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走跑交替教材单元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走跑交替》教案设计

《走跑交替》教案设计

《走跑交替》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教授走跑交替的基本技巧,并通过实践练习和团队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运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1.3 教学资源需要准备的教具包括:教学场地、计时器、标志物、音乐播放器等。

第二章:教学目标2.1 学生能够理解走跑交替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2 学生能够在实际运动中正确运用走跑交替的技巧。

2.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走跑交替的技巧。

3.2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走跑交替的技巧。

3.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运动,练习和提高走跑交替的技巧。

3.4 比赛法:通过团队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热身运动,让学生放松身体,准备进入正式训练。

4.2 讲解和示范:教师讲解走跑交替的技巧,并进行示范。

4.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走跑交替的练习。

4.4 团队比赛:学生进行团队比赛,运用走跑交替的技巧。

5.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走跑交替的概念和技巧。

5.2 学生能够在实际运动中熟练运用走跑交替的技巧。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场地:确保场地的安全性,足够的空间进行走跑交替练习和比赛。

6.2 计时器:用于记录学生练习和比赛的时间。

6.3 标志物:用于设置起点、终点和折返点。

6.4 音乐播放器:用于播放鼓舞人心的音乐,增加运动氛围。

6.5 安全装备:如护具、急救包等,确保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第七章:教学内容7.1 走跑交替的技巧:包括起步、节奏控制、转换等。

7.2 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体能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7.3 运动营养:提供关于运动营养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恢复和提高体能。

7.4 运动心理:教授学生如何调整心态,应对训练和比赛中的挑战。

第八章:教学安排8.1 每周两次课程,每次课程时长为1.5小时。

最新小学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走跑交替》教学设计

最新小学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走跑交替》教学设计

走跑交替
学习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体会自然地形走跑交替的方法,走和跑时呼吸自然、动作协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走跑的正确姿势。

在小组活动中学会按顺序使用同一场地。

发展学生的走跑的能力。

2、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灵敏性协调性。

学习内容:跑走交替、游戏
教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部分:积极游戏,巩固集队
1、按要求进行快速地集队,并听老师的口令复习看齐、报数。

2、按要求进行自主活动和游戏快快集合的互动。

3、认真听口令复习广播操,并改进动作。

组织:自由分散、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基本部分:跑走交替,学会交往
教学活动:
1、带领学生进行跑走交替、柔韧练习。

2、和学生一起领会跑走交替的要求。

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跑走交替练习。

学生活动:
1、跟随老师进行按图形进行跑走交替,体验自然放松的慢跑。

2、了解分组进行跑走交替的要求,知道如何来按顺序使用同一场地进行练习。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跑走交替。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

组织: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整队集合,踏步放松。

2、小结。

3、下课。

走跑交替及游戏(教案)体育一年级上册

走跑交替及游戏(教案)体育一年级上册
-
14
6
体能练习
各种方式的走与跑既是学习走的方法,培养走的正确姿势,发展走和跑的能力和身体素质.
走跑交替
此项练习是发展跑的耐力的手段之一.使学生尝试自然呼吸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体验
教师辅助,纠正。
6
-
8
放松活动
使学生身心放松,度过愉快的一节体育课。
1、教会学生口鼻结合呼吸方法。
2、放松慢跑。
教师教会学生做口鼻结合呼吸。
* * # #
* * # #
6
-
8
技能识,学习走跑交替的练习方法,发展身体素质.
1.300-----500米走跑交替
动作方法:在保持正确姿势的基础上,自然走一段,接着自然地跑一段,连续地进行走和跑交替。
教师协助,提示。
四列横队
O
6
-
8
技能学练
在各种走与跑的练习与游戏中,能够与同伴愉快地合作,体验走的练习与游戏的乐趣.
2、游戏:团队拉力赛
O沿篮球场设置一终点,在进行路线上设五个站点,每个站点之间相距50米,五个站点用标志筒标记。
O游戏进行中学生可以选择跑或是走的方式。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过程评价,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动作。
学生分成五队.
12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案
学段:水平一 一年级 备课人: 第十次课
课题
走跑交替与游戏
学习目标
1、巩固走跑技术
2、发展耐力等身体素质.
3、能够与同伴愉快地合作,体验走的练习与游戏的乐趣.
学习内容
1、走跑交替
2、游戏:团队拉力赛
重难点
重点:走跑中呼吸自然,动作协调,保持正确姿势.
难点:体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呼吸方法.

