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观测作业指导书
WQ-0033_落下试验作业指导书_D版

Rev. :D Page:1 of 4版本Version 生效日Date變更內容Description建立者InitiationA B C D 08/16/0402/24/0602/08/0707/27/07新制定。
Logo變更。
修改實驗流程圖。
變更公司頁首Logo及頁尾。
陸和鈞羅雅慧彭世邦彭世邦Rev. :D Page:2 of 41.0目的訂定可靠度自由落下試驗之作業流程,以確保試驗結果之準確性,進而對產品品質做最佳解析和判斷。
2.0範圍包含正式試產前、產品送樣前及產品正式量產前、產品使用材料變更、產品製程條件變更及版本變更、產品正式量產後進行之各項廠內可靠度驗證測試及委外可靠度驗證測試時適用。
3.0權責由申請部門填寫「可靠度試驗委託申請單」(WQ-0005-01)提出實驗申請,品保部門依申請內容判斷是否須要做落下測試。
4.0定義N/A5.0程序/內容5.1作業內容5.1.1申請落下測試︰申請部門依「可靠度委託測試申請作業指導書」(WQ-0005)填寫可靠度試驗委託申請單提出實驗申請。
5.1.2接受落下測試:品保部門依申請內容,判斷是否須要做自由落下測試,並參考附件二決定初始自由落下高度(H)。
5.1.3初期評價:檢查外觀、電性測試。
若有不良品,則將樣品退回申請部門。
5.1.4執行自由落下測試:5.1.4.1若客戶指定自由落下測試條件,則依客戶條件執行並紀錄落下測試高度。
5.1.4.2若客戶沒有指定自由落下測試條件,則依廠內測試條件執行,將待測樣品放置到落下測試高度(H),開始執行自由落下測試(6面/cycle),每片待測樣品執行1cycle,連續測試3pcs,測試後檢查其外觀及電訊是否良好,紀錄落下測試高度,自由落下測試高度(H)請參考附件二。
5.1.4.3測試產品性能極限(測試產品所能承受最高之自由落下高度):將待測樣品放置到落下測試高度(H),開始執行自由落下測試(6面/cycle),每片待測樣品執行1cycle,連續測試3pcs,測試流程請參考附件一,測試後檢查其外觀及電訊是否良好並紀錄落下測試高度。
海面有效能见度观测作业指导书

海面有效能见度观测作业指导书1.单位和测量的准确度海面有效能见度的单位为千米。
测量的准确度规定为两级:一级为士10%;二级为士20%。
2.观测与记录方法2.1海面有效能见度的观测与记录每3s,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mi n,经误差处理后,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值;用整点前3 min的平均值,作为该整点的海面有效能见度。
海面有效能见度记录到0.1k m,不足0.1km时,记为“0.0”2.2有目标物的观测方法事先测定测站所濒海面各目标物(岛屿、礁石、海角、灯标等)的距离,并绘制成分布图根据“能见”的最远目标物和“不能见”的最近目标物,判定所能见到的海面二分之一以上视野范围内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
如目标物轮廓清晰,但没有更远的或看不到更远的目标物时,可参考如下几点判定:a)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清晰可辨时,海面有效能见度通常为该目标物距离的五倍以上;b)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辨时,海面有效能见度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二倍半到五倍;c)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海面有效能见度可定为大于目标物的距离,但不应超过该目标物距离的二倍半。
2.3无目标物的观测方法根据海天交界线的清晰度,参照表12判定海面有效能见度。
当海天交界线完全看不清楚时,则按经验判定。
表12 海面有效能见度参照表单位为千米2.4夜间观测方法夜间由于光照条件限制,海面有效能见度观测可根据不同距离能见目标物上灯光强度进行估计;或根据月光,天黑以前能见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当时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估计。
夜间观测海面有效能见度时,应先在黑暗处停留至少5mi n,待眼睛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测。
观潮综合实践作业

一、前言潮汐,这一自然界的奇妙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为了更好地了解潮汐的形成原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观潮综合实践作业。
以下是本次实践作业的详细记录。
二、实践背景潮汐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地球上的潮汐现象非常普遍,我国著名的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这一自然奇观,我们班级决定组织一次观潮活动。
三、实践过程1. 准备阶段在活动开始前,我们首先对学生们进行了观潮知识的普及,包括潮汐的形成原理、潮汐的分类、潮汐的影响等。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观潮计划,包括观潮地点、观潮时间、观潮注意事项等。
2. 观潮过程(1)出发: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乘坐大巴车前往钱塘江观潮胜地——海宁盐官镇。
(2)观潮:到达观潮胜地后,我们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分批次进入观潮区域。
此时,钱塘江的潮水已经开始上涨,我们迫不及待地寻找最佳观潮位置。
(3)体验:在等待潮水来临的过程中,我们观察了钱塘江的两岸风光,感受了海风的吹拂。
当潮水来临之际,我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一激动人心的瞬间。
(4)总结:潮水退去后,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观潮的感受,讨论潮汐的形成原理,以及潮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总结阶段在活动结束后,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观潮心得交流会。
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表示观潮让自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有的同学则认为这次活动让自己对潮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观潮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观察自然现象,如何记录实践过程。
2.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在活动中,同学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了观潮任务。
