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文伴学生快乐成长
古诗词进校园学期活动方案

古诗词进校园学期活动方案
标题:古诗词进校园——学期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我们决定在本学期开展“古诗词进校园”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古诗词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3.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活动内容:
1. 古诗词诵读大赛:每周一次的诵读比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诵,评选出最佳诵读者。
2. 古诗词创作工作坊:邀请诗词专家指导,引导学生尝试古诗词创作,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3. 古诗词主题班会:各班级围绕特定主题,如“山水诗”、“边塞诗”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4. 古诗词书画展:学生可以将诗词与绘画结合,创作诗词书画作品,展示在校园内。
5. 古诗词知识竞赛:学期末举行,测试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四、活动时间:
本学期开学第二周开始,每两周一个主题活动,持续至学期结束。
五、活动预期效果:
我们期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古诗词成为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使他们在享受诗词之美的同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六、总结:
“古诗词进校园”活动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一起,用古诗词点亮他们的精神世界,让古老的韵律在校园里回响,让文化的力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注:具体活动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
为了积极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请你写一条宣传语

為了積極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請你寫一條宣傳語
1、荟群高印乐喜渐室感父号盟英,重品万篇华章;集众贤,传承千古文明。
2、拂历史尘埃,现诗词华彩。
3、古兴曲水流觞,今举诗词大会。
4、品味诗词之美,传承中华文明。
5、赏中伯具何沉守怕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6、颂诗歌文化,扬你我青春。
7、朗诵诗词美妙声韵,传承中华精湛文化。
8、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
9、诵读唐宋篇章罪实丰半干海,领会诗词风韵。
10、诗韵词香传千年,清吟雅颂品流芳。
11、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12、读千年经典,诵万里河山。
13、中华经典诗文,修礼仪道德之心,养浩服器初夜冲快星觉错村福然恢弘之气。
14、诵读经典,感悟成长读诗文,悟快乐让诗歌伴我们成长吧!。
【记叙文】我爱古诗文 小学记叙文500字

【记叙文】我爱古诗文小学记叙文500字我爱古诗文
我爱古诗文,这是我从小就培养出来的爱好。
每当我在课堂上或者课外读到一首优美的古诗,就会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个文人雅士的世界。
我喜欢它的简洁、深刻、凝练,同时也充满了诗人的聪慧和才情。
小时候,每当周末放假,我就会跟着爸爸去古书店里翻阅各种古诗文的书籍。
那些古书店里的中华古典诗文琳琅满目,有着许多我从未见过的诗人和名篇。
爸爸总是笑着说:“你就是长了一幅文人相,对古诗文的兴趣那么浓厚。
”我总是感到很幸福,因为爸爸总是支持我喜爱古诗文,并帮我寻找到一本又一本的好书。
古诗文的魅力无穷,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在我的课桌上,总是摆放着一本本包含着古诗文的书籍,让我在课余时间可以取之留句,慢慢品味。
每当我读到一首名句或者精彩诗篇,心情总是非常愉悦和充实。
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古代文人的墨守青山,联袂而作,使得我对古诗文的热忱之情愈发浓厚。
在我的成长中,古诗文是我的得力伙伴,它们陪伴我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也帮助我成长、磨练了我的文学修养。
通过欣赏和吟咏古诗文,我也逐渐懂得了人生的哲理和处世的道理。
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让我懂得了人生无常、离合悲喜;还有杜甫的《登高》,使我明白了人生要有远大理想。
这些古诗文,不仅陶冶了我的情操,也启迪了我的心智。
我爱古诗文,它们是我读书的动力,更是我人生的财富。
无论将来我走到哪里,我都会继续保持对古诗文的喜爱和热情,因为它们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养。
我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体味,让古诗文成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祝福孩子快乐成长的古诗词

祝福孩子快乐成长的古诗词1. 祝孩子成长的经典诗词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作者: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2.《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3.《竹石》作者: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咬定了青山就毫不松懈,树根却在破碎的岩石之中。
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4.《劝学》作者: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5.《白鹿洞二首·其一》作者: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拓展资料: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
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
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
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

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作者:柳力玮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8年第02期【摘要】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无数灿若星汉的经典诗文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画卷与精神风貌,是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宝典,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具有彰显天理大义的榜样力量。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开启小学生纯净心灵,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高尚人格的良好基础,继承中国文化精神,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
【关键词】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11-0165-01一、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教育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
中华传统经典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积厚流光,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
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
学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后,学生知道了要珍惜光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懂得了小中见大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道了做人应该多替别人着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懂得了要孝敬长辈。
让小学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当语言书契的英华,经由反复的诵读而深深印进学生的脑中,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进修方式和习气的时候,学生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都会获得非常好的熬炼。
二、诵读经典诗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常识、语言堆集、语文能力、思维能力、人类社会文化素养等等。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
让古诗文伴学生快乐成长

让古诗文伴学生快乐成长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培养人文精神。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我在教学中尝试着以下几种方法:1、表演背。
古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我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
得当的语气和体态语加快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2、据意背。
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
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像含有“美丽芬芳”意思的,学生会背起“花”的诗来,一时间桃花、杏花、荷花、菊花、石榴、海棠、梅花五彩缤纷,争芳斗艳,有《惠崇春江晚景》《游园不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菊花》《海棠》《题榴花》《卜算子·咏梅》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学生会背起“言志”的诗:《石灰吟》《无题》《墨梅》等;“观自然风光,游山水园林”,学生会背起“写景”的诗篇:《春词》《西湖》《山行》《归田园居》《敕勒歌》《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友情难忘、友谊天长地久”,他们背起了“送别”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等;“劝勉同学努力,插翅飞翔”,学生背起了《劝学》《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等;“为国担忧,精忠报国”,学生们会背起“爱国”诗篇:《出塞》《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己亥杂诗》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3、据时背。
是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
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流畅记忆。
关于古诗伴我成长作文六篇