小学一年级走和跑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走和跑单元教学计划
⑴分组练习自然走、前脚掌走。
⑵练习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并分组进行比赛。
2
5
内容:直线走、对准目标走
要求:做到走时上体正直,眼看前方,自然放松,走成直线。
⑴示范讲解沿直线走,对准目标走。
⑵沿直线做正确姿势的走。
3
8
内容: 各种姿势的走
要求:初步学习各种姿势的走的方法,学会模仿。
⑴低、高重心走。
⑵曲线走。
4
11
内容:听信号做自然站立式起跑
要求:学习自然站立式起跑动作,能听信号迅速起跑。
⑴听信号原地迅速启动练习。
⑵听信号做自然站立式起跑。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内容:自然快跑
要求: 学习两臂前后摆动,用前脚掌着地的自然快跑。
⑴做原地摆臂到前脚掌走到快速跑的练习。
⑵向有标志的方向自然快跑练习。
6
15
内容:30米快速跑
要求: 学习用前脚掌着地自然快跑,能跑得轻松,自然。
⑴分组做自然快跑练习。
⑵分组做30米快速跑比赛。
7
16
内容:30米跑(考核)
要求:完成考核任务,学会自选方法进行练习。
⑴分组做30米快速跑。
⑵考核。
8
24
内容:跑走交替
要求:初步做到走与跑动作协调,呼吸自然,提高耐力。
⑴练习原地摆臂。
⑵按图形做走跑交替。
一年级第一学期走和跑教学内容单项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能做出用前脚掌着地自然快跑,跑得轻松、自然,动作协调,做到走和跑的姿势正确:通过观察同伴各种走和跑的动作,会做出简单得比较。
能听从教师指挥,在练习中能表现出灵敏、果断的优良品质。
序号
课次
教学内容与要求

走跑交替活动教案

走跑交替活动教案

走跑交替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掌握走跑交替的基本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增强学生的体能,提升运动水平。

二、活动准备1. 操场或篮球场等开阔场地。

2. 标志物(如呼啦圈、标志杆等)。

3. 计时器或手表。

4. 口哨。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围绕操场或篮球场进行,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腰部、腿部等。

2. 技能讲解(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走跑交替的动作要领,强调步频、步幅和身体协调性。

走跑交替动作:每走两步,跑一步,保持一定的节奏。

3. 实践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走跑交替的实践练习,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指挥。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环节(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走跑交替接力比赛。

每组派出一名选手进行走跑交替,完成后将接力棒传给下一名选手。

比赛距离为直线距离,约200米。

5.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轻松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腰部、腿部等,帮助学生缓解肌肉紧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走跑交替的动作是否规范。

2. 学生走跑交替的节奏是否稳定。

3. 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建议1. 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走跑交替的难度,注重动作的规范和节奏的稳定。

2. 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提高走跑交替的强度,增加比赛距离,提高比赛趣味性。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教育,避免学生受伤。

六、活动准备教学场地:学校操场、体育馆或宽敞的平地。

教学器材:秒表、标志物(如不同颜色的旗帜或圈圈)、口哨、音乐播放设备。

安全措施: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提醒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

七、活动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短介绍走跑交替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

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和全身拉伸。

2. 技能复习(5分钟)回顾上一节课讲解的走跑交替技巧。

小学体育与健康走与跑:跑走交替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走与跑:跑走交替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走与跑:跑走交替教案跑步与快走:跑走交替教案概述: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跑步和快走是两项简单且有效的有氧运动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力和培养耐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一份跑步和快走交替教案,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案内容:1. 目标:a. 学生能够正确跑步和快走的姿势和技巧。

b. 学生能够理解和体验跑步和快走对身体的益处。

c. 学生能够在跑步和快走中感受运动的乐趣。

2. 教学准备:a. 一个宽敞的操场或者运动场。

b. 节奏感强的音乐。

3. 教学步骤:a. 热身:-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例如摇摆手臂、扭动腰部和脚踝,以准备身体进行跑步和快走。

b. 跑步教学:- 标示出一个适合跑步的起点和终点线。

- 向学生展示跑步的正确姿势,包括挺胸、收腹、摆臂和迈开大步等。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舒适步速跑过起点和终点线,然后回到起点。

