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现象与引潮力总结
第6章 潮汐

平衡潮
平衡潮潮高
利用关系式CosqSinj· Sind+Cosj· Cosd· CosT 并令a=3/2· M/E· (r/D)3· r 可将太阴平衡潮潮高zm 展开如下zm=z0+z1+z2 其中 z0=1/2· a(3Sin2j-1)(Sin2d-1) z1=1/2· Sin2j· 2d· a· Sin CosT
月球 C B A
赤道
z
A B
0 月赤纬不为0时的潮汐椭球面及其潮汐 C 太阴日
t
高潮
低潮
平衡潮
平衡潮
主要结论
如同时考虑月球和太阳潮汐椭球,则在每月朔、望日(即农历初一、十 五),月球和太阳潮汐椭球长轴方向相同,太阴和太阳潮汐相互叠加,形 成朔望大潮;上、下弦之日,月球和太阳潮汐椭球长轴相互垂直,太阴 和太阳潮汐部分相互抵消,形成上、下弦小潮。
Earth
南天极
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天体视运动
以地球为中心,仰望天空,取任意长为半径的假想球
体称为天球,而太阳、月球....等统称为天体,天体 之真实运动反映在天球上的运动情形便叫做视运动。
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天体视运动轨道
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 轨道称为黄道;月球在天球上 的月视运动轨道称为白道。 太阳从南向北穿越天赤道时 的交点为春分点(3月22-23日)、 从北向南穿越天赤道时的交点 则为秋分点(9月22日);
尽管S>>M,由于D’ >>D,月球引潮力要比太阳引潮力大得多,两者 最大值之比约2.17。故可认为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引潮力
引潮力
F
fm
fc
地球引潮力分布图
潮汐相关现象分析报告

潮汐相关现象分析报告近年来,潮汐相关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潮汐是地球上海洋中由月球和太阳引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水位周期性变化现象。
这种周期性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海岸线、沿海城市、海洋交通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报告将对潮汐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包括产生潮汐的原因、影响潮汐变化的因素以及潮汐对各个领域的影响。
产生潮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月球和太阳对海洋的引力作用。
月球相对于地球的引力会导致海洋产生向月球方向的潮凸,太阳的引力也会对海洋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每天会发生两次主潮和两次次潮。
主潮是潮汐波浪中的最高点,而次潮则相对较低。
潮汐的振幅和频率与月亮和太阳的位置、距离以及地球的形状和自转速度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潮汐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地理位置。
靠近赤道的地区潮汐幅度较小,而远离赤道的地区潮汐幅度较大。
其次是地形和海底地貌。
海岸线的形状和沿岸海底的地形都会对潮汐的传播和反射产生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浅海流动、地壳运动等也会对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潮汐对各个领域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是海洋生态系统。
潮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和栖息地的选择。
很多潮间带生物根据潮汐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活动。
其次是海岸线的演变。
潮汐的涨落会改变沙滩的形态,促进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
这对于沿海城市的规划和海岸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潮汐还对海洋交通和港口运营产生影响。
潮汐的变化会影响水深,进而影响船只的行驶和港口的通航。
一些港口需要依据潮汐的变化来调整航班和装卸货物的时间。
潮汐还对沿海能源开发有重要影响,如潮汐能发电和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这些都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潮汐。
总结而言,潮汐是地球上海洋中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现象,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
潮汐的变化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气候和地壳的因素的影响。
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海岸线的演变、沿海城市、港口运营和能源开发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潮汐相关现象对于海洋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一、潮汐的概念潮是指海洋中周期性的涨落运动,表现为周期性的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是由引潮力引起的,是一种规律的周期性运动。
