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民俗风情
揭阳民间故事

揭阳民间故事揭阳,一个位于广东省东部的美丽城市,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流传在民间,传承着揭阳的文化和传统,让人们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揭阳的民间故事中,有一则关于“潮音洞”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陈潮的年轻人,他喜欢在山林间游玩,寻找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
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山洞中的神秘地方,当他走进山洞时,突然听到了一阵悦耳动听的音乐,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潮音洞”的地方。
据说,那里的音乐是由山洞中的风吹过石头所发出来的,陈潮被这美妙的音乐所吸引,从此以后,他经常前往潮音洞,享受那美妙的音乐。
另外一个揭阳的民间故事是关于“金石滩”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金石滩上曾经有一座金色的宫殿,宫殿里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
每当月圆之夜,仙女就会出现在金石滩上,她的美丽动人,让所有看到她的人都为之倾倒。
然而,仙女却因为一场意外而失去了自由,被困在了金石滩上。
据说,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就能够解救仙女,让她重获自由。
除此之外,揭阳还有很多关于海神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揭阳的海域上经常出现一位仁慈的海神,他会保佑渔民们平安归来,还会保护城市免受海啸的侵袭。
据说,每当风暴来临之时,海神就会出现在海面上,用他的力量将风暴击退,保护着渔民和城市的安全。
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仅是揭阳的历史,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它们承载着揭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也传承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和传统。
通过这些故事,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揭阳,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揭阳的民间故事,如一道道风景线,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串联起来,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故事,感受揭阳的魅力,体会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这些民间故事,不仅是揭阳的宝贵财富,更是这座城市的魂灵,传承着揭阳的文化基因,让这座城市更加独特和魅力无限。
关于潮汕的风俗

关于潮汕的风俗潮汕,位于广东省东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
它的独特风俗和民俗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本文将从潮汕的传统节日、婚俗、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方面,介绍潮汕的风俗。
一、传统节日潮汕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潮汕三月三和潮汕二月初二。
潮汕三月三是潮汕地区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花炮比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来自潮汕各地的花炮队伍聚集在潮州市城区的大众广场上,进行花炮比赛。
比赛期间,花炮声不绝于耳,烟花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潮汕二月初二则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
