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选修大全之古典诗词27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打包71份)-苏教版27

专题整合婉约词婉约, 宋词中与豪放相对的一个流派, 因明人张纟廷有“少游多婉约, 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
婉约一词的含义: 婉, 委婉柔丽也;约, 精练清简也。
其代表人物是秦观、柳永、李清照等。
还有欧阳修、晏殊、晏幾道、贺铸、周邦彦等词人。
无论是作者队伍、作品数量还是作品的影响力, 婉约词派是词史的主流。
婉约词派继承晚唐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的传统, 词作多取材于男女恋情、离情别绪, 在艺术上多讲求含蓄蕴藉, 严守音律;风格婉约绮丽, 语言精丽而清新。
如柳永的词, 不外乎羁旅行役、男欢女爱、离愁别绪、浅斟低唱。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婉转柔美, 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如《弇州山人词评》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 就代表了这种看法。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 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 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唐宋时期的两大诗文流派, 其中婉约派以李清照为首, 与以辛弃疾为首的豪放派形成鲜明对比。
在鉴赏古诗词时, 说“婉约”, 已不再局限于宋词中的“婉约派”, 也可指具有“婉约”风格的诗和曲等。
古诗中的“炼字”一、理论讲解本专题诗歌中《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其中的炼字艺术十分典型, 它属于高考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考点范畴。
下面我们就这种炼字艺术作较为详细的讲解。
从大的范围来说, 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一)炼数量词“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郑谷把诗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 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 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二)炼形容词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此二联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 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
“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 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 给人以苍茫之感。
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 画面壮观, 他字确实难以代替。
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高中选修下册语文的必背古诗词1. 《离骚》(节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 《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 《琵琶行》(白居易)(节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6.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具体背诵篇目还需根据学校要求和教材版本来确定。
部编版高中(选修上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古诗文大全

(必修+选择性必修)必修上册一.必修上册(课内古诗文)1.《沁园春·长沙》近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3.《文氏外孙人村收麦》宋·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4.《短歌行》两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

中学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与选修)中学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引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荆轲刺秦王(诀别场景)《战国策》太子与来宾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必修二】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行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与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行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古诗词必背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古诗词必背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它们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高考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1.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8.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9.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10. 《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背诵这些诗词,更要深入理解其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表达的是登高远眺、壮丽景致的美好,寓意人生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的过程。
