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数据采集与分析
智能化猪场解决方案

智能化猪场解决方案一、引言智能化猪场解决方案是为了提高猪场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改善猪的生长环境和健康状况而设计的一套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化猪场解决方案的设计原则、主要功能模块以及预期效果。
二、设计原则1. 自动化:通过引入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猪舍内环境的自动监测和控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2. 数据化: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对猪的生长情况、饲料消耗、环境温湿度等信息的记录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3. 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猪场内外的信息传输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三、主要功能模块1. 环境监测与控制模块:- 温湿度监测: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猪舍内的温湿度情况,自动调节通风和加热设备,保持合适的生长环境。
- 空气质量监测:通过气体传感器监测猪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及时排除有害气体,改善猪的生长环境。
- 光照控制:通过智能照明系统控制猪舍内的光照强度和时间,模拟自然光照,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2. 饲料供应与管理模块:- 饲料供应自动化:通过智能喂食系统,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饲养计划,自动投放合适的饲料量,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 饲料质量监测:安装饲料质量传感器,实时监测饲料的湿度、营养成分等指标,确保饲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 饲料消耗记录与分析:通过智能饲喂系统记录饲料的消耗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为饲养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
3. 猪只健康监测模块:- 猪只体温监测:通过体温传感器实时监测猪只的体温,及时发现猪只的健康问题。
- 疾病预警与诊断:通过智能化猪只健康监测系统,结合猪只体温、饲料消耗、运动情况等数据,进行疾病预警和诊断,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 数据采集与决策支持模块:- 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采集猪场内的各项数据,包括环境数据、饲料消耗数据、猪只健康数据等,并进行存储和管理。
-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猪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优化饲养策略和生产计划。
猪场采样的几种方式和要求

猪场采样的几种方式和要求在猪场生产管理和疫病防控中,采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采样的目的是了解猪群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疫病流行情况,为猪场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猪场采样的几种方式和要求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开展采样工作。
一、采样方式1.群体采样:群体采样是指对整个猪群进行采样,以便了解猪群的总体状况。
采样时需按照一定比例随机选择猪只,避免人为干预。
群体采样可分为全群采样和分群采样,全群采样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猪场,分群采样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猪场。
2.定时采样:定时采样是指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采样,以观察猪群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疫病流行情况。
采样时要确保时间间隔一致,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3.定位采样:定位采样是指对猪场内特定区域或猪只进行采样。
这种采样方式适用于了解特定区域或猪只的健康状况,如疫病防控、生长发育监测等。
4.跟踪采样:跟踪采样是指对猪场内某一猪只或某一群体进行长期跟踪监测。
这种采样方式有助于了解猪只的生长规律、疫病演变过程等。
二、采样要求1.采样工具:采样时需使用干净、无菌的采样工具,如采样桶、采样袋等。
采样工具在使用前后应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采样部位:根据采样目的和猪只年龄,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
如测量生长发育指标时,可采集猪只的体重、体长、背膘厚度等;疫病监测时,可采集猪只的血液、鼻咽拭子、粪便等。
3.采样数量:根据猪场规模、采样目的和统计分析需求,确定采样数量。
一般情况下,群体采样比例为1%~5%,定时采样间隔时间为2周~3个月。
4.采样时间:尽量选择猪只空腹、清晨进行采样,以减小误差。
在疫病监测时,要确保采样时间的一致性。
5.样品处理和保存:采集的样品要及时处理和保存,避免病原体繁殖和降解。