在这一天,潮汕各地的人们都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烧纸、烧香、祭拜祖先。
同时,还有一些传统的活动,如舞狮、舞龙、打太平鼓等,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婚俗潮汕的婚俗也非常独特。
在潮汕,结婚不仅是一件家庭的大事,也是一件社会的大事。
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着传统的红色嫁衣,新郎要穿着黑色礼服。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都要穿着鞋子,但在进入新房后,要将鞋子脱掉,然后由新娘的姐妹或闺蜜帮助新郎新娘脱鞋子,象征着彼此之间的互相照顾和关爱。
潮汕的婚礼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宴请嘉宾时要用鸡蛋糕。
鸡蛋糕是一种传统的潮汕糕点,由鸡蛋、糯米粉、糖等原料制成,味道鲜美。
在婚礼上,新人要亲手将鸡蛋糕送给宾客,表示对嘉宾的尊重和感谢。
三、饮食文化潮汕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潮汕的美食以海鲜和糕点为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潮汕牛肉火锅和潮汕蒸粉。
潮汕牛肉火锅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以新鲜的牛肉和各种蔬菜为主要原料,配以鲜美的汤底和调料,味道鲜美。
潮汕蒸粉则是一种传统的潮汕糕点,由糯米粉、虾米、肉末等原料制成,口感软糯,味道鲜美。
潮汕蒸粉还有一个特别的吃法,就是用生抽、醋、辣椒油等调料拌着吃,味道更加美味。
四、民间艺术潮汕的民间艺术也非常丰富多彩。
潮剧是潮汕地区最有名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种以潮汕话为基础的传统戏曲。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11中文B 林豪鹏11550302003笔者的家乡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坪上村,根据村中族谱记载,本村是从梅州市丰顺县的金瓯寨迁于此,它位于广东揭阳市东部,东接潮州市潮安县,南临普宁市及揭阳市区,西连揭西县,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是连接粤东潮汕地区与粤东客家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村名能够熟练地使用客家方言及潮汕方言,但客家方言为本村的通用语言。
虽然村子从原来的“客家方言地区”搬迁至“潮汕方言地区”,但本村村名仍以“客家人”的身份自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客家人”的身份,并传承和创新了客家文化。
受篇幅所限,加之客家方言之复杂繁多,本文无法面面俱到。
因此,下面笔者就从“粄”的丰富性和“粄”字所透露出来的民俗风情两个方面,试图就客家方言的一个“粄”字来透视客家的民俗风情。
一、客家方言“粄”的丰富性客家话的“粄”单用时为各类糕点的统称,不限于大米制作的糕点。
在这个统称词下有诸多的特称词,据统计,客家地区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的各种“粄”类总计有200款之多。
以梅州市丰顺县为例,就有糯米制、粳米制、杂粮制的各种粄类几十种,这些“粄’名称各异,命名理据丰富多彩。
可以以原材料为名(这是最多的一类),如:糯米粄、粘米粄、麦粄(农家自种的小麦磨成粉制)、面灰粄(面粉制)、薯粉粄(淀粉制)、芋头粄、树子番薯粄(木薯粉制)、艾粄(加艾草制成)、签叶粄(加签麻叶制成)、仙人粄(淀粉加仙人草根制成)、芋卵头粄(粳米粉掺芋头丝蒸制成)、芋丝粄(糯米粉加葱花或萝卜丝、芋头丝等做成扁圆形,油炸而成)等,旧时饥荒时节还有糠粄;可以以制作形状为名,如:耳公粄(形状像耳朵)、舌嘛粄(形状像舌头)、疙瘩粄(面粉加水搅匀后用汤匙舀进水已经烧开的炒菜锅中煮,熟后一片一片像疙瘩状,);可以以颜色为名,如红桃粄、黄粄;可以以加入的辅料为名,如:糖粄(用红糖蒸制的糯米糕)、酒粄子(无馅小汤圆,煮时放进酌量糯米酒);可以以制作方式或动作为名,如:酿粄(粄皮里包馅儿)、煎粄子(用加热的糖浆水拌糯米粉,做成圆形或椭圆形,用油炸,方言说“煎”)、搞粄子(粳米制的圆形糕点,因制作时搞成圆团,故名)、搞粄(“搞”为干烧);可以以制作工具为名,如:印粄(用印模印,既是工具也是动作)等等。
潮汕地区的风俗

潮汕地区的风俗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南部,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情而闻名。
