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原理概念汇总
继电保护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工作原理是指通过继电器将电力系统各部件的状态信息传递给保护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流保护:电流保护主要是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来判断是否存在过载、短路等故障。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继电器会被动作,将信号发送给保护设备,从而切断故障电路。
2. 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是通过对系统中电压进行监测和测量,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继电器会动作,将信号传递给保护设备,以避免电气设备受到损坏。
3. 低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基本原理与过电压保护相似,但是保护对象是电压过低的情况。
当电压低于设定值时,继电器会触发保护动作,以避免设备在电压过低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
4. 频率保护:频率保护用于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当频率偏离正常范围时,继电器会动作,将信号传递给保护设备,以防止电力系统发生频率过高或过低的故障。
5. 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是用于判定系统中发生故障的位置,以便精确地切除故障区域。
它通过测量故障点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来判断故障的距离,从而实现保护动作。
6.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一种用于保护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重要方式。
它基于物理定律,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电流的差值,
来判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短路、接地等故障。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比较电力系统中各种参数(电流、电压、频率等)的数值,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通过继电器将信号传递给保护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保护。
继电保护知识点范文

继电保护知识点范文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起到安全和可靠运行的重要角色,它主要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和故障情况,控制和保护设备运行,以防止设备损坏和电力系统崩溃。
下面是一些关于继电保护的重要知识点。
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是利用电力系统中出现异常和故障时产生的电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的大小和相位关系,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以及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继电保护主要依靠电气原理和电磁原理来实现。
2.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测量元件、判别元件和动作元件。
测量元件用于检测电流、电压和其他电力系统参数的数值,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判别元件根据测量元件提供的信号,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动作元件根据判别元件的判断结果,对故障进行处理,如断开故障电路或发出警报信号。
3.继电保护的分类:继电保护可以按照功能的不同分类为主保护和辅助保护。
主保护主要用于检测并保护主要设备,如变压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
辅助保护主要用于检测并保护电力系统的其他设备,如电缆、线路和开关设备等。
4.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类型:继电保护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短路、过电流、过压、欠电压、失电、地电流等故障情况。
短路是电流在电力系统中的失控现象,会导致严重电能损失;过电流是电流超过额定值的现象,可能导致设备过热和烧毁;过压和欠电压是电压超过或低于额定值的现象,可能引起设备故障或性能下降;失电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电能供应中断现象;地电流是电流通过地面的现象,可能导致接地系统损坏。
5.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处理方式:继电保护通常采用的故障处理方式包括断路、切除、转换和发出警报信号等。
断路是通过断开故障电路来切除故障。
切除是利用开关设备将故障电路切换到备用电路。
转换是将故障电路自动或手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发出警报信号是通过声音、光信号或通信信号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故障。
6.继电保护的技术指标和要求:继电保护的技术指标和要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
(完整)继电保护原理及四性

继电保护原理及四性一、继电保护的原理继电保护主要是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还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
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都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一)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因数角)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时是有明显区别的。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利用这些参数的变化,在反映、检测的基础上来判断电力系统故障的性质和范围,进而作出相应的反应和处理(如发出警告信号或令断路器跳闸等)。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分析1、取样单元它将被保护的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物理量(参数)经过电气隔离并转换为继电保护装置中比较鉴别单元可以接受的信号,由一台或几台传感器如电流、电压互感器组成.2、比较鉴别单元包括给定单元,由取样单元来的信号与给定信号比较,以便下一级处理单元发出何种信号。
(正常状态、异常状态或故障状态)比较鉴别单元可由4只电流继电器组成,二只为速断保护,另二只为过电流保护。