作者通过描述自然的壮丽景色,启示人们要不断向前进取,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2.《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宁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以“春眠不觉晓”一句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早晨是那么美好、宁静。
全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了生命之美和充满希望的生机。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即使身在异乡,作者仰望明月时,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仍然涌上心头。
这首诗简洁而凝重,让人感受到了无尽的思念和深沉的情感。
4.《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寂寥的冬日江景。
诗人通过描绘江雪和钓鱼老人的情景,表现了孤独、清冷、静寂的美感。
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清爽。
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古原草木为写意对象,描绘了草木的生长衰败与轮回。
表现了生命的不息轮回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
作者通过草木的生命力展示了生活的坚韧不拔和顽强。
以上是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展现古人智慧和美感的杰作。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这些古诗词,感受其中的美妙,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让古诗词之美永远伴随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2000字】第二篇示例: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中选修里有一个专题是是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一)将进酒唐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通:阑)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愁余一作:愁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二)过小孤山大孤山宋代: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高中语文选修必背古诗词

高中语文选修必背古诗词
《凉州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芙蓉楼送辛渐》
金陵津渡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东风夜放落潇潇,何须山高路迢迢。
尊前楼中月缺缺,吹面不寒杨柳风。
思佳客,恨晨早,数声长歌动离梦。
凤城寒尽总无雪,马蹄声碎碎。
掩门而出,月色阑珊,路转青山暗隐人。
《江城子》
密州出猎,并游新罗。
佳人玉勒,骑驴行陇。
两崖苍茫,风雨欲来,江城夜未央。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楚风残月,唯见长江天际流。
《虞美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大全之古典诗词:27 编校前言李贺,字长吉,生于贞元七年,卒于元和十二年(即公元790-816年),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家居昌谷,以乐府诗著称。
本《电子版李贺诗全集》以施铁民(David Steelman)先生输入的《全唐诗》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李贺诗歌集注》中的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为校本,共编入一百七十六题,二百四十三首。
李贺存世之作,古本只四卷,二百一十九首。
逸诗二十三首编为外卷,内多伪作,其中《白门内》与卷四《上之回》重文,删去。
补遗二首见郭茂倩《乐府诗集》,似皆后人拟作。
另有《锦绣万花谷》、《海录碎事》所引断句数则,尤不类,故弃而不录。
为了不干扰阅读,异文均单列于每首后,异文之不通或不佳者,不另出校。
一华一九九七年八月目录首卷:李长吉歌诗叙杜牧李长吉小传李商隐书李贺小传后陆龟蒙事记二则诗评八则卷一(三十三题,五十八首):李凭箜篌引残丝曲还自会稽歌并序出城寄权璩、杨敬之示弟竹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七夕过华清宫送沈亚之歌并序咏怀二首追和柳恽春坊正字剑子歌贵公子夜阑曲雁门太守行苏小小墓梦天唐儿歌绿章封事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天上谣浩歌秋来帝子歌秦王饮酒洛妹真珠李夫人歌走马引湘妃南园十三首卷二(二十五题,五十五首):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古悠悠行黄头郎马诗二十三首申胡子(上咸下角)篥歌并序老夫采玉歌伤心行湖中曲黄家洞屏风曲南山田中行贵主征行乐酒罢,张大彻索赠诗... 罗浮山人与葛篇仁和里杂叙皇甫(氵是) 宫娃歌堂堂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致酒行长歌续短歌公莫舞歌并序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恼公感讽五首三月过行宫卷三(四十九题,五十六首):追和何谢铜雀妓送秦光禄北征酬答二首画角东城谢秀才有妾...贺复继四首昌谷读书示巴童巴童答代崔家送客出城莫种树将发追赋画江潭苑四首潞州张大宅病酒... 难忘曲贾公闾贵婿曲夜饮朝眠曲王浚墓下作客游崇义里滞雨冯小怜赠陈商钓鱼诗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答赠题赵生壁感春仙人河阳歌花游曲并序春昼安乐宫蝴蝶飞(一作蝴蝶舞)后园凿井歌开愁歌秦宫诗并序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房中思石城晓苦昼短章和二年中春归昌谷昌谷诗铜驼悲自昌谷到洛后门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卷四(五十题,五十首):艾如张上云乐摩多楼子猛虎行日出行苦篁调啸引拂舞歌辞夜坐吟箜篌引(又名公无渡河) 巫山高平城下江南弄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 相劝酒瑶华乐北中寒梁台古愁(一作意) 公无出门神弦曲神弦神弦别曲绿水词沙路曲上之回高轩过贝宫夫人兰香神女庙送韦仁实兄弟入关洛阳城外别皇甫(氵是) 溪晚凉官不来题皇甫(氵是)先辈厅长平箭头歌江楼曲塞下曲染丝上春机五粒小松歌并序塘上行吕将军歌休洗红野歌将进酒美人梳头歌月漉漉篇京城官街鼓许公子郑姬歌新夏歌题归梦经沙苑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外集(十七题,二十二首):南园假龙吟歌感讽六首莫愁曲夜来乐嘲雪春怀引白虎行有所思嘲少年高平县东私路神仙曲龙夜吟昆仑使者汉唐姬饮酒歌听颖师弹琴歌谣俗(以上原本终,别书采出二首附后)补遗(二题,二首):静女春曙曲少年乐【电子版李贺诗全集·首卷】李长吉歌诗叙杜牧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