古诗伴我成长作文关于古诗伴我成长作文六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伴我成长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伴我成长作文篇1在我还牙牙学语之时,妈妈便读古诗给我听。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妈妈说,她还没读完,我便甜甜地笑起来,仿佛能听懂似的。
那是我和古诗词的第一次邂逅。
于是,望子成龙的老妈就开始了对我的古诗词培养计划——《静夜思》、《春晓》、《古朗月行》、《咏鹅》……一首接一首。
那时的我小,以为背古诗就是死记硬背,于是背着背着,大人们的夸奖也提不起我的兴趣。
我开始变得烦躁,开始抗拒,古诗词的灵性就好像一树的碧叶在萧瑟的秋风中褪去了色彩。
直到三年级时,一本新书——《初中生必备古诗文61首》成了我生活中的新伙伴。
“天哪——初中生?”我一连七八声惨叫,“我看得懂吗?!”“读古诗文,不分年龄!”妈妈的声音不太响,却很有力。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也只好打开了它。
看不懂?坚持着,再试试吧!慢慢地,看出味道来了——我读到《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写到:“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为什么同是大国,四国要向齐国朝拜呢?细读全文,我明白了,原来是邹忌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启发了齐威王,提醒他要广进天下良言,才能使国家富强,威王照做,真使齐国强大了起来,四国当然就来朝拜啦!原来古诗文这么有趣啊,古诗文里有各种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和言论,有杜甫三吏三别的人民之苦;有曹操“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情壮志;有梦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清新淡泊;有诸葛亮“以告先帝之灵”的赤胆忠心!数不尽的佳句,道不尽的智慧……古诗文,好神奇!通过古诗词,我认识了好多好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我读了会不会也成为“大人物”呀?想到这儿,我不禁窃笑起来。
再后来,背着,读着,我发现自己有了微妙的变化——凝视着“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我的耳畔刮过呼呼的风和冰凉的雪。
关于古诗伴我成长作文9篇

关于古诗伴我成长作文9篇关于古诗伴我成长作文9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本店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伴我成长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伴我成长作文篇1从我记事时起,爸爸妈妈就开始教我古诗词了。
三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地头思故乡。
”当我吟起这首诗时,在我的耳际就会响起一阵又一阵的亲人雷鸣般的掌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上小学低年级时,贺知章的这首《咏柳》便是我必背的古诗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了中年级,要背的诗也越来越复杂了。
像什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这些诗都包含着浓浓的情意。
我越长越大,古诗词也越来越难。
渐渐的,我上了高年级。
成为同校弟弟妹妹们的大哥哥,学习的古诗词也更上一层楼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就是我们课本上的一首,孟郊写的《游子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
古诗词是我从小到大,伴我成长的好伙伴。
我愿在古诗词的海洋里成长。
古诗伴我成长作文篇2我在慢慢成长,陪伴我的,除了爸爸妈妈,还有那一个个动听的旋律,那一首首美丽的诗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童年时,我眼中的鹅,只是穿着一身白色的“毛衣”,昂着骄傲的头颅,在水里嬉戏的绅士,但骆宾王的《咏鹅》却让我发现,原来那普通的鹅,也可以成为一首诗歌,这不禁勾起了我对古诗的兴趣。
上了幼儿园后,我发现诗可以教会我们一些道理。
李绅的《悯农》,不仅只是描绘农民伯伯辛勤耕种的场景,也教育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种的粮食,正如诗中所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古诗文伴学生快乐成长
【关键词】古诗文阅读写作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章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我们背诵积累优秀的诗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古诗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从而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
优秀作品的阅读量越大,人的视野越开阔,精神境界越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培养人文精神。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文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理解,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
如背诵《望庐山瀑布》时,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除了规范背诵语气外,还要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
得当的语气和体态语加快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
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如含有“美丽芬芳”意思的,学生会背起有关“花”的诗来,一时间桃花、杏花、荷花、菊花、石榴、海棠、梅花五彩缤纷,争芳斗艳,有《惠崇春江晚景》、《题菊花》、《海棠》等;含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意思的,学生会背起“言志”的诗:《石灰吟》、《无题》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根据时令进行分类背诵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记忆深刻。
如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从《江南春》、《春江花月夜》、《春夜喜雨》到《夏日》、《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从《秋浦歌》、《秋思》、《枫桥夜泊》到《冬景》、《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大量地背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背诵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
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
创设情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
形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笔者常常采用多种方法:有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班级赛,有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等。
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在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文的同时,笔者还注重学生对古诗文运用的指导。
当遇到非常开心的事情时,会让学生说说能形容高兴心情的诗句。
学生会吟出《早发白帝城》;当春游来到山中湖边,看到非常美丽的湖光山色,学生会吟诵《鹿柴》、《山居秋瞑》……
久而久之,学生在说话与写作之时“一不小心”就会冒出一句古诗文来。
如我们在写有关菊花的作文时,学生都借鉴了有关菊花的诗句:“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宁肯抱香枝头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