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氯苯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与氯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与氯苯)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苯和氯苯物系分离系统的设计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专业班级: 1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 1 月21日目录第一章化工原理设计任务书 (1)1.1课程设计题目 (1)1.2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1.2.1设计条件 (1)1.2.2具体设计内容和要求 (1)1.2.3进度安排 (2)1.2.4基本要求 (3)1.3基础数据(数据由Aspen模拟得到、计算制图由EXCEL得到) (4)1.3.1苯的物性 (4)1.3.2氯苯的物性 (6)1.3.3苯、氯苯的气液平衡关系 (6)第二章苯-氯苯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方案 (8)2.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 (8)2.2工艺流程图 (8)第三章精馏塔设计计算与论证 (9)3.1全塔的物料衡算 (9)3.1.1料液及塔顶底产品含苯的摩尔分率 (9)3.1.2平均摩尔质量 (9)3.1.3料液及塔顶底产品的摩尔流率 (9)3.2塔板数的确定 (10)N的求取 (10)3.2.1理论塔板数T3.2.2实际塔板数 (12)3.3塔的精馏段操作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4)3.3.1平均压强m p (14)3.3.2平均温度m t ........................................................................................ 14 3.3.3平均分子量m M .................................................................................. 14 3.3.4平均密度m ρ ........................................................................................ 15 3.3.5液体的平均表面张力m σ ................................................................... 17 3.3.6液体的平均粘度mL μ, (18)3.3.7精馏段的汽液负荷计算 ..................................................................... 19 3.3.8提馏段的汽液负荷计算 ..................................................................... 20 3.4塔和塔板主要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 .................................................... 21 3.4.1精馏塔塔径的计算 ............................................................................. 21 3.4.2提馏段塔径的计算 ............................................................................. 21 3.4.3溢流装置 ............................................................................................. 22 3.4.4塔板布置 ............................................................................................. 25 3.4.5验算气速及阀孔动能因数及开孔率 ................................................. 29 3.5塔板上的流体力学验算 (29)3.5.1气体通过筛板压降p h 和p pΔ的验算 ................................................ 29 3.5.2雾沫夹带量v e 的验算 ......................................................................... 30 3.5.3液泛的验算 ......................................................................................... 32 3.6精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 ........................................................................ 33 3.6.1雾沫夹带线(1) ............................................................................... 33 3.6.2液泛线(2) ....................................................................................... 34 3.6.3液相负荷上限线(3) ....................................................................... 35 3.6.4漏液线(气相负荷下限线)(4) ..................................................... 35 3.6.5液相负荷下限线(5) ....................................................................... 35 3.6.6操作气液比 ......................................................................................... 35 3.7提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 ........................................................................ 36 3.7.1雾沫夹带线(1) ............................................................................... 36 3.7.2液泛线(2) ....................................................................................... 37 3.7.3液相负荷上限线(3) ....................................................................... 38 3.7.4漏液线(气相负荷下限线)(4) .. (38)3.7.5液相负荷下限线(5) (38)3.7.6操作气液比 (38)3.8板式塔的结构与附属设备 (39)3.8.1液流管 (39)3.8.2塔结构设计 (42)3.8.3附属设备设计 (44)3.9精馏塔的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一览表 (47)第四章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精馏塔工艺条件图的绘制 (48)第五章本设计中的主要符号说明 (49)第六章对本设计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51)第一章化工原理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题目苯和氯苯物系分离系统的设计1.2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1.2.1设计条件生产能力:50000吨/年(每年按300天生产日,每天24小时计算)原料状态:苯含量50%(wt%);温度:25℃;压力:100kPa;泡点进料;分离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苯含量98%(wt%);塔釜氯苯含量99.8%(wt%)操作压力:100kPa其它条件:(1)塔板类型:浮阀塔板;(2)塔顶采用全凝器;(3)R=1.9R m(4)塔顶压强4kPa(表压);(5)塔底加热蒸汽压力0.5MPa(表压);(6)单板压降不大于0.7kPa;1.2.2具体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工艺方案的选定(2)精馏塔的工艺计算(3)塔板和塔体的设计(4)水力学验算(5)塔顶全凝器的设计选型(6)塔釜再沸器的设计选型(7)进料泵的选取(8)绘制流程图(9)编写设计说明书(10)答辩1.3基础数据(数据由Aspen 模拟得到、计算制图由EXCEL 得到)1.3.1苯的物性图1-1 苯的物性数据图物性拟合曲线与方差值:密度:8238.8938667.00015.02+--=T T ρ 12=R (1-1)饱和蒸汽压:39.0649-1.9139T + 0.0213T -0.0002T 23=P 12=R (1-2)表面张力:6505.311378.00001.02+-=T T σ 12=R (1-3)粘度:756.0008.0-1041082538+⨯+⨯-=--T T T μ 12=R (1-4)图1-2 氯苯的物性数据图1.3.2氯苯的物性物性拟合曲线与方差值:密度:3812.1123932.0001.02+--=T T ρ 12=R (1-5) 饱和蒸汽压:36.7013-1.4312T + 0.0187T -0.0001T 23=P 12=R (1-6) 表面张力:07.361261.00001.02+-=T T σ 12=R (1-7)粘度:833.0.0060-10225+⨯=-T T μ 12=R (1-8)1.3.3苯、氯苯的气液平衡关系依据苯与氯苯的饱和蒸气压公式代入BA B P P P P x --=大气,x 大气P P y A=得到苯、氯苯的气液平衡数据列于下表:图1-3 t ~x ~y 图泡点温度、露点温度分别与液相苯摩尔分数拟合曲线方程和方差:36.1318.613-40.292.484-23++=x x x T 露点12=R (1-9) 77.13149.11955.178242-06.16084.462345+-++-=x x x x x T 泡点 (1-10)12=R第二章苯-氯苯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方案2.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原料液经卧式列管式预热器预热至泡点后送入连续板式精馏塔(筛板塔),塔顶上升蒸汽流采用强制循环式列管全凝器冷凝后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其余作为产品经冷却后送至苯液贮罐;塔釜采用热虹吸立式再沸器提供汽相流,塔釜产品经卧式列管式冷却器冷却后送入氯苯贮罐。

