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__滑轮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__滑轮

初二物理滑轮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 了解滑轮的种类;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会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会判断滑轮的省力情况,通过组装滑轮组锻炼动手能力。

3. 培养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科学态度。

重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难点:滑轮组的组装,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预习案一、导学引航,研读教材:1、杠杆平衡条件是 ;2、滑轮也是一种 ,并可以 的轮子; 3.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滑轮,这种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见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有这样的滑轮;如图 丙所示为________滑轮,这种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____________, 我们见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这种滑轮.4、使用时 叫定滑轮;定滑轮能够 ,但是不能 。

5、使用时 叫动滑轮;动滑轮能够 ,但是不能 ,而且 6.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

我该怎么办?7.轮轴和斜面也是 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 和 组成,大的叫 ,小的叫 二.预习反馈,自主探究1、如果每一个滑轮重为G 轮,所提升物体重力为G ,则使用定滑轮时,F=______________;使用动滑轮时,F=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右图甲所示,定滑轮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杠杆,这个杠杆的支点是_____,动力F 的力臂为_________,物重对滑轮拉力为阻力,其力臂为_________,由圆的基本知识可知,两个力臂均为圆的_________,故L 1=L 2,F______G ,所以定滑轮属于________杠杆。

如图乙所示,动滑轮使用时可看成是一个______________杠杆,这个杠杆支点在_________点,动力F 力臂为滑轮圆的___________,阻力臂为滑轮这个圆的___________。

12.2-滑轮导学案

12.2-滑轮导学案

§12.2 《滑轮》【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做功问题。

(重难点)【预习生成】1.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杠杆有哪几种分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_________,并可以绕_________转动的_________。

4.使用时滑轮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的叫做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能够_________,但是不能_________,它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_的杠杆。

(P87)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的叫做动滑轮。

使用动滑轮能够_________,但要_________,它的实质是_________杠杆。

【新知探究】1.解惑:①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杠杆。

②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杠杆。

2.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活动1:怎样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1.定滑轮:_________的滑轮;动滑轮:_____________的滑轮。

2.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表1 利用定滑轮测量值结论一:使用定滑轮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表2利用动滑轮测量值结论: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拉力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之比123实验次数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拉力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之比123活动2:利用上面的两种方案中,提起同一个钩码,拉力相同吗?省力吗?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好处?定滑轮: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方向_________ 。

《滑轮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滑轮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滑轮》导学案一、导入1.1 引入话题大家是否知道什么是滑轮?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滑轮被广泛运用在各种机械装置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目标导向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将能够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应用以及如何计算滑轮的力的大小等知识,为我们理解更复杂的机械装置打下基础。

二、探究2.1 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滑轮的工作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滑轮的作用。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测量不同滑轮组合下的力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2.2 知识理解通过讲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力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滑轮是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滑轮在吊重物体、提升物体等方面的应用。

2.3 拓展思考让学生思考滑轮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利用滑轮来减轻自己的力气,提高效率等。

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合理应用滑轮来解决问题。

三、总结3.1 知识回顾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滑轮的工作原理、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知识点,确保学生对滑轮的理解和掌握。

3.2 教室检测设计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检测学生对滑轮知识的掌握水平。

通过教室检测,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3.3 课后作业安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稳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作业内容可以包括阅读相关文章、解答问题、设计实验等,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滑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发现滑轮的身影,并能够灵活运用滑轮知识解决问题。

希望大家在进修中不息进步,不息探索,成为真正的进修达人!。

11.2 滑轮导学案

11.2 滑轮导学案

11.2 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与动滑轮【自主学习】一、滑轮的构造滑轮由、、和钩组成。

二、定滑轮和动滑轮1、轴的位置的滑轮称为。

2、轴的位置随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

A是 A是B是 B是C是【合作探究】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省力,但可以。

2、定滑轮的本质:定滑轮的本质是一个杠杆。

3、定滑轮的三个关系:①力的关系:若阻力来自物重:若阻力来自物体所受摩擦:②距离关系: ;③速度关系: 。

四、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 省力, 改变施力方向。

2、只有 向上拉,动滑轮才能省 力。

动滑轮最多能省 力。

3、动滑轮的本质:动滑轮的本质是 的杠杆。

4、动滑轮的三个关系:①②距离关系: ;③速度关系: .11.2 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与动滑轮(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滑轮的构造滑轮由轮、轴、框和钩组成。

二、定滑轮和动滑轮1、轴的位置不随滑轮而移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轴的位置随滑轮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A是动 A是定B是定 B是定C是定【合作探究】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数据参照配套课件或实验实际)1、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2、定滑轮的本质:定滑轮的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3、定滑轮的三个关系:①力的关系:若阻力来自物重:F=f,理想若阻力来自物体所受摩擦:F>f,实际②距离关系: S=h ;③速度关系: v1=v2 。

四、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数据参照配套课件或实验实际)1、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 一定能 省力, 不能 改变施力方向。