- 学生们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跑步练习,相互观察和纠正姿势。

c. 快走教学:- 标示出一个适合快走的起点和终点线。

- 向学生展示快走的正确姿势,包括挺胸、收腹、摆臂和迈开快步等。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舒适步速快走过起点和终点线,然后回到起点。

- 学生们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快走练习,相互观察和纠正姿势。

d. 跑步与快走交替:- 在操场或运动场上设置起点和终点线。

- 指导学生进行跑步和快走的交替练习,在跑步段落时用最大速度跑,然后切换到快走段落,再次换回跑步。

- 学生们可以自行选择往返的次数和距离,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能力进行调整。

e. 结束:-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活动,以放松和恢复肌肉。

4. 教学注意事项:a. 提醒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呼吸,保持舒适。

b. 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技巧,避免不正确的动作导致伤害。

c. 鼓励学生互相支持和观察,相互纠正。

教案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跑步和快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进行以下评估方式:a.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

体育教案-走跑交替

体育教案-走跑交替

体育教案-走跑交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走跑交替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走跑交替的动作要领教学。

2. 团队协作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走跑交替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走跑交替的节奏和团队协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

2. 教学器材:标志物、哨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做好热身准备。

2. 基本技能教学(15分钟):a. 教师示范走跑交替的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细节。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进行走跑交替练习,学生相互鼓励,提高动作质量。

3.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a. 教师设计团队协作游戏,如“抓人游戏”、“接力跑”等。

b.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体能训练(10分钟):a. 进行间歇性跑步训练,提高学生体能。

b. 学生相互鼓励,坚持完成训练。

5. 结束放松(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放松,缓解肌肉紧张。

教师点评本节课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及时调整运动强度,避免学生受伤。

根据学生的体能和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运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走跑交替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节奏感。

2. 观察学生在团队协作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3. 通过体能训练,评价学生的耐力和坚持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2. 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寻找提高教学趣味性和效果的方法。

3. 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准备相应的解决方案。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年级《300-500米走跑交替》教学设计 - 副本

一年级《300-500米走跑交替》教学设计  - 副本

课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300-500米走跑交替与游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300—500米走跑交替与游戏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一跑与游戏中的重要内容,是发展跑的耐力手段之一。

通过学习,重点使学生尝试自然呼吸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体验。

该项内容为避免,在练习中枯燥,应选择丰富多样的练习方法或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愉快地完成练习,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机能较弱,容易疲劳,强运动负荷容易损伤身体。

再练习中注意跑的速度不易过快,可以多一些走少一些跑,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口鼻结合的呼吸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道走跑交替的含义和呼吸方法。

2、能够在跑走中呼吸自然,动作协调。

3、能够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练习。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呼吸自然难点:动作协调。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5分钟)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2.直接导入:“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游览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在游览中我们将要学会300-500米走跑交替,要求同学们能够做到口鼻呼吸,自然协调。

”3.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4. 热身。

原地踏步走、原地跑步走练习。

韵律操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12分钟)1.教师示范讲解“口鼻并用的呼吸方式”,鼻子吸气嘴巴吐气,带领学生练习。

2. 学生原地踏步走+口鼻呼吸,原地跑步走+口鼻呼吸。

3.踏步走:各组一路纵队控制好前后距离,在老师的口令下沿着跑道踏步走。

“开火车”:到达指定位置后返回,用慢跑的方式匀速前进。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11分钟)1.游戏“轮流当小司机”。