如血液样品应在室温下静置凝固后,放入冰箱冷藏;粪便样品需进行干燥处理,保存于密封容器中。
6.数据记录和分析:采样过程中要详细记录采样信息,包括猪只编号、采样部位、采样时间等。
2023年10月生猪规模场监测统计报表

2023年10月生猪规模场监测统计报表这个月的监测统计报表显示,2023年10月生猪规模场的养殖情况并不容乐观。
根据数据显示,本月生猪规模场的总存栏量呈现下降趋势,而生猪的存栏量也有所减少。
在10月份的监测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显著的数据变化。
生猪规模场的总存栏量与上月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这一数据的减少可能会对生猪养殖行业的供应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市场价格的波动。
在生猪规模场分布情况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一些地区的养殖量明显减少,而另一些地区则有所增加。
对于10月份生猪规模场监测统计报表的这些数据变化,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并寻找原因。
可能是受到了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影响,导致生猪规模场出现了存栏量下降的情况。
可能是受到了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养猪场的产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稳定生猪规模场的生产情况。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加强对生猪规模场的监测与管理,更好地保障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生猪规模场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好的政策和产业扶持,以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对生猪养殖行业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其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我国的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
在采取这些措施的我们也要认识到生猪规模场的监测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准确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2023年10月生猪规模场的监测统计报表显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数据变化。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稳定生猪规模场的生产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我国的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
我们也需要重视生猪规模场的监测与统计工作,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状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规模化猪场生产统计体系建设和数据分析利用

规模化猪场生产统计体系建设和数据分析利用1、生产统计数据的作用生产统计数据分析、生产计划、岗位操作手册、周技术培训例会、现场技术指导和工资计件考核是猪场生产六大管理模块,其中统计数据是生产计划和统筹生产管理的基础,是预测生产结果和监督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成本核算和工资计件的依据。
通过对统计数据深层次的分析能及早准确地发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系统问题,洞察问题的趋势性和严重程度,从而找到提高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的方法。
从某种意义讲,猪场的业绩、效益和利润取决于生产统计体系的建设以及对数据的准确分析,生产统计和数据分析是猪场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向盘。
2、生产统计数据分类(1)生产数量统计:返情流产空怀数、配种数 (断奶、返情、流产、空怀) 、分娩窝数、产仔数(健仔、弱仔、畸形、死胎、木乃伊) 、断奶数、转群数、死亡数、淘汰数、购入数、销售数、各品种阶段猪只 (包括基础母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临产母猪、哺乳母猪、空怀母猪、成年公猪、后备公猪、哺乳仔猪、保育猪、育成猪等) 存栏数、待售猪只数。
(2) 业绩指标统计:断奶周配率、配种分娩率、失配率、返情率和流产率等,胎产总仔、健仔、弱仔、畸形、死胎、木乃伊胎和无效仔率等,窝平均断奶仔猪数、窝平均转保育正品仔猪数,净产量,成活率、死亡率、淘汰率,上市率、正品率等.(3)消耗指标统计:饲料、药物、低值易耗品、人工(计件工资) 、水电等群栋批消耗量,各阶段、全程、全群等料重比,各阶段头药费,仔猪落地物料人工消耗成本、各阶段消耗增重头成本和斤成本等.(4) 性能指标统计:日增重、 100 千克上市日龄、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胎龄结构、后备母猪利用率、公猪利用率、生产母猪更新率、生产公猪更新率、繁殖周期、年分娩胎次、年均窝产总仔数、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等。
3、计概念含义及逻辑关系3。
1 主要统计概念(1)生产母猪:即基础母猪,指进入生产状态的母猪(含已配好种的后备母猪)。
猪场数据化管理,你做好了么?

