线。
2、什么是滑轮组?滑轮组的作用怎样?答: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阅读课本第19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
这幅漫画说明了使用滑轮组可以__省力__。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
一、二,教师巡视。
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
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
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
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2、从原始的吊车到现代的起重机,滑轮的应用无处不在。
在现代化生产中,人们使用的往往是复杂的机械,但复杂的机械中的许多部件就是由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合起来的,像这样的
滑轮组在机械中应用分普遍。
对学:分享检测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一:电气化电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冬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车的电极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加恒定的拉力。
为此,工程师设计了一个恒拉力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则图中的
A、B滑轮为__定滑轮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若水泥块的总重为7800 N,则滑轮组对高压线的拉力为
__23__400__N。
方案二:一辆汽车陷入泥泞之中,请你根据图中装置,运用学过的知识,用最小的力将它拉出来,试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