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四章 天气图的基础知识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综合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综合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由__低__纬__向__高__纬__逐__渐__降__低___。
(2)与海洋上等温线相比,陆地上等温线更加曲折,还有若干低温 中心,说明陆地上气温分布比海洋上_复__杂___。
(3)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更密集,说明北半球1月气温差异比7月 更大。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 位置
海陆 位置
地形
气温 降水 气温 降水 气温 降水
一般来说,纬度低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就_高__; 纬度高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就_低__

一般情况下,距海近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_小__;距海远的地
方,气温变化幅度_大__

一少般情况下,距海近的地方,降水___;距海远的地方,降水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森林、草原、荒 漠等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自然景观
寒 带
寒带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南北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 苔原、冰原

原 山
高原山地气候
随着高度的增加,气 候要素垂__直__变__化__明显

高大的高原、山地地区, 如_青__藏__高__原___、南美洲安 第斯山脉等
山地垂直 变化
例3 如图示意某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 验及其数据记录(沙土和水的起始温度等条件相同)。读图, 完成1、2题。
1.(福建中考)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B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季风
2.(湖南衡阳中考)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D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C.白天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D.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测量方法:温度表单位:摄氏度℃气温状况包括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2、温度测量方法:温度计放在距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内,观测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水银面平行二、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曲线1、一般规律:午热晨凉(日变化),冬寒夏暑(年变化)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的差,反映反映一地区七万日变化的剧烈程度最高气温一般在午后两点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后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反映一地区气温年变化的剧烈程度北半球月均温最高在7月夏季最低温在1月冬季(南半球相反)三、气温的空间分布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等温线图:由等温线组成的图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3、气温的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反之。

(基本因素)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2)海陆分布: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

冬季反之3)地形、地势: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赤道雪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原因:南半球地形单一,主要为海洋,温度变化小。

4.2 降水和降水分布一、降水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单位:毫米mm一地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示二、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分类:夏雨型、冬雨型、年雨型、少雨型、湿润型三、降水的空间分布1、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等降水量线图: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2、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3)地形、地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原因:暖湿气流遇山地阻挡被迫爬升时,最地势增高,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3、地球雨极——乞拉朋齐因其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对生产、生活 天气影响农业;天气影响交通;天气
的影响
影响生活;等等
二、天气预报 1.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1)通常,天气预报要预告一日或多日内阴晴、 气温 、

降水 和风等情况。 ⁠
(2)风向与风力:风向是指风的 来向 ,风力等级表示 ⁠ 风速 的大小。 ⁠
2. 常用的天气符号 晴 多云
雷阵雨雨夹雪
大雨
冰雹
雾 霜冻 沙尘暴
释疑解惑 风向与风级的判断: (1)符号组成:表示风的符号由风向杆和风尾(或风旗)组成。
风向杆表示风的来向,风尾(或风旗)表示风力的大小,垂 直于风向杆的顺时针一侧。
(2)风力、风级:一个长线风尾表示2级风,一个短线风尾表 示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图4-1-1
(3)风向:沿着风向杆从风尾(或风旗)吹来的方向。 如: 表示北风6级, 表示西南风5 级, 表示西北风 10级。
7. 下列关于“回南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D) A. 气温降低,适宜登山踏青 B. 降水量大,造成城市内涝 C. 万里晴空,适合晾晒衣物 D. 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受“回南天”影响,下列商品销量最有可能增加的是( D )
A. 防晒
B. 防风
C. 防雨
D. 防雷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曾经,该地雾霾天气频繁。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雾霾天 气的有( A ) ①治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 ②建筑工地盖好防扬尘的纱网 ③家庭取暖做饭改用电、气炉灶 ④私家车尾气影响不大,不用控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其他天气符号:霜冻、雾、冰雹、沙尘暴等。要特别注意 沙尘暴的符号中箭头是朝右的,如果朝上则表示的是扬沙 天气。