3.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对潮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
4. 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活动中,学生们认识到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福建省某围垦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xx省xx围垦工程位于xx市xx县xx内, 面向东海, 堤线朝向开敞式海域, 距城关6km, 海堤全长5433m, 堤顶宽3.8m, 最大堤高10.6m, 海堤围垦面积 3.41万亩。
南北岸各设1座水闸, 北岸松山水闸总净宽50m, 南岸南岐山水闸总净宽35米, 均为纳排兼用水闸。
本海堤工程先期已作过一些建设, 完成了部分海堤段基础处理和海堤填筑工作, 后因故停工, 已施工部分经过多年的沉陷和潮水冲击, 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陷和损毁, 特别是北岸堤段, 原来抛设的断面大都不成形, 闭气体位置被两侧滚入的抛石填埋, 部分基础土工布和两侧倒虑土工布暴露表面, 已失去效力。
本次海堤的建设是在原来建设的基础上重建, 需要先对原填筑闭气土体滚入的石渣和海堤失效部位进行清理, 再填筑加高, 完成整条海堤的施工。
2.工程地质根据地质勘察结果, 堤基土壤从上到下可分为五层:第一层(Ⅰ-1)位于海滩涂面下0~1.6m, 土质为淤泥, 黑灰色、灰色, 饱和流动状态, 强度低;第二层(Ⅰ-2)位于海滩涂面下0.6~6.0m, 土质为淤泥, 淤质粘土, 灰色、深灰色, 上部含少许贝壳、碎片, 饱和塑;第三层(Ⅰ-3)位于海滩涂面下6~18m, 土质为淤泥, 淤质粘土, 灰、深灰色, 上部含少许贝壳, 饱和塑, 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和十字板强度随深度逐渐加大;第四层(Ⅱ)位于海滩涂面下18~45m, 土质为粘土, 粉质粘土, 含粉细沙粘土, 部分含有沙夹层和透镜体, 密实度大, 强度高;第五层(Ⅲ)位于海滩涂面下40~45m, 土质为沙砾卵石层。
从该地质情况来看, 表层6m以内淤泥层受加载引起沉降、位移的变化量比较大, 须在施工中注意沉降观测, 掌握基本的数据来指导施工。
3.工程沉降观测本工程地基情况复杂, 为了给施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须以现场沉降观测分析结果对地基变形、固结情况进行动态掌握, 以控制和指导工程施工, 主要内容为地表沉降观测。
水上勘探作业指导书

长江口水上地质勘探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及来源本次勘察任务是受甲方和设计单位委托,详情见勘察大纲。
2勘探依据2.1《水利水电工程勘探规程》(GB50287-99);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2.5《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97)。
2.6地质勘察大纲或任务书。
3资源配置3.1钻探现场负责人:根据任务情况适时安排。
3.2机组负责人:方炳洲、杜亮;操作工人多名。
3.3钻机全台套及相应配套、附属装备。
3.4测量仪器全套。
3.5钻探船和交通船负责人:孙树青、孙树平。
4主要勘探工作量小口径钻探:计划实施钻孔个,设计单孔深~m不等,总进尺约m。
5工期要求本期任务要求2010年月底完成。
6钻船焊接与钻机安装6.1将全套钻机设备由浏河长委水文站仓库安全搬运至指定的专用码头上船。
6.2全力协助水上焊接专业师傅,按预定的钻船组装方案和器材进行钻船平台焊接和套管装置稳固。
6.3钻机和配套设备安装水平、牢固,确保天车中心、孔口、套管口均在同一直线上。
6.4确保设备试运行正常、配套物质和各类器具齐全;6.5认真检查通讯设备、救生器材、锚索锚具是否齐全或完好。
7水上钻探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措施水上钻探作业从主要工序流程可分为:钻探船抛锚→(钻船)钻孔定位→下入水中保护套管→钻孔钻进(包括各项试验)→(终孔后)起拔套管→起锚→钻船移至下一孔位。
7.1钻探船抛锚:为保证钻进过程中钻船的稳固并利于孔位的调整准确,计划抛六口锚,主锚、尾锚各一口,前八字、后八字锚各两口。
个别钻孔根据风力、风向与水流情况,可采取增加边锚的方式来加固钻船的稳定或利于对孔位的调整定位。
7.2测量放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全站议或GPS双频接收机,利用相关资料(如风速、波浪、潮汐等)对水深数据进行改正。
相对于参考站,在钻船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平面定位精度可控制在0.3m以内,水深在100m以内,精度可控制在0.5m以内。
【精品文档】水利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水利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作业指导书(水利)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水利作业指导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1X版 QJ/SDSJYXGSSYZX-SL-201X水利作业指导书(试验中心)201X年05月01日发布201X年06月01日实施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中心发布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水利作业指导书手册版本:第五版生效日期:201X年05月01日批准人:审核人:编写人:王焕胡宏峡宋永杰王志军盛海华他维强窦立刚王新华常新建裴芙蓉边玉红牛青山郭倩丁磊持有人:受控编号: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水利作业指导书修订表目录1、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1-201X……………………………4 2、粉煤灰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2-201X…………………………10 3、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3-201X……………………………16 4、粗骨料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4-201X…………………………20 5、外加剂性能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5-201X…………………………28 6、钢材力学性能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6-201X…………………………35 7、焊材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7-201X……………..