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陈述句与反问句)

合集下载

反问句与陈述句大全

反问句与陈述句大全

语文复习句子分类练习(5)句子练习:一、反问句与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呢、吗”等删去,把“问号”变“句号”。

把下面反问句改述句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4、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5、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7、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8、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9、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10、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11、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12、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1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1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15、我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1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17、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18、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19、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20、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21、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2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2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24、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25、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26、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2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28、我们播下的种子怎么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29、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30、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31、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32、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33、王老师带病工作,我怎能不感动呢?34、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3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36、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37、他想: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38、这块地里的菜秧难道不是我种下的吗?39、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操心吗?40、小明真聪明,我怎么比得上他呢?41、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二)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句子复习:1、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句子复习:1、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答案:
(1)那声音充满力量,难道不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成功吗? (2)这难道不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吗? (3) 大青树下的学校怎么不是一所美丽可爱的学校呢? (4)你这难道不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吗? (5)西沙群岛怎么不是鸟的天下呢?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9)难道我们会忘记我们的恩师吗? (10)我们遇到困难,怎样能退缩呢? (11)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12)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13)手推车想,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难道不好吗? (14)听着小蜘蛛讲不完的故事,老屋还有倒下去的理由吗? (15)大自然难道没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吗? (16)难道科学家的实验没有获得成功吗? (17)蛇故无足,子安能为知足? (18)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1、“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①改标点: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②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词 “怎 么、难道”和句尾语气词“呢、吗”。 ③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句中有否定词的去掉,没 有否定词的取合适的加上。)改为问号(?)。 ②加反问词和语气词: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 “怎么、难道”等反问词,句尾语气词“呢、吗”。 ③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句中有否定词的去掉,没 有否定词的取合适的加上。
2.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成功。 (2)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3) 大青树下的学校是一所美丽可爱的学校。 (4)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5)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答案:
(1)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 (2)不帮助别人,不能体会到给予别人的快乐。 (3)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快乐。 (4)世界上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 (5)我们不能把他一个人丢在那里不管。 (6)讲卫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7)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没有什么用。 (8)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互相转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互相转换
• 第二步,把否定词“不”添上。 • 第三步,把问号变句号。 • 我们不能破坏环境。
• 2你难道没有听到老师叫你吗? • 你听到老师叫你了。
•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
到亲切与舒服呢?
•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 与舒服。
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相互转换
• 我们先来看一组反问句。
• 例如: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 你难道没有听到老师叫你吗?
• 反问句:是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句子中, 表面看起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 的是肯定的意思,这类句式常和“难 道”“怎能”等词语连接。结尾一般都有 反问语气词“吗”“呢”以及问号(?) 反问句比陈述句表达的感情要强烈得多, 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 二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怎能”“怎 么”“难道”“岂能”等反问词。
• 三根据句子的需要,在句尾要加上疑问助 词(“呢”、“吗”)有时也不用加,之
• 特别提醒:一般情况下句子的前面如果是 “难道”后面搭配的一定是“吗”而句子 前面如果是“怎么”或者是“怎能”后面 搭配的一定“呢”。
• 1小明那认真学习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小明那认真的学习态度,难道不是值得我 们学习的吗?
• 2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 难道有比锻炼身体,只能强体质更主要的 事吗?
• 1我们不能浪费粮食。 • 2志愿军战士决不能忘记朝鲜老大妈的恩情。 • 3撒谎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 • 4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反问句如何改为陈述句
• 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 育活动。

陈述句和反问句大全及答案

陈述句和反问句大全及答案

陈述句和反问句大全及答案陈述句和反问句是我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两种语句形式。

陈述句通常用来表达某个事实或者观点,而反问句则常常用来强调某个问题或者表达感性的情感。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会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的陈述句和反问句,并且探讨它们所传达的意义和回答方式。

1. 陈述句陈述句是我们日常交流中最常用的语句形式。

在这种句式中,我们通常会简洁明了地表达某种事实或者观点,也可以在表达过程中使用各种修饰语来丰富句子的表达力。

例句1:菜市场的菜价近来一直在涨。

这个句子中,我们使用“近来一直在涨”来清晰地表达了当前菜价上涨的情况。

同时,由于“近来”这个时间修饰语的使用,这个陈述句也让人们觉得这个现象是比较新近的。

例句2:我喜欢在周末去远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个句子中,我们用“我喜欢在周末去远足”来陈述自己的爱好,同时使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来表达自己远足的目的。

这样的句子结构简单明了,同时也很容易让人理解。

2. 反问句反问句是我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句子形式之一。

相比于陈述句,反问句更加情感化,常常会在句中加入一些情感色彩的修饰语,来表达说话者的疑惑、惊讶或者愤怒等情感。

例句1:难道你不知道今天是我们的纪念日吗?这个反问句通过使用“难道”来表达说话者的惊讶和失望。

这样的句式通常会让对方感到自己的疏忽或者失态。

例句2:这道菜怎么这么难吃?这个反问句使用“怎么”来表达说话者的不满和失望。

这样的句式通常会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疏忽或者不够认真。

3. 答案对于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回答,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回答方式。

如果是对于一个陈述句,我们可以通过同意或者否定来回答这个陈述句。

如果是对于一个反问句,我们则需要使用具体的话语来回答对方的问题。

例子1:菜市场的菜价近来一直在涨。

回答:是的,这段时间的菜价确实涨了不少。

这个回答通过使用“是的”来表达了对于陈述句的认同。

同时,由于句子中出现了“确实涨了不少”,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陈述句的正确性。

