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测试仪内校标准
内校检测仪器允收标准

重量
±2%
指针
尺寸
天平
重量
±2%
游标
尺寸
分析天平
重量
±2%
深度
尺寸
推拉力计
推拉力
±2%
外径千分尺
尺寸
±0.01mm
示波器
电压峰峰值
±5%
千分表
尺寸
±0.02mm
频率
±1%
百分表
尺寸
±0.02mm
周期
±1%
杠杆百分表
尺寸
±0.02mm
均方根
±2%
量规
尺寸
±0.02mm
频率计
频率
±0.5%
深度尺
深度
±0.02mm
静电测试仪
LOW
R<800KΩ
厚薄规
厚度
±0.01mm
GOOD
800KΩ≦R≦9MΩ
电容测试仪
容量
±2%
HIGH
R>9MΩ
振动试验机
频率
±1%
时间
±0.5Hrs
振幅
±2mm
内校检测仪器允收标准
一、目的:本文件规定了本公司所有检测仪器设备内校时容许误差。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内校的检测仪器设备。
三、特别说明:本标准解释权在质量部,本标准的任何修改均由质量部主管制定,如本标准与其它标准相矛盾,应以较严格的接受标准执行。除特殊情况外。
四、检测仪器内校允收标准:
仪器
名称
检测项目
允许误差
仪器名称
检测项目
允许误差
万用表
直流电压
±2%
干湿温度计
温度
±2℃
交流电压
温度计内部校准检验规程

XXXX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
温度计内校规程
一、目的: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内部校准,确保计量器具测定的有效性。
二、范围:所有玻璃温度计。
三、职责:质检部根据基准计量器具进行内校并作记录,所有新购进的玻璃温度计必须进行内部校准。
四、内容
1、计量器具自检环境要求:常温常湿。
2、温度计的内部校准。
(1)外观标示清晰,无损坏。
(2)用经计量部门校准的,高精度等级的玻璃温度计作为基准计量器具,采用对比法,校验其它器具,并作记录。
(3)内校步骤:
①用一台做水浴恒温的仪器,依次设定恒温20度、40度、60度、80度、90度,用基准玻璃温度计分别测20度、40度、60度、80度、90度的温度并记录下其显示值。
②用待检的玻璃温度计分别测上述温度并记录下显示值。
③将待检玻璃温度计测的数值和基准玻璃温度计测的数值进行比较(差值 0.5℃),符合以上差值要求即为待检温度计校准合格;反之即为校准不合格。
(4)以此类推校准所有需要内校的玻璃温度计;
(5)校准合格的温度计统一编号,编入《测量监控设备一览表》;每一温度计有专人负责保管和负责日常使用;温度计使用时发现测量严重不准确时可报废处理。
3、玻璃温度计的校准记录:校准时填写《内校记录表》,详细记录有关校准数据和校准结论,并对校验结果签名确认。
温控仪内部校准规程

温控仪内部校准规程
文件编号:Q/HS-15-201306
生效日期:2013-6-17
第1页,共1页
1目的
对温控仪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全厂所有用于生产的温控仪。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温度计
4环境条件
室温、无风
5校验步骤
5.1用热电阻输入型仪表来校验或者将热电阻芯拔出,插入玻璃水银温度计测温度值.
5.2重测温度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中。
5.3每次测量精度允许误差为该温控仪表的温度系数要求,超出温度系数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6校准周期
每年一次
7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批准:审核:定:
温度计内校规程

温度计内校规程
一、目的: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测量温度所使用的温度计
三、基准温度计:外校合格温度计
四、校准步骤:
1、检查被校温度计是否完好、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2、将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待变化稳定后,观察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连续测量三次,测量
结果取其平均值并记录,允许误差±1℃
3、将温度计放入50℃以下的温水中(30℃左右),用基准温度计校对,连续测量三次并记录读数,
将三次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并记录,允许误差±1℃
4、将温度计放入50℃以上的热水中(80℃左右),步骤同3要求
五、判定
三次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六、校验周期:1次/季度
七、记录
《温度计校准记录》
1。
温度表内部检测规定