……………………39 8、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08-201X…………………………43 9、金属硬度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09-201X…………………………45 10、混凝土拌合物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0-201X………………………48 11、混凝土力学性能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1-201X (53)12、混凝土抗渗性能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2-201X…………..…………58 13、混凝土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3-201X……60 14、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4-201X………63 15、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15-201X………………..…………68 16、土工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16-201X……………..………………74 17、岩石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7-201X………………..……………88 18、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18-201X………..……106 19、土工布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19-201X…………..…………108 20、土工布透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0-201X………..…………114 21、土工布有效孔径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21-014…….…………116 22、土工布综合强力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22-201X……….………119 23、地基承载力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3-201X………..……………126 24、桩的承载力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4-201X…………..…………138 25、锚索(杆)拉拔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5-201X (140)26、压水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6-201X………………………143 27、注水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7-201X………………………146 28、桩(墙)身完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8-201X……………149 29、原位密度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9-201X………………………158 30、砂浆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30-201X…………..…………………159 31、附录一记录格式................................................................................162 32、附录二报告格式. (304)篇二:水利工程监测检测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二十八)Task Steering(第一版)控制状态:control status持有者: holder发布日期:201X年03月31日实施日期:201X年 04月01日Issued date Applied date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灌砂法)一、目的采用灌砂法检测土样密度,指导检测人员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深海潜水作业指导书

深海潜水作业指导书
1. 简介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深海潜水作业的详细指导和流程说明,以确保潜水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潜水装备
潜水装备是深海潜水作业的核心,包括潜水服、潜水面罩、氧气供应系统等。
在每次潜水前,必须对潜水装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完好可用。
3. 潜水计划
在进行深海潜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潜水计划。
潜水计划包括潜水地点、潜水时间、潜水深度等的确定。
潜水计划应充分考虑潜水员的经验和能力,以确保潜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安全措施
深海潜水作业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
- 潜水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 潜水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 潜水员必须佩戴适当的救生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 在潜水作业期间,应保持与潜水员的有效通信,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紧急情况和救援
在潜水作业期间,可能出现紧急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潜水员的安全。
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 氧气供应中断
- 潜水装备故障
- 潜水员受伤或生病等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并通过紧急通信系统向救援人员求助。
6. 安全培训
为了提高潜水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应定期进行深海潜水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潜水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 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方法