天气图基础知识.ppt

天气图基础知识.ppt
项目四 船舶气象信息获取及分析
天气图基础知识
• 什么是天气图? 是指在一张“特制”的地图上,填有各地同一时间观测的气象要素 记录(填图符号或数字)的图,称为天气图。它能反映某个地区、 某一时刻的天气或天气形势。
天气图绘制过程
1、气象资料的观测和传递 区域分析中心 2、收报和填图 各气象台站 3、分析 天气预报员
种类
地面天气图 高空天气图 辅助图
资料来源(气象观测站)
陆上气象观测站分布
海上气象观测站分布
1、底图概念:特制的空白地图 2、底图投影种类 墨卡托圆柱投影
极地平面投影 兰勃特投影
地面天气图的图时是利用每隔6h一次的观 测资料填绘制作的。
图时
地面天气图21Z)
高空天气图:00Z,12Z

第四章天气图基础知识PPT

第四章天气图基础知识PPT
第四章 天气图基础知识
第一节 天气图的一般知识 第二节 地面天气图 第三节 高空天气图 第四节 低纬流线图
第一节 天气图的一般知识
• 天气图(Weather Chart):填有各地区同一时刻气象要素观测 记录,能反映某一地区、某一时刻天气状况或天气形势的特 种地)首创了世界第一张天 气图。当时他的首创并未被重视,直到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 中沙俄与英法联合舰队在黑海作战,英法舰队遇到风暴几乎 全部覆灭,之后才被重视。
美国填图格式
• Ds-航向; Vs—航速; Ts Ts-- 水汽温差; dw dw—主波 向; Pw--主波周期;Hw—波高;例中:60—华氏气温; 97—能见度5-<11‘;52—华氏露点温度; +3--水汽温差; 9/14—波高14英尺、周期9秒;
日本填图格式
地面图分析项目
• 等压线:我国间隔2.5hPa;英、美、日等国间隔4hPa。 • 高低压中心:我国用G、D;英、美、日等国用H、L。 • 地面锋线:冷锋、暖锋、静止锋和锢囚锋,见P48表2.4。 • 天气现象:降水绿色;雾为黄色;大风和沙尘为棕色。
在传真天气图上用折线勾画出大风和浓雾的范围。
等高面和等压线
• 地表面气压的分布情况称为气压场。气压在空间分布称为空 间气压场,海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称为海平面气压场。气压相等 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压线。将同一时刻各个气象台、站所 观测到的海平面气压值填在一张海平面高度的地图上,然后 用平滑的曲线把气压相等的点连结起来,就可用等压线的不 同形式表示海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这种图称为等高面图。
• 天气图的绘制过程:1 气象资料的观测和传递;2 气象资料 的接收和填图;3 天气图的分析。
• 天气图的种类: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和各种辅助图表。 • 天气图采用的时间:地面图:00,06,12,18世界时;高空

第四章天气图的基础知识

第四章天气图的基础知识

第四章天气图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天气图的一般知识天气图底图投影方式:天气图底图是用来填写各测站气象观测资料而特制的空白地图。

常用的天气图底图有:南、北半球天气图、中纬度区域天气图、热带低纬地区天气图等。

制作底图的投影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兰勃特投影兰勃特投影法又称等角正割圆锥投影。

将地球体的30?和60?纬圈与圆锥面相割,经纬线及地形投影到圆锥形的图纸上,展开后经线呈放射形直线,纬线是同心圆弧。

这种图最适宜作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图底图。

我国、日本等国的天气图底图均采用这种投影。

2.极地平面投影用这种投影法制成的底图,其经线为一组由极地向赤道发出的放射形直线,纬线为一组围绕极地的同心圆。

这种投影适宜作北(南)半球天气图底图。

3.墨卡托投影用一圆筒套在地球体上,地球赤道表面与圆柱面相切(或相割),光源放在地球中心进行投影。

把圆筒展开便制成一张图,其经、纬线都为平行直线。

由于低纬地区用这种投影与实况较为接近,而在高纬地区投影面积放大倍数太大。

所以这种图主要适用于作赤道或低纬地区的天气图。

天气图的种类和图时: 1.天气图的种类天气分布是三维空间的,为了比较全面地揭示天气状况,在气象分析和预报中,通常绘制三种类型的天气图,即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和辅助图。