潮汐是全球范围内海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是由引潮力引起的。
二、潮汐的形成原因潮汐是由引潮力引起的。
引潮力是地球引力和月球、太阳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海洋中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和月球、太阳构成一个引力系统,通过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海洋中周期性的涨落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月球、太阳的引力互相作用,使得海洋中产生规律的涨落运动,形成潮汐现象。
三、潮汐的分类根据潮汐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潮汐可以分为大潮和小潮。
大潮是指潮汐幅度较大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每月两次的新月时和满月时,这种情况下月球与太阳两者的引力是相互增强的,潮汐幅度也会随之增大。
而小潮是指潮汐幅度较小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每月的第一季和第三季,这种情况下月球与太阳的引力是相互抵消的,潮汐幅度也会减小。
根据潮汐的周期性,潮汐还可以分为日潮和半日潮。
日潮是指潮汐周期为每天发生一次的潮汐现象,通常发生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半日潮是指潮汐周期为每半天发生一次的潮汐现象,通常发生在月球引力作用下。
四、潮汐的影响潮汐对海洋生态、海岸线、海域生态环境和海洋交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从海洋生态环境角度来看,潮汐对海底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潮汐的周期性涨落运动,海底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在潮汐的影响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从海岸线和海域环境角度来看,潮汐对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有一定的影响,潮汐引起的海浪和海潮会对海岸线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海洋交通角度来看,潮汐对海洋交通有一定的影响,潮汐会影响船只的安全航行和停靠。
五、潮汐的调查和利用由于潮汐是全球范围内海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潮汐的调查和利用对海洋和海岸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对潮汐现象的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和海岸环境的变化和规律,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潮 汐

潮汐第一节潮汐现象及其成因主要内容•一、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二、潮汐现象•三、引潮力及潮汐成因一、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一)天球•如图所示,天球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以无限长为半径,内表面分布着各种各样天体的球面。
这是一个假想的圆球。
因为天体离地球都很遥远,人的眼睛无法区别它们的远近,只能根据它们的方向来定位,于是,所有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就是它们沿视线方向在天球内表面的投影。
•天球上的天轴指的是将地轴无限延长所得到的一根假想的轴。
天轴与天球的交点叫天极,和地球上北极所对应的那一点叫北天极,或天球北极;和地球上南极对应的那一点叫南天极,或天球南极。
若将观测点的铅垂直线无限延伸后也可与天球交于两点,向上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顶,而向下延伸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底。
•在天球上,以地心为圆心,通过天极和天顶所作的大圆圈叫做天子午圈;通过天极和天体所作的大圆圈叫做天体时圈;通过天顶、天底和天体的大圆圈称为天体方位圈。
•天体通过天子午圈叫中天。
由于地球作周日旋转,每个天体一昼夜内有两次中天,即天体的时圈在一昼夜内有两次与天子午圈重叠。
天体靠近天顶时叫上中天,靠近天底时称下中天。
时间单位•时间的计量是天文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讨论潮汐时必须参考的要素。
以下仅就以后讨论潮汐时用到的几个时间单位,加以简单的说明。
•(一)平太阳日和平太阳时•天文学上假定一个平太阳在天赤道上(而不是在黄道上)作等速运行,其速度等于运行在黄道上真太阳的平均速度,这个假想的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太阳日,并且把1/24个太阳日取为1个太阳时。
通常所谓的“日”和“时”,就是平太阳日和平太阳时的简称。