2、只有 匀速竖直 向上拉,动滑轮才能省 一半 力。

动滑轮最多能省 一半 力。

3、动滑轮的本质:动滑轮的本质是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 的杠杆。

4、动滑轮的三个关系:F=1/2G 理想F>1/2G 实际 ①F=1/2f 阻力来自物体摩擦F=1/2(G+G /) 不计绳重摩擦②距离关系: S=2h ;③速度关系: v1=2v2 .。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滑轮的分类和应用。

3. 能够运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滑轮的定义和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带有凹槽的轮子和一根固定在支架上的轴组成。

滑轮的原理是利用轮轴的旋转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减小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二、滑轮的分类和应用1. 按轮子数量分类:单轮滑轮、复合滑轮。

2. 按用途分类:固定滑轮、挪动滑轮。

3. 应用:用于提升重物、调节绳索方向、改变施力方向等。

三、实际问题解决1. 若一根绳子通过一个单轮滑轮,两端分别挂着重物A和B,A的重力为100N,B的重力为200N,求绳子的张力。

2. 若一个箱子质量为50kg,需要用滑轮提升到3m高的楼顶,求需要施加的力。

3. 若一个人用滑轮将一块重100N的石头挪动10m,求人需要施加的力。

导学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的实物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二、讲解1. 讲解滑轮的定义、原理和分类。

2. 分析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途景。

三、练习1. 让学生自行计算第一个实际问题的绳子张力。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第二个实际问题。

3.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第三个实际问题。

四、总结对滑轮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学会应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1. 完成教室练习中的实际问题。

2. 搜集并分享滑轮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六、拓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滑轮的其他应用领域,如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滑轮》导学案.docx

《滑轮》导学案.docx

6. 2《滑轮》导学案启动思维1、 观察与思考:怎样才能连续提升重物?玩过风车吗?看到连续转动的风车,你是否收到启发?2、 许多杠杆组合在一起,连续不断提升重物,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圆盘,为了圆盘转动更灵活,人们给圆盘又安装了轴,这就制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滑轮。

3、滑轮的本质是变形的 _________________ o认清目标:了解定滑轮本质是等臂杠杆;定滑轮使用吋不能省力, 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了解动滑轮的本质是动力臂是阻力僭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伦省一半力。

了解滑伦组的作用。

会进行简单计匸 *算 先学一:(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使用过程屮,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动,这样的滑轮叫 ______ 滑轮;使用过 程中,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 _________滑轮。

旗杆顶端的滑轮是 ________ 滑轮。

后教一:1、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实验探究:如右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

观察比较:将实验数表一:1、钩码G=1N2、 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N,与钩码重力(G )进行比较,FG (>、V 、=)3、 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相同、不同)4、 以桌面为参照的图1中的滑轮 表二:1、钩码G=1N2、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与钩码重力(G )进行比较,FG(>> <N =)3、 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相同、不同)4、 以桌面为参照的图1中的滑轮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对于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表一中:滑轮不动,不能 ______ 但可以改变力的 _______ ,所以该滑轮是—滑轮。

表二中:滑轮 ______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 ________ ,所以该滑轮是 ________ 滑轮3、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用 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

/〈/////F(1)、定滑轮可以看出是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吋,相当于一个________ 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_________ ,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

12.2《滑轮》导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 教课要点 ] :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 教课难点 ] :滑轮组的装置及省力状况[教课过程]:一、复习稳固省力杠杆的特色,费劲杠杆的特色,等臂杠杆的特色?二、创建情境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认识到了杠杆在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其实在平时生产、生活中还有其余的一些机械对我们还有帮助。

如升旗时,我们站在地面上就能把五星红旗升到高高的旗杆上,这里就应用到了滑轮三、自主学习,合作研究(一)、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 ,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定滑轮 ,什么是动滑轮 ,它们有什么差别 ?2.联合本质生活 ,思虑一下 ,在你四周哪些地方能见到定滑轮或动滑轮?(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色.1.分别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在下边画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表示图.2.依据上图图示进行实验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色、本质使用定滑轮的利处是 ______________缺,点是 ________________实.质 _____________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 , 缺点是 ________ __________. 实质_____________三、阅读课本对于滑轮组的知识,而后解决以下问题 :1.使用滑轮组的利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认真看课本图 ,认识组装滑轮组时应当如何绕线 .除了课本上这中绕法 ,你还可以有其余绕法吗 ?试着在以下图中画出两种绕法 .3.经过实验研究,得出滑轮组的特色是: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且有几段绳索吊着动滑轮 ,拉绳索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四、阅读课本的科学世界中的文章“其余简单机械”,达成以下任务 .1.指出图中各个轮轴的“轮”和“轴”2.使用轮轴和斜面时 ,是省了力仍是费了力 ?省了距离仍是费了距离?它们属于省力机械仍是费劲机械 ?五、拓展提高1.假如忽视滑轮重和摩擦 ,则以下各图中 ,作用在绳索自由端的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 ? (已知被提高重物的重力均为 1000N)F1=_________N; F2= ________N;F3=________N; F4=________N.2.如下图 ,一辆汽车堕入泥塘 ,现用一滑轮组把它拉出来,请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3.(选作 )如下图 ,物体重 20N,忽视滑轮重和摩擦 ,则拉力 F 的大小是 ()A 10NB 20NC 30ND 40N课后记:。