苯与氯苯筛孔课程设计

苯与氯苯筛孔课程设计

苯与氯苯筛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苯和氯苯的化学性质,理解其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了解苯和氯苯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命名方法。

3. 学生能解释苯与氯苯的制备方法,了解其反应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化学实验技能,进行苯与氯苯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解释。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和实验操作的自信心。

2. 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遵循学术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有机化学实验课,旨在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苯与氯苯的化学性质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苯与氯苯的结构与性质- 苯的结构特点及其π电子云的形成- 氯苯的结构与命名方法- 苯与氯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 苯与氯苯的制备方法- 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硝化反应- 氯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氯代反应- 反应原理及条件分析3. 苯与氯苯的实验研究-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4. 苯与氯苯的应用及环保意识- 苯与氯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苯与氯苯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措施及绿色化学观念的渗透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苯与氯苯的结构与性质第二课时:苯与氯苯的制备方法第三课时:苯与氯苯的实验研究第四课时:苯与氯苯的应用及环保意识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苯与氯苯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板式塔课程设计苯和氯苯

板式塔课程设计苯和氯苯

板式塔课程设计苯和氯苯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苯和氯苯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苯和氯苯的结构特点;(2)掌握苯和氯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了解苯和氯苯的制备方法。

2.技能目标:(1)能运用苯和氯苯的结构和性质解释实际问题;(2)能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苯的结构和性质:苯的分子结构、苯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等)、苯的化学性质(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2.氯苯的制备和性质:氯苯的制备方法(如硝化反应、氯化反应等)、氯苯的性质(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3.应用实例: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苯和氯苯在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教师讲解苯和氯苯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苯和氯苯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苯和氯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苯和氯苯的性质和制备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有机化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有机化学参考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直观展示苯和氯苯的结构、性质和制备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实例。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苯和氯苯课程设计筛板塔