养殖与饲料2017年第3期摘要猪场数据化管理,是指对猪场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统计、分析、核算、决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衡量工作业绩指标、监督工作执行情况、透视猪群健康状况的最有效手段。
本文阐述了猪场数据化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猪场实行数据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猪场;数据化管理;生产效率猪场数据化管理,你做好了么?宁振兴河北利华药业有限公司,石家庄050700收稿日期:2017-01-20宁振兴,男,河北利华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养猪大国,猪存栏量及出栏量均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50%。
但是中国养猪生产方式仍以农村散养为主,生产水平较低,虽是养猪大国,却不是养猪强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养猪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也在逐渐增多,怎样搞好中国的现代化规模化养殖,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过去10多年来,我国养猪业一直依靠广阔的消费市场+相对低廉劳动力的商业模式获得快速发展。
这种简单、粗糙的劳动力驱动结果必然是粗放型经济,效率十分低下。
例如,目前我国平均PSY 15头左右,国外发达国家PSY 可达到28~30头,意味着我国母猪有近50%繁殖效率没有得到发挥;我国人均养殖出栏肉猪头数为600~800头/年,单位劳动力成本是养猪发达国家的5倍以上。
成本高在哪里?这就是猪场老板、场长、技术人员的任务,就是要寻找或发现漏洞,也就是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改善,直至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这样,猪场的管理水平才会越来越高,产业才能越来越稳,也才能越来越盈利。
那么寻找和发现漏洞的手段或方法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数据化。
所谓数据化,即是对猪场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统计、分析、核算、决策。
猪场数据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衡量工作业绩指标、监督工作执行情况、透视猪群健康状况的最有效手段。
任何工作如果不能或不可量化,都是一笔糊涂账,导致无效管理。
如绩效考核、生产管控、生产成本、财务核算等问题,无一不以数据为支撑。
养猪绩效方案

养猪绩效方案1. 引言养猪绩效方案是为了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设计的管理计划。
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可以全面评估和监控养猪场的运营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和优化。
本文档将介绍养猪绩效方案的设计原则、评估指标、数据采集和分析方式,以及如何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逐步提高养猪场的绩效水平。
2. 设计原则养猪绩效方案的设计原则如下:•科学性: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和数据采集方法,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可操作性:评估指标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便于管理层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综合性:评估体系应全面覆盖养猪场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等。
•动态性:评估体系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够及时反映养猪场的运营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3. 评估指标养猪绩效方案的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生产效率指标•母猪存栏率:反映养猪场母猪的利用率和繁殖成效。
•母猪产仔数:反映养猪场的繁殖能力和繁殖效果。
•哺乳猪存活率:反映仔猪存活率和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
3.2 经济效益指标•生猪出栏均重:反映养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和饲料利用率。
•生猪出栏价格:反映市场对养猪场生猪的认可程度和供求关系。
•养猪成本:包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等,反映养猪场的运营成本。
3.3 管理水平指标•疾病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等,反映养猪场的养猪管理水平。
•饲养技术水平:包括饲养机器设备使用、饲料配方等,反映养猪场的饲养技术水平。
•员工培训和素质:反映养猪场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4. 数据采集与分析为了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
•设立数据采集点:在养猪场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节点处设置数据采集点,确保数据的全面和准确。
•定期数据分析:根据数据采集系统的反馈数据,对各项评估指标进行定期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
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

系谱记录
正确记录每个个体的父亲和母亲 完整正确的系谱有助于
– 为每个个体的遗传评估提供亲属信息 – 制定选配计划 祖父 父亲 – 分析场间遗传联系
祖父父亲 祖父母亲 祖母父亲 祖母 祖母母亲 种猪个体 外祖父父亲 外祖父 外祖父母亲 母亲 外祖母父亲 外祖母 外祖母母亲
日期或日龄超出合理范围
日期或日龄超出合理范围
日期或日龄超出合理范围
必填项目缺失
?
?