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
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
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
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
”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
”让居数日,牧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
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
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
”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
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阝多)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口去)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
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
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李长吉小传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焱欠)下榻叩头,言阿(上弥下女)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少之,长吉气绝。
常所居窗中,(火孛)(火孛)有烟气,闻行车(口彗)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时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
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书李贺小传后陆龟蒙玉溪生传李贺云:长吉常时旦日出游,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暮归,足成其文。
余为儿时,在溧阳闻白头书佐言:孟东野,贞元中以前秀才,家贫,受溧阳尉。
溧阳昔为平陵,县南五里有投金濑,濑南八里许道东有故平陵,城周千余步,基址陂陀,裁高三四尺。
而草木势甚盛,率多大栎,合数十抱,(艹聚)条蒙翳,如坞如洞。
地洼下,积水沮洳,深处可活鱼鳖辈。
大抵幽邃岑寂,气候古澹可喜,除里民樵罩外无入者。
东野得之忘归,或比日,或间日,乘驴领小吏经(暮下土换马)投金渚一往。
至,得荫大栎,隐岩(艹条),坐于积水之旁,吟到日西还,尔后衮衮去,曹务多弛废。
今秃躁卞急,不佳东野之为,立白王府,请以假尉代东野,分其俸以给之。
东野竟以穷去。
吾闻淫畋渔者,谓之暴天物。
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摘刻削,露其情状乎?使自萌卵至于槁死,不能隐伏,天能不致罚耶?长吉夭,东野穷,玉溪生官不挂朝籍而死,正坐是哉!正坐是哉!事记二则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氵是)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
及暮归,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
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
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
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
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
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
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新唐书》)其母夫人郑氏念其子深,及贺卒,夫人哀不自解。
一夕,梦贺来,如平生时,白夫人曰:“某幸得为夫人子,而夫人念某且深,故从小奉亲命,能诗书为文章。
所以然者,非止求一位而自饰也,且欲大门族,上报夫人恩。
岂期一日死,不得奉晨夕之养,得非天哉!然某虽死,非死也,乃上帝命。
”夫人讯其事,贺曰:“上帝神仙之居也,近者迁都于月圃,构新宫名曰白瑶。
以某荣于辞,故召某与文士数辈共为新宫记;帝又作凝虚殿,使某辈纂乐章。
今为神仙中人甚乐,愿夫人无以为念。
”既而告去。
夫人寤,甚异其梦,自是哀少解。
(《太平广记》)诗评八则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文献通考》)“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然仙诗、鬼诗皆不堪多见,多见则仙亦使人不敬,鬼亦使人不惊。
(严羽)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太白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于少理。
(《岁寒堂诗话》)李长吉、玉川子诗皆出于《离骚》,未可以立谈判也。
(《渔隐丛话》)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
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
中唐乐府,人称张、王,视此当有奴郎之隔耳!谭友夏云:“诗家变化,盛唐已极。
后又欲别出头地,自不得无东野、长吉一派。
”(毛驰黄《诗辩坻》)昔人谓诗能穷人,或谓非止穷人,有时而杀人。
盖雕琢肝肠,已乖卫生之术;嘲弄万象,亦岂造物之所乐哉?唐李贺、本朝邢居实之不寿,殆以此也。
(周益公《平园续稿》)李贺《雁门太守行》首句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摭言》谓贺以诗卷谒韩退之,韩暑卧方倦,欲使阍人辞之。
开其诗卷,首乃《雁门太守行》,读而奇之,乃束带出见。
宋王介甫云:“此儿误矣!方黑云压城时,岂有向日之甲光也?”或问此诗韩、王二公去取不同,谁是?予曰:“宋老头巾不知诗。
凡兵围城,必有怪云变气。
昔人赋鸿门,有‘东龙白日西龙雨’之句,解此意矣。
予在滇,值安凤之变,居围城中,见日晕两重,黑云如蛟在其侧。
始信贺之诗善状物也。
”(杨慎)王直方《诗话》云:“李贺《高轩过》诗中有:‘笔补造化天无功’之句,予每为之击节,此诗人所以多穷也”。
(《渔隐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