潮汕地区的风俗习惯深受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情。
以下将介绍潮汕地区独有的风俗习惯。
潮汕人热情好客潮汕人以热情好客著称,不论是家庭还是商务场合,都习惯于热情款待客人。
来访客人一到,主人会热情地招呼客人进屋,并端上茶水和小吃款待客人。
这种待客之道体现了潮汕人的亲切和友好,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和重视。
潮汕地区的节庆习俗潮汕地区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新春、清明、端午、中秋等,每逢节庆,当地人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比如,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灯笼、燃放鞭炮,希望新一年能够平平安安、幸福美满。
潮汕人的饮食文化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也非常独特。
潮汕菜以地道、鲜美、清淡著称,代表性菜肴有文昌鸡、潮汕牛肉火锅、客家蒸鱼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此外,潮汕人还有特别的饮食习惯,如潮汕人喜欢喝早茶,喜欢品尝各式海鲜烹饪,反映了潮汕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潮汕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潮汕地区也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如潮汕牛车、潮绣、潮州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精致、细腻,传承着潮汕地区的文化传统。
而潮汕的陶瓷制作、刺绣、漆器加工、竹编等手工艺也各具特色,体现了潮汕人勤勉聪明、工匠精神。
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潮汕地区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如婚嫁习俗、祭祀习俗等。
在潮汕地区举办婚礼时,都会举行一系列传统的仪式,如过堂、拜堂、交杯酒等,这些传统习俗凝聚了家族感情,传承着家族文化。
此外,在潮汕地区,祭祀也是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在传统节日或祭祀活动中,会供奉祖先、神灵,祈求生活顺利、家庭幸福。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潮汕人民的审美情趣,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总的来说,潮汕地区的风俗习惯多样丰富,体现了潮汕人民的独特文化气质和传统精神。
这些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使得潮汕地区成为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地方。
揭阳民俗文化风情

揭阳揭东民俗风情文化的调研报告【摘要】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一.先从揭阳揭东所处的位置和历史简单了解。
揭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揭阳母亲河榕江是广东粤东地区第二大河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揭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诸史记载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
秦始皇平越后,于33年(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
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揭阳析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
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10年(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
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十几万福建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州汕头一带,明代揭阳属潮州府。