•(二)平太阴日和平太阴时•假想的、等速在天赤道运行的平太阴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太阴日,而1/24平太阴日取为1平太阴时。
•因为月球的公转速度大于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速度,当地球自转一周,平太阴已运行了一个大约12.19o的角度,所以当地球上某一点由第一次正对月球中心到第二次正对时约需要旋转372.19o,这样以来,平太阴日便比平太阳日长,可以算出:•1平太阴日=24.8412平太阳时≈24h50min一个平太阴日≈24h50min二、潮汐现象1、潮汐过程线高潮、平潮、低潮、停潮、涨潮历时、落潮历时、潮差、落潮潮差、涨潮潮差2、潮汐类型潮汐现象中的一些术语和示意图公转惯性离心力、月球引力与引潮力矢量分点潮和回归潮3、潮汐成因及潮汐理论(1)引潮势:自地心(the earth…s center)移动单位质量物体克服引潮力所做功。
日月潮汐运动规律解析

日月潮汐运动规律解析潮汐是指海洋、湖泊和河口处在规律时间内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而日月潮汐是指由日地月三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潮汐现象。
在地球上,太阳和月亮对潮汐具有主导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日月潮汐的运动规律,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在地球上,潮汐现象受到引力的影响。
太阳和月亮对地球产生引力,这种引力作用会导致地球的表面产生涨落。
太阳地引潮力是由于太阳对地球表面不同点的引力差形成的,而月球地引潮力则是由于月亮对地球表面不同点的引力差形成的。
这些引力差会导致海洋中的水相对于地球表面产生偏移,形成潮汐现象。
日月潮汐运动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1. 潮汐周期:日月潮汐周期是指两次高潮(或低潮)之间的时间间隔。
从观测结果可知,日潮周期为24小时,月潮周期为24小时50分钟。
由于两次潮汐周期不完全一致,导致日月潮汐周期为24小时50分钟。
2. 潮汐高度:潮汐高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月球和太阳的位置等。
潮汐高度在日月潮汐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日潮波浪相对较小,而月潮波浪相对较大。
这是因为月球比太阳更靠近地球,它的引力作用更强烈,所以月潮产生的潮汐高度相对较大。
3. 潮汐类型:根据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关系,日月潮汐可分为大潮、中潮和小潮。
大潮是指月亮和太阳处于地球同一直线上时的潮汐,此时潮汐幅度最大。
中潮是指月亮和太阳与地球相互垂直时的潮汐,此时潮汐幅度较小。
小潮则是指月亮和太阳夹角最大的潮汐,此时潮汐幅度最小。
这种日月潮汐的周期性变化反映了月球和太阳在地球周围的运动。
4. 潮汐转向:日月潮汐会周期性地发生转向。
在每个潮汐周期内,潮汐的涨落方向会发生两次转变。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表面相对于月球和太阳出现的向东延迟,导致潮汐转向两次。
潮汐转向的规律性变化显示了日月潮汐的复杂性。
对地球的影响:日月潮汐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对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的上升和下降会带来养分和氧气的重新分布,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起到关键作用。
海水的运动

随冲流而下的是借助于重力的退流。
(二)波浪的折射
波浪在港湾海岸也发生折 波峰线在深水区是和引起 射。港湾海岸附近海底等 波浪的力的方向,即波浪 深线基本上与海岸平行, 前进的方向相垂直的。但 波浪前进方向与海岸 港湾中海浪因水深而保持 当波浪进入浅水区后,波 斜交常常造成水体沿 原速前进,在伸向海中的 浪的传播方向不再垂直于 海岸流动,这种纵向 岬角上则因即仍然与海岸 海岸,而是常与海岸斜交, 水流称为沿岸流。虽 线平行。图中波峰线上的 这样,同一波列两端的水 AB与BC两段分别在 ab与 然沿岸流的流速一般 bc两段相遇,因而bc段即 深就可能有较大差异。近 不超过1-1.5m/s,但 岬角部分所受的力比ab段 岸较浅一端因受摩擦而减 它携带和搬运泥沙, 即湾内部分强。岬角上波 速,离岸远而较深一端在 对海岸地貌的形成发 能集中而港湾内波能分散, 育也有一定影响。 深水处继续保持原速前进, 故港湾成为船舶的庇护所。 最后波峰线将发生转折而 与海岸平行,这种现象称 为波浪的折射。
个太阴日内,水流则往复只有一次。)
(二)潮 流
潮流在一个周期里出现两次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 地形愈狭窄,最大与最小流速的差值愈大。潮流的 一般流速为4-5km/h,但在狭窄的海峡或海湾中, 如我国的杭州湾,时速可达18-22km/h。 喇叭形海湾或河口湾可以激起怒潮,如我国的钱塘 江口、亚洲的波斯湾、南美的麦哲伦海峡、北美的 芬地湾都是以潮高闻名天下,其特点是涨潮时潮波 来势迅猛,潮端陡立,水花飞溅,潮流上涌,声闻 数十里,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异常壮观。
(二)潮 流