电流继电器的整定值即为给定单元,电流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则接收取样单元(电流互感器)来的电流信号,当电流信号达到电流整定值时,电流继电器动作,通过其接点向下一级处理单元发出使断路器最终掉闸的信号;若电流信号小于整定值,则电流继电器不动作,传向下级单元的信号也不动作。
鉴别比较信号“速断”、“过电流”的信息传送到下一单元处理。
3、处理单元接受比较鉴别单元来的信号,按比较鉴别单元的要求进行处理,根据比较环节输出量的大小、性质、组合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确定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动作;由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构成。
电流保护:速断—--中间继电器动作,过电流,时间继电器动作.4、执行单元故障的处理通过执行单元来实施。
执行单元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声、光信号继电器;(如电笛、电铃、闪光信号灯等)另一类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的分闸线圈,使断路器分闸。
继电保护及原理归纳

继电保护及原理归纳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它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保护。
本文将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是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或减小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故障检测:继电保护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参数变化,如电流的突变、电压的异常等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2. 故障定位:一旦继电保护检测到故障,它会通过测量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变化来确定故障的位置,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 故障切除: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会及时切断故障点与电力系统其他部分的连接,以防止故障扩大,并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4. 信息传递:继电保护可以通过传递故障信息给操作人员,使其能够及时了解系统发生的故障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二、常见的继电保护设备1. 过流保护装置:过流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过电流故障进行检测和保护。
它通过监测电流的大小和变化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过电流故障,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2. 跳闸保护装置:跳闸保护装置是一种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它可以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电路,以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跳闸保护装置能够根据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自动进行判别,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 差动保护装置:差动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差动故障进行保护。
它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差动故障,并及时切除故障点,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4. 低压保护装置:低压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低电压故障进行保护。
它可以监测系统电压的变化,一旦系统电压低于设定值,就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 过频保护装置:过频保护装置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过频故障进行保护。
它可以检测电力系统中频率的变化,一旦频率超过设定值,就会自动切断电路,以避免故障的进一步发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基本概念一、继电保护的初步了解继电保护呢,就像是电力系统的小卫士。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它是干嘛的。
它主要就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啦,像短路呀或者不正常运行状态的时候呢,迅速准确地把故障部分从系统里切除或者发出信号啥的。
这听起来是不是还挺酷的?就好像一个超级英雄及时出手拯救世界一样!不过呢,这其中的原理可是有点复杂的哦。
我觉得在这最开始了解的阶段大家可以先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个继电保护,电力系统一旦出故障,那得多乱套呀!整个电网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呢。
所以这一步虽然看似只是个初步概念的理解,但真的很重要,不要小瞧它哦!二、继电器的基本构成这一块我通常会在学习测量元件的时候多花些时间。
为啥呢?因为它是基础嘛,如果测量都不准,后面的逻辑判断和执行不就都乱套了嘛。
而且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看起来很相似的概念,大家可别搞混咯。
比如说,不同类型的继电器测量的电气量可能会有差别,这时候一定要仔细分辨呀!你是不是也觉得这里有点绕呢?三、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之过电流保护咱们再来说说这个过电流保护原理吧。
简单来讲呢,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了正常运行时的数值,就可能是出问题了,这时候继电保护装置就得发挥作用了。
那它是怎么知道电流超没超呢?就靠前面说的测量元件啦。
测量元件检测到这个过大的电流后呢,逻辑判断元件就开始工作啦,它判断这个电流大到是不是已经属于故障状态了。
如果是呢,执行元件就会动作,把电路断开。
四、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之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和过电流保护有点类似呢。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压超过了正常范围,那也是很危险的可能会损坏设备什么的。
同样的,测量元件先检测电压,然后逻辑判断元件判断这个电压超标的程度是不是达到了故障的标准,如果达到了,执行元件就采取行动断开电路或者发出报警信号。
在这里呢,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电压这个东西很敏感的。
有时候一些外部因素,像雷击呀或者突然甩掉大量负荷,都可能引起电压的波动。