清代揭阳属惠潮嘉道潮州府。
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揭阳撤县建市(地级)。
现辖榕城区、揭东区、惠来县、揭西县、(代管)普宁市。
二.调查过程:从13年7月16号开始到7月25为止,有准备的实地考察走访并记录的地方有5个。
由于个人能力、调查工作量有难度以及时间的因素等多种因素,最终调查结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但在活动计划时已经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没达到既定目标,但调查的数量在客观上还是能够反映实际问题的,因为民俗文化这类东西在当地的每个人身上都潜移默化了多年,只要有提个开头就能听到前辈们的对该民俗的回忆了。
广东揭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情况

广东揭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一、潮剧潮剧是揭阳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揭阳人民的精神食粮。
潮剧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丰富的戏剧内容,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潮剧的传承自古以来就是揭阳人民的责任和使命。
揭阳的潮剧表演团体数量众多,剧种丰富多样,演员众多。
潮剧团体在潭江、揭阳、普宁等地经常举办各种潮剧演出活动,使潮剧保持着较高的活力和传承。
此外,揭阳的一些潮剧团体还积极探索潮剧的创新发展之路,通过潮剧改编、新戏创作等形式,使潮剧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使更多的人能够喜爱和关注潮剧,让潮剧传承至今。
二、客家文化揭阳是客家民系聚居地,客家文化作为揭阳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揭阳人民的重视和传承。
客家文化包括了客家方言、客家饮食、客家建筑、客家乡土戏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揭阳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揭阳,有许多客家村落,这些村落保存着大量的客家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揭阳政府在文化保护和振兴方面加大了力度,通过对客家村落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使这些村落得以保存并向外界展示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揭阳的一些学校、社区也积极开展了客家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客家文化,让客家文化得以传承至今。
三、建筑艺术揭阳的建筑艺术也是揭阳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揭阳古城墙、榕江古村等,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融合了潮汕和客家两大文化的特点,展现了揭阳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
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揭阳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行动,通过对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使这些古建筑能够保存下来并得以继续展示揭阳的传统建筑艺术。
此外,揭阳的一些文化机构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揭阳的传统建筑艺术,传承至今。
四、民间艺术揭阳的民间艺术也是揭阳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潮州木偶戏、海螺花鼓等。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是揭阳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揭阳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传承方面,揭阳政府和相关机构积极开展了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对民间艺术团体的资金支持、演出活动等形式,使这些民间艺术得以传承至今。