QS/TS-CMT-CA-QC0502.11
温度表、温控仪内部检测规定
校验目的:为了保证环境满足生产需要,用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监测的仪表应按照周期检定计划规定的周期和日期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检测应采用与标准值对比完成。
所有需检测仪表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测量。
标准值:以具备检定证书的温控仪测量数据为标准值。
检测地点及环境: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操作步骤:在测试环境中将各个仪表放置30分+2分。
然后分别记录下仪表的所显示数值。
1)被测仪表的工作环境为-10~10摄氏度不小于3个点;
2)0-100摄氏度不少于5个点;
3)0-300摄氏度不少于7个点。
判定标准:需检测仪表测量数据与标准仪器所测标准值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2 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不合格的仪表严禁使用,应上交库房申领
新的仪表。
检测周期:一年
注:温度计由归口管理人员对温度进行跟踪,发现异常应及时提出检测要求。
拟制:审核:批准:。
温度计校准方法

温度计校准方法温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它在实验室、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计的准确度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温度计校准方法,帮助您确保温度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首先,最常见的温度计校准方法之一是使用冰点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水在冰点时的特性,即在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温度为0摄氏度(或32华氏度)。
校准时,将温度计插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中,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温度计的读数稳定下来。
此时,温度计应该显示0摄氏度(或32华氏度)。
如果有偏差,可以通过调整温度计的校准螺丝来修正。
其次,还可以使用沸点法进行温度计的校准。
这种方法利用了水在大气压下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或212华氏度)的特性。
在进行校准时,将温度计插入装有沸水的容器中,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温度计的读数稳定下来。
此时,温度计应该显示100摄氏度(或212华氏度)。
同样,如果有偏差,可以通过调整温度计的校准螺丝来修正。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可以使用标准温度计法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已经通过国家权威部门认证的标准温度计作为参照。
在进行校准时,将待校准的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放置在同一环境中,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两者的读数稳定下来。
然后通过比对两者的读数来确定待校准温度计的偏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温度计校准时,应该选择一个稳定的环境,并尽量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阳光直射、风力等。
此外,校准过程中需要耐心等待温度计的读数稳定下来,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温度计的准确度对于实验结果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因此定期进行温度计的校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校准方法,相信您已经对温度计的校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温度计校准的方法,确保温度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温度仪表的内部校准规程

f倍率开关旋向“G1”或“G2”时,电位差计X1及X0.2位置,此时检流计短路,可作标准电动势输出。
g用温度计测出此时热电偶的冷接点温度,从附表中查出其相应的热电势值,然后与被测量的电动势值相加,将相加后得出的值带入到附表中,查出其相应的温度,即为所测的真实温度,再与温控仪表显示的实际温度相比较,记下误差。
5.3.3验收标准:偏差不超过一个分度值为合格。
5.3.4校准周期:一年/生产前。
5.4日常校准
利用UJ36a型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标准电动势的输出,来校准其0℃位置,校好后用封条或不干胶粘住,日常便可不需再校。
温度仪表的内部校准规程
编号
JL003
部门
页次
1/1
编写
修改
年月日
批准
版次
1
5.1概述
二车间大窑0.5S及0.5K温控仪表。
5.2技术性能
0.5S温显仪表:测定范围:0~1600℃精度:10℃
0.5K温显仪表:测定范围:0~1100℃精度:10℃
5.3周期校准:
5.3.1校准条件:
5.3.2校准方法:用UJ36a型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进行校准。
a将待测的电压(电动势)接在“Ux”(未知)接线柱上。
b把“倍率”(X1断X0.2)开关放在需要位置上,此时接通检流计及电位差计工作电源,调节检流计指针指零。
c将电键开关“K”扳向UN(标准),调节Rp(多圈变阻器),使检流计指针指零。
d再将电键开关“K”扳向Ux(未知),旋动二个测量盘使用检流计再次指零。
温度计内校标准书