天气图的制作过程依次为观测、编报发送、收报、填图、分析。

地面天气图是根据地面观测资料绘制的,它是一种综合性天气图,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中最基本的天气图。

高空天气图就是等压面上的形势图,它是根据高空观测资料绘制的。

辅助图是配合地面天气图和高空等压面图而使用的特定图。

2.天气图的图时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规定,通常地面天气图每天制作4次,分别在世界时00时、06时、12时、18时,即北京时08时、14时、20时、次日02时。

此外,中间还有4次补充观测时间,所以实际上每隔3 h就有一地面天气图产生。

高空天气图一天制作两次,世界时00时、12时,即北京时08时和20时。

4天气图基础知识解析

4天气图基础知识解析
13.3 高空分析图 31
槽线和切变线
• 槽线 低压槽内等高线曲率最大点的连线,气压场的特征线。 北半球,槽线多呈南北向或东北西南走向, 槽前西南风,槽后西北风。 • 切变线(Shearline) 风场的不连续线,是风场的特征线,常见于850hPa和 700hPa图上。切变线两侧风向或风速有较强的气旋性 切变,但温度梯度小。 槽线和切变线的共同点是风向均有较强的气旋性切变。
13.3.2
高空分析图的填图格式
风速、风向
气温,单位℃
等压面高度, 单位位势什米 或位势米
气温露点差, 单位℃
13.3 高空分析图 30
13.3.3
高空分析图的分析项目
等高线(Contour)
――用黑色实线绘制。 我国规定,相邻等高线间隔为40位势米, 850hPa图上:…144,148,152…等高线; 700hPa图上:…296,300,304…等高线; 500hPa图上:…548,552,556…等高线。 国外一些图上,相邻等高线间隔规定为60位势米, 如700hPa图上为3000、3060、3120等; 国内闭合等高线的高值(高压)中心(用蓝色)标注“G”, 低值(低压)中心(用红色)标注“D”。 国外高、低气压中心分别用“H”和“L”标注。 在高空等压面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多呈波状。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风速大;等高线稀疏,则风小。
--等压面的起伏不平现象,反映了等压面附近的水 平面上气压分布的高低情况。
等压面上等高线的高值中心 对应邻近等高面上的高气压 中心, 等高线的低值中心,对应邻 近等高面上的低气压中心,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对应等压 线也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
13.3 高空分析图 28
13.3 高空分析图
29

2024人教版地理七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4.4.1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课件ppt

2024人教版地理七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4.4.1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课件ppt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探究新知
认识寒带气候
北冰洋沿岸
寒带气候
南极大陆
分布:苔原气候分布于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分布 于格陵兰岛和南极洲。
气候特点:终年酷寒,冰雪覆盖
探究新知
寒带气候下的景观
探究新知
认识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科迪勒拉山系 安第斯山
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高山地区。 气候特点:全年低温,降水较少;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他最突出 的贡献是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对世界温度带的分布, 以及温度和降水的年变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洞察了世 界植被的分布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1936年,柯本在 《气候学手册》公布了正式的气候分类法,即柯本气候分 类法。
柯本以植被分布为基础,以气温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 球气候分为5个主要气候带,热带气候、干旱气候、温和气 候、冬寒气候和极地气候。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 类型。柯本的气候分类法,成为以后许多气候分类的基础, 在各国广泛使用。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 候分类法为基础,并考虑适当成因划分出来的。
怎么区分天气和气候呢?
持续时间 大气状况 稳定性
天气
短时间 如今天、早上
即时状况
多变
气候
长时间
平均状况 变化不大
如年、春夏秋冬
探究新知
试一试
下面的词语或诗句中,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
1.四季如春 气候
5.三月春风吹雪消 气候
2.晴转多云 天气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气
3.全年炎热 气候
“时间” +“气温特征”+“降水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天气图的一般知识
天气图底图投影方式:天气图底图是用来填写各测站气象观测资料而特制的空白地图。