所以在考虑过电压保护的时候,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故障状态,并采取控制措施来迅速、准确地切除故障点,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下面将从基本概念、分类、原理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念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用来对故障进行保护的设备。
它可以检测系统中的故障,并通过切除故障点、发送报警信号等手段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分类根据继电保护的功能和应用,可以将其分为主保护、备用保护以及辅助保护。
1. 主保护:主保护是对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如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等)进行保护的措施。
主保护对应用最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快速、准确地切除故障点,并能适应系统的各种工作条件。
2. 备用保护:备用保护是为了当主保护出现故障或失效时,起到替代保护作用的设备。
备用保护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是为了保证在主保护失效时仍能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
3. 辅助保护:辅助保护是对系统中的辅助设备和线路进行保护的措施。
辅助保护的主要作用是检测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发出相应的信号进行报警,以减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三、原理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气量的变化检测和测量。
通过对电流、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等电气量的测量,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切除故障点。
1. 故障检测:继电保护能够检测到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类型(包括短路、过载、接地故障等)。
通过对电流、电压等电气量进行检测和测量,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
2. 故障切除:当继电保护检测到故障时,会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故障点的切除。
切除故障的方式包括断开故障电路、切除故障设备、切换备用设备等。
3. 报警通知:继电保护还能够通过发送报警信号或故障信息来通知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在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故障。
四、应用继电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发电机等。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与分类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与分类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装置。
它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事件,例如短路、过电流、过载和接地故障等,及时发出信号切断故障部分或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和分类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1.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物理量的变化来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事件。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例如短路或过载,系统中的电流、电压或功率会发生异常变化。
继电保护装置会测量和监控系统中的各种物理量,并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发生故障。
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会发出信号切断故障部分或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
2.构成:继电保护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测量电力系统中的物理量,如电流和电压等。
传感器一般采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2)测量元件:测量元件用于将测量到的物理量转化为与故障相关的电信号。
例如,电压互感器将测量到的电压转化为电压信号,电流互感器将测量到的电流转化为电流信号。
(3)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对测量到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采样和变换等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4)逻辑单元:逻辑单元根据信号处理单元提供的信息,通过逻辑判断和运算,判断是否发生故障,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5)输出单元:输出单元接收由逻辑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执行切断故障部分或改变系统运行状态的任务。
3.分类:继电保护可以根据其作用对象、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分类。
(1)按作用对象分类:(a)母线保护: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母线。
主要功能是侦测母线上的故障和异常,如短路和过电流,并迅速切断故障电路。
(b)高压和中压线路保护: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高压和中压线路。
主要功能是侦测线路上的故障和异常,如短路、过电流和过载,并迅速切断故障电路。
(c)变压器保护: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
主要功能是侦测变压器中的内部故障和异常,如短路、过电流和过热,并迅速切断故障电路。
继电保护概念总结

继电保护概念总结第一章绪论1、继电保护执行了保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旳任务,因此叫继电保护。
2、仅靠保护装置并不能达到保护电力设备目的,必须经过断路器、互感器等配合才能实现继电保护相关功能。
3、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作用是分别获得母线电压、线路电流信息。
4、电能质量指标评价主要有两个:电压、频率。
5、继电保护主要作用是:自动将故障元件或异常运行元件从系统中切除。
6、继电保护基本任务是:切除故障元件和反映不正常运行状态。
7、继电保护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和(各种继电保护装置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8、继电保护装置定义为: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告警信号的一种安全自动装置。