恆溫器 5.5.2.5.2 校驗步驟: a.調整恆溫器使待校件示值于校驗點(Tx),讀取標準件示值:Tn。 b. 每校驗點測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 5.6 指針控制溫度計校驗: 5.6.1 溫度顯示誤差校驗。 5.6.1.1 參照國家檢定規程:無 5.6.1.2 標準件:標準數字溫度計。
5.6.1.3 整個標準裝置的綜合誤差應小于被檢件允許誤差的1/3-1/5,標準
A-WI-14-021
30℃
發行日期 C1
28℃-32℃
2000.12.29 電子文件管制章
(此文件列印版本為非管制文件)
版本/次
± 2℃
頁數
6/12
6.2 指針式溫控器、溫度計校驗標準: 校驗點 50℃ 100℃ 200℃ 誤 差 ± 5℃ ± 5℃ ± 5℃ 允收范圍 45℃-55℃ 95℃-105℃ 195℃-205℃
6.3 數字式溫控器,溫度計(HP-3421,TM-902,903,DM34T,0-99.9℃等)校驗標準: 校驗點 10℃ 50℃ 100℃ 200℃ 300℃ 七. 判定標準: 7.1 合格貼合格標簽;不合格貼禁止使用標簽。 八. 注意事項: 8.1 感溫線极性不能插反。 誤 差 ± 1℃ ± 3℃ ± 4℃ ± 5℃ ± 6℃ 允收范圍 9℃-11℃ 47℃-53℃ 96℃-104℃ 195℃-205℃ 294℃-306℃
文件名稱 文件編號
溫度計內校標準書
A-WI-14-021 版本/次
發行日期 C1
2000.12.29 電子文件管制章
(此文件列印版本為非管制文件)
頁數
3/12
5.3.4 校驗點:滿量程平均選:5-10個點。 5.3.5 校驗步驟 5.3.5.1 校驗原理圖: 待校件 標準件 恆溫器 5.3.5.2 校驗步驟: a. 調整恆溫器使待校件示值于校驗點(Tx),讀取標準件示值:Tn。 b. 每校驗點測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 5.4 PC溫度測試儀校驗 5.4.1 參照國家檢定規程:無 5.4.2 標準件:標準數字溫度計。 5.3.3 整個標準裝置的綜合誤差應小于被檢件允許誤差的1/3-1/5,標準裝置 的年穩定性應小于被檢件允許誤差的1/5-1/10。 5.3.4 校驗點:滿量程平均選:5-10個點。 5.4.5 校驗步驟 5.4.5.1 校驗原理圖: PC 標準件 待校件 恆溫器 5.4.5.2 校驗步驟: a. 調整恆溫器,使標準件示值于校驗點:Tn,PC進入測試,讀取 PC示值:Tx。 b. 每校驗點測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 5.5 數控溫度計 5.5.1 溫度顯示誤差校驗。 5.5.1.1 參照國家檢定規程:無 5.5.1.2 標準件:標準數字溫度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依检测要求,调整温度源温度,如3-4方法,对各检测点分别进行校验。
3-6比较实测值与标准值,若二者于允许误差范围,则判为OK,反之,则判NG。
3-12校验合格后,温度测试仪校验周期为一年。
3-7依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后呈部门主管核准。
3-8部门主管核准时,对于被判定不合格者,须做出“报废”、“暂停使用”等决定并签章。
3-9依3-7、3-8之判定后予以标示,标示方法依《检测设备校准作业办法》实施。
3-10校准温度原则为20±5℃环境,其他相关规定依《检测设备校准作业办法》。
3-11依3-9做出标示后,归位并记录于《量检具设备校验履历表》内。
标准书名称温度Βιβλιοθήκη 试仪内校标准编号页次
1/1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测用之温度测试仪。
二、管理权责:工程部。
三、作业程序:
3-1依《量检具校验一览表》上所使用的外校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温度计,并找出《量检具设备校验履历表》及要求使用单位提供受检之设备。
3-2备妥清洁用布、内校记录表。
3-3温度测试仪以比对方式进行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