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颜色变化的反应有哪些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伴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常常会伴随一系列的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来观察和记录,其中一些现象是明显可见的,而另一些则需要使用仪器或者进行实验分析才能观察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 颜色变化颜色变化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颜色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这是因为化学反应导致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物质的吸收和散射光线的能力。
例如,在铁的生锈过程中,铁的表面会逐渐变成红褐色,这是由于铁和氧气反应产生了红褐色的氧化铁。
2. 气体产生化学反应常常会产生气体。
气体的产生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进行观察。
一种常见的观察方法是使用气体收集装置收集产生的气体。
例如,在酸和碱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实验装置收集起来,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此外,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会产生气泡,这也是一种观察气体产生的方法。
3. 温度变化化学反应常常会伴随着温度的变化。
一些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吸收了周围的热量,从而导致周围温度下降。
反之,一些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释放出热量,从而导致周围温度升高。
这种温度变化可以通过温度计等仪器进行准确的测量。
4. 发光现象一些化学反应会产生发光的现象,这被称为化学发光反应。
化学发光反应是指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化学能量转化为光能量,产生明亮的发光现象。
这种现象在生物体内也很常见,如昆虫的萤光等。
化学发光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荧光染料和发光材料等领域。
5. 沉淀形成化学反应中,一些溶液中的物质可以发生沉淀反应,产生可见的固体颗粒。
这是由于化学反应导致了溶液中物质的溶解度的改变。
当某个物质的溶解度超过溶液的饱和度时,这个物质会以固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沉淀。
沉淀的形成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这是化学反应中另一个重要的现象。
6. 音量变化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发生变化。
高中化学试剂变色总结

高中化学试剂变色总结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的测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
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
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
用于检测脂肪。
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IV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
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吡罗红:检测RNA,呈红色7、50%的酒精溶液:用于洗去苏丹Ⅲ在脂肪上的浮色。
8、70%的酒精溶液:用于医学临床上的消毒灭菌。
9、95%的酒精溶液:DNA不溶于酒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95%的冷冻酒精,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解于酒精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使细胞分离开来。
“有丝分裂观察”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中15%盐酸能够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
洗去卡诺氏液8%盐酸:(1)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2)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11.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时,前者呈深蓝色,后者呈红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检测染色体,红色健那绿:检测线粒体,专一性让线粒体染色呈蓝绿色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高中的化学中有颜色变化的反应