潮汐现象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种海洋事 业都与潮汐涨落密切相关。人们根据潮汐涨落的规律, 张网捕鱼,引水晒盐;利用广阔的海涂,发展水产养 殖事业。潮汐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 可以利用它发出强大的、廉价的电力。 潮汐涨落对海洋航运事业至为重要。世界上许多浅水 港口,诸如我国的上海,英国的伦敦和德国的汉堡等,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潮汐而存在的。巨型的远洋航 轮,只有利用涨潮时的较高水位,才能进出海港。倘 若月球一旦停止对地球的引潮作用,那么,这些海港 将减低或丧失它们在海运上的地位。
地球概论——海洋天文潮汐

一、 潮汐现象
潮汐涨落
❖ 从局部地区看,潮汐是周期性海面升 降;
❖ 涨潮和落潮:周期是半太阴日(约12 时25分)
❖ 潮差:高潮和低潮的水位差;
❖ 大潮和小潮:潮差最大时和最小时的 潮汐;
❖ 波和潮流:海面垂直升降和海水水平 流动。
地球的潮汐变形——正球体变成长球体
❖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整体上为地球绕转 太阳提供向心力;
潮汐的复杂性
❖ 日潮不等:若月球赤纬不等于零,它的两个垂 点分居南北两半球,以致同一纬度(除赤道外) 的顺潮与对潮有所不同,造成一日内二次高潮 之间的差异;
❖ 回归潮:月球赤纬愈大,日潮不等愈显著,
赤纬最大(2835)时发生的潮汐;
❖ 半日潮:在赤道上,一太阴日内有等高的二次 高潮和低潮,间隔均匀;
❖ 全日潮:其它日期,在≥90-范围内,纬
线全线位于顺潮(或对潮)半球内,以致那里 每太阴日只有一次涨潮和落潮;
❖ 混合潮:在其它纬度带,每太阴日虽有二次涨 潮和落潮,但高度有所不同,涨(落)潮历时 也有差异;
❖ 二分潮:春秋二分前后的朔望,日、月都在二分 点附近,太阳潮和太阴潮潮汐隆起最为接近,潮 差特大,日潮不等现象不显著;
• 正反垂点的引潮力最大。 ❖ 引潮力方向:两头(垂点)向上,中间向下; ❖ 潮汐隆起:向月(日)为顺潮;背月(日)
为对潮。
图5-8 引潮力及其分布 细箭头为平均引力,粗箭头为实际引力,双线箭头为引潮力。引潮力= 实际引力– 平均引力。正反垂点的引潮力最大。
图 5-9 引潮力的水平分力都指向 正反二个垂点,并在那里形成二 个潮汐隆起,使地球由正球体变 成长球体。
❖ 地球各部分受“差别吸引”,使它发生 潮汐变形;
潮汐流现象

潮汐流现象潮汐流,这一由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产生的海洋现象,自古以来便吸引着人类的目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潮汐流的理解逐渐加深,它不仅是大自然的奇妙景观,更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乃至全球气候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潮汐流的形成原理潮汐流的形成,源于天体引力对地球水体的作用。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造成地球水体(尤其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
月球因距离地球较近,其引力作用更为显著。
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即满月或新月时,引潮力最大,形成大潮;而在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引潮力较小,形成小潮。
二、潮汐流的类型与特点潮汐流可根据其发生地点和表现形式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沿岸潮汐流、海峡潮汐流和河口潮汐流等。
不同类型的潮汐流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产生着各自的影响。
1. 沿岸潮汐流:沿岸潮汐流主要发生在海岸线附近,其流速和方向受地形、海底地貌等多种因素影响。
沿岸潮汐流对沙滩、海岸侵蚀、沉积物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2. 海峡潮汐流:海峡潮汐流通常发生在狭窄的海峡或海湾中,流速较快,能量巨大。
这类潮汐流对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乃至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3. 河口潮汐流:河口潮汐流主要发生在河流与海洋交汇的地方,受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汐共同影响。
河口潮汐流对河口生态系统、泥沙运输、水质净化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三、潮汐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潮汐流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着深远影响。
潮汐流带来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的繁衍生息。
同时,潮汐流还能带动沉积物的运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潮汐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 航行安全:潮汐流对航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强烈的潮汐流可能导致船只偏离航线、触礁或搁浅。
因此,航海者需要密切关注潮汐流的变化,以确保航行安全。
2. 渔业资源:潮汐流对渔业资源的分布和迁移具有重要影响。
许多鱼类和贝类生物会跟随潮汐流进行觅食、繁殖和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观钱塘潮的六和塔
图
钱塘江入海口位置图
为什么要研究潮汐?
