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201

合集下载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201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201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201)Surveying & Mapping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社科、数理基础、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测绘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等基本能力。

(一)人才培养基本要求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爱国、诚信、友善、守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2、业务能力方面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2)具有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地球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3)掌握测绘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基本专业技能,初步具备运用所学测绘工程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中综合性问题的能力;(4)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具有进行测绘工程软硬件系统的集成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的基本能力;(5)掌握扎实的测绘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和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工程科技报告和论文的写作能力,了解现代测绘科学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6)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测绘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9)具有相关领域的创业能力。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学副院长:院长:一、专业代码:081201二、专业名称:测绘工程(GeodesyandGeomaticsEngineering)三、标准修业年限:4年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培养目标:以“立足地震行业,面向社会”为战略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实施地形变测量、变形监测、精密工程测量等测绘工程的设计、实施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国家基础测绘、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部门从事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重实践、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六、基本要求:(一)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具有基本的人文社科理论知识和素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有道德,有思想,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具备工程学的基本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情操。

(二)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三)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地震地质、重力测量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球科学基础,为掌握大地测量学奠定良好的地球物理基础。

(四)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测量学、工程测量、大地控制测量学、地变形测量与数据处理,GPS观测与数据处理、精密工程测量等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

(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获得测绘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地形变测量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工程与工业测量等领域相关工作岗位工作的能力。

七、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八、主要课程简介(一)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本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主干课,它是研究工程建设规划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营管理等阶段的测量理论、方法和数据处理的学科。

(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本课程具体阐述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测量平差的基础方法,以及近代平差的原理,加强和拓展误差理论知识,扩大测量平差的应用面,以适应现代测量技术数据处理的需要。

测绘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第一部分专业概况1.1 专业介绍测绘工程是一门以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用于测量、记录和研究地理空间信息的学科。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相关方向的技术和能力。

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对于地球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使其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具备全面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地图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遥感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1.2 专业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农业生产、国土测绘、地质勘探、工程建设和国防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将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部分培养目标2.1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全面的实践能力,掌握地球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了解国内外地理空间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测绘工程人才。

2.2 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地理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编程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软件。

(3)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独立进行地图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工作。

(4)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工程伦理素养,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的工程项目。

第三部分专业课程设置3.1 专业核心课程(1)空间大地测量学(2)工程测量学(3)地理信息系统(4)遥感技术与应用(5)数字图像处理技术(6)测绘学导论(7)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8)地球物理勘探3.2 选修课程(1)GIS算法与程序设计(2)地形测量与地理信息处理(3)国土资源调查与保护(4)矿山测量与地下勘查(5)城市规划与空间分析(6)环境遥感与监测(7)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应用(8)测绘工程项目管理第四部分实践教学环节4.1 实习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暑期实习或者校内实习等方式,进入地方测绘单位、地理信息系统公司、国土资源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实习。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学副院长:院长:一、专业代码:081201二、专业名称:测绘工程(Geodesy and Geomatics Engineering)三、标准修业年限:4年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培养目标:以“立足地震行业,面向社会”为战略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实施地形变测量、变形监测、精密工程测量等测绘工程的设计、实施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国家基础测绘、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部门从事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重实践、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六、基本要求:(一)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具有基本的人文社科理论知识和素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有道德,有思想,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具备工程学的基本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情操。

(二)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三)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地震地质、重力测量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球科学基础,为掌握大地测量学奠定良好的地球物理基础。

(四)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测量学、工程测量、大地控制测量学、地变形测量与数据处理,GPS观测与数据处理、精密工程测量等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

(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获得测绘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地形变测量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工程与工业测量等领域相关工作岗位工作的能力。

七、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八、主要课程简介(一)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本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主干课,它是研究工程建设规划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营管理等阶段的测量理论、方法和数据处理的学科。

(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本课程具体阐述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测量平差的基础方法,以及近代平差的原理,加强和拓展误差理论知识,扩大测量平差的应用面,以适应现代测量技术数据处理的需要。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8)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8)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8)(专业代码081201)一、专业介绍建校之初,建筑工程系(土木学院前身)就为工民建专业开设了《测量学》、《施工测量》课程,1995年开设《现代测量技术》课程;2005年土建学院成立测绘工程系,同年开始测绘工程本科专业招生,每年招生2个班、60人左右,2018年在校生191人。

承担测绘工程专业授课的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5人,实验师2人,助理实验师1人。

高级职称占比50%、中级职称占比43.8%,初级职称占比6.2%。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占比43.8%。

外聘行业专家教师5人,参与实践教学指导。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科研项目13项,教改项目10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横向科技项目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

测绘工程实验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分支之一,专业实验室总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专业计算机房240平方米,满足学生人手一机。

拥有三维激光扫描仪、高精度轨检小车、智能型精密全站仪、高精度GNSS接收机,多功能测绘模拟教学实验系统、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电子水准仪、工程型全站仪等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