⾼中的化学中有颜⾊变化的反应⾼中的化学中哪些反应有颜⾊变化1.镁条在空⽓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量的热,⽣成⽩烟同时⽣成⼀种⽩⾊物质。
2.⽊炭在氧⽓中燃烧:发出⽩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焰,放出热量,⽣成⼀种有刺激性⽓味的⽓体。
4.铁丝在氧⽓中燃烧:剧烈燃烧,⽕星四射,放出热量,⽣成⿊⾊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味⽓体⽣成,试管上有液滴⽣成。
6.氢⽓在空⽓中燃烧:⽕焰呈现淡蓝⾊。
7.氢⽓在氯⽓中燃烧:发出苍⽩⾊⽕焰,产⽣⼤量的热。
8.在试管中⽤氢⽓还原氧化铜:⿊⾊氧化铜变为红⾊物质,试管⼝有液滴⽣成。
9.⽤⽊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成⽓体通⼊澄清⽯灰⽔,⿊⾊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属颗粒,⽯灰⽔变浑浊。
10.⼀氧化碳在空⽓中燃烧:发出蓝⾊的⽕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体⽣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晶体逐渐变为⽩⾊粉末,且试管⼝有液滴⽣成。
13.钠在氯⽓中燃烧:剧烈燃烧,⽣成⽩⾊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冷烧杯罩在⽕焰上:发出淡蓝⾊⽕焰,烧杯内壁有液滴⽣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沉淀⽣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沉淀⽣成。
17.⼀带锈铁钉投⼊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并有⽓体⽣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絮状沉淀⽣成。
19.将Cl2通⼊⽆⾊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的物质产⽣。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沉淀⽣成。
21.盛有⽣⽯灰的试管⾥加少量⽔:反应剧烈,发出⼤量热。
22.将⼀洁净铁钉浸⼊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有红⾊物质附着,溶液颜⾊逐渐变浅。
23.将铜⽚插⼊硝酸汞溶液中:铜⽚表⾯有银⽩⾊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灰⽔的试管⾥,注⼊浓的碳酸钠溶液:有⽩⾊沉淀⽣成。
高中化学物质颜色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颜色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
这些物质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其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性就是它们的颜色。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颜色进行总结,并探讨其中的一些原理。
一、无机物质的颜色1. 酸、碱、中性溶液的颜色在化学实验室中,我们会经常用到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当溶液为酸性时,酸碱指示剂呈现红色或橙色;当溶液为中性时,酸碱指示剂呈现绿色或黄色;当溶液为碱性时,酸碱指示剂呈现蓝色或紫色。
这是因为不同酸碱指示剂的分子结构会随着酸碱度的变化而发生颜色的变化。
2. 过渡金属离子的颜色过渡金属离子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常常呈现出鲜艳的颜色。
例如,Cu2+溶液呈现蓝色,是因为它的d轨道上存在未配对的电子,这些电子吸收了红橙光的能量,而反射或透射出蓝色的光;Cr3+溶液呈现绿色,是因为它的d轨道上存在三个未配对的电子,这些电子吸收了红光和黄光的能量,而反射或透射出绿色的光。
二、有机物质的颜色1. 共轭体系的颜色共轭体系是指有机分子中存在多个相邻的共轭π键。
这种结构可以使电子在分子中自由运动,并吸收较长波长的光。
由于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因此这些分子吸收了紫外光或蓝光,而呈现出黄色、橙色或红色。
2. 天然色素的颜色天然色素是由植物或动物合成的化合物,它们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色素能够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例如,叶绿素是植物中常见的天然色素,它能够吸收红光和蓝光,反射或透射出绿色的光。
三、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1. 化学反应的指示剂化学反应中常常会使用指示剂来观察反应的进行。
指示剂与反应物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后,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例如,酸碱中的酚酞指示剂会在碱性溶液中变成红色,而在酸性溶液中则呈现黄色。
2. 酸碱滴定中的终点指示剂酸碱滴定中常使用终点指示剂来判断滴定终点的到达。
高中化学常见颜色情况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颜色大全红色系物质固态(S):Fe2O3 (红棕色固体) Fe(OH)3 (红褐色胶体或沉淀)铁锈 Fe2O3·nH2O (红棕色固体) Cu(紫红色固体) Cu2O(红色固体)Hg(红色) 红磷 (红棕色固体)气体(g):溴蒸气(红棕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液体: 液溴(深红棕色) 品红溶液(红色) Fe(SCN)3(红色)变化过程中的红色:酚酞遇碱变红、石蕊遇酸变红、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加热变红、Fe3+和KSCN反应产生血红色物质、苯酚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
1.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的红色褪去,加热不恢复红色。
(被生成的HClO漂白)2.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的红色褪去,加热后红色恢复,再通入二氧化硫又褪色。
3. 向酚酞溶液中通入氨气,溶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再通入氨气又变红。
橙色系物质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溶液浓度不同,颜色由黄——橙)K2Cr2O7溶液(橙色)褐色系物质碘酒、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黄色系物质淡黄色: S(淡黄色固体) Na2O2(淡黄色固体) AgBr(淡黄色固体)三硝基甲苯(TNT) 浅黄色晶体 NaNO2(无色或浅黄色晶体)此外还有:浓硝酸粘到皮肤上会显黄色因为皮肤是天然的蛋白质,蛋白质遇浓硝酸微热变黄色黄色: Au(金属光泽黄色固体) AgI(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固体)黄铁矿 FeS2 (黄色固体)I2的水溶液(黄色) 久置的KI溶液(黄色 被氧化为I2)工业浓盐酸(黄色) 久置的浓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其中)棕黄: FeCl3溶液 灰黄色: Mg3N2绿色系物质黄绿色: F2(淡黄绿色) Cl2、氯水(黄绿色)蓝绿色: CuCl2的浓溶液(蓝绿色)绿色: Fe2+的水溶液(浅绿色) FeSO4·7H2O(绿矾)(浅绿色晶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绿色固体) K2MnO4(绿色)(2)变化过程中的绿色Fe(OH)2在空气中变质的现象是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4Fe(OH)2 + 2H2O + O2 = 4Fe(OH)3蓝色系物质固体(S):Cu(OH)2 (蓝色沉淀) CuSO4·5H2O 胆矾(蓝色晶体)(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液体: Cu2+的稀溶液(蓝色) CuSO4溶液O3(气态——淡蓝色;液态——深蓝色;固态——紫黑色)O2(液态——淡蓝色)(2)变化过程中的蓝色石蕊遇碱变蓝、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氨气变蓝、淀粉遇碘变蓝。
高中的化学中有颜色变化的反应

高中的化学中哪些反应有颜色变化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高中化学气体燃烧火焰颜色的变化归纳

高中化学气体燃烧火焰颜色的变化归纳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中的显色反应、颜色反应和焰色反应

元素符号
As
B Ba
Ca
Cs Cu(I) Cu(II) Cu(II) Fe(III) In K Li Mn(II) Mo Na P Pb Rb Sb Se Sr Te Tl Zn
元素名称
砷
硼 钡
钙
铯 铜(没卤素) 铜(II) (没卤素) 铜(II) (有卤素) 铁(III) 铟 钾 锂 锰 钼 钠 磷 铅 铷 锑 硒 锶 碲 铊 锌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 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 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 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三、焰色反应
1,定义: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 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 色的反应。在化学上,常用来测试某种金属是否存在在 于化合物。同时利用焰色反应,
2,实质:离子跃迁 焰色反应是个元素的性质。 是原子中电子跳跃所引起的光现象
3,焰色反应的实验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 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 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有颜色变化的反应有哪些
颜色反应是利用某些物质经过特定的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产生特别的颜色,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是化学反应。
焰色反应是利用某些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出的光谱进行鉴别,没有新物质产生,所以不是化学反应。
颜色反应和焰色反应都会发生颜色变化,掌握这些知识对解化学各类题型都有帮助。
1化学物质燃烧火焰颜色的变化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淡蓝色火焰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5、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
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6、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7、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9、磷在
空气中燃烧,白色火焰,有浓厚的白烟10、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11、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很亮,有浓厚黑烟12、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13、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14、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融而滴下。
1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
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1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1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18.H2和O2的燃烧:发出淡蓝色
的火焰.19.CO和O2的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20.CH4和O2的燃烧:发出明
亮的蓝色火焰.21.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2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25.镁条在空气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