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A.分子和原子B.质子和中子C.质子和电子D.电子和中子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核外电子数B.核外电子层数C.核电荷数D.最外层电子数3.构成原子核不可缺少的粒子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A.原子中不含带电荷的粒子B.原子太小了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等量的异种电荷D.原因至今不明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6.下列粒子:①原子;②分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
其中不显电性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⑤D.②③⑤7.按质量计算,无论是在地壳中,还是在空气中或生物细胞内,含量都比较丰富的元素是( )A.碳B.氢C.氧D.钙8.如图3-2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图3-2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B.②③④都属于离子C.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D.①⑤的结构不稳定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C.质子数一定不等于中子数D.一般说来,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10.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相同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二、填空题1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2)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3)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4)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12.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所得总体积(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 mL,这说明了,生活中还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例子有(举一例) 。
1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表示阳离子的是;表示阴离子的是;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 B CD E图3-314.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 (包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间距B.分子大小C.分子数量D.原子大小2.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3.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元素的核电荷数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5. 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B.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6.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原子核中有20个中子,R原子的阳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则此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A.18 B.19C.20 D.177. 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等B.如果两粒子质子数相等,则它们属于同种元素C.一种元素不可能包含多种原子D.两粒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9.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Na+的是()10. 最近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含四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O4)。
针对以上事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O4和O2的化学性质相同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是一种混合物D.O4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11.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还可以再分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12.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质量决定的B.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呈电中性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13. 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2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该粒子为Na+14.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物质构成的奥秘班级姓名成绩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e-56 S-32 Ca –40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2、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成的食品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B.水和油可以进行相互转化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3、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
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空隙4、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
A.2O B.2O2C.CO2D.O25、对于m个SO3分子和n个SO2分子,下列相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A、氧原子个数比为3m:2nB、氧元素质量比为m:nC、硫原子个数比为6m:5nD、硫元素质量比为3m:2n6、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6 C.+3 D.+5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相符合的是( )。
A.氧化镁(MgO2) B.锰酸钾(KMnO4) C.冰(H2O) D.双氧水(HO2) 8、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A B、C、D、9、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10、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是氧化物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的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1:2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勿偏食二、填空题(54分)11、(6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由构成,如汞、稀有气体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如氧气、水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如氯化钠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B.氮气C.汞D.五氧化二磷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B.袁隆平C.侯德榜D.道尔顿3.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质子数为57,相对原子质量为139的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82 B.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5.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
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7.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的是()A.铁B.铁元素C.铁锈D.一个铁原子8.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前三周期三种不同的元素。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随堂练习题(全卷共2页,满分100分,40分钟完成)班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合符题意)1.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闻到臭味是因为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的体积很小2.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B .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C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 .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3.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B.火星上和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C.铁是由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分子构成D.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4.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 )A .2O ——2个氧元素B .H 2O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 .C 60——每个C 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D .3OH - ——带3个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5.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 2中含有氧分子B. 2H 表示两个氢分子C.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CO 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6.如图是水发生变化和微观示意图,对此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框图a 所示的物质是混合物,框图b 所示的物质是纯净物 B.变化甲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分子生成 C.变化乙是物理变化,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7.根据下图提供的判断,下列说法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硒原子的中子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C.④是阳离子,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③、④两种粒子化学性质稳定,最不易形成化合物8.某品牌饼干的营养成分表中标有钠、钙、铁的含量,这里的“钠、钙、铁”指的是 ( )A .分子B .原子C .单质D .元素9.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以下从宏观和微观上对过氧化氢(H 2O 2)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B.它分解过程中的最小的粒子子是氢、氧两原子C.它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它的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0.某阳离子R 3+电子数为23,中子数为30,则R 元素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 )A.23 30B.23 53C.26 56D.26 5311.以下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B.探究分子是运动的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品红的扩散12.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O 4)。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公园里能闻到花香,合理的解释是( )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数目变多D.分子发生了分解2.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3.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的贡献。