苯和氯苯课程设计筛板塔

苯和氯苯课程设计筛板塔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苯和氯苯的基本性质,理解其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2. 学生能够描述苯和氯苯的制备方法,并了解其反应机理;3. 学生能够解释苯和氯苯在工业筛板塔中的应用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实验技能,进行苯和氯苯的制备和性质研究;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解决与苯和氯苯相关的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和图表分析,评估筛板塔中苯和氯苯的分离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2. 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的价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3. 学生能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有机化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团队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苯和氯苯的性质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苯和氯苯的基本性质- 苯的结构与化学键特点- 氯苯的制备方法及其与苯性质对比- 苯和氯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 苯和氯苯的制备与反应机理- 氯代反应原理及实验操作- 苯与氯气反应的机理探讨- 实验室制备氯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筛板塔在苯和氯苯分离中的应用- 筛板塔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苯和氯苯在筛板塔中的分离过程- 影响筛板塔分离效果的因素分析4. 实践操作与数据分析- 设计并实施苯和氯苯的制备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探讨提高筛板塔分离效果的方法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苯和氯苯的基本性质,介绍相关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性质对比;第二课时:苯和氯苯的制备与反应机理,讲解反应原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室制备;第三课时:筛板塔在苯和氯苯分离中的应用,讲解筛板塔原理,分析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第四课时:实践操作与数据分析,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并解答疑问,共同探讨实验结果。

苯与氯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苯与氯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苯与氯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荆楚理工学院化工与药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苯—氯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 08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学号: 2008402010132 学生姓名:董彪指导教师:许维秀年月日目录一.任务书 (4)1.1 设计任务 (4)1.2 操作条件 (4)1.3 设备型式 (4)1.4 厂址 (4)二.设计内容 (5)2.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 (5)2.2工艺计算 (5)2.2.1精馏塔物料衡算 (5)2.2.2物料衡算 (6)三.精馏段的设计 (7)3.1精馏段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7)3.2精馏段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10)3.2.1.塔径的计算 (10)3.2.2.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11)3.2.3.精馏段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12)3.2.4.塔板布置 (12)3.3精馏段塔板的流体力学校核 (13)3.3.1.塔板压降 (15)3.3.2.液面落差 (15)3.3.4.漏液 (15)3.3.5.液泛 (15)3.4 精馏段汽液负荷性能图 (15)3.4.1.漏液线 (15)3.4.2.液沫夹带线 (16)3.4.3.液相符合下限线 (16)3.4.4.液相符合上限线 (16)3.4.5.液泛线 (15)四.提馏段的设计 (18)4.1提留段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8)4.2提镏段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21)4.2.1.提镏段塔径的计算 (21)4.2.2提馏段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20)4.2.3.塔板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塔板的流体力学校核 (22)4.3.1.塔板压降 (22)4.3.2.液面落差 (23)4.3.3.液沫夹带 (24)4.3.4.漏液 (24)4.3.5.液泛 (24)4.4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25)4.4.1.漏液线 (25)4.4.3.液相符合下限线 (25)4.4.4.液相符合上限线 (25)4.4.5.液泛线 (25)五.总塔高、总压降及接管尺寸的确定 (27)5.1接管 (27)5.2.筒体与封头 (27)5.3.除沫器 (28)5.4.裙座 (28)5.5.吊住 (28)5.6.人孔 (28)5.7.塔总体高度的设计 (28)六.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 (29)6.1冷凝器的选择 (29)6.2再沸器的选择 (29)七、设计结果汇总 (30)八.总结....................................................................................... (31)九.符号说明与表格数据........................................................... (32)苯—氯苯混合液精馏分离板式塔设计一.任务书1.1 设计任务生产能力(进料量): 14000 吨/年操作周期: 300 天/年= 40%(质量分率,下同)进料组成:XF塔顶产品组成:X=98%D=0.2%塔底产品组成:XW1.2 操作条件操作压力:自选(表压)进料热状态:泡点进料 (q=1)单板压降:≯0.7 kPa回流比: R=(1.1~2.0)Rmin 由设计者自选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塔釜采用间接饱和水蒸气加热全塔效率为:0.61.3 设备型式:自选1.4 厂址:荆门地区二.设计内容2.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本设计任务为分离苯—氯苯混合液。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_氯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_氯苯