滑轮学案导学案

滑轮学案导学案

班级姓名序号 24课题:滑轮及其应用(一) 课型:新授使用时间:【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滑轮;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及特点;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重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滑轮组的组装【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法、实验法、组织讨论法。

【学法指导】归纳总结法、对比法。

【学习过程】课前准备1、定滑轮的特点是能够,但不能,其实质是。

2、动滑轮的特点是可以,但不能,其实质是。

3、为了既又能,可以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成。

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和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

用公式表示。

2、课堂研讨(一)情景引入:展示滑轮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提出问题:滑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二)探究新知:观察图甲乙滑轮有什么不同,哪个更省力呢?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小结: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

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定滑轮和动滑轮?举例说明。

1、定滑轮(1)根据课本图10---14做一做,写出你的结论: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但可以改变动力的。

(2)滑轮是杠杆的变形,请画出图1(b)、(c)中的两个力臂,由图可知:定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杠杆。

2、动滑轮(1)根据课本图10---16做一做写出你的结论: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

(2)请在图2(b)中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并画出两个力臂,由图可知:动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杠杆。

(三)滑轮组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组成滑轮组,既可以又可以。

(1)把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方案画在下面的方框里,并动手做一做。

(2)按照课本图10-17所示的方式进行探究,把提起重物使用的拉力与物重相比较,再数一数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股。

结论:使用滑轮组吊着重物时,在绳重和磨擦不计时:动滑轮和重物被几股绳子吊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滑轮
1.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本质;
2.了解滑轮组的结构和特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实质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1面、第82面,完成下列填空:
1.观察滑轮:中心有轴,周边有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2.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3.工作时,轴发生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4.观看课本第81面的漫画,说说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
●小组讨论
1.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
2.思考: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
3.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
图1 图2 图3
①观察比较: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
1.图1钩码重力G= N
2.图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N,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 G(填“>”、“<”或“=”)
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填“相同”或“不同”).
4.图一中的滑轮(填“随”或“不随”)重物一起运动.
5.图2中,钩码上升的距离(填“>”、“<”或“=”)测力计下降的距离。

表一
1.图1钩码重力G= N.
2.图3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N,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 G(填“>”、“<”或“=”).
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填“相同”或“不同”).
4.图二中的滑轮(填“随”或“不随”)重物一起运动.
5.图3中,钩码上升的距离(填“>”、“<”或“=”)测力计上升的距离。

②对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
表一中:滑轮不随重物一起提升,不能省力,不能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所以该滑轮是定滑轮;
表二中:滑轮随重物一起提升,可省一半力,费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该滑轮是动滑轮.
4.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外形相同的滑轮(不计动滑轮自重及所有摩擦)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
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
(1)定滑轮可以看成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因此两力的关系是:F1=F2,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成变形杠杆.图4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由图可知,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杠杆,因此两拉力的关系是:F1=1/2×F2。

图4 图5
●教师点拨
1.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乙,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沿力F1、F2和F3方向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F1=F3>F2。

2.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来提升一个物体,拉力F竖直向上.动滑轮其实就是一个变形的杠杆,请在图中标出它的支点O,并画出F的力臂L.
解:
滑轮组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3面,完成下面填空: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就组成滑轮组。

2.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小组讨论
1.滑轮组有什么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浪费距离.
2.完成下列各图的探究实验(不计动滑轮自重绳重及所有摩擦),探究拉力与物重之间有何关系?拉力移动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有何关系?
F= G F= G F= G F= G
S= h S= h S= h S= h
●教师点拨
滑轮组特点: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和重物,滑轮组上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就是动滑轮与所吊重物的总重的几分之一.而绳子段数只由作用在动滑轮上(动滑轮的轮槽或挂钩上)的绳子段数决定.
●跟踪训练
1.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
(2)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
(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
解:(1)绳子段数n=3,
三段绳子一共能提升的重物G总=200N×3=600N,
动滑轮自重G动=G总-G物=600N-480N=120N.
(2)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m×3=6m,
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v=s/t=6m÷20s=0.3m/s.
(3)被提重物总重G′=480N+150N+120N=750N,
自由端拉力F拉=750N÷3=250N.
2.如图所示,重500N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已知F=100N,不计滑轮自重、
绳重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求:
(1)物体A受到地面的阻力;
(2)在5s内,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解:(1)绳子段数n=2,
A受到地面阻力f=2F=2×100N=200N.
(2)物体移动的距离s=vt=5s×1m/s=5m,
自由端移动距离s自由=2s=10m.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