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句反问句互换方法及练习
陈述句反问句互改练习及答案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1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1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1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1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6.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8.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1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14、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15、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小学语文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详解及练习

句型转换详解之陈述句与反问句陈述句:是指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
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一句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
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
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一、陈述句变反问句1. 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4. 公式:原句+疑问词(怎能;难道)+不+语气词(呢?;吗?)-句号+问号二、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4. 公式:原句-疑问词(怎能;难道)-不-语气词(呢?;吗?)-问号+句号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互换练习一、把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1. 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 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 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 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 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 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 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 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0.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14.我不会忘记我俩的友谊。
15.这场报告会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部编版三年级四年级上下册反问句和陈述句转换技巧方法和练习题附答案

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换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①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肯定改成否定,否定改成肯定)②去掉反问句中的语气词和疑问助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怎么、怎、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③问号变句号④通读一遍,把句子整理通顺。
例: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①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肯定改成否定,否定改成肯定)将“能”改成“不能”。
②去掉反问句中的语气词和疑问助词:去掉“怎”和“呢”。
③问号变句号。
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二、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①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将肯定改成否定,将否定改成肯定。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②加上反问语气的词和疑问助词。
在第一步改过后的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句尾加上“呢、吗”等疑问助词。
③句号改为问号④通读一遍把句子整理通顺。
例: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①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②在改后的否定词“不是”前面加上(或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③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雷锋叔叔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或: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1、那平静的“湖面”不是被它踩碎的吗?2、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3、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课树上飘落下来的吗?4、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是一条道吗?5、这个世界上怎么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6、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呢?7、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8、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9、网络丰富多彩,怎能不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呢?10、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11、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难道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1、陈述句变反问句
(1)判断反问句的肯定词(能、是、会等)前是否含有否定词“不”。
如有,将陈述句中的
肯定词前的“否”定词不去掉;如没有否定词,将在肯定词(能是会)前加否定词“不”;
(2)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3)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反问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练习:1、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3、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2、反问句变陈述句
(1)首先,判断反问句的肯定词(能、是、会等)前是否含有否定词,如有则去掉;如果没有
则在肯定词前加上否定词不。
(2)其次,删去肯定词或否定词前的“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助词
(3)最后、删去结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问号改为句号。
练习:
例如: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1)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上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改练习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改练习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
1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1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1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
(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 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 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 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6. 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7. 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8.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及练习题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及练习题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6、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9、咱们早就分好了。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1、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2、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2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2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2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2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及练习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及练习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练习:1)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难道不是对的吗?)2) 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失败了还得干,难道能知难而退吗?)3) 晓彬是我的好朋友. (晓彬难道不是我的好朋友吗?)4)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5) 看到你有苦难,我必须帮助. (看到你有苦难,我难道不必须帮助吗?)6) 毒性拷打不算什么. (毒性拷打难道算什么吗?)7) 听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 (听了他的感人事迹怎么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8)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难道爬得上这样的陡坡吗?)9) 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我们难道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吗?)10)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喜欢. (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难道不特别喜欢吗?)11)我们是小学生,要好好学习. (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12)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13)黄山的云海令人流连忘返. (黄山的云海怎么不令人流连忘返呢?)14)我们不被困难吓倒. (我们难道被困难吓倒吗?)15)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吗?)16)对这种坏人环视,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这种坏人环视,我们难道能不闻不问吗?)17)没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难道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吗?)18)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难道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吗?)。
小学语文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练习题小学语文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练题一、XXX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例1】:XXX叔叔是我们研究的榜样。
【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难道XXX叔叔不是我们研究的榜样吗?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1、这幅画是我们班XXX画的。
2、不好好研究,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研究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XXX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研究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的教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
1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1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XXX还深的情谊。
1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一定句中的一定词(是、能、会、有等)改成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
(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例2】XXX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XXX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一、方法指导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第一步:去即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 “难道…吗?怎么…呢?”
第二步:改即把“?”号改成“。
”号
第三步:反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
第四步: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比如:“难道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变换陈述句:“他不承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若变换为“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就与原反问句的意思不一致了,答案就是错的,因为否定词“不”放的位置不当。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先将原句进行否定(即改成个否定句),然后加上表反问的语气词(句子一定要通顺),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
即:同样,肯定句变反问句,在变换后的反问句中,必须在适当的地方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句意思一致。
比如:“你应该去看他。
”变为:“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
否定句变反问句呢?否定句变反问句,去掉句中否定词或在变换后的反问句中再放上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句意思相符。
比如:“他不应该看她。
”变为“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或“难道他不应该不去看她吗?”由此可见:反问句的问号,起了一个否定词的作用。
反问句是对一个肯定内容或否定内容的否定。
二、实战练习
(一)、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怎能忘?
3、千难万险难道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吗?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5、巍峨高山难道不是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吗?
6、难道谁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吗?
7、我们难道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吗?
8、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难道不严惩吗?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难道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吗?
10、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难道能忘记吗?
(二)、把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6、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