揭阳结婚风俗流程

揭阳结婚风俗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揭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结婚风俗流程也是具有独特特色的。
揭阳普宁旅游介绍

岩岫锦云飞,灵泉澄涤好。 真如循性来,鹤梦莅琼岛
普宁八景
“
”
自然景观
云石樵径
云石岩山在大坝镇月窟管理 区,海拔160米,诸山环翠, 古枫飞丹,中间一峰飞来直 插云霄。云石岩建于半山, 岩下石阶铺至山下共470级, 古称“云石樵径” 。 寺门上“云石岩”三字为乾 隆十一年(1746)书,前座为藏 经楼。其石构筑小楼高临石 上。前庭左侧一石塔墓,系 乾隆九年(1744)重修。岩中台 阁与林木掩映,耸峻奇特。 游客有“坐石看云起,倚石 待云归”之句,写览云石之 胜。今增建山门、喷池等, 登山石级改为水泥路面,让 汽车直达山门。逐步成为浏 览的好去处。一年四季游人 络绎不绝,1961年列为普宁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洌井中流,济时丰泽注。 黎民意尽安,惬望春芽吐
普宁八景
“
”
自然景观
钱湖渔艇
钱湖在洪阳镇东门外。这里纳 铁山北麓之水,地势低洼,自 成湖淀。河水流经培风塔山口 后,迂回汇入榕江,因而曾有 潮汐。原有半圆拱桥一座,叫 。 钱湖桥,两岸种竹植柳。桥上 行人穿梭湖里渔艇如织;山光 沿岸绕,塔影过桥斜。遂成 “钱湖渔艇”胜景。 据乡人回忆,昔年每当中秋前 后,天气清朗之夜,培风塔影 倒映于钱湖桥畔,是一景观! 可惜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人 们山移水造田,钱湖早已变成 柑田了
普宁第一高峰
简介 峨嵋嶂——普宁第一高峰,海拔 约980米。 位置 位于普宁市区流沙西南直线距离 约40公里处,行车75公里,登山7公 里可达顶峰,是南阳山系的主峰。东 西成弧形延伸约6公里,南北相距约4 公里,方圆约20平方公里。山状似女 子之眉,以形取名为“娥眉” 自然 环境 峨嵋嶂处于侏罗系上统的兜岭群, 有英安斑岩、流纹斑岩、中酸性火山 碎屑夹泥质岩;山地表土层为黄壤、 赤红壤、红壤;植物主要有杉、岗茶、 岗松、桃金娘、纤毛鸭草等;蕴藏铅、 锌等矿物质;山间常有野猪、穿山甲、 山羊、狐狸等出没,早年还曾出现老 虎。 人文景观 主峰的东北侧是“国营后溪林场” 的“峨嵋嶂”茶场,茶园蓊翠,芳香 四溢。西北侧则是千年古庵——圆通 庵,曲径通幽,晨钟暮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揭阳民俗风情揭阳市通行潮汕方言(潮州话)和客家话。
潮汕方言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客家话主要分布于山区。
邑民多聚族而居。
元代以前,山区民宅多为石土结构,平原民宅多为草木结构,格局一般为3-6间并排单向式。
揭阳人热情好客。
潮俗,客人到家时一般以工夫茶接待,新客还要以甜蛋甜丸汤相待;客俗则以擂茶待客。
一、语言揭阳市通行潮汕方言(潮州话)和客家话。
潮汕方言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客家话主要分布于山区。
揭阳通行的潮汕方言全市各地读音大致相同,但在音韵和用词习惯等方面有一些差别。
潮汕方言是现存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大方言区中属闽南方言区的一个支系,与福建的厦门、漳州话同属一支。
潮汕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特点,保留了入声韵。
与普通话比较,潮汕方言有如下特点:声调共分八声(部分地方七声);有文白异读;两字连读时,前字多变调;保存了大量古汉语语词等。
揭阳流行的客家话,属客家方言的次方言,有客家方言的一般特征,在语音和词汇上与客家方言代表--梅县方言有区别,俗称“半山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交流的日益增多,普通话在揭阳得到了积极推广和普遍使用。
二、居住邑民多聚族而居。
元代以前,山区民宅多为石土结构,平原民宅多为草木结构,格局一般为3-6间并排单向式。
明清时期,民宅多建为贝灰三合土结构,格局一般为二房抱厅上下对合式或5~7间两排对向和单排方围式。
大户人家多建成“下山虎”、“三壁连”、“四点金”、“五间过”、“四马拖车”,还有“百鸟朝凰”等,保留了明代京都皇宫、王府建筑式样,故有“京华帝王府,潮州百姓家”之说。
民国时期,开始出现2~3层钢筋月泥西式楼房。
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民宅趋向多层化、套房化;农村民宅也呈现了多样化、现代化趋势。
