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A考研大纲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1.热力学系统(开放和封闭;绝热和隔离),区分定义和相互关系2。
区分过程量和状态量。
3、平衡状态(注意区分与均匀和稳定状态的关系)、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4、总能的概念如:u、h,比参数u,h5、热效率的定义式,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
6、工质的内可逆过程。
第二章:热确定性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2.能够利用开式系统的能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充气、热力设备(汽轮机等)第三章气体和蒸气的性质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R,RG的意义和关系。
3.比热容的定义和特征4、水、水蒸气的各种状态,干度定义第四章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学过程1、p-v图和t-s图上各种热力过程的关系。
能量的变化关系及其判据。
119页图4-72、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的表示,如等温、等压等。
3.等压过程的焓变等于热交换,等压过程的热力学能变化等于过程的热交换。
4.给定多变系数,各种热力学过程将绘制在PV图和TS图上。
它可以指出工作区域和热量,并判断热量的吸收和释放;以及内能和焓的变化。
5、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指的是比参数。
第五章热的第二定律1、熵是状态量,与过程无关;熵变与可逆过程还是不可逆的关系。
2.深刻理解卡诺定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的两个推论都是可逆的吗循环的热效率都等于卡诺循环?熟悉开氏表述和克氏表述。
3、热熵流表达式,与总熵和熵产关系。
4、熵定义式,及其适用条件。
5、熵方程的应用。
第七章气体和蒸汽的流动喷管的形状选择与那些因素有关?背压对喷管性能有何影响?温度有何变化规律和影响?第八章至第十二章1、压气机,实际过程与理想过程的关系,采用级间冷却,多级压缩的好处?在图上如何表示2.蒸汽压缩制冷与空气压缩制冷的联系和区别,蒸汽压缩制冷的优点,设备上的差异和原因。
3、朗肯循环及其再热循环原理及在t-s图上表示。
4.汽油机和柴油机循环的区别。
以及它们在P-V和T-S图上的表示。
北京理工大学815工程热力学2019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815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1.考试内容①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热力平衡状态(含化学平衡)、热力过程、状态参数(包括基本状态参数及导出状态参数中的热力学能、焓、熵、火用(有效能)、自由能、自由焓)。
②能量的基本形式:热力学能、热量、功。
③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④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水蒸气的热力过程、湿空气的热力过程、压气机的热力过程,气体流动的热力过程。
⑤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燃气轮机装置循环、朗肯循环、空气的制冷装置循环。
⑥工质的热力性质:理想气体(包括理想混合气体)、水蒸气、湿空气。
⑦化学反应系统的能量守恒和平衡分析。
2.考试要求①了解:水蒸气参数计算、水蒸气热力过程分析计算;热力学微分方程的作用;湿空气状态参数计算、工程应用原理;制冷工作原理;过量空气、理论燃烧温度概念;实际气体概念。
②理解:热力系统、平衡状态(准平衡状态)、基本状态参数、导出状态参数(热力学能、焓、熵、火用(有效能)、自由能、自由焓)概念;热力过程;功、热量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定压热效应与标准生成焓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化学平衡常数与自由焓之间的关系。
③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比热容等概念;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分析;理想气体热力学能、焓、熵、火用(有效能)的计算;压气机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在喷管内的热力过程分析计算;活塞式内燃机、燃气轮机装置理想循环分析;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熵平衡方程和火用(有效能)平衡方程;标准生成焓计算方法;化学平衡成分计算方法。
3.题型及分值综合题(内含简述、名词解释、计算、分析)。
全部题中:需要了解的内容占20分;需要理解的内容占60分;需要掌握的内容占70分。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 比热容的定义为:单位物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容(有时简称比热)。
即 c=δq/dT。
2定容比热容:在定容情况下,单位物量的气体,温度变化1K(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即c v=δq v/dT3定压比热容:在定压情况下,单位物量的气体,温度变化1K(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 梅耶公式(适用于理想气体):c p-c v=R5 c p与c v之比值称为比热容比,它也是一个重要参数。
K= c p/c v=M c p/M c v6 膨胀功(也称容积功):在压力差作用下,由于系统工质容积发生变化而传递的机械功。
7绝热节流:稳态稳流的流体快速流过狭窄断面,来不及与外界换热也没有功量的传递,可理想化称为绝热节流。
绝热节流前后焓相等。
h1=h28 节流过程是指流体(液体、气体)在管道中流经阀门、孔板或多孔堵塞物等设备时,由于局部阻力,使流体压力降低的一种特殊流动过程。
若节流过程中流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称为绝热节流。
9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也就是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ρv,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计算式为ρv=mv/V=pv/RvT(kg/m³) 10相对湿度(φ):湿空气的绝对湿度ρv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饱和绝对湿度ρs的比值。
11 定熵滞止参数:将具有一定速度的流体在定熵条件下扩压,使其流速降低为零,这时气体的参数称为定熵滞止参数。
12准静态过程:理论研究可以设想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进行的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状态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即整个过程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这样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13可逆过程:系统经历某一过程后,如果能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对外界没有留下任何影响,既没有得到功,也没有消耗功。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基本概念1. 热力学系统(热力系)的定义及其描述。
2. 热力系的平衡状态以及由这样的平衡状态构成的准(内部)平衡过程。