防止涨潮海水倒灌; 研究风暴潮; 为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上运输业服务; 为海洋军事服务; 潮汐发电等。
什么是潮汐?
潮汐的定义: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 下所产生的周期运动现象,它包括海面垂 直涨落(潮位)和海水水平流动(潮流)。被 喻为海洋的呼吸。 潮汐周期:一般为0.5d或1d。
引潮力势
什么是潮汐? 潮汐的形成与引潮力 潮汐静力学理论
潮汐静力学理论
假定:
地球为一个圆球,表面完全被等深海水覆盖; 海水无粘、无惯性,海面随时与等势面重叠; 海水不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海面在引潮力作用下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 作相应的上升或下降,直到在重力场和引潮力 场中达到新的平衡位置为止,考虑引潮力后的 海面变成了椭球形,称之为潮汐椭球,并且它 的长轴总是指向月球。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表面相对于椭球 形运动,造成了地球表面上的固定点发生周期 性的涨落而形成潮汐。
什么是潮汐?
几个术语
停潮:低潮前后,潮位处于停滞状态,叫停潮。 低潮时:停潮一般有几十分钟,它的中间时刻 叫低潮时。 低潮高:停潮时的潮位高。 平潮:高潮前后有一段时间,潮位也处于停滞 状态,叫平潮。同样有高潮时,高潮高。 涨潮时:从低潮时到高潮时这一段时间间隔叫 “涨潮时”,相应的潮位差叫“涨潮潮差”。 落潮时、落潮潮差:类似于涨潮时、涨潮潮差。 平均潮差:落潮潮差与涨潮潮差的平均值。
什么是潮汐?
人们对潮汐的直观认识
高潮、低潮时的青岛栈桥
什么是潮汐?
人们对潮汐的直观认识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每岁八月内, 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 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 最为繁盛,…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尽为 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其时有“不惜 性命之徒,各系绣色缎子满秆,伺潮出海门, 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 唐《海涛志》:“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期”, “盈于朔望,……虚于上下弦”。
对潮汐静力理论的评价
潮汐静力理论具有正确性: (1)潮汐静力理论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引 潮力上; (2)根据潮汐静力理论导出的潮高公式所 揭示出的变化周期与实际基本相符; 缺点: (1) 假定整个地球完全被海水包围,与实 际情况相差较大; (2) 完全没有考虑海水的运动,而且假设 海水没有惯性也与实际相差较大;
潮汐的形成与引潮力
惯性离心力相同而引力不同,形成潮汐
A 点受力比 B 点 (地球中心)大,潮水吸引向月球,涨潮; C 点受力比 B 点小,相对于 B 点水位也会涨起; D 点和 E 点水位降低形成退汐的形成与引潮力
太阳引潮力与月球引潮力一样,两者共同 作用形成大小潮。
第11讲
潮汐静力学理论
什么是潮汐? 潮汐的形成与引潮力 潮汐静力学理论
什么是潮汐?