目录第1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2)1.1 ................................................................. 精馏操作2 1.2工艺流程的确定.. (2)1.3 操作条件的确定 (3)1.3.1操作压力的确定 (3)1.3.2进料的热状况 (4)1.3.3 精馏塔加热与冷却介质的确定 (4)1.3.4热能的利用情况 (4)第2章浮阀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5)2.1物料衡算 (5)2.2实际塔板数的计算 (6)2.2.1回流比的选择 (6)2.2.2理论塔板数和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8)2.2.3工艺条件物性数据 (9)2.3 浮阀塔主要尺寸的设计计算 (11)2.3.1塔的有效高度和板间距的初选 (11)2.3.2塔径 (11)2.4 塔板结构及计算 (11)2.4.1塔板参数 (11)2.4.2浮阀数目与排列 (12)2.4.3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13)2.4.3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14)2.4.4塔板负荷性能图 (16)第3章精馏装置的附属设备设计 (19)3.1原料预热器 (19)设计结果评价及自我总结 (26)附录A符号说明 (27)附录B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29)第1章设计方案的确定1.1精馏操作本次设计的物系是苯和氯苯,由于两物系的沸点不同,加热后会造成气液两相,利用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的不同可将两组分分离。

因此本次设计采用板式精馏塔操作完成分离任务。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

典型的精馏设备是连续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塔底再沸器、塔顶全凝器/冷凝器。

苯氯苯化工课程设计

苯氯苯化工课程设计

苯氯苯化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苯和氯苯的基本化学性质,了解它们在化工产业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苯氯苯的合成方法,了解不同合成路径的优缺点。

3. 帮助学生了解苯氯苯的毒性和环境保护措施,认识到化学工艺中的安全与环保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分析苯氯苯化学性质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设计合成苯氯苯的实验方案。

3. 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仪器使用、数据记录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化工行业的兴趣和认识,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化学对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3. 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并培养他们对化学化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使学生在完成本章节学习后,能够具备一定的苯氯苯化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苯氯苯的基本概念:介绍苯和氯苯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对应教材第2章。

2. 苯氯苯的合成方法:讲解苯氯苯的合成反应原理,包括芳香族取代反应、硝化反应等,对应教材第3章。

3. 苯氯苯的应用:分析苯氯苯在化工、医药、农药等领域的应用,以实例说明,对应教材第4章。

4. 苯氯苯的环境影响与安全防护:探讨苯氯苯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介绍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对应教材第5章。

5. 实践教学: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苯氯苯的合成反应过程,培养实验技能。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苯氯苯的基本概念。

第二课时:苯氯苯的合成方法。

第三课时:苯氯苯的应用。

第四课时:苯氯苯的环境影响与安全防护。

第五课时:实践教学,进行苯氯苯合成实验。

苯和氯苯分离课程设计

苯和氯苯分离课程设计

苯和氯苯分离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苯和氯苯的性质和分离方法。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苯和氯苯的结构和性质;掌握苯和氯苯的分离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苯和氯苯的性质进行分离;能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苯和氯苯的结构和性质、苯和氯苯的分离方法。

首先,介绍苯和氯苯的结构和性质,包括它们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然后,介绍苯和氯苯的分离方法,包括蒸馏法、萃取法和色谱法等。