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图3-4-1A.3B.4C.6D.74.已知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5.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3H表示三个氢元素B.2Na+表示两个钠离子C.表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由图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图3-4-26.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7.如图所示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金属元素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C.②③⑤属于阳离子D.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8.在化学知识抢答赛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9.如图3-4-5所示,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
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图3-4-5A.体积小B.质量小C.相互之间有间隔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10.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11.元素观和微粒观是化学核心观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C.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D.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0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D.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Fe13.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下图是稀土元素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钪的元素符号为Sc B.钪原子的质子数为21C.钪原子的中子数为21D.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不在同一周期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3.蔬菜中含有钙、钾、镁、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无机盐,其中钙、钾、镁、钠指的是A.元素B.离子C.原子D.分子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水被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了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温度计中的汞柱随温度改变而升降温度改变,原子间间隔改变A.A B.B C.C D.D5.金属铯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B.核电荷数是55C.位于第六周期D.在化合物中一般显负价6.兔兔同学总结了物质、元素及构成粒子的相互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不同元素的两离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不相同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7.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的金属,下图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8B.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C.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8.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符号能表示阳离子的是()A. N2 B. H C. Na+ D. Cl﹣2.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A. 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B.打开盛装酒的瓶盖,能闻到酒精的气味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D.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3.2019年4月14日,科学家约翰•帕特森向人们展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子手表,它内置了一个芯片级的铯原子钟,每1000年仅有1秒的误差。
已知这种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5,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则其核外电子数为()A. 188 B. 78 C. 55 D. 234.图示为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11B.决定R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C. R易失电子D. R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R-5.镉属于重金属,会危害人体健康。
2019年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公布的结果显示,抽检大米四成镉超标。
这里的镉可理解为()A.镉元素 B.镉单质 C.镉离子D.镉原子6.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春天,冰雪开始融化 B.气体热胀冷缩C.真金不怕火烧 D.墙内开花墙外香7.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
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0 B.44 C.34 D. 788.某粒子由12个质子、11个中子和12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A.以下都有可能 B.原子 C.阴离子D.阳离子9.金秋的瘦西湖万花园中,百花怒放,香气扑鼻。
下列观点可以用来解释花香的是()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0.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较稳定B.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C.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D.其表示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11.某气态物质变成液态的主要原因是()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12.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确定元素的种类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1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粒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粒子是阴离子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14.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的原因是()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隔变大C.分子数量增多 D.分子碰撞频率减小15.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二、填空题16.写出(1)化学符号的含义,并按要求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测试时间50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硅 B.铁 C.铝 D.汞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
4.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同一种元素 B.属于同一种粒子
C.核外电子数相同 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7.有关分子的叙述: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②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起了变化。
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⑤
D ③
8.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9.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
A 分子的种类数
B 原子的种类数
C 元素的种类数
D 存在的状态
10.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属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ON2Cl3。
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
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由碳、氢、氧、氮、氯原子构成
11.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月
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这里的钛、铁、铀……指的是()
A.原子
B.单质
C.分子
D.元素
12.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为MO
1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酒精挥发—分子间距增大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14.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A、C
B、O
C、2C
D、CO
15.下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所有的电子
B、一个氯原子如果得到一个电子就变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氯化钠就是两种化合物亲密地联系在一起
D、生成的氯化钠多出了一个电子
16.
如上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同一个化学符号()
A、HClO
B、O3
C、NO2—
D、H2O
17.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
A.115 B.49 C.66 D.164
18.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下列表示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52分)
19.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变成_____离子,属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带
+11 +16 +10 +13
+13
第 1 页共2 页
___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_______个电子。
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用A、B表示)为_____________。
20.用化学符号表示:
⑴钠元素⑵三个磷原子⑷氮气⑸两个氧分子
⑹2个钙离子_______(7) 氨气(8)氧化镁_________两个氯离子
21.元素种类并不多,目前已经发现的只有一百余种,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就有3000多万种,这是因为有限的几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
比如碳、氢、氧、钠四种元素可形成的物质就非常多。
比如H2,Na2O。
还可以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出至少三种物质)22色无味的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气体B和C。
D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在C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⑴写出A分解成B和C和文字表达式;
⑵写出D和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3.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
(4)表示阳离子的有;(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24 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由右图所获得的信息。
⑴⑵
⑶⑷
25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26 宏观上看,混合物是由组成的,纯净物是由组成的;从微观上看,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构成的,纯净物是由构成的。
27、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X表示,该粒子有个电子层,Y与粒子的关系非常密切。
(2)当X-Y=10,该粒子内为(填类别)
(3)当Y=8时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
(4)当Y=1的中性原子与Y=7的中性原子化合时,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
28.现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C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其中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与木炭的组成元素相同),青少年缺乏D元素会得佝偻病。
A元素的单质是,它是由(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C、D三种元素的符号是:B 、C 、D ;B、D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9.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A B C D E
+x
8
+X 2 Y
第 2 页共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