9、继电保护装置组成: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10、距离保护组成:测量元件、逻辑回路、起动元件。
11、一个保护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护装置、互感器、接线、跳闸回路、辅助电源,有时还包括通信系统、自动重合闸装置,但不包括断路器。
12、继电保护并不能预测和防止故障发生,只有在发生电力系统故障时表现出来。
13、继电保护不单指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联系一次系统需求,电流、电压输入量,对断路器控制、动作行为来讨论保护动作行为。
14、保护用法:不能直接用于高压电和大电流设备上。
15、继电保护触点(接电):指交流或直流电路中可以断开或闭合电路的金属触点。
16、常开触点(动合触点):常态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的触点。
17、常闭触点(动断触点):常态情况下处于闭合状态的触点。
18、保护起动:继电保护装置反映故障状态,相应元件做出动作行为。
19、保护动作:保护起动后经过一段时间间隔,相应元件触点关闭或打开。
20、整定:继保装置的起动值可以调整,调整过程和步骤称为继保装置“整定”。
21、保护跳闸:继电器(触点闭合)向断路器发跳闸命令,将断路器跳开。
22、触点释放及复位:外加电流降至起动值以下一定量,继电器开始释放。
通过一段时间,触点完全打开(或闭合),此过程称为继电器返回(保护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保护原理概念汇总
利用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特征,可以构成各种作用原理的继电保护。
例如,根据短路故障时电流增大,可构成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根据短路故障时电压降低,可构成低电压保护和电压速断保护;根据短路故障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相角的变化,可构成功率方向保护;根据电压与电流比值的变化,可构成距离保护;根据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和大小的变化,可构成差动保护;根据不对称短路故障出现的相序分量,可构成灵敏的序分量保护。
上述保护还可构成更为复杂的继电保护,例如,将过电流保护与方向保护组合,构成方向电流保护。
此外,除了反应各种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电气量的保护,如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和过热保护等。
一、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
根据电流整定值选取的原则不同,电流保护可分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三种。
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根据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可以使电流保护的动作不带时限(只有继电器本身固有动作时间),构成瞬动保护,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采取动作电流按躲过被保护线路外部短路时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
这种保护装置称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又被称为第Ⅰ段电流保护或瞬动Ⅰ段电流保护)。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它存在线路末端保护死区。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值最大。
2、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由于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其保护范围外的故障必须由另外的保护来切除。
为了保证速动性的要求,用尽可能短的时限来切除该部分的故障。
可增设第二套保护,即II段电流速断保护。
为了获得选择性,II段电流速断保护必须带时限,以便和相邻的I 段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通常所带时限只比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大一个或两个时限级差Δt,所以称它为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范围包括本线路全长和相邻线路一部分,但不会超过相邻线路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降压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值相比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要小得多。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简称过电流保护),即电流保护的第III段。
它的动作电流按照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并以时限来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它不仅能保护本线路全长,而且也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不仅可作本级线路的近后备保护,还可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如果故障越靠近电源侧,则短路电流越大,而电流保护的动作切除故障的时间越长,这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主要缺点。
所以,在电力系统电流保护中采用电流速断保护或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作为本级线路的主保护,采用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级线路的近后备保护,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二、电力系统的接地保护
我国电力系统中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通常有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三种。
一般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3—35KV的电力系统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者经过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因中性点直接接地,在故障相中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所以这种电力系统又称为大接地电流电力系统。
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包括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
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得多,所以这种电力系统称为小接地电流电力系统。