最后,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苯和氯苯的分离过程,加深对分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苯和氯苯的结构和性质、分离方法的理论原理。

然后,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操作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接着,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中的苯和氯苯分离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提供苯和氯苯的结构和性质、分离方法的理论知识。

多媒体资料用于展示实验操作和结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实验设备用于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苯和氯苯的分离过程,加深对分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和理解程度。

考试则是对学生掌握苯和氯苯的结构和性质、分离方法的全面评估。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首先,在第一节课中,介绍苯和氯苯的结构和性质,并进行相关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设计方案简介一:设计方案的论证精馏是将由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液,在精馏塔中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分的过程。

根据塔内气、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

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根据塔为逐板接触型气-液传质设备。

种类繁多。

根据塔板上气-液接触元件的不同。

可分为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多种。

筛板塔是传质过程常用的塔设备,它的主要优点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气体压降小,板上液面落差也较小,生产能力及板效率均较泡罩塔高。

精馏过程原理:精馏过程原理可用气液平衡相图说明。

若混合液具有如图的t-x-y 图,将组成为F x ,温度低于泡点的该混合液加热到泡点以上,使其部分汽化,并将气相和液相分开,则所得气相组成为1y ,液相组成为1x ,且1y >F x >1x ,此时气相、液相流量可由杠杆规则确定。

若继续将组成为1y 的气相混合物进行部分冷凝,则可得到组成为2y 的气相和组成为2x 的液相。

依此又将组成为2y 的气相进行部分冷凝,则可得到组成为3y 的气相和组成为3x 的液相。

且3y >2y >1y .由此可见,气相混合物经多次部分冷凝后,在气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

同时若将组成为1x 的液相进行部分汽化,则可得到组成为'2x 的液相和组成为'2y 的气相。

若继续将组成为'x的液相进行部分汽化,则可得到组成为'3x的2液相和组成为'y的气相,且'3x<'2x<'1x。

由此可见,将液体混合物进行3多次部分汽化,在液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

工业上精馏过程是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联合操作。

二.设计流程简图三.设计流程说明原料液由料液输送泵将处于原料贮存罐里的低位液体送到高位贮槽内。

高位贮槽将原料液输到预热器,原料液经预热器加热到指定温度后,送入精馏塔的进料板,在进料板与自塔上部下降的回流液体汇合后,逐板溢流,最后流入塔底再沸器中。

在每层板上,回流液体与上升蒸气互相接触,进行热和质的传递过程。

操作时,连续地从再沸器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釜残夜),部分液体汽化,产生上升蒸气,依次通过各层塔板。

塔顶蒸气进入冷凝器中全部被冷凝,并将部分冷凝液用泵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经冷凝后被送出作为塔顶产品(馏出液)。

四.控制条件的选择1.操作压力由于乙苯-氯苯体系对温度的依赖性不强,常压为液态,为降低塔的操作费用,操作压力选为常压。

其中塔顶压力为塔底压力。

2.进料状态虽然进料方式有多种,但是饱和液体进料时进料温度不受季节、气温变化和前段工序波动的影响,塔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此外饱和液体进料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塔径相同。

所以,本次设计中采用饱和液体进料。

3.回流方式采取泡点回流。

第二节基础数据一. 安托因方程lg B P A ︒=-二. 常压沸点甲苯:110.6℃ 氯苯:131.8℃ 三. 分子量M =92g mol 甲苯 M =112.56g/mol 氯苯 四. 密度甲苯:3A kg m ρ=867 氯苯:31106B kg m ρ= 五. 汽化热甲苯:A I kJ kg =363 氯苯:325B I kJ kg =六. 表面张力20t =℃甲苯:()327.910N M ⨯ 氯苯:()310N M 32⨯第三节工艺计算一.平衡关系根据安托因方程:lg B P A t C︒=-+ 例:当112.8t C =︒时代入:A 1343.94lg 6.078219.58P t ︒=-+ B 1431.05lg 6.103217.55P t ︒=-+解得:P 108.30AkPa ︒= P 59.03B kPa ︒= 101.32559.030.86108.3059.03B A A B P P x P P ︒︒︒--===--108.300.860.92101.325A A A P x y P ︒==⨯=108.30 1.83P 59.03A B P ︒︒α===表一:1.84 1.83......... 1.77 1.7634.22 1.801919m ++++α===由表一作t-x-y ; x-y ; t-α 图。

