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型转换(陈述句、反问句互换)

合集下载

(用)句型转换专题训练:陈述句与反问句转换

(用)句型转换专题训练:陈述句与反问句转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第二步:去除疑问词。

第三步:把问号改为句号。

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比如:“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第一步:“去”即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怎么…呢?”。

第二步:“改”即把“?”改成“。

”。

第三步:“反”即把原句子的意思反过来。

第四步:“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是否一样。

【练习一】:(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1.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2.难道这不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吗?3.难道今天你不快乐吗?4.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5.你们看,这石头一层层的,不就像本厚厚的书吗?6.刘伯承不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吗?7.难道2008年的奥运会不是在北京举行的吗?8.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0.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1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12. 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13.对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1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15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1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17.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18.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1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20.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练习二】:(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1.我们不能同情像狼一样的恶人。

2.三亚落日,形奇色艳,谁都说它美。

3.见到叶圣陶这么有名的大作家,我很激动。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 陈述句与反问句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 陈述句与反问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2.去掉“怎、怎么、难道”“呢、吗”3. ?变。

1.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2.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3.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4.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5.这一池的荷花,不正像一大幅活的画吗?6.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7.还有比这叫声更好听的吗?8.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9.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难道不是张择端的画吗?10.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11.这顶香蕉形的帽子难道不好看吗?12.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13.从鹿身后追来的,不正是一头凶猛的狮子吗?14.海边上不是泛着白色的浪花吗?15.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16.难道方帽子戴着舒服吗?17.难道造纸术不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吗?18.缸里的小虾进行搏斗的样子不是很有趣吗?19.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不就像一颗颗珍珠吗?(二)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2.加上“难道......吗”“怎么......呢”3. 。

变?1.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2.蜜蜂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3.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4.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

5.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6.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7.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9.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10.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1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1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答案1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什么可以代替。

2.你不敢和我相提并论。

3.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4.这个故事使我感动。

5.这一池的荷花,正像一大幅活的画。

6.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五年级上册陈述句改反问句及转述句句型转换

五年级上册陈述句改反问句及转述句句型转换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 这东西送给你。” 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 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1、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 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 理。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 真理吗? 2、大灰狼不是善良的。 难道大灰狼是善良的吗? 结论:一句话较短,中间无停顿,放在句首即 可;如句子较长,中间有停顿,放在中间较好。
11
1. 别人能做的事,我能做到。 别人能做的事,难道我不能做到吗? 2. 我们不能甘当落后。 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 3. 朝鲜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 朝鲜人民怎么会忘记志愿军战士呢? 4. 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很高
兴。 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怎能不
高兴呢?
5. 你的爸爸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 难道你的爸爸不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
吗? 6. 同学们不得不想出办法克服这个
困难。 同学们怎能不想出办法克服这个困难
呢?
直述句改转述句
转述句的含义: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 接引用别人的话) 1.人称的改写。首先搞懂人称。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 第二人称有:你、你们。 第三人称有:她、他、它、他们、它们,她们 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2.标点符号的改写:一般引号改写成逗号,双 引号去掉。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 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三、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类型: (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 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 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综合练习

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综合练习

句型转换综合练习常见的几种类型:1、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2、引述句改为转述句3、缩写句子与扩写句子4、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5、修改病句6、用修辞方法仿写句子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

”。

例句: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哪里都有野花的倩影。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语气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变“?”。

例句: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

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二、引述句改为转述句转述句:认识转述句: A对B说了一些话,但现在这些话由C来描述出来,就叫做第三者转述。

(一)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技巧:将冒号、双引号(:“”)去掉,改为逗号。

2、将引号里面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句型转换(2)

句型转换(2)

句型转换专项练习一、“被”字句和“把”字句方法:标、换、改、抄例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改成“被”字句)【分析】标出把前面、后面的物体,互换位置,把改成被,其余内容直接抄写。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标、换、改、抄后为:学校被那鲜艳的服装打扮得绚丽多彩。

例2:全部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

(改成“把”字句)【分析】标出被前面、后面的物体,互换位置,被改成把,其余内容直接抄写。

全部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

互换、改字、抄写后为: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例3:小狗的叫声竟然引来了狐狸。

(改成“被”“把”字句)【分析】标出出现的物体,据意更改,其余内容直接抄写。

小狗的叫声竟然引来了狐狸。

更改后为:小狗的叫声竟然把狐狸引来了。

狐狸把小狗的叫声竟然引来了。

练习一:“把字句”变换“被字句”1、妈妈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3、积雪把大树的枯枝压折了。

4、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5、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

练习二:“被字句”换“把字句”1、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2、足球被我踢进了大门。

3、小树苗被冒失的风娃娃吹折了。

4、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5、那只凶猛的大老虎被武松终于打死了。

练习三: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夕阳染红了西天。

(把字句)(被字句)2、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把字句)(被字句)3、战士们消灭了一批入侵的敌人。

(把字句)(被字句)4、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

(把字句)(被字句)5、炮弹烧着了挂在门前的窗帘。

(把字句)(被字句)二、修改病句(修改符号修改)方法:①读句子、理句意②查排审、找病因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1、我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2、他穿着一件灰布上衣和一顶蓝帽子。

3、我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悦耳的声。

4、这一大片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黄瓜、西瓜、茄子、扁豆、桃子、西红柿。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直接叙述和转述)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直接叙述和转述)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小学语文:5类“句式转换”题型

小学语文:5类“句式转换”题型

小学语文:5类“句式转换”题型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语文常考的5类“句式转换”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忘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句型转换(陈述句、反问句互换)

句型转换(陈述句、反问句互换)
句式变换
一、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例如: 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 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
二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 前加否定词即可。(肯定句与否定句互换表达意思改变) 双重否定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 语气较原来更加强如“非不”、“不能不”、“不会不” 等。 例如: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肯定句)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 术。(双重否定句) 。
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
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这三克镭体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这三克镭体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水倒下去,吸水器不出水,就白白浪费这壶救命之水。 如果把水倒下去,吸水器不出水,就白白浪费这壶救命之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坡度这么大,火车爬不上去。 坡度这么大,火车爬不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在阳光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看 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 为肯定词。既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 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 句号。 4、把句子整理通顺
注意: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时候都要检查一遍, 注意: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时候都要检查一遍,看 句子是否通顺, 句子是否通顺,表意是否清楚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 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 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 任何感情色彩。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 但其句子本身就包 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 感情色彩比较强烈, 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 感情色彩比较强烈 朗读时语调较高。 朗读时语调较高。 例如: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 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 不会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 会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 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 难道会
句式变换
一、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陈述句与把字句、
例如: 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 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
二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 前加否定词即可。(肯定句与否定句互换表达意思改变) 双重否定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 语气较原来更加强如“非不”、“不能不”、“不会不” 等。 例如: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肯定句)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 术。(双重否定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