学习陈述句 与 反问句

学习陈述句 与 反问句

●陈述句与反问句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反问句:
2、书籍难道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吗?
陈述句:
3、这是很强烈的民族精神,也是很浓厚的爱国情意。

反问句:
感叹句:
4、圆明园的毁灭怎能说不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
陈述句:
双重否定句:
5、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陈述句:
6、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
●缩句与扩句
1、圆明园的毁灭怎能说不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缩句:
2、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缩句:
3、阳光洒进教室。

扩句:
3、雪花飘落下来。

扩句:
4湖面溅起涟漪。

扩句:
5、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缩句:
●仿写句子
1、村边那叮叮当当的溪水声,好像一位仙女在那儿弹钢琴。

拟人:
2、颐和园又沉沉地入睡了。

拟人:
3、石头像雹子一样砸在敌人的头上。

比喻:
比喻:。

反问句和陈述句

反问句和陈述句

一、定义1.陈述句: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加以说明的句子。

它包括肯定陈述句和否定陈述句两种。

如: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喜欢。

2.反问句:明知故问,句上常常含有“难道、怎么”,句末有“吗、呢”等语气词,它的语气比陈述句更强烈。

一般句子字面上是肯定的,它的意思就是否定,而字面上是否定的,它的意思就是肯定。

如:这不恰好能说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讲礼貌。

2.这恰好能说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就是真理。

4.都是你自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6.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7.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8.这是你的书。

三、反问句换成陈述句1、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2、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

(怎、怎么、难道等)(呢、吗等)去掉。

3、问号变句号。

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4、把句子整理通顺。

练习: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2.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难道不是太阳送来的吗?3.你怎么能相信巫婆的话呢?4.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5.翠鸟背上的羽毛难道不像浅绿色的外衣吗?6.这上千年的建筑难道不是古代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吗?。

四上句子专项 反问句与陈述句

四上句子专项 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指导①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②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③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4.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这个胆瓶怎么容不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

5.作为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6.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7.这件事怎能不让人高兴呢?这件事让人高兴。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指导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①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②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③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这个真实的故事怎能不使我深受感动呢?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我们怎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呢?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我们怎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呢?4.讲桌上的那束鲜花,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讲桌上的那束鲜花,不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吗?5.漓江的水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

漓江的水不是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嘛?6.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

复习句子(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复习句子(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1、 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 阀?
2、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4、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5、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6、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7、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8、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9、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10、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11、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12、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3、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1)有幸得到叶圣陶先生的指导,我的写作怎么会不进步呢? (2)这次春游,不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 (3)这篇作文竟在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我怎能不高 兴?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9、咱们早就分好了。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1、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2、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2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2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2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 爱的小燕子。
1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1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1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7、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18、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19、你怎么能这样做? 20、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21、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句子,感知什么是“陈述句”。
1、早晨,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 叫不停。 2、他最终还是决定去了。 3、对于不努力的人,成功是一件 要不可以的事情。
我们把以句号结尾,并表述 一件事实的句子就叫做陈述句。
读句子,感知什么是“反问句”。
1、这件事情是谁的错? 2、这件事情是谁的错?是我的错。 3、这件事情难道不是你的错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 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组够表达 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
练习: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5、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 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便 吐痰的人呢? 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不会想 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 吐痰的人。
反问句转换陈述句
(1)改变标点符号——把问号变 成句号。 (2)删掉疑问词——“难道”、 “怎么”、“吗”…… (3)改变句子的意思——是(不 是);不是(是)
练习: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那大臣想:难道我还不称职吗?难道我 是愚蠢的吗? 那大臣想:我很称职,我不愚蠢。
2、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他不知道人家要把他怎样。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 • • • •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把下列句子换成被字句
• • • • •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句型转换
(1)“把”字句与“被”字句 转换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3)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换 (4)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转换 (5)缩句与扩句。
在句型这个知识板块大家必 须牢记一点: 无论怎么变,不能改变 句子的原意。接下来要紧紧 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
今天要接触并了解的是: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相 互转换。
•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 到亲切与舒服呢? •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 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 6.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 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 征吗? • 8.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 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练习:把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5、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8.大家都是朋友,这样做真不应该。 大家都是朋友,难道这样做应该吗?
思考:这个句子应该怎么变成反问句?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 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难道我们能不 闻不问吗?
记住:在句子中要先判断好哪些才 是真正的否定词。
•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 吗? • 3、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 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 呢? • 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 呢?
• • • •
6、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7、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8、你怎么能这样做? 9、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 吗? • 10、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 了吗?
读句子,感知什么是“反问句”。
1、这件事情是谁的错? 疑问句 2、这件事情是谁的错?是我的错。 设问句
3、这件事情难道不是你的错吗? 反问句:答案在问句里。
陈述句转换反问句
(1)改变标点符号——把句号变 成问号。 (2)添加疑问词——“难道”、 “怎么”、“吗”…… (3)改变句子的意思——是(不 是);不是(是)
练习:把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犯了错误但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 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犯了错误但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难道是一 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
2、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难道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
练习:把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3、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 幸福生活。 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难道会有我们今天的幸 福生活吗? 4、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我们难道能被困难吓倒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