常用的天气图底图有:南、北半球天气图、中纬度区域天气图、热带低纬地区天气图等。

制作底图的投影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兰勃特投影
兰勃特投影法又称等角正割圆锥投影。

将地球体的30︒和60︒纬圈与圆锥面相割,经纬线及地形投影到圆锥形的图纸上,展开后经线呈放射形直线,纬线是同心圆弧。

这种图最适宜作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图底图。

我国、日本等国的天气图底图均采用这种投影。

2.极地平面投影
用这种投影法制成的底图,其经线为一组由极地向赤道发出的放射形直线,纬线为一组围绕极地的同心圆。

这种投影适宜作北(南)半球天气图底图。

3.墨卡托投影
用一圆筒套在地球体上,地球赤道表面与圆柱面相切(或相割),光源放在地球中心进行投影。

把圆筒展开便制成一张图,其经、纬线都为平行直线。

由于低纬地区用这种投影与实况较为接近,而在高纬地区投影面积放大倍数太大。

所以这种图主要适用于作赤道或低纬地区的天气图。

天气图的种类和图时: 1.天气图的种类
天气分布是三维空间的,为了比较全面地揭示天气状况,在气象分析和预报中,通常绘制三种类型的天气图,即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和辅助图。

天气图的制作过程依次为观测、编报发送、收报、填图、分析。

地面天气图是根据地面观测资料绘制的,它是一种综合性天气图,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中最基本的天气图。

高空天气图就是等压面上的形势图,它是根据高空观测资料绘制的。

辅助图是配合地面天气图和高空等压面图而使用的特定图。

2.天气图的图时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规定,通常地面天气图每天制作4次,分别在世界时00时、06时、12时、18时,即北京时08时、14时、20时、次日02时。

此外,中间还有4次补充观测时间,所以实际上每隔3 h就有一地面天气图产生。

高空天气图一天制作两次,世界时00时、12时,即北京时08时和20时。

第二节地面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的填绘:各地同一时刻观测的地面资料,传递到各大气象通信中心,然后再由通信中心向各地气象台传播。