建有校园CORS网,实验条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满足教学需要。

测绘工程实验中心下设工程测量实验室、数字测绘实验室和测绘工程专业机房。

在校园内建立了测量实验基地、控制测量基地、工程测量基地、数字测图基地、线路测量基地、摄影测量实训室和“3S”实训室;以及可开展CPⅢ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几何形态检测、尺寸调整等实验项目的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中心。

以产学研合作方式与武汉航天远景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基础测绘院、江西省地理信息中心、江西省应急保障中心等单位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个。

满足专业实习与训练需要。

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574656种1863734册,其中测绘工程专业相关图书133890册,各类专业相关学术期刊21种,满足本专业师生的学习和借阅。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面、地下及空间三维数据采集、精密工程测量与变形监测、空间大地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并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和人文素质,能够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轨道工程建设测绘、交通土木工程测绘、水利工程测绘、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开发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加工与应用,以及在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等领域进行测绘工作的应用研究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毕业5年内达到以下目标:1.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

2.能够胜任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轨道工程、交通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开发、地理信息行业等测绘工作。

3.基本具备领导和协调团队工作的能力。

4.在所工作的领域具备一定的创新和研究能力。

5.能够立足贵州、辐射全国、放眼世界。

二、培养要求毕业生能力要求: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2.掌握测绘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字化测图原理与应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测绘技术;4.掌握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方法与加工及应用;5.具备从事国家基础测绘、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及相关信息管理工作的能力;6.具备从事工程控制网设计、施测与测量数据处理、测绘技术设计与总结报告编写;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8.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基本知识,能进行测绘基础程序设计与编制;9.了解现代测绘科学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运用新测绘装备能力;10.了解和掌握相近专业基本知识;11.熟悉测绘法、测绘保密条例、地图出版条例,了解测绘产品生产成本定额方法。

三、所属学科类1.学科门类: 测绘类08122.专业类: 测绘工程081201四、核心课程高等数学1-1、高等数学1-2、工程数学1、大学英语、测绘概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数字地形测量、大地测量学、GPS卫星测量原理、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工程测量学五、特色课程工程测量监理、矿山测量、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六、计划学制:4年七、最低毕业学分:166+6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4(9.5)学分1)思想政治类15(3)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年级学期300101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1) 一秋冬3001010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一春夏3001010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一春夏3001010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3 二秋冬3001010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2(2) 二小学期3001010106 贵州省情 1 一小学期3001020107 形势与政策 1 二小学期2)军事体育类6(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年级学期3302110001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2(1) 一小学期3002010311 体育1 1(1) 一秋冬3002010312 体育2 1(1) 一春夏3002010313 体育3 1(1) 二秋冬3002010314 体育4 1(1) 二春夏3)外语类(非英语专业)12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年级学期0502010201 大学英语1 3 一秋冬0502010222 大学英语2 3 一春夏0502010223 大学英语3 3 二秋冬0502010204 大学英语4 3 二春夏学生也可选择修读相应的大学日语、大学德语、大学俄语等系列课程。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测绘类专业名称:测绘工程专业代码: 081201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素养,具备数学、计算机、外语、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基础,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地面测量、空间测量与导航、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表达和应用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测绘工程项目管理的技能,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胜任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城市和工程测绘、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测绘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及在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测绘及数据处理的手段与方法,接受测绘工程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生产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地球科学等方面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工程基础知识与测绘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应用与服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测绘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等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等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工程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测绘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测绘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测绘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与名称1.专业代码:081201 2.专业名称:测绘工程二、学科门类与专业类 1.学科门类:08 工学 2.专业类:0812 测绘类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素养,掌握测绘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测绘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测绘、水利、电力、交通、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意识,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刻苦钻研精神,具备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管理基础知识,了解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1 / 10(3)专业素质:比较系统地掌握测绘工程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良好的测绘专业素质。

(4)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的体育合格标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沟通和协调能力强。

2、知识要求(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基本知识;(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工程管理基础知识;(3)熟练掌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4)掌握地面测量、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卫星定位与导航、海洋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关键技术;(5)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具有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了解测绘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6)熟悉测绘法律法规,熟悉有关的测量规范,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社科、数理基础、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测绘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具有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地球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测绘工程专业的理论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具有进行测绘工程软硬件系统的集成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的基本能力;
、掌握扎实的测绘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和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了解现代测绘科学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熟悉测绘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具有相关领域的创业能力。

专业特色:
1、本专业培养懂理论、掌握新技术、勇于创新、适应一线需要的、动手能力强、吃苦
敬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本专业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在大学生参与科研及生产实践方
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3、本专业形成了以计算机在测绘中的应用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和数字化测绘为技术方法,大力拓展测绘科学在各类工程规划、建设
和管理,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其它各行业中的应用的办学特色。

三、主干学科
测绘科学与技术
四、学制
四年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六、学位课程及环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程序设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数字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测量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工程测量学、地籍测量与管理。

集中性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七、课程和环节的总体框架图
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图表):
表一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表一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表二测绘工程专业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计划表
表三测绘工程专业教学进程
→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验◇课程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新技术专题∮机动周
⊙公益劳动∥金工实习∴考试★军训入学毕业教育╳实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