二.物料衡算1.已知 40%F a =;D 98.5%a =;W 1.0%a =0.49244.92%10.40.692112.56F A F F F A B a M x a a M M ===-++0.9859298.77%10.9850.01592112.56D A D D D A Ba M x a a M M ===-++0.0192 1.2208%10.010.9992112.56W A W W W A Ba M x a a M M ===-++2.全塔物料衡算 已知:年产3.5万吨(1)92/F A F B F M M X M X kg kmol =+-=⨯0.4492+112.56⨯0.5508=103.32 43101047.0530024FkgD kg h hM 3.5⨯⨯==⨯由F D WF D W Fx Dx Wx =+=+ 得105.02F kmol h = 57.97/W kmol h =明细表:(单位:kmol/h )三.确定回流比1.最小回流比(泡点进料)1q =, 0.4492q F x x ==0.44920.59481(1)1(1.801)0.4492m q q m q x y x α1.80⨯===+α-+-⨯min 0.98770.59482.69850..59480.4492D q q qx y R y x --===--2.由芬斯克方程求min Nmin 10.987710.012208lg lg 110.98770.012208N =1113.94lg lg1.80W DD Wmx x x x ⎡⎤--⎡⎤⨯⎢⎥⎢⎥--⎣⎦⎣⎦-=-=α3. 由芬斯克方程求精馏段的min N ’ ' 1.84 1.801.8222D F m α+α+α=== min 10.987710.4492lg lg 110.98770.4492N =11 6.66lg 'lg1.82D F D F m x x x x ⎡⎤--⎡⎤⨯⎢⎥⎢⎥--⎣⎦⎣⎦-=-=α’4.确定回流比及理论板数其中: ()0.5680.751Y X =-min R 1R X R -=+ minN 2N Y N -=+min2N 1Y N Y+=-四.作图法求N ,'N 在x-y 图上作图:min 1.6 4.3176R R == 111D n n x Ry x R R +=+++ Y 轴截距0.98770.1857D x ==五.实际板层数 P N查t-x-y ; t-α 图 ,得如下结果:1.84 1.801.8222D F m α+α+α=== 查t-x 图,110.8131.6121.222D W m t t t C ++===︒ 时,由m T 查t-α图的 1.8014m α= 由m t 查t-x-y 图得此温度下的组成x A =0.412 x B =0.556 当121.2t C =︒ 查手册得:0.235A mpa s μ=⋅ 0.268B mpa s μ=⋅(1)0.4120.2680.254L A A A B x x μ=μ+-μ=⨯0.235+0.588⨯=0.2450.49()T m L E -=αμ0.2450.49(1.800.254)-=⨯⨯0.594=由TT PN E N = 得 23.4939.550.594T P T N N E === 精馏段:1.84 1.801.8222D F m α+α+α=== '110.8121115.922D F m t t t C ++===︒查t-x 图得 '0.68Ax = '''(1)0.680.2680.246L AA AB x x μ=μ+-μ=⨯0.235+0.32⨯= '''0.2450.49()T L E -=αμ0.2450.49(1.800.246)-=⨯⨯0.599= '''11.8319.750.599T PT N N E ===明细表:第四节设备计算一、 提馏段中各参数的确定,以提馏段为设计依据 '(1)V V q F =+- 'L L qF =+因为1q =所以 'V V = 'L L F =+ 1、提馏段流体密度 V ρ,L ρ 由121F t C =︒,131.6W t C =︒ 得121131.6126.322F W t t t C ++===︒ 再有t 查t-x-y 图得0.185A x = 0.309A y =所以 10.815B A x x =-= 10.691B A y y =-=(1)920.309112.560.691106.21V A A B A M M y M y g mol =+-=⨯+⨯= (1)920.185112.560.815108.76L