接地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又称为技术接地,如杆塔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CT及PT中性点接地等,主要是为了抽取某些需要的电气量及保护电气设备而装设的接地。
保护接地又称为安全接地,如变电所构架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接地,试验仪器接地等等,主要是防止设备因绝缘不良漏电对人身的伤害。
零序电压、零序电流都属于接地保护。
三、电网的距离保护
所谓距离保护,就是指反应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这一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装置。
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实际上是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的阻抗,该阻抗为保护安装处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短路点越靠近保护安装处,其测量阻抗就越小,则保护的时限就越短;反之,故障点越远,其测量阻抗就越大,则保护动作时限就越长,这样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四、电网的差动保护
1、差动保护分为纵联差动保护和横联差动保护。
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动作原理是基于比较被保护线路始端和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的原理构成的。
简单说就是如果输电线路首段和末端电流(或功率)不一致,存在差异,则说明线路中间有短路点,此时则要切除线路故障。
为此,在线路两端安装了具有相同型号和变比的电流互感器,它们的二次绕组用二次辅助导线连接起来,其连接方式应该使正常运行时或外部发生短路故障时,继电器中没有电流,而在被保护线路内部短路故障时,其电流等于流向故障点的短路电流。
纵差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是线路两端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距离,在保护范围外短路,保护不动作,所以它不能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2、横联方向差动保护,它是基于反应两回线路中电流之差的大小及方向的一种保护。
在阻抗相同的两条平行线路上可装设横联差动方向保护。
横联差动方向保护反应的是平行线路的内部故障,而不反应平行线路的外部故障。
3、母差保护,基于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原理进行判断和动作的。
即对任一正常运行的电气元件,其流入电流应等于流出电流,但元件内部发生故障时,其流入电流不再等于流出电流,会存在差流。
因为母线上只有进出线路,正常运行情况,进出电流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如果母线发生故障,这一平衡就会破坏。
有的保护采用比较电流是否平衡,有的保护采用比较电流相位是否一致,有的二者兼有,一旦判别出母线故障,立即启动保护动作元件,跳开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
如果是双母线并列运行,有的保护会有选择地跳开母联开关和有故障母线的所有进出线路断路器,以缩小停电范围。
五、变压器的保护
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油箱内部故障和油箱外部故障。
油箱内部故障有:绕组的相间短路、绕组的匝间短路、直接接地系统侧绕组的接地短路。
油箱的外部故障主要有:油箱外部绝缘套管、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或一相碰接箱壳(直接接地短路)。
变压器的异常工作状态有:过负荷、过电流、油位下降、油温过高、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中性点过电压、绕组过电压或者频率降低引起的过励磁等。
1、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用来反应变压器绕组、引出线及套管上各种短路故障,是变压器的主保护之一。
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是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之间的一次电气部分。
变压器差动保护虽然能保护变压器内部和外部故障,动作迅速,灵敏系数高,但是接线复杂,多用于大容量重要的变压器主保护。
且它并不能保护所有内部故障,如变压器油
位下降,匝间短路等,因为匝间电流常小于动作电流,因此采用瓦斯保护作为主保护,对变压器内部故障全面保护。
2、变压器的瓦斯保护:油浸式变压器邮箱内发生故障时,由于故障点的局部高温使变压器油温升高油内空气被排出形成上升气泡,若故障点产生电弧,则变压器油和其他绝缘材料分解出大量气体,这些气体自油箱流向油枕上部,故障越严重,产生的气体越多,流向油枕气流速度越快。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轻微故障时,产生少量气体,汇集在瓦斯继电器上部,迫使瓦斯继电器内油面下降,这时,开口油杯所受浮力减小而失去平衡,导致轻气体触点闭合而发出轻瓦斯动作信号,同理,当变压器漏油时,同样由于油面下降而发出轻瓦斯信号。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油箱内产生大量气体,变压器油箱和油枕之间连导管中出现强烈的油流,当油流流速达到整定速度值时,油流对挡板的冲击力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挡板被冲动,进而导致重气体触点闭合,发出跳闸脉冲,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利用上述原理实现的保护称为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均为变压器的主保护,在容量较大的变压器上要同时采用,气体保护接线简单,灵敏度高动作迅速,但它只能反应油箱内部故障,不能保护油箱外的引出线和套管上的故障,而上述两种故障只能靠差动保护动作于跳闸,因此,瓦斯保护也不能单独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
3、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对于容量较小的变压器,可以在电源侧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它与气体保护互相配合,可以保护变压器内部故障和电源侧套管及引出线上全部故障。
4、变压器的零序保护:在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接地故障的几率很大,因此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变压器,在其高压侧应装设零序保护,用来反映接地故障,并用作变压器主保护的后备保护及相邻元件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
5、其它后备保护: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既是变压器主保护的后备保护,又是相邻母线或线路的后备保护。
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带低电压的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负序过电流保护等。
如果变压器过负荷运行时间过长,势必会影响绕组绝缘寿命,因此还必须设置过负荷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