各组一路纵队踏步前进,最后面一位同学跑到最前面当“司机”,举手并踏步继续走,依次类推,要求跑的自然,走的有精神。

2.小区域定位走跑。

在场地四周分别摆上六个标志盘,并标上1-6序号,要求学生每到达一个序号,就从跑变换成走或者从走变换到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提高跑的能力,发展耐力, 调整呼吸的方法
要求:动作协调,呼吸自然 有规律,培养克服困难坚持 到底的精神。
1、分组进行跑走交替2分钟;
2、分组进行跑走交替(500米X2);
3、分组做跑走交替表演赛,比动作 协调、呼吸自然,比队形整齐。
教学任 务
1、初步学会用肩上屈肘自然挥臂,向远处投掷的方法;
2、发展力量素质和身体的协调性,提高投掷能力;
4、沙包掷远比赛。
4
掌握肩上屈肘投掷的方法, 考查投掷的能力
要求:投掷方法比较正确, 动作比较整齐
1、集体练习向地上投包,对墙投包;
2、向有标志物的前方投掷;
3、进行测验:试投一次,测验投3次,取最好成绩;
4、小结。
教学任 务
1、初步学习肩上屈肘、正确挥臂的投准方法;
2、发展臂力、提高投掷的准确性;
4
通过检杳,了解学生掌握投 准的情况
要求:认真参加检查,投出 最好成绩,培养刻苦精神
1、练习投准;
2、宣布投准标准与检查方法;
3、分组进行轮测;
4、小结。
要求:出手角度适宜
1、个人散点持包向地上投掷(左右 手);
2、持轻物肩上屈肘向前方标志物投 掷;
3、持包投过一定咼度的横绳。
3
发展上肢力量,提高投掷能 力,改进投掷方法
要求:用力连贯、协调,培 养独立锻炼能力,发扬互助 精神
1、集体练习抛接包,向地上投包(左 右手);
2、2人一组,对面互投包;
3、持包向前方小旗投掷(投过横 绳);
3、培养沉着、果断、顽强拼搏精神和集体主义品质。
课次
任务与要求
组织教法与措施
1
初步学习肩上屈肘投准的方 法
要求:握包法和肩上屈肘投 准方法基本正确,培养沉着、 果断的品质
1、徒手模仿肩上屈肘投准的动作;
2、对墙投包,增强投掷能力;
3、近距离肩上屈肘向大目标投准;
4、加大距离向大目标投准。
2
进一步学习肩上屈肘投准的 方法,提高命中率 要求:调整投偏的能力,培 养认真锻炼的精神
3、分组练习跑走交替300米
2
提高跑的能力,发展耐久力, 学习呼吸方法
要求:增加跑的距离,缩小 走的距离,培养坚持到底的 精神。
1、原地跑步练习呼吸方法(一步 吸二步一呼);
2、跑走交替300米(跑50米、走
10米);
3、在场地上立几个标志物(距离不 等),每过一个标志物改变一次跑或 走。走跑交替500米。
教学任 务
1、初步学会走跑交替的动作方法;
2、发展耐力素质,提咼跑、走能力;
3、培养顽强意志和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课次
任务与要求
组织教法与措施
1
初步学习中速慢跑的动作方 法和跑段走段的交替形 式
要求:中速慢跑0米,跑走交替(300米X2);
1、近距离向较小的目标投准;
2、加大投掷距离向较小目标投准;
3、每次连投2个包,练习几次后进 行比赛。
3
改进肩上屈肘投准的技能, 提咼目测力
要求:动作协调,用力适当, 培养刻苦锻炼和集体主义精 神
1、向标靶投准;
2、每次连投2个包,提高纠偏的能 力;
3、投准比赛,(集体)第一次定量 比赛(先投中20个),第二次定时 比赛(定时间比多)。
3、培养遵守纪律、刻苦锻炼和团结友爱,友好相处的品质。
课次
任务与要求
组织教法与措施
1
初步学习肩上屈肘投掷的方 法
要求:明确投掷教学常规,
自觉遵守纪律
1、抛接沙包(或球);
2、徒手模仿肩上屈肘投掷方法;
3、肩上屈肘投掷沙包、纸飞机等轻 物件;
4、持沙包肩上屈肘,向前投掷。
2
进一步学习肩上屈肘投掷方 法,改进出手角度,发展上 肢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