重复记录
育种数据分析
常规统计分析
常规统计分析
常规统计分析
遗传评估
用自己的遗传评估软件 进行评估 由遗传评估中心进行评 估 遗传评估的基本流程
数据准备 数据检查 EBV计算 指数计算 应用于种猪选择
数据上传
种猪登记数据和性能测定数据应及时上传到 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 原则上每周上传一次(将本周发生的数据上 传) 先上传种猪登记数据,再上传性能测定数据 系统管理员将对上传数据进行审核 提交数据后的第2或第3天,可查询上传结 果,确认上传是否顺利完成
上传结果查询
数据上传中的常见问题
规范的种猪个体号 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的正确性 数据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数据的可比性 正确和完整系谱记录
种猪个体号
采用全国统一的种猪编号系统(《种猪登 记技术规范》) 全国的种猪场必须要有统一的代码,每个 场的代码具有唯一性 每个个体的个体号一旦确定后,就不再变 动,该个体号将伴随其一生。当该个体转 入其他场时,仍沿用此个体号。 对于由国外引入的种猪,采用“国外引进 种猪编号规则”进行编号
猪场数据管理流程及常见问题分析

48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6年33卷第9期主题策划F E A T U R E猪场数据管理流程及常见问题分析王瑞年1,黄福江1,董 彬2(1.福州微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8;2.新希望六和集团市场技术部,北京 100020)近年来,随着全国生猪产能不断饱和、饲养成本高企和新环保法规的实施导致养猪行业洗牌开始。
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养猪从业者逐渐转变思想,从过分依赖市场转变为专注于猪场生产效率的提高。
而提高猪场生产效率,追求以最小规模、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产出,必须依赖于掌握真实的生产、管理数据及依此做出的正确生产策略。
文内就猪场在实施数据管理过程中的一般流程进行阐述,并对这一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供猪场管理人员、现场技术员参考。
1 猪场数据管理流程1.1 明确的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猪场都开始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但不同的猪场或者不同岗位的人对此态度并不一致。
因此当一个猪场决定开始实施全场的数据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这决定了数据管理过程中要采取的措施的强度和深度。
大多数中小规模猪场,对于猪场数据管理的关注点一般集中在:统计猪场的存栏和日常物料成本等。
而大型规模猪场,除了关注猪场存栏和物料成本等信息,更注重于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试图从这些数据分析中找出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仅仅知道存栏和成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提高了生产效率,才会有更大的收益。
所以对于不同的猪场,一定要首先明确猪场要进行数据管理的目的,然后才能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工具以及必要的实施措施。
1.2 合适的工具由于电子表格操作相对简单,做一些简单的统计是完全够用的,所以常被一些小规模的猪场的人员所采用。
然而,当猪场规模扩大后,猪场的数据量的增加导致电子表格在数据计算和处理方面捉襟见肘,所以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对于大多数规模化猪场是必要的数据管理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名称猪场数据采集与分析专业畜牧兽医姓名曾杰学号********** 2017年3月27日猪场数据采集与分析曾杰(畜牧兽医 1423542147)摘要:猪场数据采集与分析在现代化规模猪场占重要地位。
没有数据就无法找到问题原因,为了使生产水平提高,管理者必须清楚问题所在。
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减少数据统计时间与分析时间。
关键词:数据、采集、分析、NFC(RFID)、软件猪场数据采集与分析是猪场做好生产规划、保证生产次序的先决条件。
数据的采集方式有:纸质记录人工采集;纸质记录+电子记录半自动采集;数据全自动采集。
目前,规模化猪场对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很重视,但因数据的采集困难、繁琐而弃采某些数据或数据采集量过大而出现数据采集不准确,造成猪场生产成本过高,无法深挖生产潜力。