人们对潮汐的直观认识
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赶海:几千年来,沿海居民趁退潮下海采集 和捕捉海生动物。 晒海盐:长晴纳潮头,雨后纳潮尾。 钱塘江潮自古蔚为天下奇观,与南美洲的亚 马逊河,南亚的恒河,并称世界三大强潮河 流。但涌潮之壮观,以钱塘潮为最。“滔天 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
潮汐长周期变化与潮汐不等现象
潮汐变化除半日周期和全日周期外,还有 半月周期的变化,如果长时间观测,还将 发现潮汐具有一个月、一年及18.61年等 的长周期变化。 在一个月中,朔望日过后两三天潮差最大, 叫大潮潮差;反之在上、下弦之后,潮差 最小,叫小潮潮差。
潮汐长周期变化与潮汐不等现象
凡是一天之中两个潮的潮差不等,涨潮时 和落潮时也不等,这种不规则现象,称为 潮汐的日不等现象。高潮中比较高的一个 叫高高潮,比较低的叫低高潮;低潮中比 较低的叫低低潮,较高的叫高低潮。
引潮力势
势:表征做功能力大小的状态量。 引力势: L KM
1 f g dL
r
L
离心力势: 引潮力势:
KM 2 f c dr 2 r cos 0 D
KM 1 1 1 2 ψ1 ψ 2 KM ( 2 cos ) D L D D
什么是潮汐? 潮汐的形成与引潮力 潮汐静力学理论
潮汐的形成与引潮力
古代人们就知道潮汐与月亮有关,潮汐 “随时而应月”(宋·燕肃)。 月亮与地球的运行:共同绕公共质心作平 动公转。 平动:在运动过程中,刚体上任意两点的 连线保持平行,而且长度不变,那么这种 运动就叫做平动。
潮汐的形成与引潮力
作平动转动的物体,各点 的惯性离心力相等。 地球上(表面或内部)各 点惯性离心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都指向背离月 球的方向。 KM
fc D
2
M为月球质量,K是万有引 力常数,D为月地中心距离。
附:双星绕公共质心公转
两颗星体质量差不多
两颗星体质量不同,例 如冥王星与冥卫一
附:双星绕公共质心公转
两颗星体质量相差很 多 ,如月球与地球。
两颗星体质量完全不在 一个数量级上,如太阳 与地球。
附:双星绕公共质心公转
还存在两星以椭圆轨道互绕的情形。
潮汐的形成与引潮力
月球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上
任一地点单位质量的物体所受的月球引力 为:
KM fg 2 x
x为该质点至月球中心的距离。 引潮力: KM L KM D F fc f g 2 2 L L D D
考虑引潮力后的等势面
由于地球的自转,就使得椭球形等势面相对于地面转动。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各点的海面高度 在一个太阴日内将发生两次最高和两次最 低。 当月球赤纬不为0时,除赤道仍旧为正规半 日潮外,其他一些地区的海面虽然在一个 太阴日内也可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但两次高潮的高度不相等,两次涨潮时也 不等,形成日不等现象; 而在高纬度地区则出现正规日潮现象,在 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一次低潮。
什么是潮汐?
潮汐要素图
潮汐周期
潮汐的类型
正规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有两次高 潮和两次低潮,从高潮到低潮和从低潮到 高潮的潮差几乎相等,叫正规半日潮,也 简称半日潮。 正规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有—次高潮 和一次低潮,叫作正规日潮,有时也称之 为全日潮。
混合潮:分为不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全日 潮两种。 图b是不正规半日潮过程曲线,在一个月中 的大多数日子里,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但当月赤纬较大的时候,第二次高潮很小, 半日潮特征就不显著。 图d是不正规全日潮过程曲线,这种潮汐具 有日潮型的特征,但当月赤纬接近零的时 候就变成半日潮。
对潮汐静力理论的评价
(3)浅海、近岸地区的潮差理论结果相差较 大,在浅海,潮差可达几米,甚至十几 米; (4)理论表明赤道上不出现全日潮,低纬地 区以半日潮占优势。实际上,赤道和低 纬地区有日潮出现; (5)理论表明朔望日必发生大潮。实际上多 数地方大潮出现的时间,比引潮力最大 的时间迟后数天,这迟后的天数称为潮 龄。
月赤纬为零时的潮汐椭球
月赤纬不为零时的潮汐椭球
潮汐静力理论几个结论:
① ② ③
在赤道上永远出现正规半日潮; 当赤纬δ 不等于0时,两极高纬度地区(纬 度|ψ |>90°-|δ |)出现正规日潮; 当δ 不等于0时,在其他纬度上出现日不 等现象,越靠近赤道,半日潮的成分越大, 反之,越靠近南、北极.日潮的成分越显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