三、饮食揭阳市境内潮、客俗饮食习惯略有不同,山区、平原口味也稍有异。
但大体上以大米为主食,番薯、麦、面、瓜、豆为副。
菜肴的烹调方法则多种多样,自成一格。
揭阳菜属广东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菜,其烹饪极具岭南文化特色——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刀工精巧,焖、炖、煎、炊、火局炒、清、淋齐备;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不腻,色、香、味、美俱全。
揭阳菜以烹制海鲜见长,汤菜、甜菜、素菜也各具特色。
海鲜类如:生炊龙虾、鸳鸯膏蟹、红焖鱼翅,皆以新鲜海族为原料,清鲜甜美;清邺乌耳鳗、清汤蟹丸等汤菜,清纯鲜美,原汁原味;甜菜类如绉纱莲蓉、金瓜芋泥等,甜腻相宜,甘香可口;还有素菜名品如厚菇芥菜、护国菜等,素菜荤做,香烂软滑,素而不斋,是广东菜素菜类的代表。
揭阳菜除了注重刀工,拼砌精巧,造型赏心悦目外,还很讲究调味,每菜必配相应酱料佐食。
此外,民间点心、小食品种丰富、用料讲究、制作精细、乡土风味浓厚,属全国点心八大派系的潮州流派。
四、美食小吃〖尖米丸〗把大米浆放锅内加温搅拌成糊状,再配生浆揉捏成团,然后取凿满小圆孔的木板置沸水锅上,将浆团放在板上挤压成小段坠入锅中,煮熟便成两头尖,形似尖米“尖米丸”。
尖米丸柔韧润滑,可煮可炒,以之泡煮猪骨原汤,味道尤为醇香鲜美。
〖普宁豆干〗用大豆作主料,掺以石膏、薯粉、卤水,经多道工序制成。
豆干外皮柔韧,内肉嫩滑。
烹调主要方法有煎、局、炸3种。
油炸豆干更具地方风味,其皮酥脆,肉嫩滑,味清香,食时配以辣椒甜醋,更为可口。
〖蚝烙〗将鲜蚝(牡蛎)、雪粉、大米粉、葱粒等混和,加水拌匀,在平底锅内以旺火煎烙,再淋上蛋浆,煎至两面呈金黄色。
吃时撒上芫荽,蘸鱼露或辣椒酱,具有外脆内嫩,香酥鲜美的特点。
〖乒乓果〗胚用优质糯米粉加花生油制成,馅以槟醅麦夫为主体,加上糖、芝麻、炒花生、橙糕等,果呈薄圆饼形,以豆腐膜垫底。
“槟醅”,就是是把糯粟装密封铁罐内,爆炒熟,去壳,碾碎,因音近,讹读成“乒乓”,故得名。
乒乓外观清、软、味道香、甜,风味独特,远近闻名。
〖菜果〗以优质大米粉加热水搓揉作成果胚,将韭菜、包菜等时令蔬菜切碎,加调料搅匀作馅,做成圆饼形炊熟,吃时用油煎至外皮金黄色。
香气诱人,甘香可口。
〖粽〗以糯米为主,常用香菇丝、虾米、花生、肥肉或腊肠、绿豆、莲子等作配料,用竹叶包裹、咸草捆扎成六角球状,放进锅内煮(或蒸)熟,食时淋上甜酱油,口感香软柔润;又有咸甜双拼粽球,甘甜香咸,别有风味。
〖果汁〗把米浆放平底锅上,煎熟成片,切成角形,和入米浆煮熟。
食时在热果汁上披上卤肉、卤蛋、卤豆干等,淋上卤汁。
具有润滑爽口的特点。
美食〖邹堂梨脯〗揭东县地都镇邹堂盛产青皮梨,是岭南佳果之一。
邹堂青皮梨皮薄肉厚,清脆香醇,心细汁多,鲜甜可口,饱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糖份、维生素等,不但可果吃、药用,还可制作梨脯,加工罐头。
用青皮梨切片制作的梨脯冲水饮用,可治风湿、热毒、咽喉肿痛、劳夜肺燥等疾患,特别是高温炎热的东南亚一带,疗效更加显著,侨胞们称之为“唐山土羚羊”。
〖东寮芋头〗东寮芋属槟榔芋,盛产于揭东县玉湖镇东寮村。
东寮芋个大,其肉色白,有紫斑纹,产量高,肉质松,味香浓。
可烹制芋泥,反沙芋和红烧芋等,都是潮汕名菜。
每年中秋前后上市,远销香港、东南亚等地。
许多侨胞回乡专程寻找东寮芋头,食后称其确属芋中极品。
〖五房绿茶〗揭东县新亨镇五房、坪上一带山区所产绿茶(炒茶),茶汤淡黄如花生油,味道醇甘喉底厚。
五房绿茶又称“鸟啄茶”,传说是清末当地村民上山割草时偶然发现,后加工培育而成,民国时已大量内销和出口。
中泰建交时,泰国政府曾专门提出五房,坪上绿茶出口供应,足见其影响之大。
五房绿茶不但味道好,而且具有溶脂帮助消化的作用。
久藏的“老炒茶”更具消谈化瘀之功。
〖大溪元宵柚〗大溪元宵柚产于揭西大溪镇,因其果实成熟采摘后可留至元宵节日之用而得名。
果实外形扁圆,首尾平而略凹,似柑橘而大,色淡黄,其瓤晶莹透亮、柔嫩多汁、鲜甜微酸、气味芬芳。
采摘下来即可食用,若经放置几天,味道则更鲜美。
居家置柚于案头,则满室飘香。
其瓤能清痰止渴,果皮可制成蜜饯,有助消化,味道也佳。
春节,元宵前后,为民间迎来送往的吉祥佳品。
〖地都青蟹〗地都青蟹,盛产于榕江下游江海交汇水域,蟹肉鲜美,有“青屿蟹甜过蜜”之美誉。
青蟹有二类,肉蟹和膏蟹。
肉蟹是普通海蟹,膏蟹俗称赤蟹,全是雌蟹,其体内蟹黄(俗称“红膏”)积聚多,背壳隆起,呈赤色,肉质肥厚坚实。
地都青蟹,不论肉蟹和膏蟹,均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既是席上珍品,又是馈赠礼品。
〖桃山格篮样〗俗话说:“好鱼马鲛鲳,好菜格蓝样”。
格蓝样产自炮台镇桃山村,是芥篮菜的一种,其叶呈马耳状,以“红门楼”园地所种为正宗上品,用猛火爆炒时,菜色碧绿,菜骨爽脆,味道清香,是难得的上菜。