气象台接收到各地气象观测报文之后,要按照国际规定的统一格式,把收到的电码译成数字或符号填入天气图底图。

由于观测资料的来源不同,又分为陆地测站填图格式和船舶测站填图格式。

1.陆地测站填图格式(图4-2-1)
陆地测站填图格式及实例如图(a)。

其中:
○--表示空白底图上相应的测站或船位,称为站圈。

N--总云量。

C L,C M,C H--低云状,中云状,高云状。

N h--低云量,以数字表示。

h--低云高。

以数字表示,单位为m。

PPP--海平面气压。

以数字表示,单位为hPa。

省略了气压的百位和千位数,只填十位、个位和小数一位,但不点小数点。

如气压1013.2 hPa,则图上填132。

±PP--3h气压变量。

即观测时与观测前3h气压的差值,单位为hPa,要求准确到小数一位,但不点小数点。

如果气压上升,数字前加“十”号;气压下降,则数字前加“一”号。

a--3h气压倾向。

RR--观测前6h内(包括观测时)的降水量。

以数字表示,单位为mm。

TT--气温。

以数字表示,单位为℃。

若实际气温为零下,则前面加“一”号。

T d T d--露点温度。

以数字表示,单位为℃。

WW--现在天气现象,即观测时或观测前lh内的天气现象。

W--过去天气现象,即观测前6 h内出现的天气现象。

VV--水平能见度。

以数字表示、单位为km。

例如:图上填写10表示能见距离为10 km;填写0.5,则表示能见距离为500 m。

dd--风向。

风向用矢杆表示,矢杆的一端应紧靠站圈并指向站圈中心,从站圈往外矢杆所指的方向,就是风的来向即风向。

ff--风速。

风速以矢羽表示,矢羽与矢杆垂直,绘制在低压一侧。

在我国天气图上,矢羽为一长杠代表4 m/s,一短杠代表2 m/s,三角旗代表20 m/s。

在国外天气图上,矢羽为一长杠代表10 kn,一短杠代表5 kn,三角旗代表50 kn。

2.船舶测站填图格式
图4-2-2是国际规定的船舶测站填图格式,它与陆地测站格式相似,填写规定两者相同的不再重述。

P w P w--风浪周期,单位为s。

H w H w--风浪波高,单位为m。

D1V1--船舶航向、航速。

d w d w--主波向。

指大波传播的方向。

P S P S--涌浪周期,单位为s。

H S H S--涌浪波高,单位为m。

另外,不同国家的填写项目和具体规定可能与国际格式稍有不同,在使用天气图时要注意。

地面图分析项目:在地面图底图上填写好各测站观测资料之后,通过地面天气图的分析,可以了解地面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的分布状况,进而判断天气演变趋势。

地面天气图的分析项目,通常包括海平面气压场,三小时变压场,天气现象和锋等。

1.海平面气压场分析
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就是在地面图上绘制等压线,从而分析气压系统在海平面上的分布情况。

(1)等压线分析的基本原则。

等压线是等值线的一种,具有各种等值线分析的共同规律。

分析等压线的原则如下:
①在同一条等压线上,其气压值处处相等。

因此,等压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支,不能在图中中断;
②等压线一侧的数值必须高于另一侧的数值,即等压线应在一个高于等压线数值和低于等压线数值的测站之间通过;
③在两高值或两低值之间,必须有两条相邻的等压线,其数值相等,并且这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在两个高值区之间是最低值,在两个低值区之间是最高值;
④等压线应为圆滑曲线,不能画成折线。

此外,还要遵循风压定律。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侧,低压在左前方。

等压线愈密集的地方,风速愈大。

(2)等压线分析的技术规定:
①等压线用黑色铅笔绘制成实线。

在我国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规定每隔2.5 hPa画一条。

在国外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规定每隔4 hPa画一条。

②不闭合的等压线应画到图边或终止在某一经线或纬线上,两端应标注气压(hPa)数值。

标注的数值应与纬圈平行;
③在我国地面天气图上,低压中心标注“D”,高压中心标注“G”;在国外地面天气图上,低压中心标注“L”,高压中心标注“H”。

但有些国家同我国一样,根据本国的习惯用法标注。

④等压线穿过锋线时,应有明显的折角或气旋性曲率的突然增加,且折角的尖端指向高压一侧。

等压线分析应尽量平滑一些,避免不必要的小弯曲和突然曲折。

两条数值相等的等压线,避免互相平行过长而又相距很远。

2.天气区的描绘
为了便于明显看出各种天气现象,地面天气图上需用不同彩色铅笔绘出各种天气区。

用绿色绘制降水天气区,用红色绘制雷暴天气区,用黄色绘制雾区,用棕色绘制沙尘暴区,等等。

在地面传真天气图上,则用波折线勾画雾区或大风警报区。

3.锋面分析
锋面分析就是确定锋的存在和它的位置、性质、强度及其变化情况等。

确定锋的主要依据有:①温度;②露点;③气压;④风;⑤3小时变压;⑥云和降水。

4.流线分析
流线是指同一时刻各点的风向与该点切线方向一致所组成的特征曲线。

在天气图上常见的流线形式有:平直流线;波状流线;渐近线(辐散分叉或辐合合并);奇异点(尖点、涡旋。

流线分析方法如下:
(1)流线用粗箭头的黑色实线表示,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

(2)流线不能交叉,因为同一点上不可能有两个风向,但可以分支或合并。

(3)风速大的地方,流线画的密集,风速小的地方,则流线画的稀疏。

(4)流线除能起止于图的边缘外,也可起止于风向有急剧变化的地方。

老鹰的蜕变和重生!(震撼励志)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

它一生的年龄可达七十岁。

但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四十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
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