3. 温度、压力、比体积、热力学能、焓和熵是描述平衡(均匀)状态的六个常用的状态参数。
4. 温度、压力、比体积这三个基本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称为状态方程。
5.(传)热量和(作)功(量)是在热力过程中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的两种基本能量形式。
6. 功和热量都是过程量(参数)。
7. 过程量与状态量的特性及相互区别。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 一般热力系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达式-基本能量方程。
2. 闭口系、开口系、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
3.功和热量的基本计算公式以及功和热量在状态坐标图中的表示。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 熵流、熵产、熵方程及其应用。
2. 卡诺定理和卡诺循环及其应用。
3. 克劳修斯积分式及其应用。
4. 孤立系熵增原理及其应用。
5. 热量的可用能及其的不可逆损失。
6. 热量火用、流动工质火用和热力学能火用及其火用损等概念。
第四章气体的热力性质1. 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常数。
3.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的计算式。
4.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在状态方程和集聚态上的偏离。
5. 范德瓦尔方程等新的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6. 通用压缩因子图及其在求得实际气体热力性质中的作用。
第五章热力学微分关系式1. 特征函数及四个常用的特征函数。
2. 麦克斯韦关系式。
3. 纯物质的熵、焓、热力学能及比热容的普遍关系式。
第六章水蒸气的热力性质1. 水蒸气饱和状态及其相关概念。
2. 水蒸气产生过程及水蒸气图。
3.水蒸气热力过程。
第七章理想混合气体与湿空气1. 理想混合气体的成分表示方法及其热力性质计算。
2. 湿空气、饱和湿空气与未饱和湿空气、湿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
3. 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4. 含湿图及其应用。
第八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1.研究热力过程的任务和目的及热力过程两种分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17工程热力学(A卷)2017年考研真题

四、 (15 分)空气流过多孔填料的过程可近似视为绝热节流过程。现有一股空气流过多孔填料后,压力 由 0.22MPa 降低到 0.18MPa。然后从 800K 的恒温热源吸热,使空气定压地从 30℃升高到 120℃。已知 环境温度为 30℃,空气视为定比热的理想气体, c p 1.005kJ / ( kg K ) 。 试求:1)1kg 空气由于其在多孔填料内部流动阻力所引起的做功能力损失; 2)1kg 空气由于不等温传热过程所引起的做功能力损失; 3)1kg 空气在以上过程中的总做功能力损失。 五、 ( 15 分)氧气瓶容积为 0.04m3 ,内盛有压力 p1 150 105 Pa 的氧气,其温度与室温相等,
8(10 分)一小瓶温度为 TA 的氦气,放置在一个封闭的保温箱内,小瓶由绝热材料制成。设箱内原为真 空,由于小瓶漏气, 瓶内氦气的温度变成 TA , 箱内氦气的温度为 TB ,试分析 TA , TB , TA 中哪一个最大? 哪一个最小? 二、 (10 分)某种理想气体初态为 P0、T0,经可逆绝热膨胀到 P1,然后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缓慢恢 复到 T0,此时压力为 P2。 试求:1)在 P-v 图上画出此热力过程; 2)证明 k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817 工程热力学
A卷 )
分
满分: 150
注意: 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
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简答分析题(50 分) 1、 (5 分)绝热真空刚性容器内充入理想气体后,容器内气体的温度与充气前气体的温度一样。这个说 法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2、 (5 分)A 热机的 效率比 B 热机高,A 热机的热效率是不是也一定比 B 热机高?请简要说明理由。 3、 (5 分)试证明理想气体 T-s 图中,通过某点的定容线比定压线更加陡峭。 4、 (6 分)判断下列 2 个过程是否可逆。并扼要说明原因。 1) 对刚性容器内的水加热使其在恒温下蒸发。 2) 对刚性容器内的水作功使其在恒温下蒸发。 5、 (6 分)用水泵输送容器内的热水到一定高度的另一个系统内,为防止热水在输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汽化,试分析水泵应该装在容器下还是容器上若干米处? 6、 (6 分)在焓湿图上绘出降温除湿过程 1-2,并在图上表示出从 t1>td 降温到 t2<td 后湿空气内水蒸气分 压力的变化大小。 7、 (7 分)某闭口系统经历一个可逆过程从状态 1 变化到状态 2,如下图所示,工质视为理想气体。试 分析该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是对外做功还是外界对其做功。如果是不可逆呢?并简述理由。
工程热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工程热力学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目的《工程热力学》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校自行命题的考试科目。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于流体力学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应考人员应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学习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热能与机械能转换的基本理论。
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求解有关热工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热力学的有关物质热力学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及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和蒸汽的性质、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实际气体的性质、气体与蒸汽的流动、压气机的热力过程、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制冷循环和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等内容。
(一)基本概念及定义1、基本要求理解热力系统、外界、状态参数、功、热量、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等基本概念。
掌握状态量和过程量、准静态过程和可逆、热力学能和热量、膨胀功和有用功等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的计算,可逆过程的判定。
2、考试范围1)热力系统2)状态参数3)可逆过程3、考核知识点1)热力系统的分类2)功和热量的区别、可逆过程功和热量的计算公式3)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的计算。
4、考核要求1)识记(1) 热力系统及相关概念;(2) 外界、状态参数、功、热量、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等基本概念。
