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原理4.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5..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常识
1.化学和化学元素
2. 化学符号及化合物
3. 化学反应基本概念
4.氧化还原反应
二、空气与氧气
1.空气的组成及制法
2.氧气的性质及制法
3.氧气参与的反应
三、水及溶液
1.水及其性质、用途
2. 溶液的分类及浓度表示法
3.常见溶液的制备及应用
四、金属与非金属
1.金属的性质及分类
2. 非金属的性质及分类
3. 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
五、常见酸、碱、盐
1. 酸、碱的性质及区分
2. 常见酸、碱的种类及性质
3. 盐的分类及制取方法
六、化学反应
1.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2. 酸碱中和反应及离子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反应
七、碳与碳的化合物
1. 含碳的化合物及类型
2. 烷、烯、炔的性质及制备
3. 有机化合物在日常中的应用
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包括了化学常识、空气与氧气、水及溶液、金属与非金属、常见酸碱盐、化学反应、碳及碳的化合物等几个方面。

对于初中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打下化学学习的基础,而且也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空气和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和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和氧气知识点总结一、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约占空气的78%,氧气约占21%,其他稀有气体占约1%。

2. 空气的性质(1)无色无味(2)具有质量和体积(3)能被压缩(4)是一种混合气体3. 空气的重要性(1)维持生命——人类、动植物都需要氧气进行呼吸(2)促进燃烧——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必不可少的条件(3)保护地球——大气层起到了屏蔽宇宙射线、阻挡陨石撞击地球等作用(4)调节气候——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调节地球的温度4. 空气的污染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生活垃圾处理等导致空气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5. 空气的净化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大气环境治理、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加强环境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空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二、氧气1. 氧气的性质(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2)氧气具有化学活性,是支持燃烧的气体(3)氧气能够支持生物的呼吸作用2. 氧气的来源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中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释放出来。

此外,地球的大气层中也含有大量的氧气。

3. 氧气的应用(1)医疗领域——氧气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药品,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血氧供应不足等疾病。

(2)工业生产——氧气在冶金、化工等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3)航空航天领域——氧气是航空飞行员和宇航员在高空高原环境中的必备物品,保障其正常呼吸和生命4. 氧气的危害氧气是一种氧化剂,能够促进某些物质的氧化反应。

在高浓度下,氧气有引起火灾、爆炸等危险。

5. 氧气的保护为了保护氧气资源,减少空气污染,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

如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推广清洁能源、加强植物保护等。

结语:空气和氧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氢气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氢气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氢气【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氢气二、氧气(一)性质1.氧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略高于空气。

液态氧和固态氧呈浅蓝色。

工业生产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2.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可以使木条与火星一起重新点燃)产生二氧化碳现象:它发出白光和热量,产生气体,使石灰水浑浊。

(2)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现象: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3)磷在空气中燃烧:它产生大量白烟并释放热量。

白磷的燃点低,易自燃。

应密封并储存在水中,以隔离空气并防止其自燃。

(4)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刺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花四射,形成黑色固体,释放热量。

在这个实验中,你必须先在收集筒中注入少量的水,或者在筒底铺一层细砂,以防止筒底因飞溅的熔体而开裂(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惹缶痊鸣气)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7)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和热量,瓶壁上有水滴。

将清澈的石灰水倒入瓶中,石灰水就会变得浑浊。

(8)加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 (现象: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气的用途:气焊、航空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和炼钢三、氢气1.氢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现象:纯氢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并释放热量。

如果不纯的氢被点燃,它可能会爆炸。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第1讲 空气、氧气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第1讲 空气、氧气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空气、氧气1.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 体积 计算,大约是 氮气 占78%, 氧气 占21%, 二氧化碳 占0.03%, 稀有气体 占0.94%、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所以说空气是一种 混合物 。

2.氮气化学性质 不活泼 ,常作 保护气 ,如制造氮肥和硝酸的原料、食品防腐等(利用其 化学性质 )。

氧气可 供给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等;可 支持燃烧 ,如炼钢、气焊、航天等(利用其 化学性质 )。

稀有气体是 氦 、 氖 、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稀有气体常被称为惰性气体,常作 保护气 (利用其 化学性质 )和制作霓虹灯(利用其 物理性质 )。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反应原理: 4P +5O 2=====点燃2P 2O 5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 大量白烟 ,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原容器且水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 1/5 。

(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该实验还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使用的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集气瓶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观察 。