A A B A M M x M x g mol =+-=⨯+⨯=气相:333101.3251010 3.2408.314(126.3273.15)V V PM kg m RT -⨯⨯106.21⨯ρ===⨯+ 液相:0.1850.1565108.76A A A L M x a M 92⨯=== 110.15650.8435B A a a =-=-=10.15650.84358671106A B L A B a a =+=+ρρρ 所以 31060.25L kgm ρ=2、提馏段流体中平均表面张力 σ在t 时 A BL A B B Ax x σσσ=σ+σ查手册126.3t C =︒ 时16.3A mN m σ= 20.9B mN m σ= 所以 16.319.8616.30.185L mN m ⨯20.9σ==⨯0.815+20.9⨯3、提馏段流体中平均黏度 L μ查手册126.3t C =︒ 时0.224A mpa s μ=⋅ 0.259B mpa s μ=⋅ 0.1850.2240.8150.2590.253L A A B B x x mpa s μ=μ+μ=⨯+⨯=⋅ 4、提馏段流体中平均体积流量_s V 、S L'(1)(1)(4.31761)250.19V V q F V R D =+-==+=+⨯47.05=kmol h ' 4.3176105.02308.16L L qF L F RD F kmol h =+=+=+=⨯47.05+='32.278236003600V S V V M V m 250.19⨯106.21===ρ⨯3.240⨯'338.78081036003600LS L LM L m s -308.16⨯108.76===⨯ρ⨯1060.25⨯明细表:二、计算塔径D欲求塔径应先求出空塔气速u ,而max ()u u =⨯安全系数max u = 式中C 可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出,横标的数值为:0.50.50.533600101060.250.069723600 2.2782 3.240h S L L h V S V L L V V -⎛⎫⎛⎫⎛⎫ρρ8.7808⨯⎛⎫==⨯= ⎪⎪ ⎪ ⎪ρρ⎝⎭⎝⎭⎝⎭⎝⎭取板间距 0.45T H m =,取板上液层高度L h =0.06m 则 0.450.060.39T L H h m -=-=读图 得200.082C =,因物系表面张力19.86mN m σ= 很接近 20mN m ,故无需校正,即200.082C C ==,则max 0.082 1.4811u m s ==取安全系数为0.7,则max 0.70.7 1.4811 1.0368u u m s ==⨯=塔径 1.67D m ===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 1.8D m =,则 塔截面积2221.8 2.5444T A D m ππ==⨯= 实际空塔气速 2.27820.89692.54s T V u m s A === 三、计算塔高(1)(401)0.4517.55T T Z N H m =-=-⨯= 明细表:四、塔板设计1、溢流装置 选用单溢流弓形降夜管,不设进口堰①堰长w l 取堰长0.7w l D =即 0.7 1.8 1.26w l m =⨯= ②出口堰高w h w L ow h h h =-采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ow h由232.841000h ow w L h E l ⎛⎫= ⎪⎝⎭1E =因 1.26w l m =,33360036001031.6109h s L L m h -==⨯8.7808⨯=232.8431.610910.024341000 1.26ow h m ⎛⎫== ⎪⎝⎭0.060.024340.03566w L ow h h h m =-=-=③弓形降液管高度d W 和面积f A0.7wl D =,查图得:0.091f TA A =,0.149d W D =则20.0910.2311f A m =⨯2.54=1.80.1490.2682d W m =⨯=④停留时间θ(降液管中停留时间) 336000.23110.4511.8410f Tf T hsA H A H s L L -⨯θ====8.7808⨯停留时间 s θ>5,故降液管尺寸可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