2)理解(1)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概念;(2) 膨胀功、推动功和技术功等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 热力循环的概念理解;(4) 状态参数概念理解。
3)简单应用(1) 热力系统的分类;(2) 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的计算。
上海交大《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

《工程热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I课程代码: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开课学期:春季学期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及相关专业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后续课程:工程热力学II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见附表)课程性质:工程热力学是机械工程、热能动力工程、工业工程、核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能源动力类专业必修主干课。
教学目标: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A5.1, A5.2, B2, C2)本课程由基本概念、热力学基本理论、纯物质热物理性质、基本热力过程及应用五部分组成。
通过本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在能量转换和利用特别是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和合理利用方面树立正确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
具体来说:(1)掌握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推广应用于其它能量的转换问题。
(A5.1)(2)初步掌握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方法,了解提高能量利用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A5.1)(3)能运用常用工质物性公式、图表(如水蒸气)和电子软件等进行一般热力过程计算。
(A5.2)(4)初步具有从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B2)(5)强化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
(A5.1, A5.2, C2)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践、自学、作业、讨论等的内容及要求)1.绪论:能源和能源利用(2学时):能源利用、热能与机械能及其它能量形式的转换。
自学及要求:我国及全球的能源及能源利用情况;团组大作业及要求:选择:我国能源及能源政策;能源与环境;生活中的能源利用及思考之一完成一篇报告(3~5千字)其他:观看录像。
877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

877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
考研大纲中的工程热力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热力学性质、状态方程等。
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力学功、内能、焓等。
3. 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循环、热机效率、熵增原理等。
4.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熵的概念等。
5.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内能、焓、熵
的计算等。
6. 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布雷顿-塞拉循环等。
7. 蒸汽与水,蒸汽表、水的物性参数、水蒸气混合等。
8. 热力学性能参数,热力学性能参数的计算与应用。
以上是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中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
一、参考书目:
工程热力学A《工程热力学》童钧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二、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的宏观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基本概念,针对实际问题的特点选取热力系统,列出简化条件,并进行功和热量的计算;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实质,对闭口系和开口系统进行热力过程的分析和计算,并能用状态坐标图表示过程及能量转换的特点;
3.掌握运用理想气体、水蒸气、湿空气等常用工质的热力性质图表及公式进行热力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4.掌握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把实际热工设备的工作过程简化成理想热力循环或热力过程,应用第一、第二定律对循环或过程进行分析和计算。
三、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状态及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及其特性,参数坐标图,热力过程及准静态过程,热力循环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闭口系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焓,技术功,能量方程应用
第三章理想气体及其混合物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气体常数,理想气体的比热,理想气体的内能、焓和熵的计算,混合气体的概念,分压力和分容积,混合气体成分
表示方法及其核算,混合气体的比热、内能、焓和熵的计算
第四章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四个典型热力过程,多变过程及多变指数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过程的方向性,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熵的导出,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熵方程,熵流与熵产,作功能力损失
第六章实际气体的性质实际气体的性质,范德瓦尔方程,对应态原理,通用压缩因子图
第七章蒸汽的性质蒸汽的性质,蒸汽图表及其应用,
第八章气体和蒸气流动稳定流动基本方程,流速和流量,临界压力比,临界流速和最大流量,喷管的计算,摩阻对流动的影响,绝热滞止,绝热节流,第九章气体的压缩气体的理想压缩功,压缩机的效率,活塞式压缩机余隙容积的影响,多级压缩和中间冷却
第十章动力循环分析分析循环的热效率法,分析循环中不可逆损失的熵方法第十一章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蒸汽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再热循环,回热循环,
第十二章气体动力循环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燃气轮机装置循环,提高循环热效率的各种途径,
第十三章制冷循环空气压缩制冷,蒸汽压缩制冷,提高制冷系数的各种途径,第十四章湿空气湿空气的概念,湿空气的热力过程,焓湿图,湿空气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