- 深海潜水的危险和风险防范措施
7. 参考资料
以上为深海潜水作业指导书的概要内容,具体的操作细节和流程请参考相关资料和培训。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适用范围 (1)2施工准备 (1)3技术要求 (1)4开工复测 (1)5施工放样测量 (1)5.1路基施工测量 (2)5.1.1填方路段 (2)5.1.2挖方路段 (2)5.2涵洞测量控制 (2)5.3房建施工测量 (3)5.3.1建筑物平面控制 (3)5.3.2建筑物高程控制 (4)6 竣工测量 (4)7人员设备组织 (5)8保障测量精度的措施 (5)9测量注意事项 (6)9.1全站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6)9.2水准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6)9.3 RTK测量注意事项 (7)10安全要求 (7)10.1测量人员安全防护 (7)10.2测量仪器安全防护 (8)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施工测量放样。
2施工准备(1)已完成全线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并有平面控制网平差报告、高程控制网原始数据、高程控制网平差报告、控制点成果对比表、控制点测量成果表、控制点平面布置图等成果文件(2)由工程部长组织完成靖神铁路包西线红石峡车站接轨改扩建工程所有涵洞的坐标计算,并形成坐标文件,由工程部长及测量主管复核签字并存档。
(3)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账,定期校核测量仪器。
3技术要求(1)《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 10054-2010);(2)《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18);4开工复测(1)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复测。
复测前施工单位应检查线路的有关资料,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桩位交接。
主要桩位包括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交点或副交点、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等控制桩,有关的控制点、水准点、导线点。
(2)施工复测时,应对全线的控制桩间、交角、长度及水准点和中桩高程进行复测。
(3)施工复测的精度和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当精度与定测成果不符时,必须再作复测。
当确定定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精度要求,则应改动定测成果。
(4)复测采用的方法应与原控制测量相同,且精度不应低于原控制测量等级,复测前应检查标石的完整性,对于丢失或破坏的控制点应按同精度内插法恢复或补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汐观测作业指导书
1.观测点的选择
观测点应选择在与外海畅通,水流平稳,不易淤积,波浪影响较小的海域;应避开冲刷严重、易坍塌的海岸;在理论最低潮时,水深应大于1m;尽可能利用防波堤、码头、栈桥等海上建筑物。
2.验潮井的设置
验潮井是为观测潮汐而专门设置的建筑物。
它的设计,特别是进水管道必须使井内与井外潮位差小于1cm,并具有良好的消波性能。
验潮井的设置应详细记载和归档。
3.水准系统的设置与水准测量
3.1水准点的设置
观测站应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个基本水准点和一至两个校核水准点。
基本水准点是观测站永久性的高程控制点。
校核水准点是用于引测和检查水尺零点、读数指针高程的水准点。
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分别按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的埋设方法埋设,并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使之不易受到破坏。
水准标石埋设的技术设计、选点、埋设方法和要求按GB12898的规定执行,并详细记载和归档。
3.2水准点的水准测量要求
3.2.1基本水准点应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要求与国家水准高程系统连测。
3.2.2校核水准点应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要求与基本水准点连测。
3.2.3基本水准点与校核水准点启用后每年应复测一次; 两年后若没有发现高程变动,基本水准点每隔四年应复测一次,校核水准点每隔二年应复测一次。
3.2.4水准点的测量按GB 1 2 8 9 8 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将各次测量及复测情况详细记载和归档。
3.3潮高基准面的确定
3.3.1测站潮高基准面宜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简称测站基面。
3.3.2在未确定潮高基准面的测站,可用开始观测时的第一根水尺零点处的水平面或设定的某一水平面临时作为潮高基准面。
在观测一年后,使用所测资料通过推算,确定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测站潮高基准面
3.3.3测站基面一经确定不应轻易变动,测站基面的高程应记载和归档。
3.3.4 测站基面确定后,测站的潮高资料必须订正到测站基面上。
4.井内、井外水尺的设置
4.1要求与安装
4.1.1井外水尺最小刻度为1cm,尺长累积误差不大于0.5cm。
4.1.2井内水尺最小刻度为0.1cm,尺长累积误差不大于0.5cm。
4.2水准测量
4.2.1新安装或更换的井外水尺,在启用前应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与校核水准点进行连测,确定水尺零点的高程并每半年复测一次。
4.2.2井外水尺在受到台风袭击、被船只碰撞或更换、调整水尺板后,或认为水尺有可能松动,都应复测水尺零点高程。
4.2.3井内水尺读数指针安装完毕,应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与校核水准点连测,确定读数指针高程并每半年复测一次。
4.2.4水尺校核
井内、井外水尺每月应进行一次互相校核。
校核时应分别在高潮、中潮、低潮各对比观测一次,每次至少读取三对数值。
5.观测与记录方法
每3s采样一次,连续采样1min,经误差处理后,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值;用整点前 1min的平均值,作为该整
点的潮高。
潮高记录到1cm;潮时记录到7min;采用四位记时法记录当潮位在潮高基准面以下时,潮位数值前加“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