许多旅居东南亚的华侨回乡探亲时,最希望品尝的菜肴就是“格篮样”,足见它的魅力。
〖凤湖橄榄〗凤湖橄榄产于揭西县凤江镇凤南后角村,为广东省六种优良橄榄之一。
凤湖橄榄形似腰鼓,基部平钝可竖立,顶部钝而微凹,有花柱小黑点突起。
果皮光滑,呈青绿色,果肉白色,核赤褐色,核与肉易分离。
肉质酥脆,香甜无涩,回味甘醇。
每年9至11月上旬应市,广销潮汕,远销南洋等地。
〖石牌红番薯〗揭东县炮台镇石牌村一带,生产一种肉质金黄略带红色的番薯,谓之:“石牌红”。
用其制成佳肴(去皮、切条、浸水、拌糖、煮熟),颜色金黄鲜艳,十分悦目;味道甜中含甘,异常适口。
近年来,不独潮汕,广州等地的酒楼也有此菜肴面市,甚至在港澳及东南亚也是声名大噪。
〖华清竹笋〗揭东县锡场镇华清村盛产竹笋,久负美名。
华清竹笋因地质肥沃,富含各种矿物质之故,具个大质脆,味甜渣少等特点,无论生炒煮汤,都十分鲜美。
用鲜笋切片晒成的笋干,呈琥珀色,比之鲜笋,更耐咀嚼寻味。
华清竹笋不但畅销潮汕,在香港市场也颇受欢迎。
与华清毗邻的埔田镇,所产竹笋也享誉颇高,1995年底,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埔田时,对其竹笋生产予以高度评价。
〖靖海鲍鱼〗惠来县靖海镇海域是鲍鱼的著名产地。
这一带海域为浅海区,礁群连绵,浪粗流急,又无大流量的淡水注入,海水咸度高,鲍鱼的食物——藻类茂盛,是鲍鱼生长的优良海域。
靖海鲍鱼个小,味美。
鲍鱼为海产八珍之一,鲜食、干制均可。
潮菜“肖沌鲍鱼”为宴席上佳肴,选靖海鲍鱼炮制,其味更醇更佳。
鲍鱼壳可作药用,具清肝明目之功效。
〖揭阳乒乓粿〗乒乓粿为“槟醅粿”之误,因其易叫易记,也就沿袭不来,为揭阳传统名小食,1997年被认定为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
相传南宋末年,揭阳人民为避战乱,抵御饥饿,以鼠曲草混于糯米中碾成糯粉,制成粿品。
由于鼠曲草有特殊香味,鼠曲粿令人喜爱,后又采用槟醅粉(爆米粉)为粿馅,制成独具风味的槟醅粿。
现在对粿皮、粿馅的选料更考究,配料更严格,制作工艺也更精细,更注重粿品的色、香、味、形,使揭阳乒乓粿这一传统美食更无愧“中华名小吃”之名。
〖揭阳酱油〗揭阳酱油也称“揭阳豉油”,是潮汕地区最负盛名的传统名产之一。
揭阳酱油以其色泽鲜艳,酱香纯正,咸甜适口,醇厚柔和,风味鲜美为特色。
有“生抽王”、“老抽王”、“白豉油精”、“海鲜酱油”等10多个品种。
揭阳名产“榕江牌”若干个酱油品种,曾先后荣获部优、省优称号,在潮汕及港澳、东南亚均备受欢迎。
〖普宁梅酒〗普宁梅酒,选用该市特产新鲜杏梅为原料,经发酵陈酿而成。
具有色泽金黄,酒质纯净,酸甜可口,原果风味突出等特点。
富含果糖、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常饮有开胃消滞,增进食欲等功效。
〖新亨菜脯〗菜脯是用萝卜半干态发酵腌晒而成。
以揭东县新亨镇所产菜脯最负盛名。
新亨菜脯肉质细腻、色泽光洁、香脆可口,既可作餐,又具消食开胃之功效。
早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当地人就用红头船将菜脯运往东南亚各地,备受欢迎。
以后,新加坡、印度、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皆有专营新亨菜脯的商号,八十年代以来,销量益增,品种也更丰富。
〖炮台南糖〗炮台南糖是潮汕名优食品,已有近百年历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炮台镇黄乾利、黄名利等糖饼作坊,生产鸡蛋南糖、花生南糖,工艺独特,选料考究,精工制作。
其营养丰富,酥脆适口,清香宜人,乃茶话、馈赠亲友之佳品。
50年代至今,炮台南糖声誉日著,名扬中外,其产品行销全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棉湖瓜丁〗揭西棉湖镇生产瓜丁,已有数百年历史,它以潮汕优质冬瓜及白砂糖为原料,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机械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去皮、切条、腌石灰水、清漂、煮沸、精漂、溏液浸渍、熬煮、冷却反砂等工序制作而成。
其中尤以清漂、精漂之工艺独特精细。
棉湖瓜丁,形呈条状,外干内湿,透明美观,酥甜无渣,具有清热降暑之功效,产品畅销全国及港澳、东南亚等地。
〖五经富姜糖〗揭西县五经富镇,以其悠久的生产姜糖之历史,在潮汕声名远播。
五经富姜糖以本地所产的优质生姜为主要原料。
产品色泽金黄,甜辣爽口,具温胃舒气之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
早在建国前,就大量销往海外。
〖揭西擂茶〗揭西、普宁客属地区,流行喝擂茶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