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点燃后,伸入过慢;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 。

(6)实验室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代替红磷,因为 木炭、硫 燃烧后生成气体,不会造成压强差;而 铁丝 在空气中不燃烧。

4.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无色 、 无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大 , 不易 溶于水。

液态时为 淡蓝色 ,固态时为淡蓝色雪花状。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助燃性工业上主要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沸点 不同,通过 分离液态空气法 制得,属于 物理 变化。

注意:不是分解反应。

6.实验室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 4=====△K 2MnO 4+MnO 2+O 2↑ ; 2KClO 3=====MnO 2△2KCl +3O 2↑ ;2H 2O 2=====MnO 22H 2O +O 2↑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1、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2、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3、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O2点燃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⑶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2P2 O5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2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时,不要死记硬背,应结合具体的氧气,采用比较的方法,抓住重点,如氧气的熔沸点较低、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等。

2.化学性质(1)氧气的助燃性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氧气。

(2)与硫反应硫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并放出热量。

其反应可以表示如下:硫+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3)与铁反应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铁+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总结归纳空气是地球上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气体混合物,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空气的一些基本知识。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与空气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和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氮气起稀释作用,稀释了氧气,防止火灾等危险的发生。

二、空气的性质1.氮气: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呈无色、无味、无毒,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常温下,氮气是一种稳定的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2.氧气:氧气是维持生命和燃烧的必需气体,具有无色、无味、无毒,可燃和支持燃烧的性质。

氧气能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促使物质燃烧。

3.水蒸气: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的含量与环境温度有关,空气饱和时水蒸气含量最高。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较少,但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5.稀有气体: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如氩、氦、氖等。

它们的含量很低,对生物生存和化学反应的影响较小。

三、空气的净化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

因此,空气净化是一项重要任务。

常用的空气净化方法包括:1.物理方法:通过过滤、吸附等物理手段去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污染物。

2.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例如,将空气通过活性炭过滤,可以去除污染物中的气味。

3.生物方法: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4.综合净化方法: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实现空气的全面净化。

四、空气中的氧气和燃烧氧气是燃烧的必需物质,它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促使物质燃烧。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其特征包括燃烧的剧烈、放热、火焰等。

燃烧反应中,燃料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五、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凝结和气化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一定的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雾、露等现象。

空气 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 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氧气知识点总结一、空气的组成1.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稀有气体加起来不到1%。

2. 空气的成分中,氧气对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到身体内,参与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合成和氧化反应。

二、氧气的性质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约为1.43倍,方便用于气体灌装或储存。

2. 在常温下,氧气是一种不可燃的气体,但能够促进其他物质的燃烧,属于氧化剂。

3. 氧气在高温下能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反应,形成氧化物。

三、氧气的生产1. 工业上常用的氧气生产方法包括利用空分设备分离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电解水制取氢氧气或者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来制备氧气。

2. 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氯酸钾的分解或者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的反应来制取氧气。

四、氧气对于生物的重要性1. 氧气对于动物和许多微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必需物质。

2. 氧气是参与细胞呼吸作用的关键物质,能够促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氧化分解,产生能量。

3. 氧气对于人体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体健康的保障。

五、氧气的应用1. 医学上,氧气可以用于治疗低血氧症、心脏病、中暑和一些呼吸系统疾病。

2. 工业上,氧气被用于冶金、化工、医药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并且在焊接、切割、铁路和航天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六、氧气的危害1. 过量的氧气会引起氧中毒,表现为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引起中毒死亡。

2. 高浓度氧气与可燃物混合,易产生爆炸,并且可能导致大火灾。

3. 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某些情况下会对物质产生腐蚀作用。

总之,空气中的氧气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至关重要,它参与了许多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保持大气层的氧气含量的平衡和净化工作,对于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置图
氧气
化学性质:
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现象描述:是否剧烈燃烧+火焰颜色+是否放热+生成物颜色、气味状态等其他性质】用途: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高空飞行、潜水、登山)
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药等)
【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
2H2O2MnO22H2O + O2↑固液不加热型
2KMnO4△ K2MnO4 + MnO2 + O2↑固固加热型
2KClO3MnO22KCl+3O2↑
式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注意:(1)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
(2)改变反应速率,既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只改变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二)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操作及注意点: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1、 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料充分燃烧条件:燃烧时有足够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不能改变】 2、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隔离隔绝空气或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