随着现代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数据的采集可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与智能手机通讯技术实现准确及时的采集与分析,从而减少人工采集数据的工作量和误差。
1.数据采集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目前数据采集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造成管理员无法分析数据,也无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无法分析成本与效率,无法挖掘生产潜力、无法发现潜在浪费。
1.1 数据采集不及时、误差大因数据采集时间不集中,专人采集工作繁琐枯燥、薪资成本高。
目前数据依靠员工采集记录,造成数据采集不及时、误差大。
数据全自动化采集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并节约时间,采集更加准确及时。
1.2数据存在重复采集与多次核对当数据异常或纸质记录损坏,数据须再次采集并核对使用,造成数据重复采集与多次核对。
通过物联网技术,使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保证数据准确的前提下,可供多位管理人员使用与分析。
2.数据分析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猪场数据是十分庞大且复杂的,为了使数据发挥充分的作用,需建立强大的数据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2.1 分析方法由于数据的数据量十分庞大,如需通过人工的分析,必将耗费大量时间,并可能在分析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数据分析不准确。
目前我国研制的“天河二号”浮点运算速度到达每秒33.86千万亿次[1],普通计算机通过运算法则快速得出分析结果也不困难。
2.2 分析难点分析方式、方法过多且复杂,导致工作人员对分析结果模糊不清、难以掌握运用。
数据通过转换成图形化的方式,能直观明了的反应数据。
3.数据采集种类、目的3.1 转群记录3.1.1 曾祖代、祖代、父母代:便于遗传选育。
3.1.2 来源:便于确定来源是否携带某类病毒。
3.1.3 出生日期:便于计算配种日龄、淘汰日龄、分析成本。
3.1.4 圈舍转入转出:便于猪只信息跟踪。
3.1.5 死淘记录:便于对所有猪只统计。
3.2 物料耗损记录3.2.1 饲料:根据出生日期、配种日期、分娩日期、断奶日期可以计算出个体猪只阶段耗料,初步实现精细化饲喂。
计算出每头猪耗料成本。
3.2.2 兽药:根据母猪免疫程序、治疗次数计算出每头猪药物耗损成本。
3.2.3 水电:根据水电分析整栋舍耗量,再平均到每头猪,计算出每头猪水电成本。
3.2.4 设备设施:根据设备设施修理、维护、更换等可计算出整栋舍猪只设备设施成本。
3.3 免疫记录3.3.1 免疫时间:通过分析出生日期、配种日期、分娩日期制定免疫计划,最后记录[2]。
3.3.2 免疫用药量:通过分析出生日期、配种日期、分娩日期制定免疫计划后,可以智能分析免疫用药量。
3.4 配种记录3.4.1 诱情记录:便于分析出后备发情不正常猪只,进行针对管理。
3.4.2 试情记录:便于分析出断奶后发情不正常猪只,进行针对管理。
3.4.3 采精记录:便于分析公猪精液质量,能够直观反应精液受胎率。
3.4.4 输精记录:需要统计输精评分、输精人员,便于分析、提高配种成绩。
3.4.5 妊检记录:便于分析出久配不上、易流产猪只及计算成本。
3.5 产房记录3.5.1 分娩记录:记录健仔、死胎、木乃伊头数;窝重等,便于分析个体猪只生产价值,反映了配种、妊娠的管理优劣。
3.5.2 产程记录:便于分析个体猪只分娩情况,判断个体猪只是否难产。
3.5.3 保健记录:便于分析出保健与未保健猪只体况恢复速度、效果。
3.5.4 助产记录:便于分析助产猪只死淘率、炎症率。
3.6 管理记录3.6.1 背膘记录:对35、70、上下产房背膘进行测量后,反映出妊娠管理优劣以及背膘对分娩率的影响。
4.数据采集录入方法4.1 录入工具:NFC、NFC读写器、分析软件。
4.1.1 NFC:NFC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与10cm距离内,传输速度为106Kbit/s、212Kbit/s或者424Kbit/s三种。
将NFC标签贴与种母猪记录卡上或集成于种母猪记录卡内,使每头猪都有一个NFC标签,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编号,每个编号对应耳号。
带NFC标签记录卡编号耳号4.1.2 NFC读写器:NFC读写器是具有读写NFC标签功能的专用读写设备。
读取方法,使NFC读写器离带有NFC标签的种母猪记录卡10cm内读取猪只个体信息,包括耳号、出生日期。
写入方法,读取基础信息后猪只耳号能快速导入分析软件中,选择数据种类后输入数据,实现了现场输入。
4.1.3 分析软件:分析软件是基于现场数据录入的处理分析系统[3、4]。
能够通过公式计算出妊检时间、阶段调料时间、测定背膘时间、免疫时间、预产期等,甚至通过基础数据可以计算出每头猪成本及盈亏。
例如,每日配种结束时,选择分析软件中配种记录录入,再使用NFC读取器连续读取猪只耳号,软件自动设别读取出的猪只为当日配种,再输入转入圈舍号、栏位号。
有了猪只配种日期、圈舍号、栏位号。
4.1.4 通过软件计算出猪只妊检时间,妊检圈舍,妊检栏位(针对妊检后对膘情差猪只进行集中增肥所导致猪只栏位调整)。
4.1.5 通过软件计算出每头猪只阶段喂料量,再通过自动投料设备或人工调控增减饲喂量[5]。
4.1.6 通过软件计算出每头猪只免疫时间,能够提前制定免疫计划。
4.1.7 当猪只完成一轮生产后,软件通过数据集中分析,能够准确计算出猪只生产成本及盈亏[6]。
5.数据分析5.1 猪场受胎率分析:图(一)5.1.1 从图(一)可以看出受胎率明显受季节影响,冬季最高:90.08%,秋季其次:87.58%,春季:86.05%,夏季最低:84.41%。
冬季与秋季差异小,冬季与夏季差异大。
5.1.2 由于夏季温度很高,猪汗腺不发达,直接导致母猪体温升高,使子宫处于炎热环境,不利于受精卵附着、发育。
同时,高温也影响公猪精液品质,当环境温度高于27℃时,公猪睾丸内精子活力、密度等会严重下降,还会影响公猪性欲下降,导致射精量减少。
郝贵增[7]等研究表明,环境温度高于26℃会稍微影响受胎率,环境温度高于30℃会明显影响受胎率,如果环境温度高于36℃会严重影响受胎率。
潘新尤等研究表明,在10.7℃~33.9℃范围内,环境温度每增加1℃,母猪受胎率将在原基础上下降1.8%。
5.1.3 地面洒水、冲淋猪体、遮阳等防暑措施能减少夏季热应激。
夏季配种时间也应安排在早晚较为凉爽的时间进行。
结束语分析软件是从规模化养猪场的实际出发,通过NFC、移动终端、网络、计算机连接,运用软件编程的方法来控制计算机,实现将数据现场采集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
实践证明该采集与分析系统操作简便,采集分析稳定,处理速度快,分析结果准确,效果明显,为生产、研究与决策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8]。
提高规模猪场配种分娩率的关键是找出母猪分娩率低的主要原因,从而对配种后不同时间返情的未孕母猪进行主因素分析。
然而,找出主因并不等于必然提高了分娩率,猪场还必须根据这些问题,查找在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和妊娠检查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制定改进方案。
目前的一条较为成功的经验就是通过收集数据、数据检查、数据分析来综合管理种猪群,这样的管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降低饲养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猪场中应设置专人负责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工作,要求能熟练使用电脑,经过培训能熟练操作猪场生产管理软件。
强调使用专人电脑软件管理的原因是人工记录不仅繁琐而且容易造成数据丢失,所以专人负责对猪群各项数据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最直接、最准确、最方便的数据。
致谢在大学三年中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1] 王涛.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J]. 科学, 2013(4):52-52.[2] 沈国顺,刘丽霞.规模化猪场防疫程序[J].畜牧与兽医, 2004,36(3):28-29.[3] 杨光希,曾碧涛.猪场规划与投资分析管理软件(PigCAD)在生产中的应用[J].贵州畜牧与兽医,2004,28(1):41.[4] 张洪举编著.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参考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 季开文.集约化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4,25(3):53.[6] 王鑫,王杨.现代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8[7] 郝贵增,靳玉芬,张福良,等.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8):34.[8] 潘建治,杨继宇,王津.热应激对妊娠早期母猪胚胎发育的影响[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3:2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